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3月13日至2021年6月13日,松美術館將推出華人抽象藝術大師蕭勤在中國的回顧展覽「宇宙人蕭勤」,並將首次呈現蕭勤的數字沉浸式作品。(掃碼購買早鳥票)
無論在戰後歐洲還是現代中國的藝術史中,藝術家
蕭勤的名字都舉足輕重。
他是中國第一個致力於抽象藝術的藝術家團體——「東方畫會」的發起人之一;他是50年代中葉推動中國現當代藝術的急先鋒,更是在歐洲推動中、西方當代藝術交流的第一人;
他的作品源自道家及禪宗的哲學思想,在抽象繪畫領域創造鮮明性格並獲得西方肯定;他創辦了影響深遠的「龐圖國際藝術運動」(Punto International Art Movement),也是唯一一位發起歐洲現代藝術運動的華人藝術家。他的父親
蕭友梅是辛亥革命元老、中國專業音樂教育的奠基人和開拓者,1927年,創辦了我國第一所獨立建制的高等專業音樂教育機構——國立音樂學院(今上海音樂學院)。蕭氏家族人才輩出,各領域皆有出色表現,蕭勤從小就生活在濃鬱的藝術氛圍中。伯父蕭柏林行醫,為平民醫院院長;堂姐蕭淑熙為著名生物學家;而另一堂姐
蕭淑芳則為藝術家吳作人的妻子,師從齊白石、徐悲鴻、李超士等人習畫,與蕭勤的繪畫啟蒙密切相聯。攝於1937年,上海寓所,蕭友梅夫婦與蕭勤及妹雪真蕭勤的父親在其5歲時過世,10歲時母親也離世,留下他與妹妹雪真。11歲的蕭勤跟隨七姑媽離開上海遷往中國臺灣地區,這次轉折也開啟了他的藝術生涯。21歲赴歐學畫,羈旅海外60餘年,受西方現代藝術思潮的影響,到歐洲以後,就開始獨立思考自己的文化定位,也了解到
中國人文化獨立的重要性。其展覽作品遍及義大利、美國、西班牙、俄羅斯、丹麥等十幾個國家。蕭勤初期在西班牙生活,之後定居義大利米蘭,他與盧齊歐·封塔納(Lucio Fontana)在創作中互相扶持,並與該時期主要的藝術家有聯繫,包括瓊·米洛(Joan Miró),安東尼·塔皮斯(Antoni Tápies)和皮耶羅·曼佐尼(Piero Manzoni),以及美國抽象表現主義畫家威廉·德·庫寧(Willem De Kooning),羅伯特·勞森伯格(Robert Rauschenberg),薩姆·法蘭西斯(Sam Francis)和馬克·羅斯科(Mark Rothko)。蕭勤曾於巴黎吉美國立亞洲藝術博物館、義大利馬可尼基金會、馬克·羅斯科藝術中心舉行重要回顧展,其作品的博物館及公共收藏遍布世界,包括美國現代藝術博物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費城藝術博物館,中國美術館(中國北京),中華藝術宮(中國上海),國立當代藝術美術館(義大利),斯圖加特州立美術館(德國)和 M + 博物館(中國香港)等。
蕭勤,《希望之光》,布面丙烯,200 x 130cm,1964年,即將於松美術館展出
「西方人對東方藝術家也能創作抽象藝術感到不可思議。同時,這些展覽將東方美學介紹給西方藝術界,讓西方人有機會真正了解所謂的『東方』。」
——蕭勤
蕭勤於1951年正式習畫,1952年進入李仲生安東街畫室學習,蕭勤1950年代的作品,都富含情感的、直覺的繪畫質地,顯示出不願步隨傳統,企圖跳脫當時的學院保守畫風及寫實技法窠臼,進行多面向前衛探索的強烈用心。1955年12月31日,蕭勤與其他七位藝術家一起成立了「東方畫會」,是
中國第一個致力於抽象藝術的藝術家團體。1957年11月9日首屆「東方畫展—中國、西班牙現代藝術家聯展」在臺北新生報新聞大樓展出,同年12月,首屆歐洲東方畫展於巴塞隆納花園畫廊展出作為中國臺灣地區第一波前衛思潮的美術現代化運動先鋒,蕭勤積極將西方前衛藝術引進臺灣地區,同時把東方哲思傳遞到西方抽象藝術界。為「東方畫會」擔當連結東方美學與西方抽象藝術的橋梁,更於1960年代在米蘭展開「PUNTO - 龐圖」國際藝術運動,組織志同道合的東西方藝術家相互啟發,成就顯赫。
「禪,並沒有教我如何去畫畫,而我的畫更不是在畫禪(有些人作如此的誤解);禪,只是讓我更清楚地看到我的內心,更自由地讓我的「本性」能活潑潑地呈現在畫面上,更無拘無束地讓這股本來就存在我內心中的力量來駕馭我的筆與顏色,它使我與我心中的力量合一,「萬法無滯」地印證禪的生機與泉源!」
——蕭勤,1983
蕭勤是1950年代定居歐洲的華人藝術家群體中的一員,其他藝術家還包括趙無極等,這些藝術家後來對受到亞洲文化影響的歐洲現代主義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1961年,他與義大利畫家卡爾代拉拉及日本雕刻家吾妻兼治郎共同成立了
「龐圖國際藝術運動」。藝術家以「點」為圖騰,提倡以東方「靜觀精神」,打破五十年代後西方抽象藝術於內在精神層面所表現的停滯,並以佛教、道教、印度的婆羅門教、沙門教及其他世界文明為泉源,灌輸到當時的西方藝術。
卡爾代拉拉(左)、拜斯基(中)及蕭勤(右)於蘇黎世「龐圖九展」,1965年
1961至1966年期間,「龐圖國際藝術運動」舉行展覽共十三次,足跡遍布義大利、西班牙、瑞士及中國臺灣等地,匯集了來自11個國家的26位藝術家,其中包括空間主義大師盧西奧·豐塔納、「零」藝社、核心運動以及歐普藝術家。成為戰後西方唯一由亞洲藝術家發起、
首個以東方哲學為思想宗旨的國際前衛藝術運動。蕭勤,《緣生-2》,布面丙烯,60 x 50cm,1964年,即將於松美術館展出他堅持以東方哲思為基礎,融合西方自我個性開發的創作思路,發展出極富個人特色的藝術觀點與創作視野。蕭勤的畫作融合了東西方元素與技巧,在商業世界中創造了精神性繪畫的一席之地,廣受國際認可。
「我用繽紛的色彩,為我心愛的女兒建造了一座座永恆的花園,供她徜徉和休憩。這是我希望送給她的祈願與祝福。」1990 年女兒莎芒妲在花樣年華之際意外亡故,是蕭勤個人生命史中的巨大頓挫。愛女驟然溘逝的劇慟絕望,讓他轉向性靈深處尋求精神創傷的自我度化,繪畫的思維面向開始從宇宙自然的化外之境回返人間,他所觀照的主體,亦挪移到生命意義的思索與探討。蕭勤,《超越永久的花園-2》,布面丙烯,140 x 280cm,1993年,即將於松美術館展出蕭勤,《飛越大限外》,布面丙烯,205 x 270cm,1996年,即將於松美術館展出蕭勤足跡之廣,在華人藝術家當中可謂數一數二。他遊走東西兩方,探索內在和外在的世界,甚至宇宙的奧妙。他的作品愈來愈多宇宙的象徵:巨大的太陽,太空中折射的光芒,以及「光之躍動」系列,蕭勤的作品不管是屬於東方、西方,還是宇宙,在現代藝術史上依然佔了重要的一席。蕭勤,《神光-16》,布面丙烯,110 x 180cm,2017年,即將於松美術館展出蕭勤的意義不僅僅在於對中國臺灣地區現代美術運動的推動與影響,而是在「中國美術現代化運動」的時代課題下,他為中國傳統的思想與媒材,找到了一個新的結合與呈現的方式;在國際前衛藝術的舞臺上,他也提供了一個東方人特有的觀點與形貌。然而更重要的,是他透過藝術,展現了一個敏銳的心靈,在孤寂漫漫的宇宙逆旅中,獨特的領悟與因應態度,值得所有對生命有所思索的人們,共同了解、認識與珍惜。此前,蕭勤亦於北京的中國美術館及上海的中華藝術宮舉辦過回顧展。此次蕭勤再次回到北京來到松美術館,
將首次為大家呈現以蕭勤的畫作為靈感和藍本的沉浸式藝術體驗,使觀者得以深入蕭勤充滿東方哲學思考的無窮宇宙。蕭勤,《宇宙脈動》,布面丙烯,140 x 290cm,1965年,即將於松美術館展出展覽由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和3812畫廊創始人許劍龍擔當策展人,
本次展覽將印證蕭勤的想像力能夠立足於現當代藝術創作領域之中,具有不可取代的重要意義。2021,讓我們認識蕭勤、走近蕭勤。
即將展出
▼
早鳥票:100 元
正價票:160元
早鳥票限時搶購:2021.1.29 - 2021.3.12
(Ps:早鳥票展期之內均可使用,周一閉館)
周二至周日10:00—18:00
(17:30後停止入場)/ 每周一休館
早鳥票:100元/人
(2021年1月29-2021年3月12日售票)
(2021年3月13日至2021年6月13日售票)
適用人群:65周歲(含)以上憑身份證;殘疾人憑殘疾證;現役軍人憑軍官證;全日制大中小學生(不含成人教育、研究生)憑學生證,國外學生需持ISIC國際學生證。
團體票:20人起購
1,大中小幼學生團體,僅最多不超過6名教師享原價7折優惠,學生享受常規學生票價;2,社會團體享原價8折優惠(團體票僅限美術館售票處購買)
兒童身高1.4米(含)以下免費(免票兒童需一位成人陪同)1. 享優惠票觀眾在售票處和美術館入場處核驗證件入館參觀。2. 兒童、老年人及殘疾人須在監護人陪同下入館參觀。
-end-
知亦行文創淘口令:9.0 hihi:/🔐8F00cx5gAYu💲 知亦行文創圖書推薦
(微信購買,請直接點擊圖片)
(掃碼可以直接加入北京看展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