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平常的日常,不簡單的田馥甄

2021-02-21 每日豆瓣


經歷了三磚中悲天憫人的形象蛻變後,四兒子的風格走勢自然吊足歌迷胃口,因此新磚的名稱封面相繼流出後,帶給人更多驚喜。與主色調偏暗紅,莊重嚴肅的《渺小》不同,斯洛伐克攝影師拍攝的封面構圖簡潔,色彩明快,一面契合甄哥環保養生的日常,又為整張專輯奠下大談養生處世之道的輕鬆基調。眼見女神回歸地面擁抱人間煙火,吃麵澆花熨衣服,不禁為華研此番的出發點叫好,沒在立意上大做文章,轉而還原歌手生活中真實的做派。比起音樂上獨闢蹊徑的探索,沒有什麼比看到這種回歸更讓歌迷欣慰的了。 

帶著上述種種期待循環完十首歌后,為歌者突破叫好的同時,冥冥中又感到某種不協調因素的制約。在《渺小》中,這種感受是由定位與銜接之間明顯的疏離造成的,首單的飄渺大氣難掩歌單中大部分歌曲流行芭樂的本質。而一張專輯的企劃案和生產內容的一致,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市場的評價與接受度。三磚中多數歌固然悅耳,卻並不適合專輯本身,這是發行方礙於流行性考慮欠奉的體現,進而引發人們對歌手唱功的質疑,令專輯罩在華而不實的陰影下廣受詬病。其實真正聰明的做法是降低概念抽象度,使其與主流受眾的鑑賞力相匹,而非急於灑上女神的光輝。畢竟要從都市文藝的小格局中抽離,轉型為洋溢人文關懷的靈魂歌姬,對經紀公司和藝人本身都是經年磨礪的挑戰,可以嘗試,但不能執著冒險。 

說回歌手本身,在高三枯乏黯淡的時光中,正是那支《渺小》的mv登時戳中了我,讓我看到那個在喧鬧舞臺上用力唱跳的女生不同以往的另一面。甚至可說,與以往幾首傳唱度更高的《love》《寂寞寂寞就好》等代表作相比,正是這首冷門主打中對生命與自然的積極省思,與超出普通流行樂範疇的音樂內涵,結結實實地俘獲了我。歌者詮釋的功力自然見仁見智,而一直令我醉心于田馥甄演唱的,除了歌曲本身,更多是她對於音樂的態度。 

在SHE火遍大江南北的那幾年,田馥甄絕不會是三人中引起我注意的那個,與性格大咧咧的Ella和陽光開朗的Selina相比,她既不熱鬧也不有趣,永遠是坐在角落裡話最少的那個。可就是這樣個性內斂克制的人,內心有著對事業的滿腔熱忱與自我堅持,這種堅持讓她後來成為團隊中音樂道路延展最為順暢的人,憑藉華研出色的資源調動與形象定位在樂壇收穫大批擁躉。你可以說這與團隊時期積累的高人氣分不開,可別忘了許多人是在她單飛後才重新認識並愛上她,一個摘掉昔日標籤後煥發無限可能的新人唱將。 

說到唱功的問題,自從Hebe成為田馥甄三個字的那天起,無時不刻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說來好笑,田馥甄的歌唱實力在當下縱然算不上突出,至少水準也屬中上,其間的進步更是有目共睹。然而甩開過往的偶像包袱後,在向實力派靠攏的道路上,唱腔中暴露的任意一絲瑕疵都會被無限放大。而她獨立的音樂品味,似乎註定為她打上小眾,文藝的標籤。在各門流派相互廝殺的華語樂壇,這樣的風格如一張穩打穩算的安全牌,既能輕易攬獲成批支持者,長久不變又易陷入曲風單一的瓶頸。華研清楚為了認可的廣泛度,不得不在歌曲的審美和品位上有所進化,於是在與多位獨立音樂人合作的《my love》後拋開文藝路線,一夜將歌曲的意涵從談情說愛拔高至世界觀探討的層面,試圖包裝出Hebe不食人間煙火的高冷女神形象。可問題恰在於,這樣的定位是否適用於歌者本身。

 

轉型似乎是每個偶像歌手必須面臨的問題。《未麻的房間》裡,脫離偶像組合的女主角在身份轉換的同時承受著外界和自我的壓力,角色意識衝突不斷。回到現實中,並非所有人都能在泥沙俱下中殺出重圍,除了從港臺流行樂迭代之際便開始形成固定演唱風格的歌手,他們不張揚不喧鬧,卻照舊擁有穩定的受眾面。要麼像梁靜茹那樣老老實實坐穩情歌女王的位置,要麼像張懸蔡健雅陳綺貞那樣,憑藉出色的唱作能力在商業化浪潮中立住腳跟。可偏偏她是田馥甄,一個沉寂多年後人氣爆紅的新人,她極不擅長附庸風雅,卻要兼顧數目同樣龐大的粉絲與批評者,為了得到認可改變唱腔,嘗試多元化的曲風。這在大眾眼裡或許值得喝彩,但外界的頻繁關注更像是對歌手個人意志的駕馭,歌迷施壓給經紀公司,經紀公司進而施壓給藝人。 

誠然,田馥甄聲線上天生的局限難以克服,放在一些所謂情感蜿蜒背景複雜的大歌中並不適合。作為她的支持者,我樂意看到她尋求突破的決心和潛力的迸發,卻也時常為她受意見挾持的力不從心暗自揪一把汗。一個擁有良好音樂悟性與直覺力的歌手,已在流行團體中蟄伏多年,難道現如今還要為了向聽眾妥協流失掉自己原初的特質嗎? 

在《矛盾》中,她唱到: 

太多的反省/壓力像鬼如影隨形 

最初的幸運/最終會不會是囚禁 

資歷的深厚與天賦的阻礙,在她身上碰撞出無形的尷尬。華研懂得為她討巧貼上應景的標籤,卻難以找到適合她的發展道路。轉型期備受爭議後,金曲獎甚至連最佳提名都沒撈到,作為東家估計也氣得夠嗆,才決定讓這張望眼欲穿的專輯回歸獨立的路子,隱約間透出一磚和二磚的影子。 

《渺小》的企劃案源于田馥甄年假間隙與辛波絲卡的邂逅,而《日常》則偏向於對個人近年生活狀態的總結,雖同樣有感於生命的豐厚與饋贈,到底將概念落在了起居室內。比起強行高冷的女神,這種設定無疑更貼近歌手生活中不經矯飾的個性。看到完整曲目時會心一笑,很好,這很田馥甄。 

然而華研這回固然收斂姿態,極力營造出返璞歸真的視聽感受,這張披著日常外衣的專輯又有多日常呢?私以為,全磚的概念整合沒有太大偏差,基本做到了與歌者的內在氣質相符,與三磚相比進步明顯。而為了延續風格多樣化的道路,又無法割棄音樂的實驗性,十首歌曲風格跨度偏大,從電子提琴到爵士弦樂,表面上從不同層次深度闡發了全磚的主題,可很多曲目不過是服務於這種多樣化的存在,就具體水準而言,發揮也難免參差不齊。

【日常】

同名開場白,風格上最接近「日常」,俏皮的電子旋律讓人心神舒暢,輕快的節拍推進中,娓娓述說著淺白而深刻的田氏甄理:

擁有的失去了/期待的全都落空了

遺忘的想起了/不再見的也重逢了

這是人生的無常/還是人類的日常

藍小邪難得摒棄泛濫的意象使用,以簡單到平鋪直敘的歌詞道出積極的生活態度:縱使人生境遇難測,也要把握住稍縱即逝的瞬間,用心體會日常的美好。

【人間煙火】

和上張中的高概念相比,這次的主打有了很大調整。編曲富於陳珊妮的特點,同時吸收了田馥甄的演唱風格,拖長的尾音的確讓人聯想到王菲的空靈,卻又不同於佛樂的遊吟,而是專屬于田馥甄的隨性自然,可以看出她在逐漸積累個人唱腔中的辨識度。回到歌曲本身,能打動人的地方著實不多。

每天一口什麼/一杯什麼/勾引我

一盤什麼/一碗什麼/升華我

聽這種歌詞簡直能分分鐘腦補出養生專家在廚房轉啊轉的畫面,情感倒是分外貼切,用作主打……不管怎麼說,確實火候欠佳,畢竟歌曲本身的編曲蓋過了主題表達,聽多了只留下洗腦的節奏。

(另外實在不忍心吐槽那支畫風粗糙的廉價mv……)

【無用】

和《矛盾》一樣,從編曲到立意都比較大氣的一首歌,重低音的有力渲染,配合甄哥慵懶低沉的唱法,讓人心醉神迷。又有人評價說抄襲天后的作品,找來《開到荼靡》聽了下,前奏確有異曲同工之處,曲風上卻更接近歐美的唱法。當然,混淆是非的人多了去,對缺乏理智的黑子奉勸再多也無用。

無用是有用的/或根本沒用的/有何不可

當我是有用的/或偶爾無用的/像也不錯

上張唱《無常》,唱望不到頭的滄海桑田,這張唱《無用》,唱失敗者的自適坦然。看似充斥消極的情緒,卻是反雞湯的正面教材,美中不足的是低音部分仍暴露了甄哥的短板,放在厚重的配樂裡有些緊繃的吃力,好在副歌部分迷幻的假聲足夠抓耳。

【什麼,哪裡】

四磚中值得推薦的一首好歌,唱法看似平淡,卻有融化在心間的力度。乾淨的吉他聲,充滿畫面感的歌詞,亦是對輕生活的銘記與感恩。唱四季流轉,唱詩意棲居,溫暖呢喃著歲月灑落的美好。

日子還需要什麼/一剎那什麼/都是我的風景

用一雙充滿好奇的眼睛,記錄沿途不經意綻放的美景。

【餘波蕩漾】

定位上屬於同《寂寞寂寞就好》《你就不要想起我》一樣的ktv情歌,編排上又比前兩首有了更多提升。一方面薰衣草,星星等意象的點綴,豐富了歌曲的空間感和意境,唱法上則不拘泥於流行化的腔調,更具有盪氣迴腸的特點,哀婉訴說著情感逝去後的幡然醒悟,絲絲入扣的氣息令人瞬間淚湧。

天上死去的星星/依舊在夜空閃亮

穿越千萬年的光/陪伴在我的身旁

與紅磡演唱會驚豔的live相比,正式版本飽受詬病,這與現場演唱的天然優勢分不開。錄音版的效果相形見絀,也不知公司缺錢還是為了凸顯歌手聲線的特點,薄弱的編曲搭配高度情感共鳴,實在過於勉強,給人一種古怪的落差感。就傳唱度而言,當選全輯NO.1自然不在話下。

【靈魂伴侶】

又一首情感濃厚的抒情歌曲,女聲的淺唱低吟灑落在空曠的鋼琴韻律間。氣息沉穩的歌曲往往要求唱功紮實。從完成度上看,田馥甄的情緒把握有了進一步提升,雖然咬字仍有些刻意,氣息浮動卻無比貼合歌曲靜謐的特點。

甘願我的靈魂/困在這個肉身/只求能跟你相襯

與上首相似,通過編曲和作詞來提升意境,這種低音唱法在甄哥身上比較罕見,或許多加嘗試,對於情緒塑造的飽滿也有益處。

【念念有詞】

這首歌放在專輯裡顯得有些不倫不類,曲風之新穎沒得說,可惜小眾得有點收不住,新鮮感過後就只能作神曲膜拜了,立意毫不「日常」,更別提念經般錯亂拼接的歌詞:

金星/火焰/同溫層凌空的閃電

喉結/蝴蝶/不吹灰震動全世界

還真是想到什麼寫什麼,上一張的〈終身大事〉同樣一氣呵成排列大堆意象,卻鬼馬得恰到好處,不會給人愣頭愣腦的違和感。不懂華研幹嘛收入這首歌,轉換曲風?豐富唱腔?只能說,歌兒本身並不差,但夾在數首輕柔的曲調裡,只讓人覺得做作和擰巴。

【身體都知道】

關於「養生」二字的點題佳作,開頭幾句極不適合深夜聽:

你/切片披薩/喝昨夜熬的湯/配無糖的綠茶

天,寫出這種詞的陳信延是有多了解甄哥的日常,簡直活生生的吃貨寫照嘛!歌中傳達的訊息也很健康:身體的信號會比我們更誠實,因此要善待這寶貴的容器,令肌膚無拘束地自在生長。

【慢舞】

和《念念有詞》一樣,屬於聽完後除了旋律洗腦外留不下多少印象的歌,儘管閉上眼能想像出田馥甄唱爵士時微醺的樣子,歌詞還是偏口水,有點像中學生寫命題作文:

我/渴望心靈是淨土/自由地慢舞

想法還算對味,悠長的口琴聲也為伴奏增色不少,但整體沒有太大驚喜,或許《超級瑪麗》那樣奇思妙想的創作更能吸引聽眾。

【獨善其身】

寫再多推薦語都不足以表達我對它的喜愛,當初聽過三分鐘的串燒版本後,便基本斷定這是全磚最愛的一首。開場的混音如空氣般緩緩上升,到田馥甄透明的天籟流入雙耳,真假聲自如轉換,遊走在鄭楠靈性十足的編曲中,堪稱驚豔。

先善待這身體/靈魂再相遇

先善待這顆心/再懂別的心

和開篇的《日常》首尾相應,積極闡釋了「身體髮膚,先愛自己,再愛其他」的觀點,幾近完美地收束了整張專輯的概念。編曲上不同於日常的清淡簡約,意境更為廣闊深邃,特別是田馥甄的和聲穿插其間,讓人在不同風格轟炸後有種清新撲面的感覺,很適合結束一天忙碌時放空大腦來聽。 

如果說《渺小》是對自我世界觀和個性衝突的展現,《日常》則更像同三兩好友之間席地而坐的對話,沒有深奧難解的命題,沒有刻意擺明的姿態。美中不足的是風格延續多元化的同時,部分曲目刻畫得有些突兀,游離於專輯的整體設計之外。在製作層面,編曲富於變化,但仍有不少比前幾張縮水的地方,可算用心有餘,誠意不足。看來華研經歷過上張的路線失誤,依舊要在平衡大眾與小眾之間做出艱難的取捨。既要把握主流市場的風向,又要在音樂性上縱深發掘,實屬不易。我不期待每首都成為質量上乘的精品,但磨了三年「慢工細活」做出的唱片耐聽度確實不及前作,這也挺讓人惋惜的。 

其實我理解田馥甄,懂得她對音樂赤子般的守望與熱愛,不願讓自己的歌路止步於安全區,渴望自我提升和飛躍,也會為她敢於突破的嘗試無條件買單。對一個從偶像團體走出的人,獨自處理音樂上的爭議是多麼吃力,馥甄如此謙遜低調,依從經紀公司的包裝,還時常遭受無端的攻擊謾罵。而她已不再是那個洋溢青春活力的少女,還經得起多少反覆折騰和原地踱步呢? 

我更想說,田馥甄,你不需要為了別人而唱,也不需要讓外界規劃你的演藝道路。粉絲與歌手之間相遇靠的正是緣分,就像有的人迷戀菸酒嗓,有的人喜歡電音,有的人和我一樣,天生欣賞你的音色,欣賞你愛地球,愛環保,謙卑自省的生活態度。而真正的支持者是不會強求你迎合市場做出改變的。我喜歡在一顆小星星底下低頭靜思的你,也喜歡演唱會上熱情四射唱搖滾的你,手握話筒醉意朦朧的你,因為它們都是你獨有的,隔離於閒言碎語和商業操作之外,真實自然的樣子。 

不論如何,我喜歡這張《日常》的價值傳遞,儘管它在製作上有所保留,也讓我對未來更加從容自信的田馥甄有所期待。希望在下一張專輯裡,華研更注重歌曲的內在和諧而非形式的花哨,讓歌手真正為自己發聲,回歸歌唱本身的純粹。 

想起甄哥在《如果》演唱會上的一句話:

 

如果我的冰山融化了,你們也要釋放出自己的熱情。 

請別吝惜你的冷靜與熱情,因為每一面都是不可取代的基因片段,每天既是新的開始,也是舊的重複。就在這忙碌而平淡的日子裡,繼續完整你的音樂地圖,唱出你不凡的思緒,也唱進我們每個稀鬆的日常。

長按下方二維碼下載豆瓣App

相關焦點

  • 田馥甄爆料姐妹日常
    田馥甄爆料姐妹日常時間:2016-08-05 17:44   來源:梅州日報   責任編輯:毛青青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田馥甄第四張全新專輯《日常》暌違兩年多終於在日前正式發行,7月28日,田馥甄飛赴北京舉辦新專輯內地記者會。專輯起名《日常》,田馥甄想要把自己的日常和大家分享。
  • 醞釀兩年催聲田馥甄新專輯《日常》
    ­  北國網訊(徐碩)睽違兩年多,在歌迷殷殷期盼下,田馥甄新專輯《日常》,別於上一張專輯《渺小》的宏觀而嚴肅的視野,《日常》表現出田馥甄輕鬆的生活觀,以簡單且每個人都會有共鳴的概念,表達她愛著一切簡單如常的美好事物,享受當下的每刻,也鼓勵大家讓規律的日常變的豐富精彩。
  • 田馥甄:日常生活,獨善其身
    S.H.E的奇幻旅程轉眼走過15年,那個懵懵懂懂的忙內唱著唱著變成了田馥甄。曾經依附在組合裡話不多且帶著隱隱的依賴感,卻在後來的個人音樂道路上綻放出獨特的光彩,閃著耀眼的光芒。從背著偶像包袱在華語樂壇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到如今田氏音樂與田氏唱腔被人津津樂道,這其中,經歷了捧場經歷了非議經歷了心酸經歷了百態。
  • 新碟推薦 田馥甄第四張個人專輯《日常》
    專輯名稱:日常歌手名稱:田馥甄製作發行:華研國際發行日期:2016年07月13日專輯語言:國語
  • 田馥甄《日常》T版首版 2016新專 少量入
    田馥甄 2016 新專《日常》T版首版小鎮各店已上架少量入 田馥甄第四張個人專輯『日常』 終於催聲成型! 傾聽田馥甄的『日常』 陳珊妮、周耀輝、施人誠、葛大為、黃韻仁、姚若龍、崔欽翔(謊言留聲機)、王治平、藍小邪、麻吉弟弟、馬毓芬、鄭楠、李雙飛、徐世珍、黃淑惠、文慧如… 集結華語樂壇頂*音樂團隊,聯手打造十首*不平常的日常專輯!
  • 【974 KuMusic】新歌擂臺:田馥甄的奇幻《日常》
    時隔兩年多,Hebe田馥甄終於帶來她的第四張個人專輯《日常》!
  • 你的靈魂伴侶田馥甄的日常已上線
    張田馥甄最新專輯《日常》的蝦米數字版性子急的可以直接拉到文末看參與方法請支持正版哦,謝謝:)2010年,田馥甄以超級新人之姿單飛發行專輯《To Hebe》,其介於文青與流行之間的音樂風格加上高顏值為其圈粉無數,許多路人驚嘆:原來S.H.E不只是偶像團體,裡面也有很會唱歌的田馥甄。
  • 【華研MV】田馥甄 Hebe Tien [ 日常 Day by day ] MV 拍攝花絮
    《日常》MV裡一窺田馥甄的居家日常 Hebe田馥甄為拍攝《日常》專輯的同名歌曲《日常》,前往宜蘭民宿享受田野生活,自喻為一日小農,採蘿蔔、剪葡萄、蒔花弄草。走在田間小道上她,享受地呼吸著她喜愛的「鄉間的味道」,回到民宿後再洗手做羹湯,在爐火前準備清燉蘿蔔湯的動作,流暢又嫻熟,儼然將她居家日常的一面,搬進了MV中。 一向很喜愛花草植物的田馥甄,因為工作經常外出,所以多半只能在家種一些易生長的黃金葛、多肉植物,「我現在也有種朝天椒和金桔,朝天椒長出過一兩支,而金桔很可惜後來都沒有結果了。」
  • 聽著簡單平常,實際上卻既不簡單,也不平常
    諸惡莫做,眾善奉行,自淨其意,聽起來簡單,也很平常,然而,這世間的道理就是這樣,看起來最簡單,最平常的,往往既不簡單,也不平常。不管談到什麼高深的話題,人人似乎都變成了理論家,想要用一兩句話,就對一門學問下定義,佛教也逃不過,很多人都想用簡短的幾句話來解釋什麼是佛教,可是,這實在是一言難盡的。要說起佛教,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有教無類,有求必應。
  • 在田馥甄的「日常」裡學自己相處一世的智慧
    田馥甄曾經坦言過,自己其實是「外冷內熱」的性子。Hebe說:我平常不輕易掉淚,我們曾經在車上談到誰先死,誰後死,假如誰死了怎麼辦,我的眼淚啪就下來了。唯獨Hebe田馥甄,越是冷靜、寡言的她,感情世界就越讓人好奇。曾經有人拿田馥甄的情感炒作,但對於來自外界一切抹黑,她從來都拒絕回應。作為一個歌手,田馥甄說:「介懷太多,音樂就不樸實了。」但她也是「偏心」的,她不在意他人對自身的評價言論,但卻寵粉絲寵上了天。
  • 日常的瑣碎,田馥甄來告訴你
    時隔兩年慢工細活田馥甄第四張個人專輯『日常』終於催生成型!由「人間煙火」、「餘波蕩漾」打前陣今天,終於整張專輯揭開面紗每一首都很喜歡啊!每一首都合足了胃口!這樣的專輯大概就是完美的了吧!『日常』作詞:藍小邪作曲:黃韻仁編曲:黃韻仁製作人:黃韻仁緊貼主題,旋律輕快,曲風清新,欣賞每日裡的平凡事情,順其自然享受當下,這是田馥甄的生活態度,也是她要告訴我們的。
  • 田馥甄的「日常」 與我們遙遠的相似性
    送上新專輯「 日常」裡的《餘波蕩漾》請購買蝦米音樂數字版,支持正版哦 (●─●)田馥甄的日常,與你的日常,是否有著遙遠的相似性? 田馥甄的「日常」有時是這樣:「一口什麼 一杯什麼 溫暖我一盤什麼 一碗什麼 撫慰我」你是不是也會在心情不佳時被一杯溫暖的咖啡撫慰治癒,在工作焦心忙碌的夜晚喝到了一碗媽媽煲的湯而倍感安慰
  • 遇見日常之外的hebe田馥甄
    見到Hebe田馥甄是在前兩天的freeplus「日常之外」home party活動上。
  • 田馥甄的《日常》:為何一邊想挑刺,一邊還想Replay?
    關於《日常》,有一個不免要說的關鍵人物——她在這張專輯出來時,被提及最多,卻也是「中槍」最多,就是王菲。田馥甄與企劃團隊,其實從來都不避忌王菲。六年前第一張個人專輯《To Hebe》面世前,「只聞其聲、不見其人」的宣傳手法,就是在打田馥甄聲似王菲的擦邊球。
  • 田馥甄被罵,真不冤
    但偏偏也是因為選擇性定律,讓我有了一個習慣:並不喜歡看明星們的日常人設,反而更喜歡看他們在大是大非事情上觀點和行為。明明明星才是很多未成年人會關注的焦點,甚至有不少明星都被未成年人當做是自己的偶像,包括田馥甄自己在內,她自己就是一個公眾人物,然後身為偶像的他們,不從自身進行修煉,反倒是怪起了公眾的輿論監督,要求對網絡對公眾人物的負面新聞避而不談
  • Hebe 日常 數字專輯 預購(人間煙火 首播)
    12點,蝦米音樂鐵桿粉絲榜、阿里星球鐵桿粉絲榜各自的 TOP 10用戶將獲得限量演唱會周邊,共計20個名額,每人1份。同時,其中 TOP 3用戶還將加贈獲得與田馥甄單獨合影的幸運機會,一共6個名額(獲獎名單將在蝦米音樂官方微博公布,通過贈送換得的專輯不計入粉絲排名哦)代購謹防被騙聲明:目前平臺支持的支付方式有支付寶和蘋果內購兩種支付方式,不要輕易相信陌生代購,以防被騙,建議大家可以找身邊有支付寶的朋友幫忙購買哦。
  • 田馥甄曬日常 因這一點被疑在熱戀中
    Hebe田馥甄聲音甜美,出道多年一直專注於做音樂,為我們帶來了很多經典的歌曲。她無論是在組合裡,還是獨立發展,她都保持著自己的特色,過硬的唱功圈粉無數。雖然事業順利,但是36歲的田馥甄感情還處於空窗狀態,令喜歡她的網友真是操碎了心。
  • 林俊傑追求田馥甄十多年不放棄,為何田馥甄一直拒絕?
    林俊傑喜歡田馥甄這事已經是娛樂圈公開的秘密了,從2003年開始,當時只有22歲的林俊傑就曾表示暗戀田馥甄,如今15年過去了,現年已經37歲依然單身的林俊傑,是否一直在等待田馥甄呢?田馥甄這個名字不是所有人都熟知,但如果說到臺灣人氣組合SHE,相信大多數人都不會陌生,而田馥甄就是組合中的Hebe。林俊傑喜歡田馥甄不只是嘴上說說這麼簡單,2012年林俊傑演唱會想請Hebe當嘉賓,笑稱「她是我喜歡的類型」,還求助于田馥甄的閨蜜Ella,想讓她在田馥甄面前多說好話。
  • 前奏越長越不簡單,田馥甄新歌打破一貫風格
    越來越文藝範兒的田馥甄2019年發新歌的速度讓人欣喜,《一一》還沒聽夠,最近又上線了新歌《先知》,雖然因為疫情暫時取消了小巨蛋的演唱會,但是發歌速度彌補了歌迷們的些許遺憾。希望以後不管有沒有疫情,都能保持這個頻率,加油Hebe!
  • 全球首播 田馥甄第二波抒情主打《餘波蕩漾》超清電臺版試聽
    2013年發行第三張個人專輯【渺小】,專輯剖析田馥甄個性的衝突矛盾與對生命生活情感的自我省思,專輯推出後就獲得廣大迴響。2014年首次以個人的身分舉辦『如果 田馥甄巡迴演唱會』,門票短短開賣10分鐘就全數售罄,一票難求,盛況空前!自臺北小巨蛋開始起跑,至今走過了無數個城市,數十萬人共同見證了田馥甄獨特的個人魅力及演唱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