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關鍵第一步」開始,培養孩子的好習慣

2020-12-24 鐳師兄

很多家長都希望孩子能夠保持良好的自律,這樣學習、作業、課外輔導方面都讓自己少費心,孩子能自動完成這些任務,家長只要在滿分的卷子上籤個字即可。

實際上,別說孩子了,作為成年人,是否能夠保持嚴格的自律行為呢?非常少,即使有,也是在各種勵志帖子中,都是「別人家的完美人生」。

為什麼「自律」等強制性的行為這麼難?

因為這類行為都要求自己時刻消耗精神能量來維持,一旦這股精神能量被耗盡了,我們對自己的行為就會放鬆要求,這個時候在疲倦與厭惡之下就會給自己找各種藉口:

「今天風太大,不好打羽毛球,下次再說吧。」「今天天氣太冷了,出去跑一身汗要感冒的。」「吃得有點多,如果運動對腸胃不好,下次吧。」

只要想找藉口,那就有無窮無盡的藉口,只要第一次找了藉口,就會有無數次的藉口。

只要內心疲倦了,藉口就湧出來了

大家都有這樣的體驗,就是喝了含糖的飲料(奶茶、咖啡等),幾分鐘後精神頭就上來了,這是因為體內的血糖得到了補充,大腦在短時間內獲得充足的能量供應,所以活躍程度和控制力度大幅提升。

所以一旦出現精神耗盡,藉口湧現的時候,人的自律能力就會斷崖式下降,這個時候可以補充一些能量,例如吃幾塊餅乾或者水果,補充一些大腦的能量,從而提升精神能量。

既然自律等行為對成年人來說都是一件難事,那麼對孩子來說同樣是一件痛苦的選擇,很多時候要求將學習習慣、運動習慣納入到自律的行為中,會引起孩子的強烈的逆反心理。並且,家長如果不斷地提醒孩子做這做那,很快就會讓孩子養成依賴的習慣。

那麼怎樣才能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讓他們主動、獨立地完成學習、運動等活動呢?

做對關鍵第一步

任何一個習慣都不是憑空出現的,而是從一系列的動作中培養出來的,而最初的第一次操作動作將決定孩子的習慣養成方向。

如果將習慣比作流星錘的話,那麼流星錘的鏈條的第一個環就是最關鍵的抓手,就是我們控制流星錘的第一個發力點,至關重要。

流星錘鐵鏈的第一環是最關鍵的發力點

培養良好習慣最重要的動作就是讓孩子「做好第一步」:

1、家長設計第一步的動作和要求

工作中要求輸出的成果必須有「設計感」,孩子教育中,同樣要求家長精心設計出孩子習慣的第一步動作和具體要求,並根據孩子的當前身高、力量大小等進行調整,這個階段費點事,以後會省去無數的繁瑣和煩惱。

例如希望孩子養成跳繩的運動習慣,對孩子的行為進行觀察和分析後,你就會發現,一旦孩子進門換了鞋、到了室內脫了校服、舒舒服服地坐在椅子上吃點水果後,再讓他們出去跳繩,推動難度就大了無數倍。

所以最關鍵的第一步就是:回到家放下書包後,喝點水,然後立即出去跳繩

跳繩的數量按照學校考核要求來設定,例如3分鐘跳420個。如果超過這個數量了,就適當獎勵,例如讓孩子自由活動的時間延長10分鐘。

為了增強這一步的儀式感,可以將第一步動作設定為「美少女運動時間」或者「健美先生時刻」,每次提醒或者督促孩子時,都使用這個稱呼來推動孩子去運動。這個稱呼將成為孩子自律行為的「觸發器」,就像鬧鐘的鬧錘一樣,到了時間就在他們的腦海中響起來。

精心設計第一步動作

2、指導孩子做第一步

很多習慣,如果不給孩子具體的指導和演示,那麼他們就會按照自己的理解去做,怎麼方便怎麼來。

例如回家之後脫下的校服,你讓他掛起來,如果不給他具體的要求,他就會隨手掛在椅背上或者沙發背上。

當我們第一次提出要求時,可以演示一下具體動作:即將衣服掛在衣架上(事前我們將衣架高度調整一下,讓孩子能夠掛上去),然後取下來,讓孩子自己動手掛上去。

注意:我們在指導、演示後,要讓孩子親手做一遍,這樣他們才能形成行動意識和操作體驗,這為以後形成肌肉記憶打下基礎。

孩子親自動手,完成第一個動作

再次、反覆、重新強調一下:第一次操作,一定要讓孩子動手做一次,這是流星錘鐵鏈的第一個環,是一切良好習慣的起點。

3、持續督導一周,減弱激勵

21天養成一個習慣,其實孩子只要一到兩周就可以養成一個好習慣,所以我們只要讓督促他們在第一周的完成情況,並給與一定的激勵,就可以幫他們建立起習慣的行為。

到了第二周就可以適當減少關注,並且對激勵轉化一下,例如將「延長每天自由活動時間」改為周末一次大餐等,讓孩子意識到激勵是繼續存在的,不是被突然地拿走了。

一旦孩子養成了習慣,後面就會沿著既定的軌道前進,家長在中間不定期地給予引導即可。

習慣是自發的行為,而人為的自律則是被動行為,兩者差別很大,最終的效果也完全不同。

持續督導,形成習慣

一句話總結

要讓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需要我們設計好他的起點動作、要求和儀式感,並讓孩子親自操作,通過儀式感來強化他的意願,最後形成肌肉記憶和本能行為,在未來一生中都持續發揮價值。

(關注鐳師兄,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新的一年,從培養孩子好習慣開始!】
    對大孩子、小孩子都很友善,也超級有耐心。儘管他是獨子,卻很善於照顧小孩子,深得周圍朋友的喜愛。自從去年5月,Bob拿到了加拿大紅十字會舉辦的臨時保母執照之後,已經有5個孩子的父母選定他成為他們的臨時保姆。他每次做臨時保姆時都很盡責,常常哄得孩子捨不得回家。今年暑假以來,Bob在這5個家庭擔當臨時保姆,雖然自己玩的時間少了一點,但收穫也很多,不僅賺了好幾百加幣了,也變得更有責任心。
  • 孩子不聽話、亂發脾氣,培養孩子的好習慣,用這一套繪本就夠了
    簡單一句話就是養成好習慣」。我們一直都沒有放棄,對孩子好習慣的培養,可不管怎麼做孩子依舊一如既往,到底什麼時間段才是培養孩子好習慣的關鍵期呢?因為我家孩子從小就有壞習慣,所以我查了很多資料,最終發現:0~6歲是孩子人生的初始階段,在這個階段,孩子雖然自控能力很差,但卻有很強的可塑性。根據專家所說,這段時間是幫助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關鍵時期,如果錯過了這段時間就會錯失良機,很容易導致孩子養成壞習慣。
  • 孩子在同類問題上重複犯錯怎麼辦?培養孩子3個學習的好習慣
    教育家研究發現,小學階段是培養孩子良好學習習慣的最佳階段。所以,為了我們的女兒能夠取得優異的學習成績,我們一定要注重培養女兒良好的學習習慣。可是,良好的學習習慣有很多種,我們應該重點培養哪幾種呢?培養女兒學習細心的好習慣認真、細心直接關係著女孩的學習成績。一個做事粗心大意、馬馬虎虎的女孩肯定不會取得好的成績。
  • 經典繪本故事《養成好習慣》| 培養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datoubaba小朋友們,我們來一起猜個謎語,開始了哦:無頭無腦無心臟,體內柔軟甲似鋼,經典神話故事《豬八戒吃西瓜》| 讓孩子學會分享經典格林童話《畫眉嘴國王》|做謙虛有禮貌的好孩經典繪本故事《缺耳朵的狗狗》|培養有愛心的好孩子阿凡提智慧系列之《比智慧》| 培養機智勇敢的好孩子經典童話故事《駱駝和羊》|做懂得欣賞他人的好孩子經典繪本故事《幸福的新年晚餐》| 讓孩子學會互幫互助
  • 好習慣從小開始培養,孫儷帶女兒健身,趕上這健身熱潮?
    看來孫儷不止對自己嚴格,嚴格要求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同時也是一位嚴格的媽媽,也是懂得教育的媽媽,她懂得好習慣好從小培養,讓女兒一起鍛鍊,好處多多,擁有好身體的同時,還能增進母女的感情,一舉兩得的事情,從小就給孩子培養運動的愛好,相信女兒長大後也是非常自律愛健身的人。
  • 孩子成長「欲速則不達」,但父母培養孩子好習慣,可適當「拔苗」
    可能孩子明明是有天賦的,卻因為父母的不堅持和不逼迫而錯過成功的機會,那將是多麼的可惜。 三.一個善于堅持的好習慣 專家研究得出,要想養成一個好習慣,需要至少堅持21天。而如果孩子總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難以堅持下去,好習慣是不可能養成的。
  • 孩子的教育需要從小開始,一年級就是個關鍵階段,對孩子很重要
    所以對孩子的教育必須從小抓起,從娃娃開始。在孩子自我認知還不明確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加以培養,讓其擁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對未來的憧憬。在對孩子的教育這一方面,很多家長陷入了誤區,總是認為小學不重要,可以等孩子自由發展;要等孩子上了初中,學習才開始重要,到時候才加以管制。
  • 21天垃圾分類培養計劃 讓「新時尚」成為好習慣
    白沙花園社區舉行「21天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系列主題活動。通過垃圾分類良好習慣的培養,讓居民主動參與到垃圾分類這件「關鍵小事」中。紅網時刻長沙11月18日訊(通訊員 黃警)為進一步加強垃圾分類減量工作,培育居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環境保護的意識,近日,長沙市天心區赤嶺路街道白沙花園社區舉行了「21天養成垃圾分類好習慣」系列主題活動,大力號召居民群眾積極參與到垃圾分類工作中來,樹立綠色低碳、環保健康的生活理念。
  • 如何培養「有主見」的孩子?學會拒絕,是孩子走向成長的第一步
    一.導致孩子沒有主見的原因有哪些?1. 父母總想操控孩子的行為如果孩子從一出生到長大以後都是父母在幫助自己做決定的話,自然會逐漸失去自己獨立思考,獨立選擇的能力,這時其實是父母操縱意識太強,讓孩子丟失了獨立自主表達自己想法的能力。2.
  • 孩子習慣差、脾氣爆?| 《迪士尼好習慣養成故事洗澡書》來啦
    如果能把握好時機,幼兒園時期就能給孩子完善的習慣培養、規矩意識,上了小學以後,家長必定輕鬆百倍。全套20冊故事,分為5大習慣培養主題,家長可以一一對號入座:① 培養交往好習慣② 培養說話好習慣③ 培養行為好習慣
  • 重慶市徐悲鴻中學:邁好關鍵第一步 成為「五有」好少年
    校長黃先進在談到初中成長發展時表示,成為初中生就是來到人生關鍵階段,在這三年中學生將面臨德智體美勞五個方面的差異化發展,希望學生邁好關鍵第一步,即初一新生邁好中學第一步、初二學生邁好青春第一步、初三學生邁好人生第一步,最終成為「文明有禮貌、學習有方法、鍛鍊有習慣、進步有目標、成長有方向」的「五有」好少年。
  • 花湖小學巧用兒歌培養好習慣
    校門外,家長們紛紛駐足聆聽,並紛紛點讚:「這樣的要求清晰明確,易於理解,還便於操作,為孩子每天的行為指明了方向。」「有了這首兒歌,孩子們就知道自己該幹什麼了,慢慢地就能養成好習慣……」據悉,被家長們稱讚的兒歌,出自205班班主任劉曉嵐之手。
  • 孩子再聰明沒有好習慣,學什麼都白搭,把握這6點,養成好習慣!
    所以父母要在這關鍵的90天監督小朋友,當然了不要過多的嘮叨,這樣的行為可能是會起反作用。第二、制定目標如今很多小朋友都沒有什麼意志力,似乎一遇到什麼問題就想要放棄。這個時候,父母一定要及時地引導他們。比如幫他們制定一些小的目標,每天堅持做事情。有了每天的方向,那麼他們就知道應該怎麼樣做,用了動力,不會輕易放棄。當然了在製作這個目標的過程中也有三點需要注意。
  • 14歲黃多多頻上熱搜,孩子"氣質培養",不妨從學"禮儀"開始
    ,能否培養出一個有氣質的孩子,關鍵在於父母的教育方法。此外,對於孩子後續的學習、工作而言,閱讀也是一項相當重要的技能。因此,父母應該從孩子小時候起就給他們閱讀一些感興趣的文章、書籍,逐步培養起愛閱讀的好習慣。2、發展興趣愛好黃多多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出色的成就,除了其自身擁有學習興趣之外,更為重要的一點是,黃磊夫婦發現了孩子的興趣並且對其發展極為支持。
  • 二胎媽媽探訪日本幼兒園:為什麼被「折磨」大的孩子,反倒養成了好習慣?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要給孩子樹立的好習慣和品格越來越多,按時作息、節約、誠實、勇敢...給孩子培養這些習慣和品格的時候,我們總是找不到重點,分不清主次,手忙腳亂。如何給孩子樹立好習慣?關鍵在於在生活中設置「彩蛋」。小花果是一個普通的日本幼兒園小朋友,一個普通的早上,媽媽照例叫她起床。
  • 小學階段拉開差距的不是智商,教育的關鍵是在一二年級狠抓好習慣
    最近在媽媽群裡,看到一位媽媽在聊天中說到孩子的成績:這位媽媽的孩子剛上一年級,說這幾次老師進行了隨堂測試,孩子的成績不是98分就是100分,這位媽媽就特別開心,覺得自己孩子的學習成績真好,每次考試都接近100分,這樣的學習成績預示著孩子是讀書的料,長大了就可以讀北大、清華了。難道孩子以後的發展真的能和父母期待的一致嗎?
  • 寶媽努力三年給孩子樹立好習慣,被姑姑一句話「拆臺」,太可惡了
    教育孩子是一項任重而道遠的任務,許多父母從孩子小的時候,就開始給孩子灌輸自己的教育理念,給他們培養良好的習慣,希望他們未來能夠走得更遠。但是「千裡之堤毀於蟻穴」,有時候父母精心培養孩子擁有一個良好的習慣,卻能被人在一瞬間就帶偏。
  • 孩子壞習慣多,善用條件反射理論,幫助孩子培養良好行為習慣
    前些天和姐姐說起孩子的教育,說自己家的大寶根本沒有養成好習慣,孩子還這麼小,以後可怎麼辦。隨著和姐姐的深入交流,我才知道他家大寶有好多不好的習慣。晚睡晚起不睡還不好好吃飯挑食,讓他去學習拖拖拉拉十分鐘也寫不出一個字來,一旦抱著手機電腦,叫多少次都下不來。
  • 學習圍棋,可以養成這些好習慣
    很多家長送孩子學圍棋,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喜歡,更因為,圍棋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圍棋可以讓孩子培養以下4種好習慣:1、學習習慣2、生活習慣3、思維習慣4、遵循規則的習慣1、學習的好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
  • 家長可以試試用生活小遊戲去培養孩子收納整理的好習慣
    家務勞動,我們可以這麼做父母從小要給孩子植入分享家務的概念,讓孩子一起參與做家務,將家中打掃的整潔且空間大,可以通過這些小遊戲來培養孩子收納整理的生活好習慣!我是玩具宿舍管理員01遊戲玩法:讓孩子來當玩具宿舍管理員吧,把兒童室的玩具櫃格子都編上號(年齡小的幼兒可用照片),讓孩子為玩具們分配「宿舍」,要他記得哪個「房間」住著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