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南宋時期真正的6大名將,韓世忠能排第三,王堅位列第五

2020-12-25 騰訊網

雖然南宋是中國歷史上最弱小無助的一個王朝,先後受到強大的遼國、金國和蒙古帝國侵犯,但南宋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只能被動的防守,無法採取有效的反擊,故而有「弱宋」之名。但就算是「弱宋」,依然出現了不少名將,而且這些名將雖然不如漢唐名將那般戰功赫赫,但卻是更為可歌可泣,因為南宋的這些名將,他們是為了保家衛國;現在這裡,就來盤點下南宋時期真正的六大名將,來看看都有誰吧。

TOP、6 吳

吳玠性格沉毅、崇尚氣節,通曉兵法且善於騎射,在北宋末年時便投身了軍營;因作戰勇猛,在戰場上立下赫赫戰功,但在富平之戰時,吳玠、劉錡因兩面被夾擊、腹背受敵而敗陣。富平之戰,宋軍遭遇慘敗,史稱「五路皆陷,巴蜀大震」。之後吳玠奉命收攏殘兵,繼續抵擋金兵南下,吳玠扼守和尚原、饒鳳關、仙人關等地,屢敗金軍,史稱「微(吳)玠身當其衝,無蜀久矣」。而且這吳玠不僅用兵了得,而且還善於理政,將蜀地治理得井井有條。可能是因為操勞過度,所以吳玠在四十七歲時便因病去世了,追贈少師,諡號「武安」。後又追封涪王,位列七王之一。

TOP、5 王堅

王堅是南宋中後期的名將,他早年加入忠順軍,並秘密潛入蒙古軍造船之地,燒毀其船支二千餘,自此嶄露頭角,成為南宋名將孟珙部下得力將領;而且王堅在抗蒙總指揮餘玠的率領下,多次擊敗蒙古軍,立下赫赫戰功,因功升任興元府都統兼知合州。但沒過多久,蒙哥汗便親率大軍圍攻合州,王堅與副將張珏堅守釣魚城,不僅多次擊退蒙古大軍的進攻,而且還陰差陽錯的用旋風火炮炸傷蒙哥汗,沒過多久,蒙哥汗便因天氣原因和重傷的緣故去世了。蒙哥汗之死,對蒙古帝國影響極大,可以說,蒙古帝國的分裂,就是因為蒙哥汗的死導致的。可惜後因遭賈似道排斥,鬱憤而終。

TOP、4 劉錡

劉錡是南宋初年的名將,出生於將門世家,他的父親乃是瀘川節度使劉仲武,而這劉錡自幼跟隨父親南徵北戰,戰場經驗十分充足;南宋建立後被授為隴右都護,多次戰勝西夏,頗著威名。但這劉錡的真正成名戰是順昌之戰,在此戰中,劉錡以弱勝強,大破金軍的「鐵浮圖」和「拐子馬」,並使其損失過半,此戰也被列入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而且在戰後,劉錡還派兵協助嶽飛北伐,並在不久後於柘皋之戰再破金軍,而且柘皋之戰也是南宋「中興十三處戰功」之一。「中興十三處戰功」,劉錡就佔了兩個,可見劉錡的厲害,但不久後,因宋高宗一心求和,收繳兵權,而劉錡也因此被罷去兵權,去世後諡號「武穆」。

TOP、3 韓世忠

韓世忠是南宋「中興四將」之一,雖然出身貧寒,但身材魁梧,勇武過人;韓世忠在十八歲時應募從軍,因他英勇善戰,胸懷韜略,故而在與西夏和金國作戰時,均立下赫赫戰功;在北宋末年時,金兵南下,天下大亂,時任兵馬大元帥的趙構被叛亂的苗傅、劉正彥所擒,是韓世忠帶兵平定了苗劉之亂,解救了趙構,所以在趙構登基稱帝後,韓世忠自然也被趙構格外優待。但韓世忠的真正成名之戰還是「黃天蕩之戰」,此戰,韓世忠將金兵統帥完顏宗弼困於黃天蕩,要不是叛徒出賣,完顏宗弼可能就被困死在黃天蕩了。後來在大儀鎮之戰中,韓世忠也是立下大功,在嶽飛被殺後,韓世忠為嶽飛鳴不平,但趙構依然沒有把他怎麼樣。韓世忠去世後,追贈太師、通義郡王,這待遇可比嶽飛高太多了。

TOP、2 孟珙

孟珙出生將門,其曾祖父和祖父都曾在嶽飛門下擔任將領,而他早年便跟隨父親活躍在抗金的一線,後接管忠順軍,並曾參與過聯蒙滅金的戰役。在宋蒙戰爭爆發後,孟珙統領南宋川蜀、京湖兩大戰場,建立起一體化的防禦體系,抵抗蒙古入侵,以一人之力統御南宋三分之二戰線上的戰事,確保南宋政權挺過了宋蒙戰爭的前十餘年。因孟珙的能力卓絕,故而後世稱孟珙為「機動防禦大師」,論功績和能力,孟珙絲毫不比嶽飛差,這兩位一人偏進攻,一人偏防禦,各有所長,如果這兩位處於同一時期,或許天下就不一樣了。

TOP、1 嶽飛

嶽飛,南宋時期當之無愧的第一名將,在歷史上,嶽飛不僅是南宋第一名將,而且還與戰國時期的白起、漢初的韓信、唐初的李靖並稱為中國古代「四大軍神」,由此可見嶽飛的厲害。在嶽飛從軍的十餘年中,歷經大小戰事不下百餘場,未嘗敗績;而嶽飛真正的戰績,還當屬四次北伐,最遠打到了洛陽和開封,而嶽家軍也是實力龐大,人數多達三十餘萬。但由於嶽飛後期參與立嗣,引起宋高宗趙構的反感,更由於嶽飛的第四次北伐是矯詔出徵,故而被宋高宗趙構以「十二道金牌」召回,並在大理寺獄中將嶽飛殺害。

南宋真的是一個悲劇的王朝,可悲可恨,明明朝中有良將,卻不懂得好好用,比如劉錡、韓世忠、嶽飛、吳玠等人,如果宋高宗趙構能好好的用他們,收復北宋舊地是毫無懸念的,更進一步的說,開疆拓土也未嘗沒有機會。後期面對蒙古帝國時,王堅和孟珙的確做得很好,可惜已是積重難返,他們所能做的,就是多延續南宋的壽命而已。

相關焦點

  • 南宋中興四大名將:嶽飛戰功最高,為何排名不如韓世忠
    中興四將中,無論名氣、戰力,還是戰績、戰功,都是嶽飛更勝一籌,韓世忠次之,而張俊、劉光世的名字對很多人而言十分陌生,但在南宋「中興四將」的官方排名中,嶽飛卻排在最末一位,讓人意想不到。 嶽飛之所以排名末位,不是因為他能力不夠,而是因為他最年輕、出道最晚、資歷最淺。
  • 南宋名將韓世忠:與嶽飛親如兄弟,卻娶了妓女為妻子
    作為南宋中興四大名將一員的韓世忠,他和知名度也是非常高的,特別是韓世忠遇上嶽飛的時候,他們兩個人真的是相見恨晚。加上韓世忠比嶽飛年長,所以嶽飛親切地叫韓世忠為大哥,對韓世忠也是敬重有加。嶽飛被秦檜陷害的時候,朝堂上下沒有人敢為嶽飛說一句話,都怕得罪秦檜這個人,但是韓世忠卻不怕,為了嶽飛這個兄弟,他直言不諱。韓世忠最仗義的行為就是親自找到秦檜,直言嶽飛的罪名是強加在他身上的,雖然韓世忠人單力薄,最終沒能救嶽飛,但是他的這種為兄弟肝腦塗地的品質確實讓人佩服,嶽飛在九泉之下也不會後悔交了韓世忠這個兄弟。
  • 南宋五大將為什麼變成中興四將,出局的名將,僅次於嶽飛和韓世忠
    清朝王用臣的《幼學歌》沿用了南宋的「官宣」版本,也道出了「中興四將」名單形成的一部分原因,在「宋七王」一節寫道,「鄜王劉光世,鄂王嶽飛是,蘄王韓世忠,循王張俊紀。(上四人,亦曰中興四將)。涪王乃吳玠,信王吳璘繼,和王楊存中(即楊沂中),南宋七王備。」《幼學歌》是一本兒童啟蒙讀物。
  • 一樣的抗金名將不同的人生結局,嶽飛死了,韓世忠為何能安享晚年
    而這其中最為後世知曉的大概要數嶽飛和韓世忠了,此二人加上劉光世、張俊被人並稱為"南宋中興四將"。嶽飛因與投降派不妥協被以莫須有的罪名冤死在風波亭下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這就引出另一個問題了,為何同為抗金名將的韓世忠不但安然無恙而且位極人臣甚至爵封郡王呢?難道韓世忠是個假的主戰派,暗地裡與秦檜沆瀣一氣?當然不是。
  • 嶽飛死後,韓世忠發現嶽飛前妻,做出了一件事,侮辱「名將」
    如果,你問南宋初期的大將有誰,很多人都會說出嶽飛,在深入一點的會知道韓世忠。嶽飛和韓世忠是南宋初期最為知名的兩個大將,韓世忠在秦檜誣陷嶽飛時幫嶽飛說過話。然而,嶽飛死後,韓世忠發現了嶽飛的前妻,立刻做出了一件侮辱「名將」二字的舉動。
  • 南宋名將中戰功最大,力主抗金的韓世忠為什麼沒被秦檜殺害?
    後來隨王稟去平定了方臘起義,《宋史》、《忠武王碑》等史料中記載方臘為韓世忠生擒,功勞卻被大將辛興宗搶去。 南宋政權建立後,這時的韓世忠已升領觀察使、帶御器械。南宋創設御營使統帥諸軍時,韓世忠任左軍統制,和劉光世、張俊成為宋高宗賴以起家的基本軍事力量。
  • 和嶽飛並駕齊驅的抗金名將韓世忠詞作的水平咋樣:不輸嶽飛?
    南宋中興四大名將中,嶽飛之外的三人裡真正可以和嶽飛並駕齊驅的只有韓世忠,他們二人都力主抗金,戰績卓越;都是從普通士兵成長起來的傑出將領;都有一個深明大義,令人羨慕的賢內助,其實,他們還有一點非常相似,只是韓世忠在這一點上的表現一直被人們忽視了
  • 屢戰屢敗的金兀朮能算名將嗎?這個人可不是名將那麼簡單
    而美中不足的的是:金兀朮遇到了韓世忠。八千南宋水軍,硬是把十萬金軍困在黃天蕩。從這個時候開始,金兀朮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因為他將不可避免地遭遇南宋培養出來的真正名將。而這夥人才是他的真正天敵。但名將之所以成為名將,不僅在於戰場操作精妙,還在於臨陣運氣無敵。
  • 中興名將戎馬一生,韓世忠為何偏愛風塵女,三個妾室全部來自青樓
    在中國如果你是一個武將,而又恰巧遇到了亂世,那麼只要你不怕死,打仗勇猛作戰有方,那麼大概率上你會成為那個時代的英雄。嶽飛的故事盡人皆知,我們今天來說一說另一個名將,韓世忠,同為中興名將,韓世忠知名度顯然不如嶽飛。很多時候,你是否出名,並不完全取決於你的功業,韓世忠的功績比嶽飛差不了多少,但知名度就小的多,另外兩個名將你可能機會都沒有聽說過。
  • 民族英雄韓世忠
    據《新縣誌・卷一地理志(清同治九年版)載:「旌忠官田韓世忠當義買新官田,高宗聞之,特札賜之。」南宋抗金名將韓世忠於新縣購買田產,高宗聞知後,十分高興,度為韓世忠「為子孫計謀後福,沒有其他野心,特別表彰他的「忠」;因此,賜名韓世忠新得的田莊為「旌忠莊」。
  • 【家規家訓】中興名將韓世忠:忠勇愛國 誠信敦厚
    韓世忠雕像韓世忠(1089-1151)字良臣,北宋綏德(今綏德縣崔家灣鎮紙房溝村)人,民族英雄,南宋名將,與嶽飛、中興四將韓世忠自幼好習武藝,頗有大志。韓世忠故裡牌樓韓世忠是南宋朝一位頗有影響的人物。因此,為了避免株連家人,所以韓世忠告誡子孫,不要包庇、藏匿犯罪的人,以免自身獲罪。要自覺地去交納皇糧國稅和各種攤派的錢糧任務,免得有關部門上門催收。韓世忠認為這是一個臣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義務,也是一種愛國精神的表現。「保甲制」是中國古代普遍實行的一種地方管理制度,相當於現在的鄉、村政權,是古代最基層的政權單位。
  • 王堅堅守釣魚城改變世界歷史卻於史無載
    王堅 那麼釣魚城的主將王堅又是何許人也?在蒙軍順江東下,勢如破竹的情況下,王堅為何能有如此決心堅守釣魚城呢? 王堅的戰略眼光 王堅出生於慶元四年(1198年),在嘉定十二年(1219年)加入忠順軍,當時他21歲,到了嘉熙四年(1240年),王堅率兵秘密潛入蒙古軍中,焚燒了蒙軍建造的準備入侵江漢的戰船兩千餘艘,立下大功,當時他四十二歲,由此成為名將孟珙麾下得力部將。
  • 嶽飛與韓世忠:同為忠臣名將,下場卻大不相同,這是為什麼?
    嶽飛是一代名將,為什麼最終會如此下場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嶽飛犯了什麼錯誤呢?其實,嶽飛並沒有犯了什麼錯誤,然而嶽飛的缺點就在於他沒有犯任何錯誤,嶽飛一生對朝廷都是忠心耿耿,沒有二心,但是這種性格是非常受到當時朝廷高官的不待見的。與嶽飛同時代的韓世忠,雖然也是一代名臣,對待朝廷也是忠心耿耿,但是韓世忠最後卻能夠得到朝廷的嘉獎,即便是死後也追贈為太師。
  • 趙雲張郃死後,後三國時期還有哪些名將?誰能排第一?
    那麼隨著趙雲和張郃去世後,後三國時期還有哪些名將呢?今天我們就來看看後三國時期,排名前五的名將,他們都是誰?第五、姜維姜維的出場是令人比較深刻的,因為他成功識破了諸葛亮的計謀,並且將計就計,設法伏擊了趙雲。趙雲在面對姜維時,短期內竟然拿不下姜維,而且回到陣營後,對姜維的槍法也是十分讚賞。
  • 南宋最「低調」的名將:殺得兀朮棄袍割須,名氣卻不如嶽飛
    然而在歷史上,有一位名將確實存在「棄袍割須」的行為,他就是金朝名將完顏兀朮,民間稱其為金兀朮!那麼到底是誰把金兀朮殺得如此狼狽不堪呢?此人既不是嶽飛,也不是韓世忠,而是南宋另外的一位名將,他叫吳玠!吳玠出身平民,自幼習武,「長於騎射,曉兵法,讀書能通大義」,十幾歲時就參軍了。當時北宋的主要對手是西夏,吳玠從一名士兵做起,屢立戰功,不斷得到升遷,到靖康年間,他已經是一位副將。
  • "在三國正史中,究竟哪些名將能排進前10?趙雲排第七,關羽墊底"
    而這裡,就來盤點下三國正史中,究竟誰能排進名將榜前十。TOP、10 關羽在小說《三國演義》中,關羽即便不是第一的存在,也能排進前三;但是在正史中,關羽能進前十都還是靠他的名氣,畢竟他的戰績寥寥無幾,能力擺在那裡;或許他參加過的小戰無數,但是真正獨領一軍的大戰,卻是少之又少;真正論功勞,關羽也就一個鎮守荊州之功和之後發動的襄樊戰役。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原標題: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 揭秘南宋巾幗英雄梁紅玉的真正死因
    女子,如果有些本事,相中的男人也往往大有前途。古今中外的歷史屢次驗證過了:很多女子,確乎具備「特異功能」,她們足以擺脫「相馬,失之瘦。相士,失之貧」的行為邏輯,準確地評估自己喜歡的男人,並將婚姻大事,「啪」的一聲,壓給一支潛力巨大的「原始股」。梁氏在醬缸一樣的妓院裡摸爬滾打,她見過大世面,可以說閱人無數。
  • 戰國名將:廉頗排第八,王翦排第三,第一第二實至名歸!
    所以兩個國家也是戰國時期實力最強的,但趙國最終還是被秦國打敗,秦國做到將六國統一。很多人只知道戰國這四位名將,其實當時的名將還有很多,分布在各個國家。如果按能力來排名的話,廉頗只排在第八名,王翦排第三名,很多人會問,第一第二名是誰?第八名廉頗廉頗乃趙國名將,有戰國四大名將之稱,很多人好奇,為什麼他的排名靠後。
  • 【歷史人物】韓世忠手跡
    韓世忠手跡《高義帖》,該帖收錄於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中國書法全集》第三卷,在蘇州靈巖山韓世忠紀念館中出有展出。 南宋政權本應藉此機遇擴大戰果,但一味妥協投降的宋高宗卻不顧抗戰派的堅決反對,派吏部侍郎魏良臣前往金營議和。韓世忠此時駐守大儀(今江蘇儀徵東),魏良臣途徑此地時,他裝作要後撤的樣子。魏良臣剛一出境,韓世忠馬上令部隊集結,沿途設伏20處。當魏良臣引金兵進入伏擊圈,只聽戰鼓齊鳴,伏兵四起,將金兵逼進一片沼澤地帶,人馬踐踏,死傷不計其數,扼金兵不能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