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約奧運會開幕前,聽聽桑巴與巴薩諾瓦之外的巴西音樂

2021-01-09 第一財經

再有20多天,巴西裡約奧運會即將開幕,伴隨體育競技的狂熱,巴西音樂的奔放節奏勢必覆蓋世界。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霏選擇在此時發行最新專輯《多彩巴西》,並於7月2日、8日在京滬兩地上演兩場演奏會,無疑有著應景意味。

提到巴西音樂,大部分人都會想到性感熱烈的桑巴和爵士情調的巴薩諾瓦(BossaNova)。楊雪霏試圖用古典吉他梳理20世紀巴西音樂的脈絡,告訴人們,在這個拉美面積最大的國家,除了桑巴和巴薩諾瓦,還有肖羅(Choro)這種以巴西風格來演繹歐洲舞蹈組曲的音樂形態。

「五百多年來,巴西一直是多種文化的集合地,促成了豐富而獨特的巴西音樂。」楊雪霏說,她從少女時代就開始彈奏巴西音樂,十年前有意識地收藏巴西唱片,在巴西當地或是歐美、日本淘到很多已經絕版的老唱片。

在巴西音樂中,吉他扮演的角色極為重要,但楊雪霏認為,「巴西人更多是把吉他當做打擊樂器來使用,許多演奏者都是即興演奏,不太重視吉他的音色。」聽了十多年的巴西音樂,楊雪霏一直想做一張自己的巴西吉他唱片,「我希望聽到更漂亮更美的聲音。古典吉他的音色是精密、精準、乾淨的,我想知道用一種講究的方式演奏巴西是什麼效果。」對她而言,最難的不是技術,而是如何在拉美音樂的狂放和古典音樂的精細之間尋找到演繹的平衡。

這張由楊雪霏親自監製的唱片,雖只有21首曲目,卻是她聽了大量巴西音樂之後,從廣闊的曲庫中精選出的一場音樂之旅,「通過這音樂旅程,我想向眾多創造巴西音樂歷史以及將它帶進21世紀的音樂家致敬」。

她以學術的嚴謹心態回溯巴西音樂歷史,為專輯寫下一篇論文式的文字,本想放在專輯中向樂迷呈現巴西音樂漫長歷史,又覺得太過嚴肅。

「巴西在16世紀就成為葡萄牙的殖民地,音樂和文化深受葡萄牙影響。在巴西的種植園和礦井,又有大量來自西非的黑奴在這裡勞作,這些非洲人帶來了複雜明快的非洲節奏。」楊雪霏說,來自歐洲和非洲的文化在巴西這片土地相互融合碰撞,最終形成巴西音樂獨特的混血特質。在巴西音樂裡,你能聽到非洲赫米奧拉的繁複節奏,也能聽到葡萄牙詩歌韻律的痕跡,甚至印第安音樂在巴西音樂中也有蹤跡可尋。

楊雪菲《多彩巴西》用音樂串聯起巴西「肖羅」音樂的歷史試

楊雪霏發現,吉他早在18世紀末19世紀初就已經在巴西音樂中佔據重要地位。「那時的巴西音樂有兩個主要形式,一個是摩丁哈(Modinha),一種根自葡萄牙的傷感的歌。還有倫杜(Lundu),一種由非洲黑奴帶來的具有強烈節奏的舞蹈。兩種形式既是高雅藝術音樂也是街頭音樂,以樂器使用來區分:藝術音樂以聲樂和鋼琴演繹,街頭音樂以包括吉他在內的小樂隊來表演。」

19世紀晚期,吉他已經成為巴西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樂器。在裡約熱內盧,普通人家的家庭舞會上盛行一種叫「肖羅」的小型樂隊,吉他以相當重要的角色為人們的華爾茲、波爾卡和探戈伴舞。每年的裡約熱內盧狂歡節,「肖羅」民間音樂家聚集到市中心自由演奏。

「直到20世紀,『肖羅』還只是一種風格,沒有被上流階級接受。」楊雪霏特別在專輯中錄製了巴西最著名的作曲家維拉·羅伯斯創作的三首「肖羅」,在維拉·羅伯斯的曲譜中,「肖羅」如同巴赫的復調音樂,以嚴謹的古典手法融入巴西民間音樂,第一次將「肖羅」從嘈雜街頭引入高雅的音樂廳。今天聽來,維拉·羅伯斯的「肖羅」仍有著裡約熱內盧街頭音樂和夜生活氣息。

「巴西音樂並非都是節奏熱烈歡快的,也有旋律傷感的。」楊雪霏說,因為古典吉他的屬性,她選擇的音樂一半是強調旋律性的,另一半則是節奏歡快的,「拉美音樂中令人難忘的往往是那些慢板的作品,比如皮亞佐拉的音樂,傷感的旋律更動人。」路易斯·邦法的《狂歡節的早晨》和安東尼奧·卡洛斯·喬賓的《幸福》就是這類憂傷深邃的電影插曲。

《多彩巴西》用音樂串聯起巴西「肖羅」的歷史,從被稱作「肖羅」之父的畢辛吉尼亞,到開創了巴西吉他「肖羅」風格的作曲家伯布南哥,再到鋼琴家作曲家拿薩勒,他們的作品都見證著「肖羅」音樂的演變歷程。

今天的愛樂者都熟悉巴薩諾瓦,事實上這種音樂的流行,歸功於上世紀三四十年代最耀眼的巴西吉他演奏家、作曲家加洛圖。在裡約熱內盧,他創作的很多歌曲都銷售超過百萬,在那個年代可謂奇蹟。楊雪霏將加洛圖的《謙卑的人》、《瘋狂圓舞曲》和《山區頌歌》選入專輯,《謙卑的人》是加洛圖1945年訪問裡約熱內盧貧困郊區後受啟發而作,《山區頌歌》依然創作於貧困山區,卻記錄了狂歡節經過山區時熱鬧的聲響與節奏。

「整張專輯最難的就是加洛圖的《瘋狂圓舞曲》。」楊雪霏說,這首曲子向來是巴西吉他手用來炫技的曲目,「我錄製的是獨奏版本,加了通常由低音提琴演奏的低音聲部,難度更大,使這首華爾茲更『瘋狂』。」

童年時代,楊雪霏曾熱衷於演奏巴西作品《鐘聲》。她仍記得第一次聽到來自南美的夫妻重奏組合在音樂會上演奏這首樂曲時,自己被深深吸引。這對夫妻見她喜歡,特地留下譜子。這首如同老友般的《鐘聲》,楊雪霏一演就是許多年,幾乎見證了她的吉他生涯。如今再錄製進專輯,有種輕車熟路的親近感。

對楊雪霏而言,巴西以及巴西音樂,就意味著一股不可抗拒的魔力。在空靈、自由、純淨的吉他音色背後,是一位中國音樂人對巴西音樂的致敬與熱愛。

 

相關焦點

  • 巴西音樂不止是桑巴,也不僅是快樂
    作者: 陸鏡  來源:北青藝評  不管事先對裡約奧運會的準備工作有多少吐槽,不管「安全第一友誼第二比賽第三」的調侃多麼尷尬,但開幕式一舉行,「巴西風」瞬間就能讓地球村的人們歡樂起來,這是體育的魅力,也是巴西的魅力。
  • 奧運會吉祥物叫什麼?與巴薩諾瓦之父同名
    早在2011年,來自裡約熱內盧的導演卡洛斯·沙爾丹哈就在動畫片《裡約大冒險》裡盡情呈現了家鄉最美妙的面貌。色彩炫目的鳥兒在迷人的熱帶雨林裡翱翔,海灘上熱情澎湃的節奏和動感舞蹈讓人忍不住想在影院裡跟著起舞。在《裡約大冒險》所宣揚的自由與愛情之外,全世界人都透過逼真的鏡頭窺見巴西的自然風光,從電影配樂裡聽到一個明媚燦爛的熱情國度。
  • 燈火輝煌音樂激昂 巴西裡約狂歡節拉開帷幕
    巴西裡約狂歡節開幕新華社裡約熱內盧2月21日電(記者周星竹)當地時間21日晚10時30分,巴西裡約熱內盧桑巴大道燈火輝煌。伴著歡快激昂的音樂,一支支森巴舞校隊伍接連進場,一年一度的裡約狂歡節拉開帷幕。當晚,共有7支甲級組隊伍亮相,每支隊伍都伴隨著精緻裝點的巨大花車出場,上千名穿著特製華服的表演者在行進中舞動,展示巴西傳說、歷史人物故事、地域特色、女性力量等主題。大道兩側看臺上人聲鼎沸,觀眾伴著音樂唱歌跳舞,現場一片歡樂的海洋。22日晚將有另7支甲級組隊伍登場。
  • 古典吉他的 巴西音樂之旅
    巴西裡約奧運會即將開幕,但提到巴西音樂,大部分人只會想到性感熱烈的桑巴和爵士情調的巴薩諾瓦(BossaNova)。古典吉他演奏家楊雪菲近日發行的專輯《多彩巴西》,試圖用古典吉他梳理20世紀巴西音樂的脈絡,告訴人們,在這個拉美面積最大的國家,除了桑巴和巴薩諾瓦,還有肖羅(Choro)這種以巴西風格來演繹歐洲舞蹈組曲的音樂形態。
  • 百名近乎全裸桑巴女郎演繹巴西國粹
    森巴舞鳳凰體育訊 北京時間8月6日,裡約奧運會開幕式在馬拉卡納體育場舉行。如此盛況怎麼少得了「森巴舞」,百名近乎全裸桑巴女郎演繹巴西國粹,十分精彩。代表團入場後,巴西總統特梅爾宣布第31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開幕!8位傳奇運動員將五環旗交給儀仗隊隊,奧運五環旗幟緩緩升起。運動員、裁判員、與教練員宣誓儀式後,一位老舞者打著節奏,一位小朋友開始跳舞,這是巴西人最擅長的森巴舞表演。巴西歌手安尼卡登場演繹經典的桑巴歌曲,來自裡約12所桑巴學校的鼓樂團入場,百名近乎全裸桑巴女郎開始跳起了熱舞,場面又一次達到了高潮。
  • 溯源巴薩諾瓦:一場「熱帶主義」運 動改寫的音樂史
    作為見證和參與了1960年代巴西音樂最重要時期的音樂人,弗朗西斯·海姆無疑解釋得清巴薩諾瓦究竟如何在巴西興起,他邊說邊彈邊唱,把巴西流行音樂的重要元素冷爵士、桑巴演繹了個遍。而他因為音樂而結識的美麗妻子則在嘉賓主持、樂評人孫孟晉的循循善誘下,一邊唱著歌,一邊講他們的八卦。而這場熱情亢奮的音樂「狂歡節」,也是9月3日至29日在上海舉辦的巴西文化月的重頭戲。
  • 裡約奧運電視上看看,巴西音樂來這裡聽聽
    ',以及這個國家除了在本國人民廣播裡不斷重複的「南美洲熱情的桑巴」之類Jingle背後到底有哪些好聽的? 起源: 50年代末,清涼舒緩的美國酷派爵士(Cool Jazz)吹到了巴西,融合了巴西本土桑巴(Samba)音樂的節拍特點,誕生了一種種散發著濃濃香氣的新拉丁派系爵士樂,Bossa Nova,中文名,巴薩諾瓦。
  • 巴西音樂匯語|Bossa Nova的呢喃細語
    想要了解Bossa Nova音樂,就先和凸谷一起來回顧巴西音樂歷史,共同了解一下吧~1桑巴是上帝縱觀整個巴西流行音樂發展歷程,桑巴是源頭也是線索。桑巴多盛行於棚戶區即貧民窟,很大程度上反映社會門第的差異貧困、以及巴西人的自傲。巴利亞州號稱是巴西誕生之地,而這個地方有一個名字叫音樂之鄉,到處生活著詩人。
  • 國際藝術節開幕 時尚內衣秀巴西森巴舞亮相
    國際藝術節開幕 時尚內衣秀巴西森巴舞亮相 (1/8) "← →"翻頁
  • 距離巴西奧運會開幕還剩30多天時間...可是,場館還沒建好...
    ——然而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隨著時間的推移,距離2016年里約奧運會,只剩30多天的時間了。。。而巴西,現在究竟準備得怎麼樣?在多年前,巴西裡約熱內盧在競爭2016年夏季奧運會主辦權的時候力壓群芳,當時裡約的人民都興奮成了這樣。。。
  • 歐洲白人與非洲黑人的音樂混合產物,森巴舞蹈
    桑巴(Samba ),是歐洲白人音樂與非洲黑人音樂融合的產物,音樂加舞蹈的混合體。音樂主要是由弦樂、打擊樂和歌手來共同完成,而舞者則負責舞蹈的部分。桑巴是巴西最具代表性的國家象徵之一。每年一度的狂歡節是桑巴音樂展示的最佳舞臺,來自歐洲、全球其他地方以及巴西國內的遊客會在每年2-3月份擠滿裡約熱內盧和薩爾瓦多,著名鼓團或者桑巴學校的遊行演出是狂歡節的精華所在。
  • 撩開桑巴女郎神秘「面紗」
    獲獎的森巴舞表演/郭雍皓 探訪裡約城中心老城區的巴西第一家森巴舞學校晨報特派記者 俞炯 郭雍皓(巴西7月10日電)提到巴西,所有人都會想到森巴舞的確,作為巴西的國舞,森巴舞與足球、基督山、貧民窟一樣,都是這個國度的標誌。要想揭開森巴舞神秘的「面紗」,就必須要靠近她。位於裡約城中心老城區Estacio的「請讓我講(let's talk)」森巴舞學校建立於1928年,是巴西第一所森巴舞學校。近日,記者探訪了這裡。「第一家」面臨改造「我在這裡工作了12年,還是少女時,我就夢想成為狂歡節裡最閃亮的明星。」
  • 桑巴(舞蹈文化形式)二十多首 Sam ba音樂
    桑巴是歐洲白人音樂與非洲黑人音樂融合的產物。每年一度的狂歡節是桑巴音樂展示的最佳舞臺,來自歐洲、全球其他地方以及巴西國內的遊客會在每年2-3月份擠滿裡約熱內盧和薩爾瓦多,裡約狂歡節演出也是巴西音樂最重要的兩個發源地。對於大多數巴西人來說,Rio就是桑巴的代名詞,而對於外國人來說,由於裡約狂歡節的盛名,他們所知道的也往往是Rio。
  • 解讀巴西旋律「巴薩諾瓦」 世界盃主題歌少不了它
    那一刻,巴西的文化三寶——足球踢掛了,桑巴跳岔了,還好,有解憂的「巴薩諾瓦」,它的低吟淺唱,或許能撫慰那些本該在昨日怒放的心花。相信足球和音樂的力量將會讓我們融為一體,因為當我們攜起手來,我們就是最棒的。」據了解,此曲也收錄在由索尼音樂發行的《2014世界盃官方音樂合輯》中。  有趣的是,因為被指作曲不很「巴薩諾瓦」,官方演唱者很不「巴薩諾瓦」,本屆世界盃開幕主題曲自誕生之日就受到來自巴西文化界的諸多批評。
  • 這一次,我要讓裡約奧運會上頭條!
    組委會說有些永久性場館可能要到8月1號才能使用也就是開幕前4天前4天喲!!!4天喲!!!天喲!!!喲!!!前幾天裡約政府表示這條地鐵線一定會建好的而他們給出的預定通車日期 還是開幕式前4天多麼熟悉的數字啊!!前4天喲!!!4天喲!!!
  • 【音樂百科】巴西音樂簡介
    當風靡全球的古巴音樂在全世界流行開來之後,它掀起的拉丁音樂風暴不久就首先波及到了巴西音樂。巴西音樂中高雅奔放的桑巴歌舞、委婉柔美的波薩諾瓦情歌、風情變幻的拉丁爵士,一時之間鋪天蓋地地刺激著歐美人的聽覺神經,巴西音樂正以狂熱縱情的絢爛魅力再一次徵服了全世界。
  • 【102.1老鄭在裡約】爆料開幕式彩排VS中國奧運健兒巴西變身「裝修工」
    萬眾矚目的奧運開幕式剛剛進行了彩排,部分片段曝光出來,看上去沒當年老謀子操控的北京奧運開幕式炫,不過未來世界的概念、空中飛車效果引爆全場,當然還有無可替代的桑巴熱舞。老鄭在裡約:奧運會開幕式現在還看不上,不妨先來看看前線記者鄭晉發回的奧運村入村儀式吧↓↓↓
  • 巴西裡約狂歡節來襲,森巴舞激情四射,縱情玩樂嗨翻天
    久負盛名的裡約熱內盧狂歡節在當地時間2月21日晚拉開了帷幕,在裡約熱內盧桑巴大道,伴著歡快激昂的音樂,一支支森巴舞校隊伍接連進場,展示著巴西傳說、歷史人物故事、地域特色、女性力量等主題。大街看臺上人聲鼎沸,到處都是歡樂的海洋。
  • 隨筆:百年森巴舞不停
    儘管狂歡節歷史遠久於桑巴,但桑巴現已被世界公認為巴西和巴西狂歡節的象徵,被認為是最大眾化的巴西文化表達形式之一。   按通常說法,狂歡節由葡萄牙人帶到裡約。早在17世紀,狂歡節慶祝活動就已在裡約萌芽。經過數百年發展,狂歡節已成為巴西最重要節日之一,許多機構放假長達一周。
  • 期待巴西奧運會的同時,別忘了正在「裡約大冒險」的運動員們啊!
    而是2016年巴西裡約熱內盧奧運會前兩天看到了一條讓豆姐這麼見過大世面的人都驚呆了的新聞:跨欄運動員史冬鵬在裡約遭劫what???感覺裡約奧運會有相當嚴重的拖延症晚期相比之下感覺我們北京奧運會簡直是業界良心可以載入史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