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白人與非洲黑人的音樂混合產物,森巴舞蹈

2021-01-09 娛樂嗨過頭

桑巴(Samba ),是歐洲白人音樂與非洲黑人音樂融合的產物,音樂加舞蹈的混合體。音樂主要是由弦樂、打擊樂和歌手來共同完成,而舞者則負責舞蹈的部分。桑巴是巴西最具代表性的國家象徵之一。每年一度的狂歡節是桑巴音樂展示的最佳舞臺,來自歐洲、全球其他地方以及巴西國內的遊客會在每年2-3月份擠滿裡約熱內盧和薩爾瓦多,著名鼓團或者桑巴學校的遊行演出是狂歡節的精華所在。

桑巴是音樂加舞蹈的混合體。音樂主要是由弦樂、打擊樂和歌手來共同完成,而舞者則負責舞蹈的部分。桑巴是巴西最具代表性的國家象徵之一。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桑巴,桑巴是歐洲白人音樂與非洲黑人音樂融合的產物。其實大部分巴西音樂都是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產生的,比如我們熟悉的Bossa Nova,還有它的前身Choro和巴西爵士。一邊是隨著非洲黑奴登陸巴西的黑人音樂,一邊是歐洲,尤其是德國和義大利移民的歐洲音樂,當這兩種音樂在裡約熱內盧融合的時候,就誕生了我們所知道的桑巴。

  我們常在電視新聞中看到的桑巴片段其實只是桑巴的一種風格,也是最為著名的一種風格,即裡約熱內盧桑巴(Rio)。對於大多數巴西人來說,Rio就是桑巴的代名詞,而對於外國人來說,由於裡約狂歡節的盛名,他們所知道的也往往是Rio。從裡約向北到巴西的東北海岸巴伊亞州(Bahia),那裡的首府薩爾瓦多是巴西另一個因狂歡節而著名的城市。這裡當年是黑奴達到美洲的第一站,是黑奴交易中心,也是當時巴西的首都,黑人文化因此在這裡紮根發芽。這裡的桑巴風格通常被稱作Samba Afro和SambaReggae,因為R在葡萄牙語裡有時發音為H,因此SambaReggae更常見的叫法是SambaHeggae。

  每年一度的狂歡節是桑巴音樂展示的最佳舞臺,來自歐洲、全球其他地方以及巴西國內的遊客會在每年2-3月份擠滿裡約熱內盧和薩爾瓦多──巴西的兩個舊都, 裡約狂歡節演出也是巴西音樂最重要的兩個發源地。著名鼓團或者桑巴學校的遊行演出是狂歡節的精華所在。裡約的狂歡節其實就是各個桑巴學校一年一度的競賽,每個學校都會為這個比賽編寫並推廣自己的主題曲(Enredo,r為h音),進行大量的舞蹈和打擊樂排練,製作華美的演出服(Costume),一切只為了在那個長約1公裡的著名的狂歡節大道上進行一次完美的演出。裡約狂歡節以華麗、激昂、明亮、節奏超快著稱。2008年的裡約狂歡節,有一個桑巴學校的演出達到了每分鐘140拍以上,對於舞者這幾乎是人所能達到的極限速度。而到了東北部巴伊亞州的薩爾瓦多,桑巴的節變得緩慢了一些,去掉了像Tambourim這種音色極其明亮的樂器,更富有黑人律動。

這裡的遊行演出不是比賽,完全是娛樂,而且這裡是桑巴的真正誕生地,因拒絕商業化而使得狂歡節保留了更為傳統的面貌,所以很多人在體驗過裡約的狂歡節之後更願意前往薩爾瓦多體驗那裡的文化與節奏,或者是去最古老的街區Pelourinho,尋找當年MJ拍攝They don't care about us巴西版MV時與著名鼓團Olodum合作演出的痕跡。事實上,直到現在Olodum每年狂歡節前後還會在那裡進行免費的公開演出。如前所述,狂歡節是個比賽,因此裡約的數十間桑 裡約狂歡節巴學校會花一整年時間備戰狂歡節。比賽被分為六個等級,特別組(Special Group)和ABCDE組,只有特別組才有資格在那條著名的"桑巴大道"(Sambodromo)上,在90000觀眾面前遊行演出。這條長約一公裡的路,每個桑巴學校走下來至少要用一個小時,因為隊伍實在是龐大,有3000-5000人的演出團隊和6至8臺花車。

  比賽分為兩天,每天六個學校。評審根據每個學校的舞蹈、音樂、服裝、故事編排和花車設計來評分。特別組的最後一名下一年降級到A組,而A組比賽的第一名則會升級到特別組。每個桑巴學校每年都會設定一個主題,所有環節圍繞這個主題展開,盡全力渲染。

  2009年里約桑巴遊行大賽的冠軍是Salgueiro。這所學校最早也是非裔巴西人展現自己舞臺之一,但變成一個典型的精英鼓團,粉絲以中產為主。它在靠近裡約市中心的區域擁有一個演出大廳,相比之下,其他鼓團的演出場所多位於貧民窟中,對遊客來說是相當危險的地方。

  2010年狂歡節是我們的大年初二,2月15日,據說已經有電視臺在談轉播權。或許我們有機會在電視上看到完整的狂歡節直播。

在全世界人眼中,森巴舞是巴西的國舞,代表著熱情及多種族族群的藝術溶合,嘉年華會更是巴西人最重要的節慶,但巴西人對待森巴舞,就不如異國人對待森巴舞那麼崇高了,因16世紀黑奴引進時所帶來森巴舞雛形的黑人舞蹈,因跳時身體有摩擦被列為「不入流」、「粗野」的舞蹈,屬於低下階層的,甚至當時殖民總督下令禁跳,再者,巴西政府對森巴舞有卓越貢獻的人並無獎勵,對森巴舞有歷史性之事及物也未予以重視。故在20世紀初之前的年代,巴西人如跳森巴舞就被視為遊手好閒、無賴等之輩,有時警方也會制止。

  但在另一方面,原黑人的舞蹈具有宗教性、文化性的層面意義,因加入了巴西土著及歐式舞步,演變成多族群性的共同舞蹈,又其所用的敲打式樂器所散發出的豪邁,深深打動人心,而舞蹈的挑逗性與律動性,對巴西佔大部分人口的中下階層而言,代表著是對現實社會不滿情緒的舒散,是男歡女愛的媒介,也是打發時間的休閒娛樂,更是慶典節日狂歡的工具,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而在近四、五十年間國際社會接納森巴舞後,森巴舞的地位才在巴西國度裡向上提升,不過巴西仍未其列入高尚藝術之廳。

2006年5月份,中國第一支森巴舞蹈打擊樂團在北京成立,名字叫做桑巴亞北京。這個社團最初由藝術家Jimmy Biala和Leon Lee在2002年9月創建於舊金山,成員主要是在舊金山生活的亞裔,因此取名桑巴亞。

  桑巴亞北京是一個立足於社區的非牟利組織,主要提供巴西傳統打擊樂舞蹈等相關的教育項目和專場演出,是中國唯一一支活躍於巴西打擊樂演、舞蹈演奏與教學的社團。2006年5月JimmyBiala(吉米·比亞拉)和李寶衍創辦桑巴亞北京。自此以來,桑巴亞北京從15人的小團隊擴大到有近40多個學員的社區團體,提供了不同級別的巴西打擊樂和舞蹈課程。創始人JimmyBiala(吉米·比亞拉)與Leon Lee(李寶衍)的初衷是通過結合巴西鼓樂與亞洲舞蹈的形式為舊金山灣地區社區間搭建文化傳播的橋梁。2008年年底,桑巴亞北京通過了世界桑巴組織協會的認可,成為其會員組織。

相關焦點

  • 桑巴(舞蹈文化形式)二十多首 Sam ba音樂
  • 巴西音樂不止是桑巴,也不僅是快樂
    可這不夠——巴西是全球最重要的原創音樂王國之一,巴西人在自己雜種混血(非洲黑人奴隸,印第安土著和葡萄牙殖民者)文化基因之上的數百年耕作,為人類貢獻了無數的音樂財富,但巴西音樂在國際音樂市場上的狀況,就像是南極的冰山,人們看得見冰山的雙峰——桑巴和巴薩諾瓦,卻看不見海水之下更為豐饒的存在。
  • 作為一種原住民舞蹈,森巴舞是如何從貧民階層躍入主流社會的?
    一、森巴舞源於非洲原住民的舞蹈,從非洲安哥拉部落族語「森巴」演變而來,非洲黑人在被殖民統治時期,通過跳森巴舞,將這種非洲舞蹈帶到拉丁美洲,逐漸形成了現代的森巴舞森巴舞原本是一種非洲式舞蹈,在巴西拉丁美洲形式並發展,森巴舞在形成之初受到了當局嚴重的阻撓與限制,森巴舞在血緣上可以追溯到十三四世紀的非洲原住民的舞蹈,森巴舞是由此演變而來的,然而,對於「森巴舞」一詞的來源,目前歷史上還沒有明確的記載
  • 森巴舞:這種歡樂的舞蹈,起源竟是心酸的黑奴貿易
    然而,森巴舞原本是一種非洲黑人的樂舞,最初是受到排斥的,經過不斷發展演變,最後才成為巴西的「國舞」。「桑巴」的名稱,源自非洲安哥拉部族基姆本杜語中的「森巴」一詞,意思就是肚臍。它是一種充滿原始野性的舞蹈,在跳舞時,腹部和臀部不斷抖動。
  • 誕生在風流場所的黑人爵士樂,卻成為了白人貴族的最愛
    爵士被認為是一種沒有代溝的音樂,幾乎所有年齡段的歌單裡面都會有爵士樂的存在,同時這又註定是你無法繞過的黑人音樂。故事要從一百多前的一個倔強黑人男孩——Scott Joplin說起,他不甘心黑人不可以有古典音樂,於是他用左手彈奏歐洲的古典音樂,右手彈奏非洲的切分音,創造出了一種叫Ragtime的音樂,可是當時這種音樂卻並沒有火起來。
  • 作為一種文化形式,巴伊亞洲狂歡節成為巴西最重要的「音樂符號」
    同時,非裔年輕人對於森巴舞的現狀感到十分的失望,森巴舞成為白人統治者追逐名利的工具,美國靈魂樂成為主流,儘管巴西不斷批判這是美國的文化侵蝕手段,但是絲毫沒有影響年輕人對它的追求和膜拜。在狂歡節期間,黑人藝術一般以多種方式呈現,舞蹈、音樂詩歌、服飾等都是建立在非洲主題上的藝術形式,隨著這種藝術形式的傳播,音樂的傳播和創作理念在這一時期有了重大的變化,狂歡節的打擊樂部分,採用的是現場編排的形式,這是當時歌曲最主要的傳播方式,黑人鼓團的音樂也逐漸發展成了面對面的現場參與模式。
  • 【音樂主題更新】內附歌單,歡迎來到拉丁音樂的世界~
    接下來的三周我們將進入拉丁音樂2的探索,一起走入節奏歡快的拉丁音樂王國吧~拉丁音樂是從美國與墨西哥交界的格蘭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間的拉丁美洲地區的流行音樂。拉丁美洲是一個多民族的組合,因此拉丁音樂也是以多種音樂的融合而形成的一種多元化的混合型音樂。
  • 【音樂百科】拉丁美洲音樂的特點
    無半音的五聲音階是印第安人普遍採用的音階。經過300多年的殖民統治後,拉丁美洲的音樂文化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由於大量歐洲(尤其是地處伊比利亞半島的西班牙、葡萄牙)的音樂文化傳播到了整個拉丁美洲。
  • 周末福利 | 森巴舞臺上縱情狂歡的肌肉鳳凰Gracyanne Barbosa
    作為巴西的國粹,桑巴(Samba ),是歐洲白人音樂與非洲黑人音樂融合的產物,音樂加舞蹈的混合體。音樂主要是由弦樂、打擊樂和歌手來共同完成,而舞者則負責舞蹈的部分。桑巴是巴西最具代表性的國家象徵之一。每年一度的狂歡節是桑巴音樂展示的最佳舞臺,來自歐洲、全球其他地方以及巴西國內的遊客會在每年2-3月份擠滿裡約熱內盧和薩爾瓦多,著名鼓團或者桑巴學校的遊行演出是狂歡節的精華所在。
  • 【音樂百科】巴西音樂簡介
    大批來自非洲的黑人們在老城區舉行的由巴伊亞女祭司主持的宗教儀式中有一種舞蹈,它以鼓聲和掌聲作為伴奏。這種舞蹈與葡萄牙移民的歌曲相融合,便形成了非洲節奏與歐洲曲調相結合的產物——桑巴。 桑巴既受非洲舞蹈音樂的影響,又繼承了巴西土著印第安人以及葡萄牙人的音樂傳統。桑巴一般由數人至十幾人組成的打擊樂隊演奏,鼓是必不可少的。森巴舞曲的旋律和結構都非常奇特,節奏感十分強烈。
  • 金寶貝音樂課主題 | 拉丁音樂,內附歌單
    接下來的3周,我們將進入拉丁音樂2的探索,快跟著金寶的腳步,帶寶貝一起走入節奏歡快的拉丁音樂王國吧~拉丁音樂是從美國與墨西哥交界的格蘭德河到最南端的合恩角之間的、拉丁美洲地區的流行音樂。拉丁美洲是一個多民族的組合,因此拉丁音樂也是以多種音樂融合形成的多元化的混合型音樂。
  • 非洲一個「奇葩」的國家,國民基本都是白人,幾乎沒有黑人!
    眾所周知,近年來,黑人在世界上的分布可以說越來越廣泛,黑人將佔領「法國」和「廣州」的消息也是層出不窮。但是你知道嗎?非洲也有一個被白人佔領的國家,就是北非經濟發展比較好的摩洛哥。其實提到摩洛哥,很多人可能會把它和來自歐洲的小國摩納哥混為一談,但其實這兩個國家是完全不同的。
  • 摩洛哥明明在非洲,為啥當地人不是黑人而是白人呢?
    在很多人印象中歐洲是白種人的世界,亞洲是黃種人的世界,而非洲則是黑種人的世界,但這種說法是完全不正確的。(白人佔據了亞洲半壁江山)非洲作為黑種人的發源地,黑人是非洲分布最廣泛的種族,但是在撒哈拉沙漠以北的北非地區則是白種人的世界。
  • 美國黑人音樂①丨夜裡的噪音:皮鞭、即興與音樂中的新黑人
    隨著越來越多的黑人信仰基督教,聖歌(Spiritual)開始出現在18世紀晚期的美國南方。聖歌並非望文生義地泛指所有基督教音樂,而是一種完全由美國黑人創造的基督教音樂。它是非洲音樂傳統對於歐洲基督教音樂進行激烈改造後,形成的一種全新的基督教音樂。
  • 太銷魂:利馬的非洲裔秘魯音樂
    時至今日,很多秘魯人都會將他們的國家劃分為:山地部和海岸部。這種區別所指向的不僅是不同的地貌,更是種族之間的歷史心理區隔——山地代表著印第安人,海岸代表著criollo人。在歷史上,秘魯黑人長期和白人生活在criollo文化中,這使得黑人遠比土著人更接近於歐洲文化。什麼是criollo?
  • 隨筆:百年森巴舞不停
    每年狂歡節,巴西各地都舉行規模不等的慶祝活動,民眾載歌載舞,其中最負盛名的是裡約狂歡節桑巴大道競演,其演員人數之多,服裝之華麗,場面之壯觀,持續時間之長,堪稱世界之最。   而桑巴最初是非洲移民帶來的一種帶有宗教儀式性質的土著舞蹈和音樂類型,主要流行於黑人居住比較集中的東北部巴伊亞。
  • 奴隸貿易期間,百萬白人被賣到非洲,白人女性最受歡迎
    文|書生 說起歷史上的「奴隸貿易」,很多人只會想到「黑人奴隸貿易」,其實在歐洲殖民者們在非洲抓捕黑人奴隸的同時,非洲也有人在歐洲抓捕白人充當奴隸。 這夥專門抓捕歐洲白人的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巴巴裏海盜。
  • 拉丁音樂:白人音樂、黑人音樂、印第安音樂、亞洲音樂文化融合的...
    拉丁音樂一般指從美、墨交界到南美最南端地區的流行音樂。在這廣袤的多民族土地上,白人音樂、黑人音樂、印第安音樂、亞洲音樂超越時空的文化融合,形成充滿活力與動感的拉丁風情音樂。拉丁音樂基於歐洲文化,大量吸取了美洲印第安和非洲黑人文化元素,「和而不同」是對拉丁美洲各國音樂之間關係的最好詮釋。這種互鑑融合,又保留了不同國家、民族特色的獨特配比,為拉丁音樂注入了非凡的能量。從拉丁音樂的來源中我們可以明顯看到,拉丁音樂是一種以節奏為中心的流行音樂。它的節奏所具有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強弱規律,而是作為一種音樂的靈魂使其上升到主導地位。
  • 黑人,種族歧視與流行音樂的起源
    時至今日,已經美國已經有70多個國家爆發遊行,在歐洲等地也都相繼展開遊行活動。因為不只是美國,在世界上的許多地區,對黑人群體或多或少都有刻板印象的偏見。但是你知道嗎,如今我們日常聽的現代音樂,絕大多數都是他們而創造的。
  • 非洲黑人對人類文明有哪些貢獻呢?科學家不多,集中在音樂和體育
    世界上有四大種族:歐羅巴人種(白人),蒙古人種(東亞黃種人),尼格羅人種(赤道和澳大利亞黑人)以及棕色人種。每個人種都曾發展出自己的文明,我們中國人自然屬於蒙古人種,我們發展出獨立於西方之外的華夏文明,那麼非洲黑人對人類文明有哪些貢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