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戰》已經上映了一天了,趁今天還休息趕緊動手搶票一睹為快吧!
更多精美衍生品盡在瀋陽萬達影城
都有啥好東西, 老編帶你來看看 ,想要的可以直接給老編微信紅包……
BB-8是星戰7中的經典機器人形象,遙控B8機器人讓您看起來像在操控並帶領它進入星球大戰大冒險中。
時隔這麼多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終於來啦!16年1月9日將登陸全國IMAX影院。據說IMAX票在全國各城早已瘋搶,星戰迷早就買好了吧,其他麥迷趕緊的。
據統計,從第一部《星球大戰》開始,到現在將近40年中,「星戰帝國」(包括電影、電視、遊戲和周邊等)所創造的總經濟價值,已經達到370億美元。
這超過世界半數國家一年的國內生產總值。
絕地武士的光劍玩具,是每年聖誕節最熱銷的禮物
這個偉大的傳奇,起源於1977年5月25日。
《星球大戰》。
1976年,喬治·盧卡斯自編自導拍攝了《星戰》,只用了1100萬美元,比當時一部喜劇片花的錢還少。
影片1977年上映後,立刻點燃了整個美國。
1977年6月7日,觀眾在洛杉磯的富高中心劇院門口排起長隊,等候觀看《星球大戰》
許多人看了不止一遍,有些甚至看了幾十遍。
人們如此狂熱地追捧《星戰》,蓋因70年代的美國正為越戰創傷所困,整個社會被戰爭的陰影、信仰的倒塌、勇氣的喪失和懷疑主義籠罩。
而《星球大戰》的出現,「給年輕人提供了一種誠實的、健康的幻想生活」,這種生活,是盧卡斯們曾經有過的。
除了塑造出無比樂觀和極端的英雄主義。
片中給觀眾展現的前所未見的太空場面,紛繁複雜的星系鬥爭,又讓年輕人深陷其中,暫時忘記現實。
隨後,1980年的《帝國反擊戰》和1983年的《絕地武士歸來》,更是將傳奇推向了極致。
盧卡斯在這一系列中對宇宙中各種星系、文明、生物的描述,各種奇形怪狀的外星人與太空飛行器。
波瀾壯闊的太空場景和星球大戰場面。
在當時最先進的高科技製作手段幫助下,給觀眾帶來一種夢幻般的視覺奇觀。
如今,5月4日已經定為星戰的「原力日」。因為《星球大戰》裡的著名臺詞:「May the force be with you」(願原力與你同在),與「5月4日」的英文念法(May 4th)契合。
每年這個時候,全球的星戰迷們都會以各種方式慶祝。
《星戰》的魅力已滲透到各種文化載體。
小說,漫畫,動畫,遊戲,應有盡有。
而它所培養、影響的電影人才,也極大推動了好萊塢乃至全世界電影工業的進步。
這是一張外國網友製作的《星戰如何改變世界》的關係圖。
我們可以看到。它催生了好萊塢頂級特效公司——工業光魔、頂級音效公司Skywalker Sound。
影響了一幫大師:詹姆斯·卡梅隆,雷德利·斯科特,史匹柏……
包括大衛·芬奇的電影生涯,也是從進工業光魔參與拍攝《絕地武士歸來》開始。
甚至,沒有《星戰》,就不可能有皮克斯——皮克斯的雛形是工業光魔旗下的電腦繪畫部門。
我們連photoshop也用不上——它的開發者約翰·諾爾是工業光魔的視效總監。
而如今,這部影響了幾代美國人的《星戰》系列,終於要出續集了。
這不僅是繼2005年《星戰前傳3:西斯的復仇》後,時隔10年重啟的第一部續集。
也是盧卡斯影業和星戰版權被迪士尼收編之後(花了迪士尼40多億美刀)的首個星戰電影。
迪士尼找來了J·J·艾布拉姆斯。
參與編劇美劇《迷失》,執導過《碟中諜3》、《星際迷航》等大片的JJ,被視為是盧卡斯和史匹柏的接班人。
他本人從11歲開始就是資深星戰粉——《星球大戰》是第一部顛覆他想像的電影。
他想出了一個方法:在尊重前作的基礎上,再加入自己的創新。
其中最高招的,就是請來了最初三部的主演:
哈裡森·福特、馬克·哈米爾、和凱麗·費雪。
連70歲高齡的"楚巴卡"彼特·梅靨,也被邀來披掛上陣。
這批老將重聚對影迷來說,意義無與倫比。
單這個畫面就感動得一大票人熱淚盈眶。
另外,為了讓風格更貼近七八十年代的原版《星戰》三部曲,JJ重啟了摩洛哥當地幾乎保存完好的1977年《星球大戰》原片場。
除了部分場景會用70毫米IMAX膠片攝影機,其他的大部分素材,他堅持使用35毫米膠片拍攝。
——這是為了跟《星球大戰》保持一致,希望追求畫面的復古感。
拍攝過程中,JJ也嚴格遵循《星戰》系列的優良傳統——
1:1搭建實景:
千年隼號
X翼戰鬥機
爆炸場面實拍:
特效化妝:
所有這一切都在向粉絲保證:
哥都是在用盧卡斯的老法子拍攝呢,你們放心吧。
當然,除去這些致敬,JJ也得讓人看到新玩意。
畢竟,這也是《星戰》系列的優良傳統。
每集新《星戰》,都有耳目一新的亮點。《星戰7》也不例外。
最重磅的,就是神秘反派凱洛·倫。
這個角色的靈感源自納粹,他將會是迪士尼新《星戰》三部曲的主角之一。
JJ曾在接受採訪時說:
凱洛·倫不是那種模式化的壞蛋,他要複雜得多。
從預告片中,我們暫時還得不到關於他更多信息。
只能看出他將手持一把與眾不同、火花四濺的光劍。
相比之下,另一個新角色更醒目。
新機器人BB-8。
這個萌萌噠機器人是JJ堅持的想法。
「JJ想要個滾動的球形。他會就機器人的形狀以及就此衍生出和性格做些指導。」
概念設計師克裡斯蒂安·埃爾斯曼說。
跟C-3PO是由真人扮演不同。
《星戰7》劇組居然真的!把機器人BB-8做!了!出!來!
負責本片特效的機械大師Neal Scanlan,和BB-8背後的人偶師,引用一套來自Sphero的智能設備的遙控系統,開發出這個小機器人的一整套行動語言。
它能表現出歡喜,傷心,好奇和恐懼等情感。
而且!《原力覺醒》簡直每天都在破著紀錄!
堪稱票房紀錄收割機!
沒跟這片同一檔期上映的所有國產片,都可以沒事偷著樂了。
除了亮瞎的票房,口碑同樣是爆炸式開局。
在爛番茄上,《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新鮮度高達95%
IMDB上已有22萬人打分,評分高達8.7;
在Metacritic上收穫了高達81分的綜合分,且沒有一家媒體給出負面評價,口碑爆棚。
這部電影除了讓粉絲、媒體、影評人沸騰之外,就連歐巴馬都歡欣雀躍。
12月18日,北美首映那天,白宮例行開新聞發布會。
歐巴馬一開場就說,今天這個記者會不是白宮裡最重要的活動。
因為一會兒白宮裡的電影院要放映《原力覺醒》。
他跟記者敷衍了一陣,然後說不扯了,我去看電影了……
總統大人,這樣真的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