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胎媽媽探訪日本幼兒園:為什麼被「折磨」大的孩子,反倒養成了好習慣?

2021-02-07 盒媽來了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和我一樣的感覺。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我們要給孩子樹立的好習慣和品格越來越多,按時作息、節約、誠實、勇敢...


給孩子培養這些習慣和品格的時候,我們總是找不到重點,分不清主次,手忙腳亂。


昨天看了一部紀錄片,叫做《他鄉的童年》,是一部關於介紹各個國家教育特點的系列紀錄片,在第一集日本教育篇中,我好像找到了答案。


如何給孩子樹立好習慣?關鍵在於在生活中設置「彩蛋」。





小花果是一個普通的日本幼兒園小朋友,一個普通的早上,媽媽照例叫她起床。


正在熟睡的小花果100個不願意,甚至有點鬧小情緒,但是在媽媽堅定地「叫起床服務」下,她還是克服了自己的小情緒,半睜著惺忪的睡眼,和客廳裡的弟弟說著「早上好」。



花果很自覺地踩著小板凳,自己刷牙、洗臉、擺好毛巾,最後放好小板凳,洗漱好之後,自己疊好睡衣,換成幼兒園的校服。



從小花果的動作中,我們可以看到這些事都是小花果自己完成的,媽媽沒有在一邊指揮,更沒有上手幫她做。


這些簡單的事,你有沒有因為孩子做得不夠好而過多地代勞呢?


當被問到為什麼小花果能夠做到這些的時候,花果媽媽帶給了我們第一個生活中的「彩蛋」。



遊戲和比賽的方式,誰最能夠激起孩子對一件事的興趣的。


同樣另一個家庭,應對孩子早上要做的一系列事情,另一位媽媽給我們提供了另一個「彩蛋」,就是做完打卡的形式。



媽媽把孩子早上要做的事都放在小白板上,孩子完成一件事之後,就自己過來把小白板上的事放在小白板的角落上,代表已經完成了。


儀式感也是非常好的給孩子養成好習慣的方式。


兩位媽媽雖然使用的方法完全不一樣,但是也有一個相同點,就是從來不去指揮、不上手幫助孩子做自己的事。





洗漱完畢,吃好早飯就要去幼兒園了,小花果的幼兒園是一個比較出名的幼兒園,這個幼兒園的孩子在早上做早操的時候,都是讓孩子赤腳在沙地上跑跳的。



聽起來好像很沒有人性(一年前這個幼兒園的孩子是一年四季赤裸上身在戶外活動的),但是我觀察了一下,沙子比較細,不會傷害到孩子的腳,而且用自己的皮膚直接接觸大地,是一種讓孩子更直接地接觸自然的形式。


這個幼兒園給我們提供了第三個彩蛋,就是非常重視早上的時間。


他們的早運動時間很長,幼兒園園長表示這是為了讓孩子充分地利用早上運動,調整身體的節奏。



這位園長說得比較複雜,用咱們的老話說就是「一日之計在於晨」。


想想我們的早晨,是不是都花在孩子懶床和應對孩子的起床氣上了?





後來,在日本的另一個幼兒園,我發現了更多的彩蛋。


這個幼兒園的操場非常斑駁,有的地方有草地,有的地方光禿禿的只有土,操場中還有一個凸起的大土包,與其說這是操場,不如說這是一片被荒廢的草地。



可就是這樣的草地,幼兒園的設計者表示「園長經常打理操場上的植物」,之所以操場顯得這麼難看,是因為「各個地方種了不同的植物,不同的季節會有不一樣的驚喜。


當被問到為什麼要做這種設計的時候,設計者表示:「就是為了給孩子帶來不方便,因為面對不方便,孩子會開始思考,從而形成自己的理解。」



給孩子設置一些「坎坷」,反倒更有利於孩子的成長,一帆風順並不一定是好事。


隨著拍攝的深入,這個幼兒園給我帶來的彩蛋也越來越多。


故意設計不好好關就關不好的門,讓孩子學會替別人著想



為了讓孩子養成節約用水的習慣,不安裝洗手盆,讓水滴在地磚上,濺在孩子身上,隨時提醒孩子用完水記得關上水龍頭。



午飯的時候讓自己帶便當的孩子和吃幼兒園午飯的孩子在一個桌子上吃飯,讓孩子學會分享。



同時調皮的校長又經常嘗試「偷」孩子們的肉,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的食物。



放在家庭教育中,我們是不是也可以在帶孩子玩認知卡的時候,稍稍提高一些速度,並且在和孩子交流的時候,稍微用一些對孩子來說比較抽象的詞,然後給到孩子一些簡單的解釋呢?


在紀錄片的最後,園長給幼兒園換上了一個「海報」,赫然是孟子的名句「不為也,非不能」。



原來,他的很多理念,都是從我們先人的智慧中總結出來的。


看完這集《他鄉的童年》,對我最大的啟發還是關於孩子的習慣養成和品格培養上。


有時候在生活中給孩子設置一些「小彩蛋」,讓孩子有機會去打破這些彩蛋,慢慢地,孩子的好習慣、好品格,就這麼形成了。

相關焦點

  • 【森堡幼兒園】——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否則,面對未來的幼兒園生活,我們將無法給予寶寶正確的引導,可能會影響孩子今後的學習生活。當孩子不情願的來到幼兒園,在離別時問你「媽媽,我為什麼要上幼兒園呢?」,作為媽媽的你,是否清晰的知道這一點呢?為什麼要上幼兒園?
  • 孩子習慣差、脾氣爆?| 《迪士尼好習慣養成故事洗澡書》來啦
    其實孩子的世界,才是難難難難難難難。紀錄片《小孩的神秘生活》裡就以幼兒園裡監控鏡頭為視角,真實揭露了所有父母都關心的問題:孩子能不能交到好朋友,會不會乖乖遵守秩序、有沒有哭鬧……《迪士尼好習慣養成故事洗澡書》
  • 家長會上之乾媽媽發言稿:關於孩子愛讀書、會學習、好習慣養成的那些事兒
    之乾幼兒園每周一為分享日,老師定一個主題,所有小朋友上臺分享,需要說明一點他們幼兒園是混齡教育(即大中小組在一個班級上課),之乾從三歲多(小組時)分享就做的很好,比很多大兩級(中組和大組)的孩子都好,很多家長也來向我取經,其實我覺得除了多鍛鍊以外,其分享的成功完全得益於早期的閱讀薰陶,換句話說就是「心裡有東西嘴裡才能說出來。」3、孩子更加自信更有氣質。
  • 聽聽看日本媽媽們如何吐槽幼兒園
    九月新開學,不少寶寶邁入了人生第二階段升級成了一名幼兒園小班小朋友。孩子們上了幼兒園,老母親們又是欣慰又是鬆了一口氣,更多的是有些焦慮。日本的媽媽們也是一樣,今天分享一些日本媽媽對幼兒園的吐槽,全世界各國的中年老母親都一樣,都有一顆玻璃心,關於的孩子一點點小事都會被放大放大😂。
  • 哈佛研究發現:3歲上幼兒園和4歲上幼兒園的孩子,人生可能不同
    著名教育家陳鶴琴說過:幼兒園的重要是要讓兒童養成良好的行為和生活習慣。幼兒園作為孩子教育道路的開端,一直以來都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然而家長們對於孩子到底幾歲才能上幼兒園一直以來也是眾說紛紜。並且在幼兒園裡孩子還能夠養成很多好習慣,例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疊被、到點睡覺等等總之這些家長認為早上幼兒園的利大於弊,所以支持孩子早上幼兒園。②晚上幼兒園支持孩子晚上幼兒園的家長認為,太早送孩子上幼兒園容易導致孩子的心靈受到創傷,這對孩子的成長會帶來陰影,嚴重的甚至會導致孩子產生心理疾病。
  • 孩子不愛午睡?幼師告訴你4個真正原因,養成好習慣「事半功倍」
    東東今年剛上幼兒園,但是在開學的這一個月,老師一直反應東東在幼兒園不睡午覺,有時候還會哭鬧影響其他的小朋友。這段時間麗麗每天在幼兒園回到家裡以後,都是一副無精打採的樣子,不到8點就困得睡著了,問她在幼兒園有沒有午睡?孩子說沒睡,因為睡不著。
  • 中國式爸爸,一邊不陪孩子,一邊追生二胎
    女人生不生二胎,真的要看老公陪不陪孩子,假如他不是合格的父親,你生二胎只會讓另一個孩子也掉進地獄!」我的心裡咯噔一下,小美接著說,小強每天下班回來和兒女對話不超過三句,現在她的女兒特別粘陌生人,兒子又特別怕生,幼兒園老師說這都是孩子缺少父愛,沒有安全感的表現。
  • 東森幼兒園第一屆「明星」家長重磅來襲之「巧手媽媽大比拼」
    東森幼兒園第一屆明星家長重磅來襲之「巧手媽媽大比拼」開始啦!
  • 孩子去上學就是為了生病?——冬天穿短褲,日本幼兒園裡的12件怪事!
    放開二胎的新聞一出,朋友圈裡就炸開了鍋。想著,借著這個新聞,也跟大家分享一些關於日本幼兒園的信息。1. 無數大大小小的包。搞不懂為什麼日本人要弄出這麼多複雜的名堂出來。有的幼兒園甚至要求所有的包都要媽媽一針一線縫製!經過兩年,我們都對此已經駕輕就熟了,孩子也可以非常有條理的分門別類。我常想,京都人可以對垃圾精細分類處理而不覺其煩,是否和從小所受教育有關。2. 大人空著手,所有的包都孩子肩背手拿著。
  • 生二胎的媽媽,理由總是相似,不生二胎的媽媽則各有各的苦衷
    我的孩子快五歲了,前幾年常有鄰居和朋友詢問「要不要生二胎?打算什麼時候生二胎?」這兩年打聽的聲音沒有了,因為身邊的二胎家庭越來越多,二胎媽媽們看見我,都是直接羅列各種原因勸我生。孩子是我自己帶大的,我不是特別喜歡孩子到願意再經歷一遍生養的苦,但也經常羨慕有手足的孩子能相親相愛、互相扶持。
  • 學習圍棋,可以養成這些好習慣
    很多家長送孩子學圍棋,不僅僅是因為孩子喜歡,更因為,圍棋可以幫助孩子養成很多好習慣。1、學習的好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孩子的學習事半功倍。一方面,讓孩子從喧鬧的課間活動中,把心靜下來;另一方面,也是培養孩子做事情,先靜心。觀棋不語真君子,下棋的時候,沒有人幫得了孩子,那是屬於他的戰場。這在無形之中,讓孩子養成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在圍棋的學習過程中,孩子也會慢慢培養成靜心思考、學以致用的習慣。
  • 孩子7歲前,養成這6條好習慣,長大想不優秀都難!
    孩子7歲前,養成這6條好習慣,長大想不優秀都難!現在很多家長越來越重視孩子的成績,不僅給孩子報各種補習班,還會全程陪孩子做作業,督促孩子好好學習,但是對孩子真正好的教育,不僅僅是成績名列前茅,教育孩子從小養成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才是最重要的!
  • 如何輕鬆養成任何一個好習慣?
    今天我分享的,不單單是好習慣的養成方法,更是養成好習慣後,帶給我的巨大收益 。從平庸到優秀,從普通人到大咖,其實只差一個小小的好習慣。以前我一直想養成早起,讀書,運動等好習慣 ,但嘗試多次都失敗了。後來偶然參加了一個活動,學到了養成一些好習慣的方法 。就很快且輕鬆的養成了幾個好習慣。
  • 我孩子就差一天滿三歲,為什麼不讓上幼兒園,公辦幼兒園欺負人?
    最近就有一位寶媽在抱怨好不容易給孩子搶到了公辦園的名額,12月底的時候去給孩子報名春季招生的時候,卻被告知孩子沒有滿三歲不能上他們幼兒園。這位寶媽當時就很氣憤,我的孩子就差一天就滿三歲了,為什麼不給上?幼兒園就差這一天兩天的嗎?公辦園就這麼了不起?這不是欺負人嗎?那到底幼兒園為什麼要規定必須滿三歲才能讓孩子上幼兒園呢?是不是真的欺負人呢?
  • 田亮女兒直言「沒有弟弟就好了」:二胎家庭,避免不了「偏心」?
    ,持續推送教育熱點、好習慣養成方法、學習乾貨等豐富內容,助力3-12歲兒童「學習、情商、性格」三方面優化!日本二胎媽媽Saki分享了孩子的生活照,為什麼小女孩還要因為吃醋跳樓呢?二、陪伴看過《二胎時代》的朋友們應該知道,其中一個家庭生完二胎後把自己的兒子完全丟給保姆,導致孩子和父母不親密,還認為保姆才是自己媽媽。
  • Back to School Season‖ 爸爸媽媽~我需要在幼兒園裡長大~
    /為了迎接孩子人生中重大的轉折時刻,爸爸媽媽為他/她拍下了無數珍貴的照片,準備好神氣的小書包,添置漂亮的新衣服……但是親愛的爸爸媽媽們,也許我們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情?但是爸爸媽媽必須得放手,因為這正是讓孩子成長的第一步啊。沒有哪個孩子能一直在父母的羽翼下生活,所以孩子要走出去,面對更廣拓的天地。((#^.^#)老師像媽媽~)
  • 家長大吼大叫,寶寶不願起床,不如做好三點,孩子更樂意上幼兒園
    最近,我家4歲大寶鬧了幾場不上幼兒園的小把戲。同款寶寶估計很多爸爸媽媽也有吧?來,看我如何與成功引導孩子喜歡上幼兒園。媽媽:今天天氣真好呀,太陽公公都曬屁股了。大寶:因為……因為太陽好大,我會曬得好黑的。媽媽:曬曬早上的太陽補補鈣,身體更健康。媽媽可以幫寶寶塗上香香的防曬霜。大寶:媽媽,我今天還是不想去上幼兒園。
  • 好習慣養成其實很簡單 給我一首歌的時間
    好的習慣並非與生俱來,而需要後天培養形成,一個人從幼時起養成的良好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將使其終身受益。具體來說,如從小養成自主自律的好習慣,能讓孩子學會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從長遠角度看,這樣的好習慣在未來能幫助他在事業及人際交往上取得更大的成功。
  • 「我不會讓孩子3歲上幼兒園」資深幼師解釋原因,讓人恍然大悟
    其次,幼兒園的人際關係模式很不適合 孩子內心發展,我寧願在家自己教,也不想送孩子去幼兒園遭罪!王老師的這些言論,在網上引發了很多的爭議!為什麼不建議孩子3歲就上幼兒園?等到孩子年紀大點,心智成熟一點,家長在跟孩子討論上幼兒園的事情,這樣比較容易接受,尤其是對於小男孩來說,由於男孩的心智發育得比較晚,入園時間能晚一年就晚一年。孩子不去幼兒園未必就不好其實想一想,雖然孩子到了三四歲就上幼兒園,幾乎形成了常態。
  • 李玫瑾教授坦言:父母把孩子養成了「老實人」,就別怪同學欺負他
    孩子上學以後,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和同學好好相處,是很多父母關心的問題。有的父母訴苦:我平時在家裡教育孩子,要懂禮貌,要謙讓他人。但別的孩子,會過來搶自己孩子的玩具,欺負他們。父母不在身邊,又該怎麼辦?有父母曾反映,自己的孩子在幼兒園裡被欺負了,卻不敢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