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電影總票房持續走高 產業發展迎來新機遇

2021-01-17 新華網客戶端

  一、全年電影票房解析

  從數據來看,截至2018年12月26日,國內總票房已經達到595億元,這一數字的背後,是國產電影的崛起。高居票房榜榜首的《紅海行動》票房達到36億元,緊隨其後的《唐人街探案2》則達到34億元,而既賣座又好看的《我不是藥神》以31億元的票房位列第三。排名前三位的電影均突破30億元票房,這樣的集中度在近幾年都頗為少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國電影市場無論是在上座率還是在口碑上,都正在取得新的成績,這是中國電影不斷在探索中取得發展的新成果。

  回顧過去五年中國電影票房就會發現,從數據來看中國電影市場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13年到2017年,年度總票房分別為214億元、294億元、438億元、455億元、558億元,幾乎以一年突破一個百億的速度在發展,對於中國電影來說,2013-2018年是飛速發展的階段,同時也見證了中國觀眾觀影水平的不斷提升。年度總票房的上揚趨勢,持續到了今年,不出意外,截至2018年年底,票房將會超過去年全年的總票房,迎來又一個票房高點。

  二、國產電影票房解析

  隨著國內觀眾觀影心理的不斷成熟以及國產電影的精品化、多元化發展格局的出現,國產電影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2018年截至目前,國產電影票房達到347.28億元,佔比更是高達64%。創下了2013年至今的新高。伴隨國產電影高票房的,是國產電影的好口碑。無論是在維和部隊故事下嚴肅地討論戰爭殘酷性的紅海行動,還是在懸疑題材電影上有突出表現的《唐人街探案2》,亦或是引起全民關於藥品管理和人性善惡大討論的《我不是藥神》,都已經成為贏得目前包括進口影片在內的最好口碑的作品。而在票房上,三部影片合計達到101億元,也成為國產影片發展過程中一個裡程碑式的年份。

  2013年-2017年,國產電影票房分別為118億元、159億元、243億元、227億元、270億元,呈現出了穩步增長的趨勢。在這五年中,僅2014年票房冠軍被《變形金剛4》奪走,其餘四年均為國產影片拔得頭籌。包括2017年創下票房紀錄的《戰狼2》、2016年的《美人魚》、2015年的奇幻古裝劇《捉妖記》以及2013年的《西遊-降魔篇》。從電影到演員,從故事到細節,這些國產電影均為中國電影市場的快速發展提供了基礎和支撐。對於體量仍在不斷擴大的中國市場來說,國產電影的發展將成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三、好萊塢電影國內票房解析

  2018年截至目前,電影票房排行榜前十名中,僅有排在第五的《復仇者聯盟3:無限戰爭》、排在第七的《侏羅紀世界2》以及排在第九的《頭號玩家》為好萊塢影片。從整體票房來看,179億元的數據也創下了近年來的新低。同時,也並沒有在口碑上取得壓倒性優勢的好萊塢大片出現。當前上映的《毒液:致命守護者》算是一部讓人眼前一亮的片子,其它好萊塢大片或炒作舊IP,或主打特效,都沒能真正獲得中國電影觀眾的認可。

  從歷史數據來看,2013年-2017年,好萊塢電影在國內的總票房分別達到83億元、126億元、156億元、206億元、227億元,呈現出逐漸遞增的趨勢。但在2018年國產電影勢頭良好的情況下,好萊塢電影已經不再是票房保證和金字招牌,對於中國電影觀眾來說,觀影水平的提升也在反向刺激好萊塢電影重新審視中國觀眾的口味。

  四、其他地區電影國內票房解析

  2013年-2017年,除美國電影之外的進口電影在票房上的數據如下:12億元、8億元、34億元、20億元、60億元。

  與好萊塢電影在票房上佔比下降,在口碑上也出現滑鐵盧不同的是,來自世界其它國家的電影開始頻繁進入中國院線,部分影片獲得了中國市場的認可,並表現出了很大的發展空間。2018年,除去好萊塢電影的進口電影,收穫了28億元的票房,雖然在票房上佔比並不高,但在口碑上卻多有佳作。比如2018年的日本電影《哆啦A夢:大雄的金銀島》《小偷家族》《名偵探柯南:零的執行人》以及印度電影《神秘巨星》等喜劇電影,都獲得了很大的反響。除傳統的韓國、日本進口電影之外,印度電影以及西班牙等小語種電影也偶有閃光表現。進口電影作品的多元化,也成為了中國電影市場上不容忽視的一股力量。其中《摔跤吧!爸爸》更是在中國引起了熱烈的討論,關於親子電影、勵志電影的討論,也進一步影響了中國電影觀眾對此類影片的選擇與評判。同時,我們也能夠看到,在這幾年中,無論是哆啦A夢系列,還是柯南系列,都取得了不錯的票房,IP效應非常明顯,這種消費情懷或回憶的影片,仍然有相當的市場。

  對於發展中的中國電影來說,票房已經成為了一個重要的晴雨表,但中國電影市場明顯已經過了唯票房論的時代,因此也為不同地區電影在中國電影市場取得百花齊放的效果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從2018年的數據來看,這一年是國產電影取得優異表現的一年,從影片的質量和口碑上,我們也有機會進一步看好中國電影的發展。

  國產電影口碑突出 中國電影市場百花齊放

  一、2018全年電影口碑前二十

  以豆瓣評分為標準,2018年電影口碑前20的影片分別是:《龍貓》、《我不是藥神》、《頭號玩家》、《網絡迷蹤》、《狗十三》、《海王》、《紅海行動》、《無敵破壞王》、《碟中諜6》、《暴裂無聲》、《無名之輩》、《大象席地而坐》、《復仇者聯盟3》、《超人總動員》、《江湖兒女》、《找到你》、《嗝嗝老師》、《毒液》、《影》、《蟻人2》。

  今年的電影口碑排行榜,呈現出了多元化的特點。國產片與進口片開始出現了平分秋色的趨勢。這一趨勢不僅體現在票房上,在網絡口碑中也同樣存在。這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國電影水平的不斷提升,同時,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也逐漸開始形成,改變了過去國產、非國產這一選擇標準,進而開始關注電影的質量。對於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影工業來說,這意味著觀眾將與中國電影同時進步,因此我們有理由期待中國電影實現更好的發展。

  二、2018國產電影口碑前二十 2018年,是國產電影的豐收年,在這一年來,國產電影開始扛起中國電影市場的大旗。在口碑方面,國產電影排名前二十的影片分別是:《我不是藥神》、《狗十三》、《暴裂無聲》、《紅海行動》、《無名之輩》、《大象席地而坐》、《江湖兒女》、《找到你》、《影》、《動物世界》、《無問西東》、《你好,之華》、《邪不壓正》、《一齣好戲》、《靈魂擺渡:黃泉》、《媽媽咪鴨》、《超時空同居》、《風語咒》、《未擇之路》、《唐人街探案2》。

  對於中國電影來說,2018年必將是能夠載入史冊的一年,國產片的崛起,為我們注入了更多的信心。雖然好萊塢電影依然佔據著中國電影市場的半壁江山,但國產電影無論從口碑還是在票房上,都已經出現了異軍突起的趨勢。中國電影人在這一年裡,奉獻了多部佳作,為中國電影的發展樹立了核心競爭力。

  三、引進電影口碑前二十

  2018年引進電影排行榜位列前20的電影分別是:《龍貓》、《頭號玩家》、《網絡迷蹤》、《海王》、《無敵破壞王》、《碟中諜6》、《復仇者聯盟3》、《超人總動員》、《嗝嗝老師》、《毒液》、《蟻人2》、《神奇動物:格林德沃之罪》、《湮滅》、《比得兔》、《驚濤巨浪》、《憨豆特工》、《黑豹》。

  在引進電影方面,中國電影觀眾的好萊塢「依賴症」得到了明顯的改善,人們對引進電影的選擇也更加多元,無論是來自印度的《嗝嗝老師》還是《龍貓》,都以極高的評價成為了引進片中的佼佼者。2018年好萊塢電影大有在中國內地市場「失靈」的趨勢。

  電影公司推動電影產業實現高速發展

  2018年,按照主出品量排名,前十位的電影公司分別是:中國電影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光線傳媒、上海電影集團、萬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京西文化旅遊股份有限公司、博納影業集團、北京劇角映畫文化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愛奇藝影業公司、上海騰訊影業文化有限公司、上海騰訊企鵝影視有限公司。從前十名公司出品的電影數量來看,中國電影產業的集中度依然較高,市場巨頭模式依然明顯,對於發展中的中國電影來說,出品公司的強大,有利於整合多方資源,從而不斷提升中國電影的整體競爭實力。

  電影公司對於電影產業的發展,起著近乎決定性的作用,世界各地電影市場的發展,無不由電影公司支撐。對於不斷壯大的中國電影市場來說,電影公司不僅能夠帶來大量的資本,同時在技術創新、推廣發行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可以預見的是,未來大公司將繼續擴大影響,而隨著電影市場的不斷健全,小而精的公司也將成為趨勢,這種趨勢不一定體現為數量上的變化,但一定會給中國電影市場帶來更多新鮮的氣息。

  院線市場格局穩定 各地票房高速增長

  一、電影院線收入排行

  截至2018年12月6日,全國共有48條城市院線,按照規則,全國所有應用取得的票房收入,都會直觀地反映到這48條院線的收入中。2018年,在院線票房收入實時排行榜中,萬達電影院線以71.74億元的票房高居榜單冠軍之位,連續四年獲得此項殊榮,並且表現出了連續增長的趨勢。榜單第二名是大地院線,票房達到52.49億元。第三名為上海聯合電影院線,票房達到41.86億元。在票房前十名中,有6家院線票房超過30億元,除上述三家外,還包括中影南方39.18億元、中影數字院線38.27億元、中影星美34.32億元。前十名中,金逸珠江電影院線、橫店影視、華夏聯合電影院線、幸福藍海院線分別以25.92億元、23.13億元、18.58億元、18.06億元分居7-10位。

  截至目前,橫店影視以23.13億元居第八位,與萬達院線、大地院線等有較大差距。隨著國內銀幕數量的繼續攀升,各大院線公司的影院建設開始在全國各級城市中開展。在熒幕逐漸增多的背景之下,院線經營影院的成本也相應出現了攀升的跡象,這也對院線的毛利率造成了較大的影響。

  二、地區票房收入排行榜

  截至11月底,2018年票房收入排在前十的省份依次是廣東、江蘇、浙江、四川、上海、北京、湖北、山東、河南、福建,票房收入分別是87億元、58億元、51億元、38億元、36億元、34億元、28億元、26億元、24億元、20億元。與去年同期相比,前十名地區的票房收入都呈現出了增加的趨勢。這也符合2018年中國觀眾觀影的熱度與趨勢。隨著不同消費人群對電影這一娛樂方式越來越看重,以及影片不斷多元化的趨勢。影片數量和質量的雙重提升,大大助力了中國電影票房的增長。從省份票房排行榜可以看出,地區經濟發展狀況對於票房依然有著決定性的影響。隨著聖誕電影周期的來臨,相信國內電影票房又將迎來一個新的增長周期,從而為2018年電影市場帶來最後一波增長。(文中數據來源:藝恩數據、貓眼數據、豆瓣網)(文/楊靜)

相關焦點

  • 《2018中國音樂產業發展總報告》正式發布
    論壇上,本次大會重磅推出了《2018中國音樂產業發展報告》(總報告),並針對音樂產業發展現狀,匯集行業聲音與訴求,尋求解決音樂產業發展困境的路徑與方案,勾畫音樂產業發展的願景與藍圖。該報告是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指導下,由中國傳媒大學藝術學部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趙志安教授音樂產業項目組撰寫完成。
  • 中國影視產業市場,未來,會呈現怎樣的發展趨勢?
    中國2019年觀影人均1.2次 人口約14億 總觀影次數:約17億人次 美國2019年觀影人均3.6次 人口約3.3億 總觀影次數:約12億人次 韓國2019年觀影人均4.24次 人口約0.53億 總觀影次數:約2.25億人次 日本2019年觀影人均1.33次
  • 半導體設備產業迎來歷史性機遇(附股)
    原標題:半導體設備產業迎來歷史性機遇 摘要 【半導體設備產業迎來歷史性機遇】2016年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規模達4336億元,同比增長20.1%,在全球市場中繼續保持領先的增長勢頭
  • 二次疫情下電影產業:堅持住、等風來、新機遇
    快速發展的中國電影產業,「速度」一直是整個產業引以為傲的東西。事實上,從2016年6月開始,整個電影的增長速度就已經開始回落。從稅收政策的調整到內容方向的調整再到疫情的作用,中國電影產業在過去5年甚至10年的速度紅利到現在已經基本喪失。但這並不代表中國電影產業也會進入到類似於北美長達十年的平順期。
  • 2018年總票房突破609億元 中國電影,踏實前行
    票房新高背後,是創作不輟的電影人、更加細分的觀眾,是日益規範的市場、不斷成熟的產業。數據之外,中國電影的總體發展趨勢也令人驚喜,電影機構改革為行業帶來重大利好,現實題材日益受到觀眾歡迎,青年人才迅速成長,市場趨於理性,秩序更加規範……面向未來,中國電影呈現出健康發展的新姿態。
  • 【福利】臺灣電影產業發展概況
    銀幕穿越者穿越君:乾貨系列又來了,此前穿越君分享了關於美國以及韓國的電影產業發展概況,細心的同學大概就發現穿越君這批乾貨的特徵啦!-1990年代以來,臺制電影市場景氣一片低迷,1998年,臺灣電影生產不到20部,2001年1-10月間,僅11部,至2006年,臺灣電影於臺灣市佔率則僅1.62%。近幾年,新秀導演以不同方式拍攝出臺灣人的故事,使國片市場重新燃起新希望高。
  • 謝長軍:「十四五」風電產業發展的機遇與挑戰
    在這一背景下,風電產業在「十四五」期間將如何發展,會面臨哪些機遇與挑戰? 謝長軍:當前,我國風電產業仍處於歷史機遇期,未來還將迎來更加廣闊的發展空間,回顧過去幾十年的發展歷程,我國風電產業已經取得非常輝煌的成績。
  • 2018電影票房解析——排行榜及口碑榜
    國內總票房已經達到595億元,這一數字的背後,是國產電影的崛起。高居票房榜榜首的《紅海行動》票房達到36億元,緊隨其後的《唐人街探案2》則達到34億元,而既賣座又好看的《我不是藥神》以31億元的票房位列第三。排名前三位的電影均突破30億元票房,這樣的集中度在近幾年都頗為少見。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了中國電影市場無論是在上座率還是在口碑上,都正在取得新的成績,這是中國電影不斷在探索中取得發展的新成果。
  • 創新發展,中醫藥行業迎來新機遇
    總體看,前三季度,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巨大衝擊和複雜嚴峻的國內外環境,各地區各部門科學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有力有效推動生產生活秩序恢復,前三季度經濟增速由負轉正,供需關係逐步改善,市場活力動力增強,就業民生較好保障,國民經濟延續穩定恢復態勢。        在各行各業開始穩步復甦之際,中醫藥產業也迎來了最好的時代。
  • 2018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峰會在保定舉行,主題定義共享機遇、融合發展
    【慧聰廣電網】隨著京津冀建設一體化,保定作為經濟重點區,受雄安新區輻射,各行業發展迅速。2018年4月27日-28日,由索瀾(中國)文化舉辦的「2018國際數字娛樂產業峰會「在保定電谷國際酒店舉行,本次峰會以「共享機遇·融合發展」為主題,深入探討數字娛樂行業與傳統影視產業的未來發展。峰會設立了多個互動環節,搭建起一個國際性的交流平臺。
  • 2019,化肥產業在夾縫中探尋新機遇!
    一方面,經濟、政策、行業、市場、產業鏈、終端等方方面面發生的深刻變化,使化肥企業優勝劣汰、行業生態重構的步伐顯著加快,落後產能加速出清,產業集中度進一步提高;另一方面,隨著傳統市場的萎縮及營銷工具的失靈,化肥企業開始回歸本源,以生態環保、綠色發展為方向,以產品科技創新和農業社會化服務為突破口,在困難與挑戰的夾縫中努力探尋生存發展的新路徑、新機遇。
  • 學術 | 多元體驗建構:疫情下2020年中國電影產業發展趨勢預判┆《北京電影學院學報》
    2019年,中國電影總票房在2018年突破600億大關基礎上達到642.66億元,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降世》(2019)在內地取得了50.7億元人民幣票房。中國電影產業不僅在票房數據上進入新階段,而且有了電影類型更多元化發展的可能性。
  • 【關注】2018國產電影的票房和口碑均佔上風
    伴隨著改革開放40周年的時代浪潮,2018年,中國電影迎來了又一個豐收年。
  • 網大爆款製造廠,這家公司製作的網大收穫過億總票房!
    影視行業遭遇「寒冬」期,網絡大電影(以下簡稱「網大」)卻異軍突起成為一個新轉點,交出了亮眼的成績單。據骨朵2018年的數據統計,自2017年開始網大數量呈下降趨勢,且精品化的作品越來越多,網大的票房分帳增速也持續走高。
  • 2018年度中國十大電影院線產業排行榜
    這一年來,電影市場起起落落,佳作與爛片俱存,火熱中充斥著寒流。單純依靠炒作已經無法為票房站臺,回歸劇情、演技等內容本身的呼聲日漸高漲。國家電影局數據顯示,2018年全國電影總票房為609.76億元,比上年559.11億元增長9.06%,城市院線觀影人次為17.16億,比上年16.2億增長5.93%。
  • 西部利得基金:創業板迎來投資新機遇
    該基金的標的指數匯聚創業板核心資產,聚焦成長基因與科技屬性共舞的優質投資標的,旨在為投資者抓住註冊制改革帶來的創業板投資新機遇。創業板投資新機遇西部利得基金表示,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增量改革與存量改革並進,表明資本市場改革進入深水區。
  • 2018年電影行業回顧 口碑倒逼票房欲成常態
    「雖然不能說票房決定一切,但口碑好的電影,能逐漸吸引更多受眾觀影,並一定程度上影響票房,這種現象是我們樂見的。」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尹鴻告訴記者,「2019年,中國電影市場將面臨更嚴峻的挑戰。當然,挑戰與機遇是並存的。」 先揚後抑 電影產業遭遇「寒冬」?
  • 元旦期間電影總票房約13億元,創下新紀錄
    2021年元旦,中國電影市場迎來開門紅。1月1日至3日總票房達13億元左右,創下同期票房新紀錄。新年第一天,全國電影票房超過6億元,刷新了電影產業化改革以來同期電影票房的最高紀錄。第二天,全國票房同樣走高,超過4億元。電影觀眾在走進影院享受觀影樂趣的同時,電影從業者感慨,即使在2020年新冠疫情影響的情況下,中國電影仍然沒有失去觀眾,中國電影未來可期。
  • 助推產業合作發展,「新⽂創 新機遇」數字創意產業周舉行
    經過四十餘年的發展變遷,產業園區已成為我國區域經濟發展和產業轉型升級的重要空間聚集體,擔負著聚集創新資源、培育新興產業和推動城市化建設的重要使命。12月20日,由智美科技、深圳市⽂化產業園區協會主辦「新⽂創 新機遇」數字創意產業周在智美·匯志產業園舉行。
  • 盛趣遊戲謝斐:遊戲產業在價值重塑中迎來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等科技的迅猛發展,數字文化產業正迎來巨大的變革,遊戲、視頻、直播等各種形式的數字內容,到了5G時代將在雲端融合,雲遊戲的誕生會顛覆整個數字娛樂產業的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