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1日,火炬開發區健康花城小區,幾名防疫人員對住戶體溫進行測量登記,並上傳相關情況匯總。本報記者 餘兆宇 攝
三鄉景觀大道亞秀街小區設立體溫測量處。本報記者 黎旭升 攝
昨日上午,在不洩露病人隱私的前提下,我市公布了確診的病例在發病期間曾活動過的小區或場所。那麼這些小區採取了哪些緊急防控措施?社區防控工作做得怎麼樣?昨日,本報記者兵分多路進行了探訪。
火炬開發區
健康花城:工作小組每天進小區做健康監測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健康花城,小區物管人員表示,進入小區都要檢測體溫、登記信息,並謝絕外來人員和車輛進入。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社區工作人員組成幾個小組,每天進入小區,對一些從疫情發生地返回的業主,或有疫情發生地親朋到訪的家庭進行健康檢查。
記者隨衛生服務中心的一個工作小組進入小區。根據物管信息反饋,又新增幾戶從外地返回的業主或家中來自疫情發生地的親友。
工作人員敲開一戶業主大門,這戶人家有人從疫情發生地返粵。工作人員在門口,逐一測量了其家人的體溫,然後請他籤收了《實施醫學觀察告知書》,告知要進行為期14天的醫學觀察,並寫明了起始日期,隨後又登記了一些相關信息。
火炬區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護人員魏福來說,這幾天上門,訪問的業主都能理解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陳嘉浩和高鴻燊,原本很少接觸醫療衛生工作。春節期間緊急被召回,每天悶在防護服下工作,但沒有怨言。
據了解,小區物業管理公司,1月22日起已成立防疫防控工作小組。每天不少於兩次對收集垃圾房、垃圾桶、公廁、健身器材、電梯等公共場所、共有部設施進行徹底消毒。
凱茵新城:一旦發現有人體溫異常將上報
1月31日下午15:00時,記者來到凱茵新城小區實地探訪。作為確診患者曾逗留過的小區之一,物業管理處在得知消息後,加強了防控措施。
凱茵新城小區內有凱茵豪園、挪威森林、雅湖半島、雅虎局、疊翠園、瑞士園等多個獨立小區,記者現場走訪看到,每個小區門口均有3名以上保安值守。平時業主駕車進出經過的自動車道中間,放置了雪糕筒。所有進入小區車輛(包括摩託車、電動車)均需停車,車上人員全部接受體溫監測。
「從大年初二開始,我們已經要求對進出小區的業主進行體溫檢測,無論出入多少次,每次都要測。」凱茵新城物業管理處工作人員介紹說,此外小區還拒絕訪客進入。「一旦發現有體溫異常的人員,我們將做好記錄上報給社區居委會,再由他們安排醫務人員前來處理。」該工作人員介紹說,此外小區內的公共區域,包括大堂、電梯廳、門把手、兒童滑梯、樓梯等區域,嚴格執行每天早中晚各消毒一次的制度。
逸駿華庭: 市外返回的業主都做好一戶一檔登記
1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火炬開發區逸駿華庭西門。在車輛入口處,物業公司設置了「雪糕筒」。進入小區的人員必須經過體溫監測。在保安崗亭處,有關疫情防控宣傳的高音喇叭持續循環播放,路邊則懸掛了宣傳標語。
「目前我們物業公司是全員上班,清潔人員每天上午下午對住戶大堂逐層消殺,電梯內壁都貼了保鮮膜,每天更換兩次,電梯按鍵則是消毒四次。」逸駿華庭物業管理處經理楊曉勇告訴記者,目前小區已經臨時封閉了東門,只保留西門出入,中山市外返程回小區的業主,都進行一戶一檔登記,從疫情發生地回來的業主則落實到專人做好跟蹤和服務工作。
楊曉勇說,小區的業主們也很配合物管的工作。1月29日,有一名疫情發生地省份的業主要返程回中山。該名業主主動聯繫到楊曉勇報備。1月30日早上5點56分,該業主接著向楊曉勇報告具體到達小區門口的時間。業主到達小區後,火炬開發區疾控中心的工作人員不久也到達小區,並給業主一家人測量體溫,均顯示無異常。
連日來,有業主主動幫來自疫情發生地的業主買菜。還有業主自發組織小額的籌款,說待疫情過去後要慰問保清人員。
聯富社區:確診病例居住樓周邊人員每日測體溫
1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火炬開發區聯富社區,在該社區居委會大門口,豎有檢測體溫的紅牌子,進出人員都需要進行體溫測量。
「整個社區的居民抬頭就能看到有關疫情防控知識的宣傳橫幅,每個小區都能聽到音響播放宣傳知識。」該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黃繼敏介紹,現在社區已經了解到確診病例在濠四小區,該小區有2000多人居住,連日來,區衛計部門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對確診病例居住的那幢樓周邊進行了消毒處理,每天對那幢樓周邊人員進行體溫體測。
據介紹,該社區全面關閉了轄區內廟宇、祠堂、文化中心、公園等公共場所,並定期進行消毒,預防疫情的發生和蔓延。社區轄下9個小區在主要交通路口設置防疫點,對疫區和途經疫區返回人員進入轄區進行登記造冊,並勸導其自行隔離14天,期間若有出現咳嗽、發熱等症狀應及時戴口罩就醫。通過發動黨員輻射帶動居民代表、居民等人員積極參與疫情防控工作,不斷加強巡查力度,深入排查轄區內掛湖北車牌的車輛。
鉑爵山小區:全小區公共場所全天候不間斷消毒
1月31日下午,記者走進雅居樂鉑爵山小區,小區大門口有音箱正在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知識,有2名物業工作人員戴著口罩,給進出的業主進行體溫測量。走進該小區物業管理服務中心,在樓梯道、辦公室都能聞到一股濃濃的消毒水味,進出的工作人員都戴著口罩。
該小區物業負責人高繼成表示,上午他們才知道小區有了確診病例,現在一直在排查,還不知道具體是哪一戶,但他們已經對小區的15幢高層樓房、204幢別墅的所有樓層、電梯、公共設施、垃圾場都進行了全天候不間斷的消毒。
據介紹,該小區於1月21日已經張貼了給居民的一封信,告知小區居民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控知識,1月24日又在小區各個公共區域張貼了《關於預防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溫馨提示》。1月27日該小區發出了緊急通知,從即日起至未解除疫情期間小區實行封閉管理,禁止小區來訪人員,非小區車輛不得進入小區。禁止所有外賣員、快遞員進入小區,所有疫情發生地業主回流小區,需上報當地居委會。
該小區物業工作人員介紹,為了讓居民不亂扔用過的口罩,在小區內還設置了專門的廢棄口罩專用垃圾箱。小區內有居民下樓走動就勸說其回家。目前整個小區居民配合程度較高,沒有發現居民聚會、串門等現象。
東鳳鎮
佛奧陽光花園:確診患者密切接觸者已送往隔離
確診者被送治後,東鳳鎮各部門密切配合,全面落實了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病家終末消毒等防控工作。為了防控疫情,佛奧陽光花園還專門每天對小區扶手、拉門、電梯等至少4次進行物表消毒,每天對小區大公共區域進行至少2次全面大消殺,涉及環境、空氣、物表消毒。
物業項目主管表示,近日他們將嚴格落實對於每個進入小區的住戶都進行體溫監測的措施,安排工作人員24小時對進入小區的人員進行體溫檢測,禁止一切外來人員進入小區。同時,佛奧陽光花園將繼續加大疫情防控宣傳力度,小區保安室已經設置了音響循環播放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並安排人員在小區內派發疫情防控宣傳單張,在顯眼處張貼疫情防控海報,讓疫情防控知識落到每一戶人家。
石岐區
富豪山莊小區:取消車輛車牌識別功能 業主進小區必測體溫
昨日下午3時許,記者來到石岐區富豪山莊小區,只見每輛進入小區的車輛都需小區保安測量完業主的體溫通過後才給予放行。
此外,門口的兩棵大樹之間還懸掛著「禁野味 吃熟食 拒聚餐」的宣傳橫幅。據小區物業工作人員沈先生介紹,現在小區加強了衛生消毒防疫工作,每個角落都增加了消毒頻率,包括垃圾屋、崗亭、宿舍、小區各個通道等,就連空置已久的別墅也定期消毒。
「每個崗亭都配備了酒精消毒液,現在不建議外來訪客入內,如果有客人來訪,物管要做諮詢登記。此外,業主如果點外賣也要放在保安亭,不允許外送人員進入。」沈先生介紹。
長虹藍灣半島:居民易觸碰設施反覆消毒
石岐區長虹藍灣半島小區物業管理處在得知小區有確診病例後,立即增加了工作人員對小區環境加強消毒,並貼出公告通知,從1月28日起,小區實施封閉管理,禁止外賣、快遞、訪客進入。
1月31日下午,記者來到小區,門口的保安先是登記了外來人員身份信息,然後進行體溫監測,確認無發燒後方可進入。在小區內,記者看到一名佩戴口罩的工作人員正在噴灑消毒水。
「小區現在每天早晚反覆消毒,大門門把、樓梯扶手、電梯按鈕等居民容易觸碰到的公共設施,我們都有專人用消毒水反覆擦拭。」物業管理處一名工作人員表示,近日他們對於每個進入小區的住戶都進行體溫監測,禁止非業主人員來訪。另外,小區保安室旁邊還設立了回收桶,用於收集住戶用過的口罩和手套。
東區
星光禮寓:年初一下午開始對進小區業主量體溫
1月31日下午2點左右,記者來到星光禮寓發現,小區門口擺放了紅色字體防控疫情宣傳板,保安亭有兩名保安在值班,一人負責進入小區人員的體溫測量和宣傳單張發放,一個負責出小區人員的盤問情況。在保安亭位置,可以看到小區內懸掛了防控疫情橫幅,上面寫有「打噴嚏、捂口鼻,噴嚏後、慎揉眼」等字樣。
物業管理公司安管主任楊保偉告訴記者,年初一下午開始,小區已實行體溫測量,最開始使用的是水銀體溫計,緊接著公司就採購了電子體溫計,無論是走路的,騎摩託車的,還是開車的,所有進入小區的業主都要量體溫。同時,非業主不能進入小區。「這兩天小區業主的警惕性都很高,很少有業主出門。」楊保偉說。
三鄉
景觀大道亞秀街:盤問進出時間了解業主流動情況
1月31日下午 ,記者在三鄉鎮景觀大道亞秀街,只見小區地下停車場出入口擺放了一張臨時辦公檯,檯面上有宣傳單張和電子體溫計,出入口一側的牆壁上張貼有疫情防控告示:防控疫情期間,謝絕外來車輛和外來人員進入本小區,不便之處,敬請諒解。小區人行出門口大門處也張貼了相關宣傳單張。
15時零5分,一臺粵T車牌日產小車緩緩駛入,並停在出入口位置,車主搖下車窗,車上4人分別配合工作人員測量體溫。「你們什麼時候出去的,去了哪裡?」保安問。「我們就出去半個小時,去了趟超市。」3點10分,一位身穿工作服的送水工肩扛一桶水,示意要進入小區,「你今天來了第三次,讓業主出來接吧。」保安說。
黃圃鎮
藍天金地花園: 業主也得報房號進出
1月31日下午3時,記者來到黃圃鎮藍天金地花園,發現小區已實現全封閉管理,僅留北面大門供居民出入。
記者現場看到,小區北面大門外,用紅色書寫的「外來人員謝絕探訪」尤其醒目,四名物業管理人員全部戴著面具和手套,雙目緊盯著每位想要進出小區的人員。記者剛走近大門物管崗亭,嚴守在三門前物業管理人員隨即上前提示,前來探親訪友的群眾一律不準入內,如是小區居民,則需要報出房號姓名,經核准後還需要經過體溫檢測後,方可放閘通行。
採訪期間,一輛小區車輛正準備駛入小區,物管人員也馬上上前要求車主下車接受體溫檢測,同時還需要打開車尾箱進行檢查。當發現一名車上乘客體溫略高時,另外兩名物管人員隨即把該乘客引導到一側空曠位置,等待兩分鐘後再行檢測,發現體溫正常後方讓通行。
「從年初一就開始給封閉了其他出口,並且每個通行人員都需要測體溫。」一名執勤物管人員告訴記者,小區滯留的住戶較多,公司也一直很重視疫情防範,口罩、手套早已配備。
半山豪苑:實行早中晚消毒制度
在黃圃鎮另一個確診病例曾逗留過的小區半山豪苑,小區的管理就顯得有點內緊外松。
記者在小區外並未看到有特別的標語提示,但靠近大門時,物管人員還是及時出來詢問,並拒絕非小區人員進入。「小區確實是有確診病例,但早已送院治療。」該物管人員告訴記者,對於這個情況,小區也作了通報,並對樓宇進行了徹底消毒。目前每日還實行早中晚消毒制度,小區群眾情緒穩定。
該物管人員還告訴記者,由於小區目前仍約有200戶住戶,約佔總住戶的六成左右,所以小區目前嚴格禁止住戶串門或外來人員通行,就連外賣都只能送到門口,由住戶自取。
東升鎮
可逸豪苑小區:業主儘量少出門
「一次買多一點,夠一家十天吃的了。」小區一男業主提著一袋新購買的菜等貨物進小區……1月31日下午4點多,記者來到東升可逸豪苑小區,該小區有2900多戶,據了解,大多數住戶都已經回鄉過年,面對疫情,小區物管加強宣防控知識,增加消毒次數,全力做好各項防控工作。
記者見到,小區東門保安都戴上口罩,一名姓趙的保安都對記者說,小區四個出口都設有體溫檢測,進出小區人員都要經過檢測 。
在小區鐵門上,記者見到貼有「為了做好疫情防控,本小區近期謝絕外來人員到訪或眾聚」等提醒,東升住建所發的「關於全力做好我鎮住宅小區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的通知」也貼在保安室外牆上。
在物業管理處,值班的向先生介紹,面對疫情防控,物業公司領導要求,全力以赴,不留餘地,不記成本的全面做好防禦工作,及時將防疫知識推送給業主,加強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最近也增加了消毒的次數。
向先生介紹,小區內公共區域能觸摸到的地方,像電梯面板、牆面都消毒,還有向業主宣傳出門要戴口罩,儘量少與外界接觸。「我們也在不斷的宣傳,業主除了要外出買菜,扔垃圾這些必須要下樓,其他的都儘量少出門。」向先生對記者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