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香港工作,這也許是你最該關心的三件事!

2021-02-16 港漂圈

圈君每天都從後臺收到關於工作的各種問題諮詢,例如:稅要怎麼交,法定假期有哪些,老闆臨時加班怎麼辦……五花八門的問題應有盡有。今天圈君就講講在香港工作大家最關心的三件事:工資、假期、加班。

  

關於年底獎金,你一定聽過雙糧、13薪、花紅、年終獎等各種版本,但哪種才是我們在香港工作所能享受的呢?

 

首先,圈君把這些概念跟大家理一理:「13薪」通常指工作期滿一年後,公司多發放一個月的工資,也就是12+1;而「雙薪」一般分為兩種,一是跟13薪一樣,12+1;二是12+2,多發放兩個月工資。

 

「花紅」就是內地常說的「年終獎」, 是僱主發放給員工的一筆打賞, 任意發放, 金額不定, 可多可少, 但會取決於公司的業績, 財務狀況及員工的工作表現等。


香港各行業花紅

 

這些員工都可享嗎?香港《僱傭條例》沒有明文規定僱主必須支付雙糧/13薪及花紅。 僱員能否享有這些款項視乎僱主及僱員的協議。

 

而且如果你在合同完結前辭職,就不能享有這些款項。但如果受僱不少於三個月而被解僱(非因犯嚴重過失),則可以按比例獲得這部分款項。


享有年終酬金資格不代表一定有年終酬金

 

所以說,獎金制度因公司而異,並且不是必須。但大多數公司都有13薪或者雙薪,沒有花紅。如果不想錯過這筆錢,就一定要在籤約前留個心眼,注意合同是否有相關規定!

 

補貼和津貼其實都是公司給員工提供的補助,但是津貼是補償職工特殊或額外勞動消耗的補助,例如疾病津貼;而補貼是保證職工工資不受物價上漲影響而支付的補助,例如住房補助。

 

很多公司有交通補貼、住房補貼等各種補貼,但是真正寫入法律的補助只有疾病津貼。內地的「五險一金」中包括了醫療保險,但是香港沒有把醫療保險劃入公司必擔項目(有的公司會有團體醫療保險),只有疾病津貼。


領取疾病津貼的資格

(ps: 上文的薪資福利都是勞工法《僱傭條例》中提及並有明文規定的,其他福利如住房補貼、交通補貼、團體醫療保險屬具體公司情況,在此未有提及)

我們都知道每個月薪水要扣掉一部分,但是是哪一部分呢?跟一般受僱的港漂族有關係的就兩個:強積金和薪俸稅(工資低的稅都不用考慮)。

 

強積金是一項退休儲蓄計劃,有點類似於內地的養老保險。在香港工作的職員按月收入定期向強積金基金供款,退休時就可以獲得一筆儲蓄,用於退休生活。

 

凡年滿18歲至65歲的一般僱員都要參加強積金計劃。一般情況下,你在一個公司工作滿2個月之後,就要開始繳納強積金了。

 

繳多少呢?一般來說要繳納工資10%的強積金,員工和僱主各付5%,但如果工資低於7,100港幣或者高於30,000港幣,那收取的方式又略有不同。 


不同工資強積金計算

 

什麼,65歲之後取?圈君知道很多港漂在香港工作幾年後可能就會返回內地,所以當你決定永久性的離開香港時,可以提前取走這筆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每個人一生中只限一次以此理由提取強積金

 

薪俸稅類似於內地的個人所得稅,一般來說,跟香港的公司籤了僱傭合同,並且主要工作地在香港都要交這個錢,並且香港是一年繳一次稅。

 

哪些錢要繳稅?看一下需繳稅入息的計算公式:

 

應繳稅入息 = 入息總額 - 扣除總額 - 免稅額總額

 

入息總額是指包括工資和上文提及的各種獎金、補貼在內的總薪酬。


扣除總額包括認可慈善捐助、個人進修開支、強積金、長者住宿照顧開支、居所貸款利息、虧損、這就免稅額7項,但是現階段與港漂一族相關性最大的就是強積金。

 

免稅額是政府規定的金額,具體如下:


免稅額金額

所以我們可以做一個計算題,如果月薪12,000港幣應繳稅入息是多少?

假設年末有13薪沒有花紅,那麼

入息總額=12,000港幣*13=156,000港幣;

扣除總額5%強積金=15,600港幣*5%=7,800港幣

免稅額=132,000港幣;

應繳稅入息額=156,000港幣-7,800港幣-132,000港幣=16,200港幣

 

所以,月薪12,000,一年之後有16,200港幣需要繳稅。

 

那麼繳多少稅呢?繳稅又有兩種算法,一種是適合土豪收入的標準稅率,一種是適合大多數港漂的累進稅率


累進稅率計算方法

 

按照累進稅率,繼續計算:

薪俸稅=16,200港幣*2%=324港幣

按道理月薪12,000港幣要繳稅324港幣,但是政府還給予了退稅!


退稅比例高達75%

本應繳稅324港幣,屬20,000港幣範圍內,可以退75%,

退稅後應繳薪俸稅=324港幣*25%=81港幣

月薪12,000港幣,一年應繳稅81港幣!


除開強積金和薪俸稅,也不能排除有些黑心的香港公司以各種理由苛扣工資,但僱主非法扣除工資,可被檢控,一經定罪,最高可被罰款10萬元及監禁1年!

 

勞工法僱傭條例第三章規定,能夠扣除工資的情況有且僅有以下9種:



勞動法規定可扣工資項目

 

除開錢,大家第二關心的一定是假期,長假短假大假小假,一個都不能放過。對於香港的上班族來說,假期主要有三種:休息日、法定假期、有薪年假(所有內容基於香港勞工法例僱傭條例第四章)。

按照香港勞工法規定,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的僱員,每7天可享有不少於1天的休息日。「不少於」也就是大於或等於,這是否意味公司如果給你單休,也是合法合理的呢?(圈君留有疑問)

 

不過休息日並沒有規定一定要是周六或者周日,像有些公司就是每周日和周一放假,如果你恰巧遇到調整休息日的情況,不要方,那也是合理合法的。

 

調假能忍,不過不讓休假那就不能忍了。圈君見過不少周末還要上班的案例,作為小員工的我們即便不滿但也只能忍。不過圈君要告訴大家,休息日工作是違法要罰款的(按照法律關於「休息日不少於1天」的規定,應該只有周末2天都加班才算違法,加班1天不違法)!

 

休息日強迫工作屬違法

至於休息日有沒有工資的問題,很不幸的告訴你們,並沒有強制性規定。

 

休息日加班未規定有薪

香港除開每個星期日外,每年另外還有17天的「公眾假期」。但在這17個公眾假期中,只有12個是僱主必須要放假的「法定假期」(法定假期指僱主必須提供的假期福利)。

 


僱主必須要放假的12個法定假期

圈君已經非常貼心的把17年的「公眾假期」日曆送上,可以放假的「法定假期」也鉤出來了哦!

 


2017年公眾假期日曆

 

僱主可以要求僱員在法定假日工作,但是必須預先通知僱員另定假日,任何以錢代替法定假日的行為都是違法的,最高可罰款5萬港幣。

 


以工資代替法定假期屬於違法行為

其實年假的放法因公司而異,但勞工署也不是沒有規定。基本上,僱員按連續性合約受僱每滿12個月,便可享有有薪年假。有薪年假的天數按受僱年資由7天遞增至最高14天。

 


工作年限與年假之間關係

儘管規定是這麼寫的,但是真正怎麼放到底還是老闆說了算。

 

圈君還要提醒各位:如果年假期內適逢休息日或者法定假期,那麼應視做年假,並且僱主必須另安排休息日或者法定假日!不過與法定假期不同的是,員工可以選擇以工資代替年假,不過只限於超過10天的部分。


關於年假放法的規定

 

儘管勞工法例沒有規定,但是圈君思考了一下,是不是還漏了極端天氣假期呢?那就提醒下各位咯,香港只有兩種極端天氣需要放假:一是颱風,二是黑雨。

 

 

OT這個詞對香港上班族來說最熟悉不過了,根據瑞銀最新調查發現,香港是全世界工時最長的地方,平均每周工作逾50個小時,每日超過10個小時,比全球平均工時36小時23分還高出39%。

 


世界周工時長度排名

既然加班已成為香港常態,那上班族最關心的莫過於有沒有「加班工時規定」和「加班費補貼」了。

 

但圈君非常遺憾的告訴你們,香港至今沒有「標準工時」的相關法律,這意味著在香港,工作時間是可以無限延長的。而關於「加班補貼」就更沒有明文規定是否必須有以及具體數額是多少了。

 

但今年3月有了「合約工時」的立法。標準工時委員會達成共識,研究立法規管香港所有僱傭合約,合約須列明工時、午飯時間、工作及休息時間、超時補償方式等。

 


可在「標準工時委員會」查看關於工時的各項立法進展

 

鑑於香港離「標準工時」立法還有一段比較長的路,圈君建議大家在籤合約時儘量與僱主制定清晰的僱傭合約,這樣有助解決口頭合約模糊不清的問題。

 

現在有關違反「合約工時」的罰則和相關法例的修訂程序,工時委員會已交由港府決定。一旦港府出臺正式文件,那麼清晰的僱傭合約就會成為必然,即便無法與OT說再見,但至少日後能在僱傭雙方都接受的範圍內加班和給予補貼。

作為在香港工作的港漂一族,我們應該對與切身利益相關的條例和規定有所了解,在有必要時積極維護自己的權益。

圖片及資料來源於網絡,本文為港漂圈(ID:gangpiaoquan)原創,轉載請聯絡港漂圈,投稿請發送至fengyaqi@gangpiaoquan.com




長按二維碼  勾搭圈妹諮詢

相關焦點

  • 中年女人不拒絕這三件事,意味著她對你有感覺,很準
    只不過,很多人不懂,他們總以為人一生最美好的愛情,肯定出現在年輕時候,一旦老去,就再不可能會有愛。然而,愛情真的會被年齡束縛嗎?很顯然,答案是否定的,而當你有這種想法的時候,其實就註定了你不可能會有多幸福。你以為女人就必須要年輕貌美,才能獲得愛情嗎?
  • 不要害了你在法院工作的朋友,這四件事請免開尊口!
    以下這四件事免開尊口!一、查詢信息法院的確掌握著大量的信息資源,但調用那些信息,都有著嚴格的審批權限。一些人以為查詢信息這就是「看一眼」的事情,簡單又輕鬆。不是你的朋友不幫你,而是幫你,可能就意味著丟掉工作,身陷囹圄。今年,已經有好幾個警察、法官,因為這樣的事情,或是受到處分,有的甚至因此離開了這支隊伍。
  • 一個人如果能記得這三件事,一定很愛你!
    其實,兩個人相處的時候,對方的記憶承載了很多愛的細節,一個人如果能記得這三件事,一定很愛你。有句歌詞這樣唱道:「落單的戀人最怕過節,只能獨自慶祝儘量喝醉,我愛過的人沒有一個留在身邊,寂寞它陪我過夜。」深以為然,落單的人最怕過節,別處越熱鬧自己就越孤獨,在愛情裡被忽視的人更是如此。事實上,一個人要是真的愛你,Ta不會是一個那麼健忘的人,讓你的希望落空,在一個本該充滿驚喜的節日裡難過。
  • 該不該把這件事和ex現女友說?
    我該不該把這件事和ex現任女友說?
  • 如何坦誠地表達自己工作經驗不足這件事
    在梳理之前,我們需要明白為什麼工作經驗如此重要。顯而易見的是,工作經驗是與你的技能等級成正比的,工作經驗越豐富,職業技能也就越熟練。不僅如此,工作經驗的多少還體現在你是否具備足夠的競爭優勢。因此,面試時,工作經驗的多少就成了面試官衡量一個人是否可以錄用的重要標準之一,那麼在我們沒有工作經驗或經驗較少時該如何通過面試呢,以下三點,也許會對你有些幫助。一 坦誠不足 表明優勢坦誠相見是為人處世之道,這一招用在面試時也同樣適應,坦然說明自己的不足,同時表達自己的專業優勢,競爭力。
  • 歪果仁說,關於中國的這20件事你最該知道!你服氣嗎?
    那麼接下來呢,咱們就挑獲贊率最高的幾個回答,來看看這幾個歪果仁心目中「關於中國最該知道的20件事」~(注意:主頁君會將他們的回答據實列出 ,不會刪掉任何一條!)關於中國,他認為老外們最該了解的20件事是這樣的……@Sam Arora:1.
  • 你早該明白,這三件事,真正優秀的人都會避之不及
    俗話說,三歲看老,指的就是,人從三歲的時候,基本上就可以看出未來會是怎樣的性格,會有著大致怎樣的命運。當然,這其中是有概率存在的,肯定有些人會和當初預期的發展不太一致,但大多數的人,是可以通過成長過程中的表現,判斷出未來會是怎樣的。
  • 我什麼時候該換工作?在換職之前要評估三件事
    新的一年開始了新的旅程,你想改變工作軌道,尋求更好的發展嗎?為換工作計劃好最好的時間,讓自己「在對的時間做對的事」,這樣換工作的越多越好。對於計劃中的換新工作的人,可能會將在農曆新年前進行面試。如果申請成功,你可以在後開始新的工作。
  • 想得到音樂會現場的完美回放,只要做好這三件事……
    「當然是」,我笑了笑,看著他們說,「只不過,該呈現的沒有呈現出來,該規避的沒有規避掉而已。」看著他們失落的離去,筆者不由感嘆,一直以來,錄音錄像市場魚龍混雜,由於缺乏統一的質量標準與行業規範,不少音樂專業學生、甚至包括一些職業音樂工作者,花了大價錢請人錄製他們的音樂會現場,最終成片的質量卻往往令人失望。
  • 《演員請就位2》馬蘇:訴苦這件事,痛的只有你,他人都是局外人
    馬蘇就是因為一句話的事,壞了自己的大好前途,社會和不和諧我不知道,她自己應該感受到了很大的壓力。倒不是說要為她「洗白」,只是覺得這件事不完全怪她。要麼是她交友不慎,要麼就是她本身有點問題。閨蜜的忙要不要幫,違心的謊要不要撒?其實,如果這樣的事落在了我們頭上,我還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也許,最好的辦法就是保持沉默。
  • 如果有一天你落魄到沒有朋友,請堅持做好這三件事
    也許,在面對不如意的時候,我們不僅要遭受經濟貧瘠的打擊,還要忍受身邊人的白眼,會過得特別艱難。但是,無論多麼難,這就是生活給予我們的考驗,唯一的方式就是直面它戰勝它,從而讓自己在有一個輕鬆的將來。落魄雖然很可怕,但是好在,落魄不是人惡宿命,是可以改變的。
  • 從劉小芸于小彤分手這件事上,我們至少要明白這三件事
    雖然劉小紜和于小彤說是和平分手,但很多人還是覺得兩人的分手肯定有於媽媽的功勞,從他們分手件事上,我覺得我們至少要明白這三件事一會嫌她身高太矮、皮膚太黑,一會又說她在私企工作,不穩定。那頓飯,是思思28年以來,吃過最難以下咽的一頓。
  • 男人到了四十歲,最害怕遇到這三件事!你是否感同身受
    男人到了四十歲,最害怕遇到這三件事!你是否感同身受。今天就跟大夥一起來討論一下,男人到了40歲最害怕發生哪些事情呢?都說男人四10是道坎過去了,便會一帆風順,過不去,有可能會因此倒退十年。那麼男人到了40歲,最擔心的是什麼事兒,咱們一起來看一下!
  • 當你身處人生低谷,做好這三件事,可以幫你走出去
    人生的起起伏伏是必然的,而做好這三件事,是直面低谷的關鍵。1不被負面情緒所牽絆。常聽人說,「心想事成」、「萬事如意」。實際情況卻常常相反,心想難以事成,不如意事常有八九,讓人變得情緒難定。人生低谷的時候,最容易發生的狀況就是各種負面情緒肆意滋生。為什麼運氣這麼差?為什麼倒黴事就要發生在自己身上?
  • 一個人喜不喜歡你,看這三件事就知道
    深陷愛情的女子,最能體會其中滋味:越愛他,越想迎合討好;越靠近,內心越喜悅。 一個人喜不喜歡你,看下面這三件事就懂了,這是最有力的證明。
  • 香港迪士尼 | 大寫的好玩~因為我知道香港迪士尼樂園這10件事~
    如果你知道香港迪士尼樂園的這10件事,就知道,什麼叫做大寫的好玩!
  • 大年初三,徐崢教我三件事
    至少,她教了我三件事。一、愛要表現出來 電影一開篇,袁泉飾演的妻子(張璐)回到家裡,與徐崢飾演的丈夫(徐伊萬)說著說著,說到了婆婆身上,建議徐伊萬有空多陪陪他媽媽,多給她一些擁抱。徐伊萬很不以為然,說自己四十多歲的人了,去看媽媽,媽媽一開門自己抱住她,她會嚇得以為他爸爸又活過來了。
  • 如果到了四十歲,你還一無所成,也許是敗在這幾件事上
    如果四十歲的你,還在為明天到哪裡賺生活費而發愁,不光自己心裡著急,就連親朋好友,也會連連嘆息了。人到四十,還一事無成,也許是敗在以下幾件事上。聰明的人,學會了和時間賽跑,把時間花在該花的地方,學會了和懶惰較勁,由此開始努力,讓人生步入老年的時候,能夠衣食無憂。
  • 老人去世留6歲孫子,如果孩子會這件事,也許悲劇就不會發生
    這則新聞一發到網上就引發熱議,戳中不少人的淚點,有人稱幸虧有疫情排查發現了這件事,不然後果不堪設想,但更多的是網友們紛紛指責孩子父母狠心,把孩子和生病的老人留在家裡不聞不問。第一次看到這件事,我的第一反應是孩子既然知道爺爺去世了,為什麼不給爸爸打個電話或者是直接打個110、120?不知道老人去世的時候經歷了多大的痛苦,也不知道這份痛苦持續了多長時間,如果孩子能夠打個電話,這場悲劇是否就能挽回?在看到後續好心人李阿姨的話我明白了,不是孩子不打電話,是因為他不會。
  • 你關心的這件事,名師們出手了!
    為了助力青島學子的英語寫作,各位名師也結合學校的實際工作,圍繞「英語教學與寫作」展開了交流學習。有老師指出,英語學習涉及聽說讀寫各個層面,聽讀是輸入,說寫是輸出。閱讀是語言教學的金鑰匙,對於培養學生語感、吸收寫作技巧,開闊視野等非常有用,尤其是針對英語小說的閱讀,建議學生可以多利用周末和假期開展閱讀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