滯銷的果農,其實我一點都不同情你!

2021-02-15 行若策劃

來源:農場主十

Since 2000 @ Shanghai

【行若導言】俗語云: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很多時候,我是很服氣老祖宗的睿智的。曾帶著善意和同情買了兩次滯銷果農的水果,那叫一個次啊!

朋友圈常有朋友發果農滯銷的信息,幾乎年年上演,的確,有些果農因為信息不對稱,往往喜歡一窩蜂種植,種植技術不好,果品質量良莠不齊,而很多地區又不具備銷售、倉儲、加工等基礎,種種原因導致我們辛苦種出來的果子爛在地裡無人問津。

滯銷到底是怎麼產生的?市場不買帳的原因是什麼?有人說對於滯銷的果農,一點也不值得同情!為何?


鋪天蓋地的媒體宣傳圖片裡,都是一堆水果當垃圾傾倒,或者蔬菜爛在地裡。

更引人矚目的,是果農們那張愁苦的臉。

但很抱歉,我一點也不同情滯銷的果農!

可能大家對果農有些誤解,認為果農都是善良淳樸的。但我見到的相當一部分卻是蠻橫、貪婪、奸詐、毫無誠信可言的。

新聞裡常看到很多地方水果滯銷,但其實有更多的地方,產量和種植面積逐年增加,雖然價格時有波動,但從不滯銷。

這裡面當然大有門道。有些地方的果農通情達理,遇到問題可以和合作方協商解決,甚至有時會主動讓些小利。長此以往,客商逐年增加,所以並不會滯銷,而且產品往往能賣高價。即使此地的水果質量不穩定,但不同品類質量的收購商都會被吸引過來,只是價格與質量分級問題。

即使最後長達一個月時間,只有最次的質量,也會有很多客商收購。

哪怕上山下鄉,哪怕氣候不佳,哪怕交通不便。。。。這些客觀因素都攔不住客商。

相反的是,有的地方果農風氣非常不好。

即使交通便利,質量尚可。但敲詐運貨司機,貨品質量差幾個檔次,會依靠當地親戚朋友組團幹擾,強賣高價。

如果籤訂了預購合同,後期行情一漲,會用各種手段反悔,包括但不限於:

半夜偷偷採賣他人,

強行把一塊地說成三、五塊的。

甚至見過說自己的果子賣光了,剩下的都是他兒子的,兒子做主不賣了。

不認合同;

或者不找人採摘果品,推說找不到人採摘.

這種合同官司非常難打,因為水果成熟期非常短,等不起,取證更是困難,只能靠雙方信用進行.

結果比較理想的,就是收購質量標準降低,收購商加價收購;你要實在不願意也行,定金退還給你。

什麼?你要違約金?!

合同在他們眼中不過是一張廢紙!

如果後期行情下跌,得了你訂購時預計的50萬斤,採摘下來能有100萬斤

樹上的東西誰能說一定結多少?你還得按合同價格買。暗地裡把親戚朋友賣不掉的,悄悄混合進來。

什麼?質量跟合同要求不一樣!你不買?

行!沒收定金。

你不樂意了就去告啊,畢竟人家不懂法,你懂你告就是了!


長此以往,願意去的收購商甚至貨運車輛越來越少。有譜的收購商也不會預訂一個果子,自然越來越難賣!

即使價格特別低,去的人也非常少。

守信用的果農一斤價格漲了5毛甚至1元,依然選擇按合同辦;不守信用的果農價格漲了5分,或者1毛你就別想順利進行了

有的地方果農難賣的原因是搞價格聯盟,但其實各家的質量並不一樣。收購商不可能不同質量一個價格收購,所以往往會選擇成交質量好的,質量不好價格一樣的自然不會收購。

果農也會因為不看質量,只攀比售賣價格錯過最佳銷售時機,變得更難售出。

最後說普遍的問題:

很多新聞裡常常把豐收或質量不好,歸結成滯銷原因。

其實不然!

任何滯銷的地方,也不會是所有人的都滯銷,也會有很多已經售出了。

而滯銷的往往是早期惜售。

新鮮農產品不同於其他商品,保質期不會特別長。即使是保質期最長的,成熟以後,在樹上掛兩個月之後也不行了。

很多果農早期惜售不賣。時間窗口一過,質量開始變化,消費者不喜歡,收購商也不可能再收,此時就會滯銷了。

因此往往滯銷的水果,大家即使買買買,買回去之後也會發現質量不行!

所以造成滯銷的原因其實很簡單:

地區風氣

價格聯盟

自己惜售。。。。。。

但都是他們自己的選擇結果,自然應該自己承受。

另外不要總說中間商,賺太多導致這啊那的。

首先中間商從來都是競爭激烈的,如果中間商聯合壟斷,你罵他們我覺得對。

但自由交易、公平競爭,你罵別人就不對了。

覺得他們利潤高的,可以自己去試一試,畢竟這行的資金門檻很低,也沒人妨礙你去賺這個錢。

後記

產品的品質是第一位的,但誠信的重要性不亞於品質,任何買賣都一定是長期的,罔顧誠信,「人禍」而造成滯銷。農民有淳樸的一面,也有狡詐的另一面,這就是人性。

【免責聲明】

凡本平臺轉載內容,僅作分享之用,不代表本平臺觀點,請讀者僅作參考,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文章版權屬於原作者,如果有侵權或非授權發布之嫌,請聯繫我們,我們會及時審核處理。

主編個人微信號:jeff130630

了解更多:

●回覆:S →了解行若

●回覆:P →贏銷利器PIS

●回覆:K →行若包裝設計欣賞

●回覆:C →行若樣本設計欣賞

●回覆:V →行若品牌設計欣賞

●回覆:E →行若電商策略服務(微信營銷)

●回覆:T →行若企業文化培訓

●回覆:p1 →PIS整體案例(農產品)

●回覆:p2 →PIS整體案例(餐飲/會所)

●回覆:p3 →PIS整體案例(工業品)

●回覆:p4 →PIS整體案例(食品/保健品)

●回覆:p5 →PIS整體案例(家具/建材)

相關焦點

  • 當季荔枝大豐收,部分地區卻出現滯銷,果農:乾脆爛地裡也不賣
    導讀:當季荔枝大豐收,部分地區卻出現滯銷,果農:乾脆爛地裡也不賣!在今年早些時候就有很多人預測荔枝的價格應該會相對比較低,至於多低就沒辦法拿捏了。但是令人大跌眼睛的是,今年部分地區荔枝卻出現滯銷的情況。這不,在福建的廈門地區就是如此,儘管成熟的荔枝有數百畝,但卻遲遲見不到收購商的身影,果農們不淡定了。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兒?
  • 賓陽新橋沃柑滯銷 果農傷心! 誰來幫幫他們!
    點擊上面賓陽印象關注我賓陽印象是賓陽縣影響力大的文化傳播平臺(直播擁有粉絲60萬),賓陽人的選擇,更具影響力!
  • 繼越南芒果滯銷後,我國的也「賣不動」,一斤6毛果農含淚找銷路
    前段時間,越南芒果滯銷的聲音傳來,很多網友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認為越南芒果的品質太大,還有就是在水果中發現了一種傳染性比較強的病斑,因此中國才沒有大量的進口海南芒果,實際上別說越南了,中國的芒果也出現了賣不動的現象,這讓很多果農比較痛心,他們不知道如何才賣出,希望好心人能幫忙。
  • 「貴族水果」紛紛滯銷,50萬斤馬上要壞掉了,果農只能幹著急
    就拿荔枝來說,在2019年它的行情十分利好,一斤可以賣出30元,如此喜人的行情讓果農們大賺一筆,一畝地可賺上一萬元左右。去年的行情好,還在於減產比較嚴重,相比往年要少30%,因此價格才會迎來這麼大的轉變。到了今年就不同了,果農們都知道,2020年是荔枝大年,在產量不斷提升的同時,價格也會迎來一定的降低。
  • 為啥農村農產品沒有帶頭人,幫助農民銷售,導致農民種的東西滯銷
    要說來農產品滯銷,其實我也是深受其害,我以前在家鄉也種過枇杷,但連續幾年行情不好,賣不掉,後來只能把果園送給別人去經營了,自己外出打工了。我那邊枇杷滯銷其中有個原因是名氣不大,牌子不夠硬,雖然枇杷四大產地有我家鄉(莆田常太),但我老家不是常太那邊的,離常太鎮還有30多公裡。
  • 180萬斤果品因疫情滯銷!零感染平谷火了,可果農仍在發愁
    眼下,鎮羅營鎮有梨、紅果、蘋果等水果共滯銷180餘萬斤。剛從果窖中搬出來的紅肖梨和小蜜梨果農在果窖中展示滯銷的品質優良的紅肖梨鎮羅營地處平谷北部山區,平均海拔近700米,日照充足,晝夜溫差大,森林覆蓋率達83%,負氧離子高,是著名的天然氧吧。
  • 同樣是芒果滯銷,越南果農放棄採摘,中國女市長直播帶貨一秒賣光
    尤其是對於一些蔬果商販來說,蔬果的保質期遠不如工業產品,如果找不到買家,就只有徹底浪費這一條路,而今年各個國家的蔬果商販都不好過,一方面是因為疫情的影響運輸困難,另一方面消費者又因為疫情的影響,消費意願不夠高,因此導致各個國家的水果,紛紛滯銷。
  • 4000萬斤蘋果滯銷的騙局,有人正用你的善良斂財
    在一家銷售蘋果的店的頁面上,有這樣一段字字牽動人心的簡介:4000萬斤蘋果滯銷,果農急哭!想想農民辛辛苦苦忙活了一整年,這些勞動果實就像死屍一樣堆在這裡,最終還要倒貼錢, 豐收時的希望逐漸變成一聲嘆息與絕望!這裡的農民辛辛苦苦用汗水換來的勞動成果,卻賣不出去,被爛掉,被糟蹋,被打碎掉!同時,還配有一張老農雙眼含淚,無助而絕望的照片。
  • 疫情期間搶光1370噸滯銷農產品,淘寶吃貨:沒想到我還有這一天
    疫情期間搶光1370噸滯銷農產品,淘寶吃貨:沒想到我還有這一天 iwangshang / 王彥之 / 2020-03-16 摘要: 吃貨的力量。
  • 把小孩子饞哭的水果,十萬斤積壓賣不動,果農心急如焚
    隨著新年的臨近,農村的集市越來越熱鬧,讓我想起了小時候趕集的情景。集市上,各種商品琳琅滿目,我最喜歡的就是各種零食。那時候,大多數家庭都不太富裕,平時都沒什麼零食可以吃,只有過年的時候,大人才會買些零食給孩子解解饞。
  • 果農賣不出消費者吃不起,打爛橘子背後藏心酸,農民真是太難了
    以前,聽說過農產品滯銷,農民滿腹委屈,傷心欲絕的消息;最近在刷視頻時,便看到了令人心疼的一幕,一位果農有些絕望,又有些果決地將樹上的砂糖橘打爛。看到視頻的網友也是發出各種議論,一位同樣是果農的網友感同身受,感嘆果子賣不出好價時會心灰意冷,辛酸自知。
  • 滯銷變暢銷!長壽「啾啾妹」硬核助農增收
    長壽新聞網 記者 張申欣       「非常感謝你,啾啾妹,大家的血臍賣出去了,一年的辛苦總算沒有打水漂!」近日,雲集鎮尖鋒村村支書劉興海通過微信向「啾啾妹」道謝。       啾啾妹名叫胡耀文,是長壽區「巴渝網姐」、重慶碼化騰科技公司總經理。這事,要從今年2月中旬說起。
  • 傳說中的彩虹梨,還沒上市就遇滯銷,農民哭訴這是「騙局」
    這幾年人們吃的東西越來越豐富,就有些人開始想著吃,吃點沒見過的,或者吃點什麼網紅水果,網紅水果這個概念,這幾年深入人心,就連我父母賣水果,有時候也會在網上的直播間購買,可是這種所謂的網紅水果,對於果農來說,其實是一個又一個的種植陷阱。
  • 京喜多方舉措幫扶農戶商家解決滯銷難題
    然而,疫情之下,果農們遠比我們想像得更舉步維艱!客商進不來,耙耙柑運不出,也許平常人可以遲幾個月復工,但是對於果農來說卻是爭分奪秒!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 就在一籌莫展之際,偶然的機會,蔣女士在朋友的推薦下接觸了京喜平臺推出的生鮮助農計劃。
  • 果賤傷農,60萬噸廣西芒果即將爛掉,果農損失慘重
    品質低的直接結果就是造成每年大量的果子滯銷。據《農村經濟學》統計,從2015年5月到2019年5月,中國內地的水果滯銷事件達345起。算下來,平均不到5天就發生一起。3、食品安全。往往某類農產品爆出安全問題,嚴重影響價格及銷量。
  • 滯銷橘子賣了,貧困戶們笑了
    果子豐收 本是件高興的事 但金堂縣土橋鎮湖包村的果農們 卻怎麼也高興不起來 金金了解到,該村橘子剛上市時 也曾有收購商前來諮詢 但後來都因為種種原因取消了收購計劃 果農們只能零零散散賣一些 所以造成了橘子大量積壓滯銷 看著眼前的困境
  • 莆田:40萬斤青棗被「困」大棚,果農「壓梨山大」……
    有著200多畝的牛奶青棗(即臺灣青棗) 憑藉著香甜優質的口感 每年都能吸引許多遊客來此遊玩採摘 青棗銷量也頗為喜人 但受今年疫情影響 果子滯銷嚴重
  • 奉節滯銷臍橙出山記:一顆臍橙承載的生計和信任
    然而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萬多畝「黃金果」無人收購,讓鎮上8000多戶果農們愁上心頭。近日,阿里巴巴「愛心助農」計劃幫果農們找到了銷路,一箱箱的臍橙正在從奉節發往全國各地。為了保障臍橙出山的品質,當地村幹部主動協同電商平臺做起發貨質檢和品控管理,用最甜的橙子回饋「愛心助農」的消費者。臍橙線下銷路不通 求助愛心助農熱線「園甘長成時,三寸如黃金。」
  • 「電能替代」助力,滯銷枇杷果成香甜美酒
    因為枇杷不易保存,往年每到枇杷成熟的季節,滯銷成為一個繞不開的話題。然而今年,大畈鎮的果農們再不用愁銷售了。這一切源於鎮上一個酒廠的電力設備改造升級。翻滾清洗、剝皮去核、破碎打漿、發酵蒸餾……6月11日,在通山縣大畈鎮協力綠色果業有限公司生產車間,成堆的枇杷順著流水線高效處理,從果實慢慢變成製酒原料,車間內機器運轉,果香四溢。
  • 果農將4000棵果樹全砍光:我不接受採訪!
    20畝果園,以這樣的方式收場,既不華麗更不輝煌。何大媽說,「其實我都放棄了,即使把蘋果都賣出去也抵不上人工費。但是,看著蘋果一天一天被喜鵲叨個稀碎,我就不忍心了,趁著暴雨還沒來,就搶摘了這些,誰不嫌棄的就自己過來拿吧。」跟何大媽的放棄不同,山河村的張忠良則選擇了堅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