疫情襲來,她們逆向而行,
30多個日夜,她們奮不顧身,
用責任和擔當不辱使命,
出色地完成了任務,
創造了收治最快、單日收治患者最多等紀錄,
救治人數和治癒率
均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第一。
英雄的武漢,
因為有英雄的你們;
英雄的你們,是巴中的驕傲。
在武漢的每時每刻,
都有不同的故事發生在她們身上,
或讓人欣喜,或令人動容。
輕裝戰"疫" "剪掉長發,亦是最美髮型!"
∆通江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師唐雯濤
4月3日上午,當記者在成都三岔湖集中隔離基地見到巴中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唐雯濤時,之前還是光頭的她,已長出約2公分頭髮。
「剪掉長發可惜不?」面對記者的提問,唐雯濤摸了摸自己的頭,「這不長出來了嘛,雖然當時剪的時候有點心疼,但現在想想,並不覺得難看,我反而覺得這是最美髮型。」
2月15日,剪成光頭的唐雯濤和其他隊員一道,正式進入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工作。
卸下穿了一天的防護服,衣服已全部溼透,手指被汗水泡得發白,摘下N95口罩,臉頰和鼻梁上都留下了深深的勒痕。「當我看見患者對我們的期望和對生命的渴望時,我告訴自己一定不能倒下,他們需要我!我必須抓緊時間好好休息,保存體力,因為明天又會投入到緊張戰鬥中。」
3月15日,經過大家一個月的艱苦努力,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清空了病區所有患者。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唐雯濤和隊友取得了最終勝利。
「直面疫情時,我也會感到害怕,但從未想過退縮,因為我堅信只要大家團結一心,不畏艱難險阻,勝利一定屬於我們。」唐雯濤說。
在唐雯濤接管的病人中,有一個特別的老奶奶,她姓張,今年86歲高齡,陌生的環境讓患有輕度老年痴呆症且行動不便的她感到害怕,不配合治療,許多事情都會記混淆,在病房經常能看到她找東西的場景。「有一天,張奶奶又在找東西,我問她找什麼,她說要洗澡,衣服不見了,我告訴張奶奶我有,第二天當我把衣服送到張奶奶手中時,奶奶開心地對我笑了:『好漂亮的花衣服呀!』」
「我到現在都還記得老奶奶的笑容比衣服上的花更美。」唐雯濤說,經過他們20多天的陪伴和精心護理,張奶奶要出院了,因為那天夜班我無法為張奶奶送行,但後面看見張奶奶下跪感恩的視頻時,所有醫護人員都流下了眼淚。其實她並不知道,我們不需要她感謝,只想她在以後的日子裡健健康康、長命百歲。
默默堅守「克服重重困難,早日打敗病魔」
∆平昌縣人民醫院感染醫學科主管護師楊麗娟
楊麗娟是平昌縣人民醫院感染醫學科主管護師,在她的援鄂日記裡記錄著對親人的思念,對戰友的深情,對患者的關愛,以及對勝利的信心。
2月13日凌晨2點,楊麗娟接到組長電話,問她是否願意去湖北支援,她毫不猶豫地答應了。抵達武漢後,機場工作人員對醫療隊員說「感謝四川,武漢加油,武漢必勝」。這些話語讓她非常感動。據了解,楊麗娟和隊友被分配到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她的主要工作是護理確診病人,包括給病人採集咽拭子。
楊麗娟的言語充滿了正能量,她說雖然工作中要接觸很多確診患者,但並不害怕,「支援武漢,我們就是在前方打仗的戰士,只想著勝利。」
2月15日,是巴中援湖北醫療隊隊員上班第一天,「我們接管新增的10樓病區,當天一共接收了50名危重病人,患者不停地感謝我們醫護人員。聽著這些話,我在心裡暗下決心,一定要好好護理他們,讓他們早日康復出院。」她說,當天下班已經凌晨6點,天空下起小雪,本想拍張照片紀念一下,但轉眼就睡著了。
2月17日,楊麗娟上10點至14點的班,但要提前2小時到清潔區穿防護服、做準備。「我是我們組的感染控制老師,要對每一個隊員負責,組員不管男女都穿著尿不溼,特別是我還在生理期,更難受。」楊麗娟說,此外,下班脫防護服也是件非常麻煩的事,摘下護目鏡後,臉上有著深深的壓痕。「但我們克服了重重困難,只希望早日打敗病魔。」
悉心呵護 "他們是病人,但更是我們的親人"
∆南江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嚴雪
「武漢,我們來了,加油!」2月13日早晨6點,在南江縣人民醫院出徵現場,作為巴中市援湖北醫療隊一員的嚴雪握拳喊出了鏗鏘有力的誓言。
32歲的嚴雪是南江縣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主管護師,從事重症醫學工作已有12年。得知需要有重症醫學經驗的護士去支援時,嚴雪第一時間報了名。「沒有國家的平安,哪有小家的平安。」揮手告別前來送行的親人和同事,嚴雪和另外3名同事一起踏上了前往武漢的徵途。
「我爸有高血壓、冠心病,怕他擔心,所以去武漢的事我只告訴了媽媽。」嚴雪說,直到她到武漢進入病區工作兩三天後,爸爸才知道她去武漢支援的事情。
「當我知道爸爸住院的消息時,已經是去武漢20天後的事情了。」嚴雪說,到武漢那幾天,她還能與爸爸視頻聊天,後來在與家人視頻聊天過程中,就再沒見到爸爸的身影。
直到3月上旬爸爸快出院了,媽媽才告訴嚴雪爸爸住院的事情。原來,嚴雪爸爸的冠心病犯了,2月20日就住進了醫院,怕影響嚴雪工作,家裡人一直瞞著她。
得知爸爸住院的事情後,嚴雪很內疚,但想到國難當頭,她更堅定了打贏這場抗疫戰的決心。「我們一定會打贏這場艱難的抗疫戰,平平安安地回來。」嚴雪告訴家人。
在武漢病區,嚴雪每天面對的都是重症患者。「他們是病人,但更是我們的親人。」嚴雪像照顧家人一樣,對他們悉心呵護。看到病人病情一天天好轉,嚴雪特別欣慰。
不僅打敗了「怪獸」,還收穫了太多感動
∆南江縣人民醫院感染醫學科護師陳艾玲
「寶貝,媽媽已經打完怪獸,今天就回來了。」4月3日上午9時50分許,巴中市援湖北醫療隊隊員、南江縣人民醫院感染醫學科護師陳艾玲拿起手機,對電話另一端的4歲兒子說。
今年2月13日凌晨2時許,接到出徵通知的陳艾玲本想悄悄地離開孩子,誰知4歲兒子猛地醒來抱住了她。「媽媽,你要去哪裡?好久回來……」
看著孩子稚嫩的臉龐,陳艾玲瞬間流下了眼淚,「媽媽去打怪獸,把怪獸打死了就回來。」
2月15日,陳艾玲同其他隊員一起進駐病區後,開始對重症患者的護理工作。一個多月下來,陳艾玲和同事們不僅打敗了新冠肺炎這頭「怪獸」,也收穫了太多感動。
有一次,正在病區護理的陳艾玲護目鏡起霧了,病區的一位患者阿姨看到後,「好心」讓陳艾玲到窗戶前取下來擦拭。當得知這樣做容易感染時,阿姨才沒有繼續堅持,這件事讓陳艾玲特別感動。
在陳艾玲看來,每當他們為患者做完護理後,患者總會道聲「謝謝」。雖然照顧病人是護理人員的職責,但能夠得到患者的認可,何嘗不讓人感動呢?
「你們也要保護好自己喲!」當陳艾玲和同事們面對患者時,總會時時提醒患者,讓他們做好防護措施。而同樣,陳艾玲和同事也會時時收到患者的善意提醒。
「說不擔心是假的,但我又不能給她打電話,怕她分心。無論她做什麼決定,我都會在後方默默支持。」陳艾玲的丈夫說,在妻子支援前線這段日子裡,平時忙完工作,一下班就回家陪伴4歲兒子。「媽媽不在家,我得多陪伴孩子。」
· END ·
編輯 | 巴中婦聯
來源 | 巴中日報
轉載註明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