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潤發再逛上海灘,就為了他燒的這道醬? !獨家披露:半島傳奇大廚鄧師傅廚師醬之秘籍,俞菱品嘗後直接打包帶走(內含5分鐘獨家視頻)

2021-02-08 跟俞菱逛馬路


「我是真心喜歡做菜。」

被人稱作傳奇大廚的鄧志強師傅微微皺了皺雙眉,用簡單的語言形容著足以震動美食界的源動力。


對於今年60多歲的鄧師傅來說,這個問題更讓他回想起了過去。1968年,十五六歲剛小學畢業就出來工作了,鄧師傅說當初苦出身做餐飲最好,解決了一日三餐和住宿。剛開始只是在外場做個服務員,連放假都要自己出錢找人來替補,一年後主管要給他升職,他卻想好了要轉到廚房去學藝,回過頭來看,自己的選擇沒有錯。在廚房時感覺不一樣,越做對這個行業越喜愛。


人要自己創造機會,自己創造的機會再改變自己!




香港

1986年到香港半島酒店,鄧師傅笑說自己當時推出了很受歡迎的片皮雞,類似北京烤鴨的做法,片皮雞很多香港人喜歡,他在嘉陵樓將一手粵菜做到享譽全港。


東京

之後作為掌舵人,2007年去了東京半島酒店起鳳臺,「我把一個很地道的紅燒肉做成寶塔形狀,我們叫寶塔肉,在東京第一個做的就是我,他們看到這個菜覺得很神奇很好吃。」鄧師傅覺得日本人很喜歡中國菜,但他們不管什麼東西首先蘸蘸醬油,有時候也會教客人怎麼吃,「我說這樣吃不對的,本身味道就夠了,不然把最好的味道破壞了。」2009年鄧師傅離開東京時,起鳳臺連續兩年被東京米其林指南評為一星餐廳。


巴黎

2014年,鄧師傅來到巴黎半島酒店,掌勺莉莉中餐廳。法國人對中餐的概念也很籠統,在巴黎沒有很正宗的粵菜,泰國菜越南菜也都稱為中餐。慢慢引導他們,比如法國人最喜歡吃北京鴨,他們還特別喜歡鄧師傅做的西班牙黑毛豬叉燒,覺得太好吃了。沒多久,當地華人都知道只有這裡能吃到最正宗的粵菜。


上海

如今回到上海,去逸龍閣用餐的客人,很多都是衝著鄧師傅的名頭去的。因為放眼上海,很難找到如此高水準的粵菜高手了。他把巴黎的叉燒帶來這裡,春枝明蝦球也是經典,又獨創了廚師秘制醬,上海半島酒店逸龍閣因此被2017米其林指南評為二星餐廳,神奇的大廚!


但神廚並沒有神奇的天賦,就是一路做做做,累積下來的學問。鄧師傅從小在香港長大,對海鮮的熟悉與熱愛已深入骨髓。最拿手的蒸魚,只要看到這條魚的大小、重量,就能將精度控制在半分鐘內。墊幾個筷子,魚與盤中必須留個空間,讓蒸汽流動,特別厚的地方開一小刀。粵菜最新鮮的魚一定是蒸的,保持原汁原味。


周潤發再逛上海灘,就為了他燒的這道醬? !


我和鄧師傅對坐在逸龍閣的Chef’s Table聊上片刻,這也是屬於廚師的透明玻璃空間,對於來這裡的客人,鄧師傅更是事必躬親。從最開始挑選食材,客人還能一路看見他炒菜。他的餐桌上從來沒有菜單,大牌如周潤發、梁家輝都是鄧師傅的常客。


「菜單都由我安排,他們什麼都食,香港人口味老火湯少不了,蒸魚、白切雞跟羌茸、青菜等,發哥喜歡喝湯,瑤柱蒸肉餅、南乳豬手,我都做過給他。簡單的家常菜他們都喜歡。」


這種地道的家常菜也是鄧師傅最擅長的,和很多大廚回家就不想再動手燒菜不同,鄧師傅真心喜歡做菜:「我最喜歡逛菜場,真的,這個是我的愛好,到菜場買些東西叫朋友到家裡自己做幾個菜。以前銅川路海鮮市場我會經常去,家附近的菜場,你會看到每個季節東西都在變化,比如說春天的春筍、薺菜、莧菜……」


有香港朋友來上海,鄧師傅也會帶他們去吃本幫菜,雖然他覺得口味有點甜,但偶爾吃吃也挺好的,他最喜歡的是:醉蟹、生煎包、紅燒肉,還有醃篤鮮……



多年來養成的習慣還是沒法改變,下午茶都會想要去茶餐廳坐坐。在香港的時候,兩點半休息時間,尖沙嘴附近茶餐廳大廚們都聚一起,沒地方去就會在這裡碰頭。


「一些時間不去就會想念,去茶餐廳看看當天的報紙、聊聊天,喝杯港式奶茶,吃個菠蘿包或者來碗餛飩麵。我對茶餐廳有感情,時間長了不去坐坐,喝杯奶茶,好像真的感覺有點不舒服了,所以,會有點想它了。」


在上海也有他的秘密據點,離酒店最近的四川路上新發記,是鄧師傅想念香港味道時常去的地方。他習慣的,或許不是食物,而是那一段段遺留在茶餐廳的時光。


那裡的老闆知道你嗎?

知道,也是香港人,很熟了。


你看,在這裡有很多的故事。

但是只有這裡的人才知道。


雖說是享譽全球的名廚,也終會有自己牽掛的滋味。這位精神矍鑠的神廚,已經開始規劃自己退休後的生活,要留點時間給自己,沒有實現的夢想再嘗試一下。


「現在小孩也大了,要叫他們回來吃飯也困難,所以必須搞些好吃的。自己再搞個私房菜,不做大,不做多,自己買東西燒菜和客人交流,每天一兩桌還可以跟客人對話。看到客人表情,給個大拇指,給個眼神,就很安慰很滿足了~」





▲騰訊視頻:《周潤發再逛上海灘,就為了他燒的這道醬?》,「跟俞菱逛馬路」出品,時長:5分鐘。

1、雞粉,沙糖,蠔油

2、橄欖油

3、羊肚菌,杏鮑菇

4、蒜茸

5、紅蔥茸

6、蒜茸辣醬

7、橄欖菜

8、黑豆豉


讓明星吃貨們讚不絕口的半島酒店廚師醬


本期互動話題:

芝麻醬、豆瓣醬、炸醬、沙拉醬

醬肘子、醬黃瓜、醬油、醬缸...

醬,舌尖上的愛,說說你關於醬的記憶

請到文章下方留言



別宅,去逛

今天,時尚不再是自上而下

世界幾大時裝周,幾大時尚雜誌

而是自下而上,來自全世界馬路

來自每一間潮店,來自每個逛馬路的人

每個人都是時尚定義者!


支持有溫度的實體店,關注跟俞菱逛馬路

原創文章,未經許可,任何媒體都不得轉載

相關事宜,聯繫後臺

相關焦點

  • 大廚寶典 史上最全的xo醬製作秘方公開(獨家珍藏版)
    XO醬是一種發源於香港的調味料,主要使用海產和辣椒製成,味道鮮中帶辣。XO醬約於1980年代在香港的高級酒家出現,並在1990年代普及化,成為一種具有香港特色的調味料。現在,XO醬已經風靡整個中餐界,但是不同菜系的廚師,製作的XO醬良莠不齊,為此,本期粵港餐飲微雜誌特別整理了這期XO醬專題,本期的資料來源於多位香港名廚和內地大廚的奉獻,在此表示感謝!
  • 2018上海米其林上榜餐廳獨家隱藏福利!
    有了米其林光環加持的上海半島愈發魅力迷人。這座佔據外灘絕佳視野與位置的老牌酒店,是嘉道理家族靜候許久的榮歸之作,內部用Art Deco風格完美還原了上海灘的黃金年代。而逸龍閣由香港著名的設計公司仿造20世紀30年代的華商府邸設計,步入其中,就像是來到了書香世家裡用餐,每個角落都散逸出雅致之家的風範。
  • 這道辣椒蒸五花肉入口肥而不膩,關鍵就是加入一勺面豉醬!
    接下來有請廣東順德雷公飯堂的雷公為大家詳細演示這道「辣椒蒸五花肉」甩開DVD  手機看視頻《中國大廚》網絡課堂開課啦!小編常年累月外出採訪,積累了海量視頻,並且每月都在不斷增加,其內容涵蓋全國各大菜系、地方小吃。為方便大家觀看學習,現將其分門別類,製作成專輯教程,並與騰訊合作,推出網絡課堂,只需要動動手指,就能在手機上觀看海量原創視頻啦!觀看方法:點擊本文結尾處「閱讀原文」,可直接打開所有視頻教程列表。
  • 米其林主廚為您揭開神秘的xo醬及代表菜品欣賞
    因機緣巧合,他在一間粵菜館廚房工作,從此便激發了他對烹飪的興趣,劉師傅說,我認為廚師不只是一份工作,他還需要熱情,熱情才能激發人潛在的才華,為客人創造最美味的佳餚。因機緣巧合,他在一間粵菜館廚房工作,從此便激發了他對烹飪的興趣,劉師傅說,我認為廚師不只是一份工作,他還需要熱情,熱情才能激發人潛在的才華,為客人創造最美味的佳餚。 與很多當時的香港廚師一樣,後來劉秉雷到大陸工作,初衷是為了賺錢養家,只是他的收穫遠不止如此。在那段日子裡,他經過考核成為了法國美食協會會員。 1997年,劉秉雷再回到香港。
  • 獨家記憶 | 年味就是媽媽燒的八寶醬丁…
    關於過年,每個人都有屬於他的獨家記憶。
  • 香港星級大廚陳國強師傅獲獎菜式午宴
    菌皇龍蝦球作為2011年大廚出馬總冠軍的初賽冠軍菜式,從造型到味道都能給人一種霸氣的驚喜。說到比賽時的緊張,陳師傅笑著說「比賽時要求以3分鐘的時間料理出5份菌皇龍蝦球,不過我們今天時間不急,大家可以慢慢邊喝酒邊欣賞料理過程。」
  • 專題| 跟著大廚逛菜場,有啥意外之喜?
    「對廚師而言,食材是最重要的,會挑會用很關鍵。」只有充分了解食物,烹飪時才能展現它們的閃光點。說這句話的是北京瑜舍酒店京雅堂的行政總廚李冬師傅,他每周考查一次市場,全國各地到處跑,關於要選購哪些食材?他說首先根據餐廳食客的需求和用量,還有就是尋找新食材,做菜時用一些沒見過的新鮮食材,味道就會不一樣。
  • 五頓吃出幸福感的極致美味,直播大明星排隊的香港半島蒂芙尼下午茶!|周末榜單
    ▶︎再大牌的明星來香港半島酒店喝下午茶也是要排隊的,俞菱親眼看見長隊快要排出酒店門外了,只有住店客人才能提前訂位喲。▼騰訊視頻:《極致美味!香港大明星都要排隊的半島酒店蒂芙尼下午茶...》,「跟俞菱逛馬路」出品,iPhone6s手機拍攝。
  • 【臺灣滷肉&醬燒大閘蟹】
    ★點圖片上方「<<食客準備>>深圳娛樂生活頻道...→」可以關注我哦O(∩_∩)O 臺灣滷肉&醬燒大閘蟹本期#大廚到你家#星級大廚黃計開教你在家輕鬆做出酒店大菜,一步就能完成的正宗臺灣滷肉,赤紅的色澤、肥而不膩的口感讓你根本停不下來!
  • 魚子醬到底有多好吃?
    良倉為你找到詩芮魚子醬,帶你體驗極致的味蕾享受,無需出門就能品嘗至鮮美味。詩芮魚子醬作為出口全球的魚子醬品牌,歷經兩代家族傳承,倡導可持續及有機魚子醬項目發展,擁有國際(中國、美國、歐 盟)三標同一認證,專供好萊塢比弗利利山莊、杜拜皇室餐廳等高端國際市場。如今,你也能在自家的餐桌上品嘗到。
  • 民星廚神喊你「回家吃飯」 滬上16區大廚PK家常菜
    圖片說明:市民品嘗來自上海16區大廚獨家秘制的好味道「面好不好吃,在於醬」,她遍嘗市場上、麵店裡的炒醬,自己開始試驗,土豆、蘑菇、冬筍、牛肉、豆腐乾切成小塊,土豆炸熟、蘑菇冬筍泡水瀝乾、牛肉瀝血,加入醬、水炒,「要花半個小時到45分鐘不停翻炒」,就這些動作,她按照不同的配材,不同比例反覆試驗成百上千次,前前後後經歷了五年,不斷改進,最後才製成自己的獨家炒醬。剛開始研究炒醬的時候兒子李一峰還是小學生,如今已讀高中,「天天在家吃。」龐玉珍很滿足。
  • 日本大廚處理極品章魚,手法非常熟練,蘸醬直接生吃
    推薦語:雖然物競天擇,弱肉強食,但是這樣蘸醬直接生吃的做法實在是有些殘忍。每年過年的時候,小愛都會跟朋友去到日本這個國家裡面旅遊,然後就去到海鮮市場裡面,接著就品嘗當地的海鮮。海鮮市場裡面的海鮮非常非常的大,那次就剛好看到了日本大廚處理極品巨型章魚,手法非常的熟練,蘸醬直接生吃。小吃貨們,你們覺得呢?只看到日本廚師在水槽裡面拿起一條特別大的章魚,另外一隻手則是拿著把很鋒利,接著就把章魚切成碎片。
  • 【李錦記*每日菜品】醬燒農家五寶蔬及素燒醬汁做法
    混醬比例:  李錦記叉燒醬150克、李錦記海鮮醬100克、李錦記香辣醬100克、李錦記財神蠔油40克、李錦記草菇老抽15克、食用油100克、二湯100克、食鹽10克李錦記鮮香可口、香辣撲鼻的香辣醬, 搭配濃鬱滋味、蜜糖幽香的叉燒醬,帶來鮮甜回辣的口感。
  • 這間粵餐廳,竟用魚子醬和黑松露徵服了我的味蕾!
    在品嘗了這桌西式食材和中式粵菜共同舞出的Fusion風盛宴後,我們恍然道:原來粵菜還能這麼吃!騰著雲駕著霧被大廚端到桌上的這道菜,正如其名般大有「乾坤」。林大廚得意地向我們介紹道,這是他做廚師後,重溫《西遊記》獲得的靈感。看到太上老君手上那個可以收服妖怪的紫金葫蘆,給了他製作這款「乾坤布袋」的靈感。
  • 外灘邊上藏著一家上海最好的粵菜館,還能零距離欣賞大廚炫技!
    包房用了很多巨幅的東方地毯,每一條都是真絲編織,這種用度也只有半島了。地毯的絲流蘇因為常年使用略顯陳舊,但這恰是讓人喜歡的細節。絲毯在很多酒店是用來擺設的,在半島就是鋪在地上用來走路的。中餐廚房通常會比西餐後廚雜亂,只有最自信的中餐廚房才經得起看,若是中餐主廚鄧志強師傅在,看他在頭灶上舉重若輕的手勢,絕對是享受,現在外面成名的大廚,又有幾位還在堅持自己上灶炒飯?鄧師傅會。鄧師傅是上海半島逸龍閣開業時的中餐廳總廚,後來去了東京半島和巴黎半島,2016年回到上海,做的第一頓飯我有幸吃到。
  • 9道酒樓宴席菜
    「第一題是道集合題……」  一連講了兩題,大廚聽得很專注,有時還會發問,雖然問的都是最基礎的問題,但都問到了關鍵點上。  第三題大廚答對了,廚師就想跳過去。結果剛讀了第四題的頭一句題幹,大少爺就把她拉了回去。  「廚師漏了一題。」  「這題廚師對了,咱們抓緊時間……」  「蒙的,運氣好而已。」  廚師……  紅葉酒吧,瞿晧一臉無奈看著對面坐著的年輕女子。  「宥哥炒菜小廚師沒空,不來了。」
  • 韓國國民美食之醬蟹
    前往這些地方 逛吃逛吃的時候,如果美食清單還停留在烤肉、拌飯、冷麵等 「入門級料理」可不行哦!不知道吃什麼沒關係,《在首爾》現在就帶你尋找新滋味:醬蟹!掌勺大廚更是經驗豐富、秘法醃製醬蟹,在韓國有口皆碑。
  • 大廚孫永更破解12款抖音網紅菜!推出後點擊率超高
    隨著抖音興起,孫永更發現很多大廚開始在上面曬出自己新近得意作品,出現了諸如「番茄燜飯」「泡泡土豆片」「麻辣鱔絲」等網紅爆款菜,而通過這些大廚們精心拍攝的圖片,孫永更也得到了很多設計靈感,做出「檸檬鵝肝」「梅花魚蓉」「馬蘭頭空心包配火腿」「脆豆魚子醬娘惹杯」等旺銷菜品。Q:抖音上是否有菜品的完整教程?
  • 米其林大廚的獨家醬汁,到底有多贊?!
    Justin Quek,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10多年御用大廚,法國大使館指定的首個新加坡籍廚師,亞洲頂尖高級法國菜大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