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著》: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卻被禁26年,葛優憑此片成影帝

2020-11-09 子乎者也


最初我們來到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來。最終我們離開這個世界,是因為不得不走。——《活著》

提起張藝謀,人們首先會想到他的謀女郎和他拍攝的電影,他的每一部電影都堪稱是經典。但是大導拍出來的電影也不一定能夠完完全全地在國內上映,作為中國第五代導演的張藝謀拍了這樣一部片子。在國外獲獎無數,葛優也憑藉影片中精彩的表現,獲得第4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


但是這部電影到現在在內地還無法上映,原因是什麼呢?是在於他太過於深刻,太過於反應社會現實,令人們難以接受。

1994年,張藝謀執導了一部電影,由葛優和鞏俐領銜主演 。

在今天看來,導演和演員的陣容都十分強大,可是卻在當時慘遭禁播

這部電影就是《活著》。

《活著》一部被禁止在國內公映的作品,仍舊在國際上獲得無數獎項,黑色幽默貫穿其中,有笑有淚,具有溫情和悲憫的胸懷。

1、拍攝背後的故事

張藝謀身為大導,那又是個文化再次發展的時期,也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好時期,在此前我們已知道張藝謀已拍過多部電影如《紅高粱》等優秀作品,這次的作品自然也要來自於反映社會現實的優秀小說,於是他找到了餘華。

此時的《活著》還沒有寫完,只有一份樣稿,餘華光是給張藝謀看了樣稿,就令張藝謀激動不已。

以鞏俐葛優為男女主角的《活著》就這樣誕生了。

一時間這部劇名聲大噪,葛優因此獲得了最佳男主角,應該他上臺領獎時,他連聽幾遍才確認自己的名字,《活著》這部片子一時間名聲大噪,各種優秀獎項拿到手軟。電影的橫空出世使張藝謀再次在國際上有了地位,再次使中國文化走向世界。

電影的蓬勃帶起了小說的蓬勃,這本太過於寫實的小說在內地也是不好出版的,但是,當活著在國際上獲獎的消息傳回來時,眾多人們想一睹它的風採,到如今,《活著》已經突破兩千萬冊的銷售,這也給餘華帶來了1550萬元的收入,至今它的《活著》在高校圖書排名中仍佔據著高位。

電影在國內無法上映,人們也只能通過書籍來看看其中主人公命運的艱難,這算是另一種安慰了吧。

2、電影主題

主人公福貴的遭遇一場悽慘,他幾乎經歷了那個年代所有的不幸與悲慘,在他的身上,我們或多或少的可以看見上一輩人的心酸

福貴本是一個闊少爺,過著紙醉金迷的生活,每日的事情就是賭和浪,然而卻在一夜之間,他敗光了所有的家產,被迫離開豪宅,帶領父母妻兒來到了茅草屋居住。命運就此開始轉折。

我們都知道這部片子是有一定的歷史背景的,沒有了富貴生活,此時也正值歷史特殊時期,打倒地主豪紳的口號打得火熱,批判富貴的口號也轉移到那個霸佔他家產的人身上。這到底是幸還不幸?人的命運與時代的命運相結合,被時代的洪流所席捲。

如果說居住在茅草屋的他們就此好好生活,那麼也算是皆大歡喜,然後命運對福貴總是格外的殘忍,他親手送走一個個親人。父親在上廁所的時候一頭栽下去倒地不起;他去城裡給母親找醫生的途中被抓去當壯丁,一別兩年再回來時,母親只剩下一具枯骨;他在兒子有慶在一次獻血中,為了救縣長家的妻子被抽血而死;他的女兒難產而死;他的妻子家珍受不了孩子的去世,再加上病痛的折磨也離開人世;女婿被水泥板夾死;外孫因吃了太多的豆子而撐死。光是這些文字我們就已經能看到了他的壓抑,更不用說這被拍出來的效果。

活著,簡簡單單的兩個字,對他們來說卻很難。

3、作者餘華

看了影片讀了文章,我們總覺得作者餘華太過於冷漠,他在對人性的描寫上仿佛沒有一絲退路,全部都是悲慘。其實這與他從小的生活環境有關。

出生於浙江的餘華父母都是醫生,而他也不例外,做了幾年的牙醫。醫生這個行業本就是見慣生離死別的行業,他們對於死亡有著太多超過常人的感觸和理解,就像這一句話,醫院聽了太多的禱告。

餘華的小說總是逃不開死亡和苦難,但是那才是最真實的,最能引起讀者的共鳴的。就像在小說中的結尾,福貴他能夠坦然地和旁人講出他過去的種種,最後和一頭老黃牛共同消失在夕陽下。他對苦難的承受力能力是如此之大,為了什麼,就是要活著。

餘華的這部活著走向了世界,在國際上被翻譯成四十多種文字進行暢銷,享有著獨特的地位,張藝謀和餘華,兩種活著,兩種領域的成功。

總結

雖然這本書是壓抑的,但是他展現了生命的變化無常,也展示了人的局限性,最重要的是他向人們展示了頑強的生命力,以及對待生命該有的態度,學會在苦難中保持樂觀向上的精神,這才是作品帶給我們最大的力量。

餘華說,沒有什麼比時間更具有說服力了,因為時間無需通知我們就可以改變一切。

當年這本書一經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

它榮獲過義大利格林扎納·卡佛文學獎(1998年)、臺灣《中國時報》十本好書獎(1994年),香港「博益」15本好書獎(1990年),中華圖書特殊貢獻獎(2005年),法國國際信使外國小說獎(2008年)。

此外,這本書還入選香港《亞洲周刊》評選的「20世紀中文小說百年百強」;入選中國百位批評家和文學編輯評選的「九十年代最有影響的10部作品」。

至於作者餘華本人,則於2004年榮獲法蘭西文學和藝術騎士勳章。

目前在豆瓣上,評分高達9.4,甚至有75%的人打了5分,足見讀者的認可。

從《活著》出版至今,各版本的銷量已經超過2000萬冊,並且這還是在有一段時間被封禁情況下的成果。

連諾貝爾獎得主莫言看到《活著》銷量突破2000萬冊之後都感嘆:餘華的書的數量少我一半,但影響力多我一半。


所以當大家對他好奇時,不妨去看看這本小說,一部在國際中享有崇高地位的小說,會讓你對生命有不一樣的理解。

這部超級經典當代文學著作《活著》,現在在雙十一搞活動,優惠價只要28元,不過一頓飯錢,卻能讓你讀完後看透很多事情,更加有意義地活著。

相關焦點

  • 活著: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豆瓣9.2分被禁26年
    如果是一些科幻電影就更不用說了,特效工程不僅需要投入大量資金,時間也會需要很多。而後期製作完成也並不是第一時間就能上映影片製作完成後,還需要先「自審」一遍,保證影片中沒有那些違反規定內容,如果存在的話是肯定不行的。而片方確定影片沒有違規行為後,就需要提交給審查機構進行審查。如果通過了才能讓這部影片上映,如果不通過的話也是沒辦法上映的。
  • 活著: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豆瓣9.2分被禁26年
    而另一部電影卻與《霸王別姬》形成了另一個極端,票房低得慘不忍睹。甚至被列入了「禁片」的行列中,至今被禁了26年時間,而且始終無法上映。這部電影是由張藝謀執導的一部偉大電影,可惜「生不逢時」。而這部電影也稱得上是張藝謀執導數十年最與眾不同的作品。
  • 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
    1994年,是影史上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全世界誕生了無數佳作。其中,有一部電影和《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是張藝謀導演生涯最特別的一部作品。但是,影片在國外包攬了不少重量級獎項,直接把張藝謀推到了「第五代導演」的主導地位。而葛優憑藉著在片中精湛的演技,一舉拿下坎城影帝。
  • 那些年張藝謀被禁的電影!
    1994年,是影史上最輝煌的一年,這一年全世界誕生了無數佳作。其中,有一部電影和《霸王別姬》,並稱為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只可惜,兩部電影在上映後,卻有著截然不同的命運。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活著》丨To Live影片《活著》是根據餘華的同名小說改編,是張藝謀導演生涯最特別的一部作品。同時,也是他所有作品中,唯一的一部被禁的電影。
  • 張藝謀有一部堪比《霸王別姬》的國產電影巔峰之作,卻被禁26年
    1994年國內電影兩部巔峰之作,《霸王別姬》和《活著》同時內地電影市場也有兩部影史的巔峰之作,一部是陳凱歌導演的《霸王別姬》,這部電影在中國影壇的地位是無與倫比的,它對中國電影的貢獻和影響是深遠的。另外一部就是張藝謀導演的《活著》,同樣是非常優秀的一部電影,遺憾的是這部在國外獲得大獎的電影,卻因為種種原因在內地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
  • 被禁26年,張藝謀電影作品的天花板:被禁原因是因為太寫實?
    霸王別姬》,1994年張藝謀拍出《活著》,這麼多年過去,這兩部電影依然代表著華語電影的極限。沒錯,今天要介紹的影片叫《活著》,一部被禁26年,依舊可以打動人心的作品。那是1992年,42歲的張藝謀被一篇名為《河邊的錯誤》的中篇小說,迷住了心竅。他想把這個充滿著荒誕與暴力的故事拍成電影,於是聯繫了那個叫餘華的作家。1年多以後,也就是1994年,原本想要拍攝的《河邊的錯誤》不見了,中國影史上多出了一部叫《活著》的作品。
  • 被禁26年,張藝謀電影作品的天花板:被禁原因是因為太寫實?
    有人說,1993年陳凱歌拍出《霸王別姬》,1994年張藝謀拍出《活著》,這麼多年過去,這兩部電影依然代表著華語電影的極限。 沒錯,今天要介紹的影片叫《活著》,一部被禁26年,依舊可以打動人心的作品。
  • 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只可惜生不逢時
    相信不少小夥伴都看過《霸王別姬》這一部影視作品,可以稱之為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在影片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哥哥的精彩表演,不得不說,這部影片當中的情節也是非常吸引人的。這部影片是在1994年播出的,在當年除了霸王別姬這一部影片非常優秀之外,另外一部影片也是一部經典之作。
  • 張藝謀的一部電影《活著》,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豆瓣9.2分
    撇開張藝謀其他的不論,單看電影方面的成就,他可以說是十分的優秀導演。在90年代的時候,有兩部十分經典的電影。可以說是封神之作。但是和它同時的另外一部張藝謀的電影《活著》,卻是一直被禁到今天也是沒有能夠上映。
  • 這是張藝謀唯一被禁的電影!男主角因此獲坎城影帝,至今未能上映
    和《霸王別姬》相比的話,另一部電影就有些慘了,可以說賠得血本無歸,都被稱為華語電影的巔峰之作,當時卻有著完全不同的命運,那部電影就是張藝謀的《活著》,可能很多人連聽都沒有聽過。因為那部電影至今都還沒有上映,被禁了26年!這也是張藝謀唯一一部被禁播的電影!
  • 張藝謀最偉大電影,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要怪就怪生不逢時
    而一向以嚴謹出名的張藝謀,也沒有逃得過被禁的結局,並且是他唯一一部被禁的作品。而男女主的飾演者,則是葛優和鞏俐,也是張藝謀最喜歡的兩個演員。跟原作相比,電影的結局更緩和一些,沒有那麼悲慘。除此之外,為了能夠真實的再現富貴的悲慘一生,並沒有使用過多的電影處理手法,而是用最基本的拍攝手法。
  • 張藝謀最偉大的電影,被禁26年,至今未能上映,要怪就怪生不逢時
    我們經常聽別人說,張藝謀是第五代導演代表人物。而這個標籤意味著,他在少年時經歷過中國動蕩的時期,以至於在選材上面力求標新立異,並且特別渴望通過電影探索民族文化的歷史和民族心理的結構。也正是因為這樣,這一代人籌拍的電影,更加的深刻,引發很多人對於命運的探討。
  • 張藝謀拍的最好一部電影,葛優憑此封帝,卻被國內封殺
    張藝謀可以說是我們中國導演界的代表,即使年過70的他至今仍然作品不斷。據統計,今年張藝謀待上映和計劃籌拍的電影就有5部。但很多年輕人很少知道,上世紀90年代才是張藝謀導演生涯的高峰期。憑《霸王別姬》躋身國內一線導演,不甘落後的張藝謀找到了餘華,餘華把當時還只是樣稿的《活著》拿給張藝謀看。
  • 一個牙醫寫的小說,成張藝謀最好電影讓葛優拿影帝!卻至今未公映
    1993年鞏俐和張藝謀在拍《活著》期間不過因為小說中多處涉及諱莫如深的禁區,使得這部電影至今也沒能在國內公映但是在國內受挫的《活著》卻橫行海外:它一經問世即獲得第47屆坎城金棕櫚獎提名,並斬獲評審團大獎。張藝謀本人也憑藉此片榮獲天主教人道精神獎。葛優更是靠這部電影榮獲「最佳男演員獎」,一躍成為世界影帝!
  • 26年前葛優憑此片奪得坎城影帝 9.2分的評價是否實至名歸
    《活著》於1994年上映。導演張藝謀,主演葛優,鞏俐,郭濤,牛犇,姜武,倪大紅等。改編自同名著名小說《活著》。這部影片可以算作是張藝謀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張藝謀早期作品中比較優秀的一部。有人說這是一部黑色幽默片,其實小編並不認為他與幽默有關。
  • 《活著》:這部電影堪稱張藝謀的得意之作,卻生不逢時
    如果提問張藝謀導演的最好的作品是什麼,我一定當推《活著》。不少人看過著作《活著》,這也是書籍推薦榜單上經常出現的一本,如果說餘華是把所有的絕望和悲劇都撕碎硬生生給讀者看的話,那麼張藝謀似乎還多了點溫情,將絕望與希望交織在一起,讓人不至於那麼崩潰。
  • 《活著》:這部電影堪稱張藝謀的得意之作,卻生不逢時
    如果提問張藝謀導演的最好的作品是什麼,我一定當推《活著》。》,這也是書籍推薦榜單上經常出現的一本,如果說餘華是把所有的絕望和悲劇都撕碎硬生生給讀者看的話,那麼張藝謀似乎還多了點溫情,將絕望與希望交織在一起,讓人不至於那麼崩潰。
  • 從葛優到梁朝偉,論「面癱影帝」演技的奧妙
    即便是最專業的電影人,他們也是各有所好,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選擇對象。但是從各大電影節上的獲獎經歷而言,在國內的男演員中,無疑梁朝偉和葛優是其中的翹楚。兩個一南一北的演技派代表,幾乎代表了國內男演員演技的最高水平。他們是華語演員歷史上,唯有的兩位獲得過坎城電影節影帝的華人演員。
  • 張藝謀巔峰之作,豆瓣高評9.2,卻因題材太過真實被禁26年
    很多人都說張藝謀拍的最好的一部電影就是這部至今還在被禁播的《活著》,甚至連張藝謀本人在接受一個訪談時,被問到自認為拍得很不錯的一部電影但是外界評價不是很高的一部時,他的回答也是《活著》。
  • 張藝謀最特別的電影,至今26年未能上映
    雖然這部電影並沒有華麗的特效和燈光,但是憑藉著演員精湛的演技和劇情,直至現在都備受影迷所喜愛。而當年霸王別姬全球超過3000萬的票房,也足以證明它的優秀。巧合的是,同一年也有一部電影《活著》被稱呼為華語電影的代表之作,其豆瓣評分高達9.2。結果卻因題材太過真實被禁26年,甚至被國內一度列為禁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