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2020-11-19 穀旦說

三蘇」(父蘇洵,弟蘇轍)都才華橫溢,且各自在文學史上都有建樹,僅唐宋八大家裡就佔據了三個席位,在歷史上屬實罕見,令人驚嘆。他熱愛生活,從來沒有被艱難困苦所壓倒,而是永遠含笑面對人生。即使晚年遭遇貶謫嶺南,處境艱危,他仍然隨時的去發現生活的樂趣。

所以,我非常喜歡蘇軾寫的詩詞,我已經記不清到底在筆記本上抄錄了多少首關於蘇軾寫的詩詞。那麼今天,筆者就帶大家來解析一首詩詞,也是蘇軾的代表作之一——《念奴嬌·赤壁懷古》

簡介: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原文: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雲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捲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湧現出多少英雄豪傑。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我今日神遊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髮。

背景:

這首詞是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豐五年)蘇軾謫居黃州時所寫,當時作者四十七歲,因「烏臺詩案"被貶黃州已兩年餘。蘇軾由於詩文諷喻新法,為新派官僚羅織論罪而被貶,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於是四處遊山玩水以放鬆情緒。

正巧來到黃州城外的赤壁(鼻)磯,此處壯麗的風景使作者感觸良多,更是讓作者在追憶當年三國時期周瑜無限風光的同時也感嘆時光易逝,因寫下此詞。

評價:

這首詞從總的方面來看,氣象磅礴,格調雄渾,高唱入雲,其境界之宏大,是前所未有的。通篇大筆揮灑,卻也襯以諧婉之句,英俊將軍與妙齡美人相映生輝,昂奮豪情與感慨超曠的思緒迭相遞轉,做到了莊中含諧,直中有曲。

特別是它第一次以空前的氣魄和藝術力量塑造了一個英氣勃發的人物形象,透露了作者有志報國、壯懷難酬的感慨,為用詞體表達重大的社會題材,開拓了新的道路,產生了重大影響。據俞文豹《吹劍錄》記載,當時有人認為此詞須關西大漢手持銅琵琶、鐵綽板進行演唱,雖然他們囿於傳統觀念,對東坡詞新風不免微帶譏消,但也從另一方面說明,這首詞的出現,對於仍然盛行纏綿悱惻之調的北宋詞壇,確有振聾發聵的作用。

相關焦點

  •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譯文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朝東流去,千百年來,所有才華橫溢的英雄豪傑,都被長江滾滾的波浪衝洗掉了。有了這樣深沉的思索,遂引出結句"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感慨。正如他在《西江月》詞中所說的那樣:"世事一場大夢,人生幾度秋涼。"消極悲觀不是人生的真諦,超脫飛揚才是生命的壯歌。既然人間世事恍如一夢,何妨將樽酒灑在江心明月的倒影之中,脫卻苦悶,從有限中玩味無限,讓精神獲得自由。其同期所作的《赤壁賦》於此說得更為清晰明斷:"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
  •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這首詞是蘇軾47歲謫居黃州遊赤壁時寫的。通過對赤壁的雄奇景色的描寫,表現了詩人對三國的周瑜談笑破敵的英雄業績的嚮往,抒發了詩人憑弔古蹟而引起的自己功業無成而白髮已生的感慨。    初讀這首詞時,我體會到了詞人對昔日英雄人物的無限懷念和敬仰之情以及詞人對自己坎坷人生的感慨之情。「人生如夢」,抑鬱沉挫地表達了詞人對坎坷身世的無限感慨。
  • 《蘇東坡傳》,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首詞也成為了蘇東坡如夢一生的寫照。-1-「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坐在長江的一葉扁舟上,中年不惑的蘇東坡想起了雄姿英發的周公瑾,也一定想起了自己曾經的少年得意和仕途輝煌。
  • 人生如夢, 一尊還酹江月.
    《念奴嬌•蘇軾 》
  • 一尊還酹江月
    要麼便是蘇軾的言簡義豐,兩種寫法,各有所長。當然,評論者都認為後者文學價值更高。蘇子起筆不凡,大江東去,改了同是東流而去的「一江春水向東流」之悲楚,添了胸襟與氣度,讓人不覺精神大振,這一筆穿過千年,三朝匆匆而過,若最後落筆只是「都付笑談中」,我以為這首詞終只是佳作,而非神作。許是因為詞裡沒了作者,沒了那個精神的「我」。
  • 蘇軾赤壁懷古,究竟是人生如夢、人生如寄,還是人間如夢呢?
    人生如夢,一樽還酬江月。』」比較早一些的討論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版本不同的,可見於南宋《容齋隨筆· 容齋續筆·卷第八 》向巨原云:「元不伐家有魯直所書東坡《念奴嬌》,與今人歌不同者數處,如【浪淘盡】為【浪聲沉】,【周郎】赤壁為【孫吳】赤壁,亂石【穿空】為【崩雲】,驚濤【拍】岸為【掠】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髮為多情應【是笑我】生華髮,人生如夢為如【寄】。」
  •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共有5個版本,入選課本的是最牛版嗎?
    1079年,烏臺詩案發,蘇軾由「文壇明星」一下子成了階下囚。103天的牢獄生活,差點要了東坡半條命,卻並沒有奪去他的的狂氣和霸氣,甚至還讓他的生命中多了一種叫豁達的東西。出獄後,蘇軾來到了黃州,這個後來因他而變得頗有名氣的小地方。1082年,站在黃州城的赤壁磯,蘇軾想起了三國周瑜,寫下了千古絕唱《念奴嬌》。
  •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笑可以溫暖時光,溫暖人心,還可以驅散離別的苦悶。就讓我們微笑著告別吧!《臨江仙·送錢穆父》宋·蘇軾一別都門三改火,天涯踏盡紅塵。依然一笑作春溫。無波真古井,有節是秋筠。惆悵孤帆連夜發,送行淡月微雲。如果你的自信還帶著笑容,那一定好看極了!《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傑。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
  • 《念奴嬌·赤壁懷古》| 蘇軾在黃州重生了嗎?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這是蘇軾豪放詞當中的代表作。背景是「烏臺詩案」後,作者被貶黃州(1080年)兩年後所作。但最後一句「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表達的思想是什麼呢?歷來被認為表達的是官場失意,懷才不遇,無人相知的苦悶和憂鬱之情。我一度也是這麼理解的,但我發現這種解讀不對。 我們先說如果是要表述抑鬱不得志的話,鋪墊就不會像本詞前段那樣豪放奔湧。
  • 經典詠流傳: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念奴嬌·赤壁懷古作者:蘇軾  演唱:胡彥斌 宋祖英
  • 粵港詩鐘社 7/14日:樽/刻二唱
    一樽還酹江中月,三刻難留項上頭。白朝勇(聯都詩鐘社)53.斷刻觀來欣獨感,匏樽舉起恨同消。漏刻無心從我老,壺樽有味與君閒。於東光圍棋詩鐘社97.暇刻風騷邀勝友,一樽江月酹愁腸。一樽還酹千年月,片刻空燒十裡船。三味子(虎丘鐘聲)註:赤壁懷古;赤壁之戰。192.晷刻何曾饒老鬢,卮樽未許負韶華。
  • 蘇軾:念奴嬌
    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念奴嬌》這首詞作於神宗元豐五年(1082年),同樣是在蘇軾貶官黃州期間。黃州時期是蘇軾的人生低谷,但正是在人生的低谷中,他創作了最優秀的作品。的理想,另一方面則是「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的無奈。這種反差才是這首詞的主旨。顯然,周瑜是這首詞的主角。看到詞中對周瑜的描繪,許多人可能會感到很詫異。這裡的周瑜好像與我們心中周瑜的形像有點不符合。我們心目中的周瑜是一個氣量狹小,被諸葛亮活活氣死的人。讀到「羽扇綸巾」,許多人不假思索地就認為這是在寫諸葛亮。但事實是,這首詞與諸葛亮沒有任何直接關係,它只是在特別描寫周瑜的事跡。
  • 因為一個人,記住一座城——黃州與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天下人記住「黃州」這個名字,大概是蘇軾那場莫須有的冤案,讓他跌跌撞撞、帶著一身驚懼與傷痛闖入這裡——黃州,這座不知名的小城,張開懷抱熱情地擁住了他。蘇軾在這裡療傷,也在這裡蛻變,從蘇軾到東坡,他用了整整五年。這五年,他有迷茫、有困頓、有失意,但更多的是徹悟與提升。
  • 每日詩詞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全詞賞析
    這首詞就是蘇軾遊覽黃州赤壁想到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有所感觸而寫。其實,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吳三國爭雄,吳國名將周瑜聯合劉備,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軍的地方是另一個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縣西南的赤磯山。這裡詞人借懷古以抒懷抱,不一定拘泥於地點的確鑿。       懷古的重要一環,是怎樣把今和古聯繫起來。
  • 古詩詞文賞析之宋詞《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
    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 注 釋 念奴嬌:詞牌名。又名「百字令」「酹江月」等。赤壁:此指黃州赤壁,一名「赤鼻磯」,在今湖北黃岡西。而三國古戰場的赤壁,文化界認為在今湖北赤壁市蒲圻縣西北。 大江:指長江。
  •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從悲哀中超脫
    《念奴嬌》是蘇軾貶官黃州後的作品。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長江之水滾滾不斷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古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時期,周瑜大破曹兵的赤壁。)
  • 【夜聽】《念奴嬌·赤壁懷古》宋詞,蘇軾
    這首詞就是蘇軾遊覽黃州赤壁想到歷史上有名的赤壁之戰,有所感觸而寫。其實,距今一千七百多年前,魏、蜀、吳三國爭雄,吳國名將周瑜聯合劉備,利用火攻大破曹操水軍的地方是另一個赤壁,它是今天湖北省武昌縣西南的赤磯山。這裡詞人借懷古以抒懷抱,不一定拘泥於地點的確鑿。懷古的重要一環,是怎樣把今和古聯繫起來。
  • 蘇軾最豪邁的一首詞,雄渾蒼涼,大氣磅礴,被譽為「古今絕唱」!
    豪放詞的特點大體是創作視野較為廣闊,氣象恢弘雄放,喜歡用詩文的手法、句法寫詩,語詞宏博,用事較多,不拘守音律,範仲淹首先發豪放詞之先聲,隨後蘇軾大力提倡,成為豪放詞的代表人物。當蘇軾因「烏臺詩案」被貶謫黃州後,他心中有無盡的憂愁無從述說,只能四處遊山玩水以放鬆情緒。
  • 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賞析
    念奴嬌·赤壁懷古蘇軾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捲起千堆雪。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蘇軾,號東坡居士,經常被稱為蘇東坡。北宋著名的文學家,被世人贊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生性放達,為人率真正直,也正由於性情剛直又才華橫溢,而導致其一生中在宦海浮沉,人生起起落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