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健消失過很多次。
水木年華最火的時候,他選擇離開,直到王菲唱了他的《傳奇》,直到他一首又一首歌曲被傳唱開來。
再後來,人們從他更多的歌曲裡,知道他去過貝加爾湖,去過撫仙湖,去過有風的麥田;知道他送別了父親,陪伴了愛人,堅守了自己。
世事喧囂,人間繁華,李健有屬於自己的詩和田野。
這些年,紅過幾次後,他再次隱遁在人間,少有他的消息。他又去哪兒了呢?
嶽雲鵬甚至在前段時間發微博追問:李健老師的新專輯啥時候出,有點著急……
嶽雲鵬很著急,我們也很著急。
而李健,從來不著急。
1993年底,大地唱片的《校園民謠1》正式錄製發行,老狼唱了三首歌:《同桌的你》、《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及《流浪歌手的情人》。在那個純真的年代,每個大學宿舍都有一段關於民謠的記憶。作品面世後,老狼火得一塌糊塗。一曲《同桌的你》,成為八九十年代一群人的青春記憶。這年,19歲的李健剛剛走入清華大學的校園,碰上草坪文化的盛行時期。每個星期五,操場上都有學生坐在一起彈唱。他靜靜聽老狼唱歌,心裡暗生羨慕,心想自己什麼時候才能上臺。1996年,李健的師兄高曉松發行音樂作品集《青春無悔》。作為內地校園民謠的見證人,李健自己卻很少寫校園與青春。「沒有刻意寫青春的,青春不太好寫,容易變成一種泛泛的懷舊情緒。」李健認為自己平凡且接受了平凡,起起落落中,輕舟已過萬重山。1985年,李健看了一部叫做《路邊吉他隊》的美國電影。男主角開車彈吉他的樣子,讓李健著迷。這是他人生第一次知道吉他這個樂器,它發出的聲音是如此美妙。當時11歲的李健,最大的夢想就是能擁有一把屬於自己的吉他。可當時他的家庭條件並不寬裕,即便如此,李健的媽媽還是咬了咬牙,用自己兩個多月的工資,給兒子買了一把紅棉吉他。少年背著心愛的吉他,走在哈爾濱的巷子裡,尋找能教他吉他彈唱的老師。哈爾濱的人們喜歡談論生活,尤其喜歡談論遙不可及的事情,甚至是高於生活的形而上的問題。年少時的李健,常常蹲在松花江畔看人畫畫,觀察那些手裡捧著書若有所思的人們,他將那些人稱為搞藝術的。1993年,李健參加了清華大學為文藝愛好者舉辦的冬令營,並以一首《說句心裡話》獲得了全國第一名,為高考加了50分,最終被保送進入清華大學。在大學裡,他用大量時間來寫歌、學習基礎樂理、曲式分析、藝術概論……那些炎炎夏日,男孩們就坐在操場上彈琴,對著夕陽喝酒,揚著一頭長髮對天空放肆高歌。其實,李健讀的專業是電子工程系。在這之前,這個系出了一個高曉松。他覺得讀書沒意思,索性就在清華退學,去尋找詩和遠方。李健不一樣,他不會去做讓理想撕裂現實的事情。讀大三那年,他收到母親從哈爾濱寄來的一封信:
「你不要老想著當歌星之類的,那些都是夢,不現實。咱家人都是老百姓,你要學一門技術,畢業找個好工作,父母不指望你能出名掙錢。」
大學畢業後,李健進入廣電總局做工程師,打水接人,每天做著相同的工作,朝九晚五的日子一眼便能看到頭,毫無成就感。直到有天清華校友盧庚戌找到他,問他還想不想做音樂了。2001年,水木年華發行首張專輯《一生有你》,曲風質樸清澈。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多少人曾在你生命中來了又還,可知一生有你我都陪在你身邊。」
這首歌在水木年華的演唱下,一切似乎回到了本真的青春時期。當年,他們橫掃整個華語樂壇的頒獎典禮,並囊括了幾乎全部年度最佳新人獎。2002年夏天,水木年華剛結束一次商演,盧庚戌忽然開口說道:「你如果這樣,老想著做你特別喜歡的音樂,那你乾脆離開。」幾個小時後,眼看飛機就要落地,李健回答了盧庚戌:「我自願退出水木年華。」人擁有夢想的時候,通常都是一廂情願的。於自己如日中天時選擇退出,這個決定在當時很多人看來有點傻。可是李健心裡很清楚,名和利並不是自己想要追求的東西,他不想白白消耗自己對音樂的熱情。北京的冬天很冷,由於沒錢,他租住在一間長年不見天日的黑屋子裡。房間裡沒有暖氣沒有空調,需要自己生鍋爐取暖。比冬天更讓他煎熬的是苦悶的處境。李健站在人聲鼎沸的街頭,看著路上行色匆匆的人,不斷反思自己到底是什麼身份活在這世上,算是個歌手嗎?2005年,父親患癌,李健捉襟見肘,湊了半天只能拿出來幾萬塊錢。那一刻,他才意識到,有些時侯錢是多麼重要。「只是因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
再也沒能忘掉你容顏」
這首《傳奇》背後的故事,便是李健與妻子孟小蓓相遇相愛的浪漫過往。1987年,李健家裡來了一個小他五歲的女孩,明眸皓齒,長得像個洋娃娃。她看著他笑了,男孩害羞得臉紅了。再次相見已是七年後,在一位長輩的婚禮上。李健一眼就認出了當年的那個女孩,兩人在樓梯上目光交錯,一見鍾情。在李健落魄的那些年,小貝殼陪伴在他身邊,與他一起對抗北京難熬的冬天。「與你在一起的日子才叫時光,否則只是無意義的留白。」年輕時,我們都想一生穿著白襯衣,一生只愛一個人。可後來發現,我們都做不到。李健的特別或許在於他的淡然,失過得過之後還是照常,太多人羨慕圍觀的檔口,他是覺得有點嘈雜的。這個時代崇尚速度和更快的速度,每個人的願望就如同春天的花朵,爭先恐後地綻放。而好的故事,總是會被一次又一次輕易拿出來,講述給大眾聽。樂此不疲地重複多次後,最終成為這個人身上的標籤,甚至會取代這個人本身。一位記者問李健:「當冬天回到北京郊區的胡同,會不會想起當年的苦日子?」圖片來源:網絡、李健微博
2020,中國加油
敗訴的孫楊·消失的劉翔·老去的姚明
趙雷丨李榮浩丨許巍
李健,你啥時候出新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