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孩子哭泣,爸爸阻止,媽媽允許,誰對錯?

2021-01-14 佑佑兜兜媽媽育兒經

我是佑佑兜兜媽媽,作為兩個孩子的母親,日常他們都是我親帶,所以各方面的性格養成都受我的影響,而自然我也就更了解他們。

雖然很多時候,胡先生對我如何養育孩子不會插手,但某些時刻因孩子我們還是會產生不和諧。

就在昨天只因孩子哭泣的問題,倆人有了短暫的爭吵,你有你的想法,我有我的意見,彼此誰都不服誰。

(1)孩子哭泣,是本能釋放

事情發生的原因非常小,小寶兜兜有一點發燒,所以情緒不好,哼哼唧唧一直在哭鬧,我安撫哄他都沒有用,問他要不要喝水或喝奶,都不要,也不說哪裡不舒服。

胡先生因為孩子的吵鬧而醒來,他認為我對待孩子的處理方式是有問題的,孩子的哭鬧,最重要的是讓孩子停止哭泣,然後再詢問他的需求,滿足和去解決就好。

但我不那麼認為,我認為首要的是要釋放孩子的情緒。他畢竟才兩歲多,很多詞語都不會表達,一味的制止他哭泣,不讓哭鬧,這對孩子來說,他會聽你的嗎?會有效果嗎?

不見得,以我對孩子的了解,孩子反而會越哭越厲害。

再看看孩子為什麼要哭泣呢?還不是因為身體有不舒服呀,有哪一個生病的孩子,他的情緒會好呢?

再說了,孩子有這樣的表達也就是想尋求你的關注,需要安慰和撫摸,等他得到滿足,自然就會平靜下來。

沒過多久,孩子什麼都沒吃,什麼都沒喝,安撫一陣,他又很快入睡了。

(2)孩子哭泣,不要阻止

面對孩子哭不哭的問題,我相信很多的家庭,都會有產生分歧。

有一些當爸爸的會覺得男孩子哭泣是軟弱的行為,他應該堅強一點,不要讓別人看到自己的眼淚,有問題可以說出來,沒有必要去哭泣,而哭泣也解決不了什麼。

我能理解之所以有些爸爸會這樣認為,或選擇用言語去阻止孩子,是認為這個是能快速解決問題的辦法之一,可看似平靜下來的孩子,他的內心其實是隱忍和委屈的,因為他哭泣的原因無非就是生氣和委屈沒有得到釋放,不被理解造成的。

反觀做媽媽的,相較於爸爸的理性,想快速解決問題,媽媽是很感性的人,也明白這時孩子的哭泣只是在釋放自己的情緒,你抱抱他,安撫他,傾聽他的想法,過後,這個事情就翻篇了,孩子就能輕鬆的從情緒裡走出來了。

另外,我們要知道孩子從出生的時候,就是用哭泣的方式來降臨,而孩子目前也只有幾歲的年齡,他還學不會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所以,哭泣在他眼裡是非常正常不過的事,而我們為什麼要去阻止呢?

是人都有喜怒哀樂,所有的情緒隱忍著不說,確定帶給自己的壓力不會越積越深?確定不會存在內傷?確定不會在溝通方面有所影響?

(3)孩子哭泣,這樣緩和

孩子哭泣本身並沒有傷害,可去阻止他,有影響是一定的。

很多的父母在看到孩子哭泣的時候,要麼就不管他,讓他自己一個人在那哭泣,直接冷處理;要麼在孩子哭泣的時候覺得情緒受到感染,人非常的暴躁,就用語言試圖去阻止他,不要孩子再哭泣了;要麼像我這樣的,去接納孩子的情緒,讓孩子得到釋放。

對於這三種辦法,各有利弊,但我們要看清,處理這些事情一個度的問題。

就像冷處理。孩子有出現無理取鬧的行為,講也講不聽,拒絕溝通,觸碰原則問題時,確保孩子安全的前提下,可以選擇短暫冷處理。冷處理不僅讓孩子平靜下來,也讓父母有時間去緩和自己的情緒。但冷處理之後,還是要和孩子講明其中的利害關係,哪些是可以做和不可以做的。

當孩子有哭泣情況時,可以抱抱安撫他,可以選擇轉移注意力,去分散孩子的情緒。也可以和孩子達到共情,接納孩子哭泣,表示理解和支持,且適當的幫助孩子發洩和緩解。另外,分析總結孩子哭泣的原因,給孩子建立足夠的安全感和親子依戀關係。

(4)孩子哭泣,夫妻觀念要統一

我知道對孩子哭泣的事情上,我和胡先生兩人的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想讓孩子能更快的走出糟糕的情緒。但意見不統一,不止讓夫妻兩個人有爭吵,也會讓家庭育兒方面存在分歧。

當然也不可否認,絕大多數的家庭,都是當媽的在管孩子,管孩子的言行、教育、生活,當爸的插手機會很少,他們也樂得輕鬆。

可這樣一個人的戰鬥對孩子的養育有好處嗎?不見得。

好的家庭教育,需要爸爸和媽媽的同時參與,遇到一些意見不統一的時候,我們考慮的應該是什麼方式對孩子是最好的。

正如今天文章開篇所說的,面對孩子哭泣的問題,爸爸阻止,媽媽允許,到底誰對誰錯呢?

答案是我們都錯了,因為我們在爭論誰對誰錯的那一刻開始就已經是錯誤的,夫妻本是一體,沒有必要計較誰的對錯,一旦在這個事情上較真了,傷了彼此感情不說,也讓孩子受到牽連,讓孩子在對待很多事情上,態度搖擺不定。

佑佑兜兜媽媽總結

和胡先生不愉快的交流之後,我就一直在思考這些問題,所以就有了這篇文章的存在。

同時這些也在告訴我,不要你以為,要他以為。是要以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去順應他的生長發育,去選擇對他最好的方式。

文章的最後我想說,養育孩子從來不是某一個人的責任,這需要夫妻雙方的合力配合,需要根據每個孩子的特性去解決問題。

在這裡真心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看清孩子的內心,一起陪伴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焦點

  • 孩子的哭只是一種無理取鬧嗎?讀懂孩子的哭聲,不阻止孩子哭泣
    心理學家阿利瑟所特《流眼淚與發脾氣》一書說:「哭泣是一種自然癒合機制。」一個人心裡壓抑的時候,哭上一場之後,心裡會暢快一些,就何況是個孩子了。孩子的哭泣,不應該只認為是一種無理取鬧,我認為孩子哭時不應阻止,也不要忽視不管,這是他發出的信號。
  • 允許孩子哭比哄孩子笑更重要!
    所以,孩子具有「哭」的權利,不應該被否定和強行制止,不應該被壓抑。讓孩子自己認識情緒、體驗情緒,大人不必急於安慰、不必急於解決問題,允許孩子和情緒「待一會」。這個過程,就是讓孩子明白,即便是生氣、傷心、恐懼、嫉妒這些負面情緒,這本身也不是一件「錯」事,這是一個人的真實情感,接納它。同時,體驗的意圖在於,要學會辨清自己的情緒。
  • 「爸爸說,媽媽去海上當小仙女了」,如何告訴孩子親人去世的真相
    凌家和李家都有親人意外故去的切膚之痛,但兩家在教育孩子面對死亡時,又截然不同,李尖尖問爸爸媽媽還會回來嗎?爸爸告訴她,媽媽去海上當小仙女去了。李尖尖又問還能見到媽媽嗎?爸爸告訴她等到很久很久以後,李尖尖長成羅鍋老太太,就可以去見媽媽了,一家人就可以團聚了。從父女的談話中看不出李尖尖的難過。
  • 孩子被媽媽訓幾句會流眼淚,但被爸爸吼完就忘了?原因暖心
    《父母:挑戰》一書中說:「孩子必然不會成為天使,但你們始終可以成為更好的父母。」為什麼有的孩子被爸爸訓一通,轉身就忘了,然而媽媽只要說兩句他們就哭泣抹眼淚呢。無論性格多麼溫柔的女生,生完寶寶之後脾氣都變得有些暴躁了。
  • 何炅老師究竟有多愛哭,允許孩子哭很重要
    何炅老師曾吐露小時候因為父親不允許他「作為一個男孩」隨意哭泣而很受傷很難過,但他堅持沒有丟棄這項性格特質。 也讓娛樂圈沒有失去一個隨時能暖人心的存在。 而作為觀眾的我們,每次在節目中看到何炅老師微紅的眼眶時,並不會覺得他怯懦、軟弱—— 而只會被這種共情的哭泣所感染,感受到他溫暖周圍人,為周圍人牽動情緒的真我。 這個小時候不被允許哭泣的孩子,最終因為哭泣而成為了可以溫暖他人的「小太陽」。
  • 「壞媽媽代表」陶虹:在孩子小的時候,允許他犯錯很重要!
    她還說了一個生活中的例子——比如當孩子走路不小心,小腦袋快要磕到桌子角了,她也不會一把拉過孩子避開,而是在孩子快磕到,或者真的磕到了,哭著說媽媽痛時,她才會去跟孩子說:「沒事兒,下次走路要注意,要避開桌子角。」這等於是讓孩子長了一個記性,如果孩子下回再嗑到桌子角了,自己還沒說話,孩子就摸著額頭說:「媽媽,痛!
  • 「為什麼我會討厭自己的孩子?」面對孩子感到厭煩的媽媽們怎麼了
    爸爸媽媽都愛自己的孩子,這話一點不假,可是爸爸媽媽真的是每時每刻對孩子都是充滿愛意的嗎?難道就沒有嫌棄他們,討厭他們的時候?當然有,很多家長都在網上吐槽過當孩子經歷可怕的"terrible two"(恐怖兩周歲)時期時,自己真是巴不得能擁有什麼超能力,讓孩子分分鐘從自己眼前消失。
  • 兒子對媽媽的愛太霸道,視爸爸為敵人:原來是在發出情感求救信號
    閨蜜小艾在寶媽群裡發了一個問題:3歲多的兒子最近變得特別粘人、霸道,甚至連爸爸靠近媽媽了都要大發雷霆,只讓媽媽抱、只跟媽媽睡、只有媽媽餵飯才吃……小艾信息一發出來,群裡一下子炸開了,大家紛紛吐槽:「自己家也有同款寶寶!」小艾的兒子小希是個獨立懂事的孩子,兩歲就會獨立吃飯了,不知道為什麼,最近卻又開始讓餵飯,而且只讓媽媽喂,其他人餵就不吃。
  • 11歲女孩是4個孩子的「媽媽」,經常半夜偷偷哭泣:我想去上學
    孩子處於11歲的年紀,一般都是在學校裡享受快樂的校園生活,享受爸爸媽媽的關心。可是在廣西一個農村裡,有一位11歲的小女孩,早早就輟學變成了4個孩子的"媽媽"。11歲女孩是4個孩子的"媽媽"廣西女孩小娟(化名),今年已經11歲了。可是和同齡的小孩子不一樣,她沒能在學校裡學習知識,而是在家承擔起照顧4個孩子的責任,扮演的角色正是"媽媽"。
  • 如果爸爸看不起媽媽,或是媽媽看不起爸爸,對孩子會有什麼影響呢
    問及為什麼不離婚,阿紅猶豫不決的說「還不是為了女兒秀秀,要是沒有孩子,早離幾百次了」。為了孩子能有一個完整的家,阿紅勉強維持著婚姻,但,這樣一個完整的家對孩子真的有用嗎?這樣一個完整的家裡住著看不起爸爸的媽媽,住著看不起媽媽的爸爸,夾雜著無休止的爭吵和辱罵。
  • 以家人之名:凌霄媽媽因為這件事耿耿於懷,失去孩子到底錯在誰
    《以家人之名》是觀眾們之前很少看過的一類作品,劇中的家人其實是兩個爸爸一起撫養三個孩子長大,這五個人逐漸變成了家人的故事。可能很多人都非常不理解,為什麼這個家會有兩個爸爸呢,其實這兩位爸爸是上下樓的鄰居,一個是片警,一個是廚師,兩人雖然初識,但是卻很有緣分。李尖尖的媽媽因為懷孕難產去世,後來也沒有再婚,而凌霄的媽媽和爸爸離婚後也離開了家,留下凌霄和爸爸一起生活。
  • 爸爸5:嗯哼從哭泣到堅強,看看杜江一家是怎麼教育孩子的
    《爸爸去哪兒5》播出已過大半,在最新一期中,各位萌寶的媽媽們也都悉數到齊。小小春Jasper一聽到媽媽來了,在爸爸懷裡歡呼雀躍(呃,想過爸爸的感受沒),小泡芙見到媽媽也是感動到哭泣唯獨嗯哼,見到媽媽時一副淡定的樣子。
  • 約瑟翰·龐麥郎最新單曲【阻止你哭泣】
  • 9歲男孩獨自哭泣:爸爸把我扔到火車站就走了!得知真相媽媽好後怕
    為什麼男孩獨自在火車站哭泣?他穿著灰色抓絨衣,藍色牛仔褲,絳紅色保暖鞋,不像是流浪的孩子。昨天(11月1日),鐵路金華站派出所民警在進站口執勤時發現了這個看上去八九歲的男孩。民警詢問男孩,男孩說爸爸把他帶到火車站就走了。民警和孩子等了一會兒,始終沒有家長找過來。
  • 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身後,都有一個缺席的爸爸,很有道理!
    請允許她不完美,允許她是一個普通人,有自己的喜怒哀樂,也有自己的小脾氣。如果你是一個默默辛苦的媽媽,請繼續看下去……每一個脾氣暴躁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缺位」的爸爸。一位資深的媽媽有這樣一個新年願望:希望孩子他爸能夠承擔起自己的責任,好好愛我,和我一起照顧孩子,給他換紙尿褲,陪他玩樂高,給他講故事,給我一點休息的時間。可是,在每一個忙碌的媽媽身後,坐著一個悠閒的爸爸。
  • 爸爸媽媽誰的基因決定孩子的性別、智商、身高?
    懷孕,要生小孩了,相信你一定會跟孩子他爹爭論肚子裡的孩子是男是女?會長得像誰的問題吧?你希望寶寶長成什麼樣?眼睛像你,鼻子像他?身材像你,IQ像他?那你可得瞧準了,到底是誰決定了孩子以後的性別、外貌、智商?一起來看看。【身高是誰的遺傳大?
  • 面對焦慮的媽媽,爸爸們能做的,絕不是「轉篇文章讓她學學」
    「講得太好了,我要發給我老婆看,小孩子才上一年級,每天晚上跟殺雞似的虐待孩子,我都快崩潰了!」在我的育兒文章下面,有時會看到爸爸們類似這樣的留言。首先得感謝爸爸們的留言和認可,願意閱讀教育孩子文章,還能夠留言的爸爸們,一定是對孩子非常關心,希望能夠做些努力的爸爸們。
  • 「熊爸爸帶哭泣面具嚇哭熊孩子」
    爸爸帶「哭泣面具」嚇孩子 網絡圖這兩天微博被一組圖弄得哭笑不得。中國臺灣一父親因為3歲兒子總是哭不停,為讓兒子「將心比心」,體會看別人哭的感覺,異想天開買了個「嬰兒哭泣面具」。父親戴哭泣面具嚇孩子這位曾姓父親在社交媒體上傳了一張照片,他戴著的面具表情猙獰,光禿的頭頂還爆現青筋,看上去令人毛骨悚然。不過,這位爸爸稱,兒子根本不怕,哭鬧只因為要午睡,他不給喝飲料和吃糖果。網友看後紛紛表示哭笑不得,並留言說:「是親爹無疑」、「比起打一頓,這個比較人性化」,還有人將此喻為「熊家長系列」。
  • 「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呢?」你的回答,可能改變孩子一生!
    晚餐時閨蜜瘋狂吐槽:「我和老公為愛鼓掌的時候被孩子撞見了!他『哇』地一聲就開始大哭,邊哭邊問:『爸爸,你趴在媽媽身上在幹什麼啊?』給我倆尷尬壞了.」 另一個閨蜜說:「媽耶,我也被撞見過!只能撒謊說爸爸媽媽在做遊戲……結果我兒子也開始脫衣服要跟我們做遊戲!太上頭了!」
  • 媽媽手冊 | 傷害孩子的7種爸爸,最後一種簡直不能忍!
    建議:爸爸要學著放手,給予孩子自我表現的機會;接納孩子,允許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做自己喜歡的事,在這個過程中,讓孩子展現自己的能力,並挖掘出潛在的能力。  建議:請每一位爸爸認真對待給予孩子的承諾,如果做不到,那就請不要隨意承諾。  因為你的失信,不僅丟掉了孩子對你的信任,而且對孩子的心理產生恐慌感,連最信任的爸爸都說話不算數,這個世界上還能相信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