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

2021-02-25 三輝圖書

一名叫做「XX 1984」「(前兩字已隱去)的書友在昨日的微信文章下留言說:

現在說話的只有兩種,真傻的和不傻的,前者人數眾多,後者如同暗夜微星。裝傻的居中,從來不開口評論:活著不好嗎?歷史一直就是這樣!」

「真傻的和不傻的」這個有些武斷的劃分暫且不論,但「暗夜微星」這個比喻微信君甚是喜歡。

《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一書的主角們似乎就是這些「暗夜微星」,因為他們是來自集體內的異見聲音,他們發聲說「不」並且為此付出沉痛代價。更可貴的是,他們都是力量微薄的普通人,相當保守的小官員、有些懶散的小市民、未曾想過違抗政府的普通士兵、有孩子需要照顧的單身母親.

正是這些普通人的反抗故事證明了:平凡靈魂亦有抵抗「平庸之惡」的巨大力量。如作者所言:

這樣的故事之所以值得關注,不僅僅因為我們所生活的世界嚴重缺乏關于堅守道德的英勇之舉的強有力的實例,還因為現代人對罪惡的定義幾乎總是漏考慮一點,那就是:決定究竟是服從還是抵抗不過是——一種選擇。

在今天的推送中,跟大家分享的是該書的後記,這篇後記同樣是從一個抗命故事開始的,一名叫做萬德維爾德的美國軍人,為一名被關押在關塔那摩監獄的阿富汗囚犯發聲,證明其認罪聲明是刑訊逼供的結果,因此犧牲了職業生涯,變成了一個「抹黑國家的叛徒」。

借著這個故事,作者叩問了很多我們應當去追問的問題,發聲的代價,說「不」的力量,良心的法規.

—————

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

文/[美]埃亞勒·普雷斯

譯/劉靜雯

選自《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

本文為節選,標題均為編者所加

 

怎麼會有人甘願經歷這樣的折磨?到底值得嗎?在我探尋答案的旅程中,當我傾聽曾拒絕放棄堅守原則的人講述他們經受過的痛苦的時候,經常發現自己對此抱有質疑,特別是他們的行為並沒有帶來多大不同的時候。戴勞·萬德維爾德顯然有過相似的質疑。他被現役部隊開除大概三年後,關塔那摩的關押中心仍在那裡照常運轉,而他的生活卻被顛覆了。最近,他受邀到哈佛大學法學院的一個活動上做演講,這個活動的名稱是「刀鋒:堅持原則/以職業犯險」(The Razor’s Edge: Standing on Principle/Risking Your Career),一個寫了一本關於反抗者的書的政治學家在活動上發表了看法,萬德維爾德感到非常有共鳴。他告訴我:「那位政治學家說,認為提出反抗的個人能夠起到一定作用的看法是錯誤的。你沒法帶來改變。你只是給自己帶來痛苦。」

這是根據經驗總結的真話,我想知道法學院的學生們會通過這個活動學到什麼。這個活動告訴他們不要讓自己的職業生涯偏離軌道,以及為什麼應該小心地避免漂向「刀鋒」附近。記者們喜歡想像他們通過講述有勇氣堅守道德的人的故事能夠激勵人心,希望具有原則的反抗者令人振奮的故事能夠促使反抗精神傳播開來。但如果那些故事以真面目告訴世人,會不會造成相反的結果,即願意以職業生涯犯險並堅守原則的人群沒有增多,反而變少了?

戴勞·萬德維爾德似乎會同意這一點。然而,當我問他有沒有後悔過自己所做的事時,他搖了搖頭。他說:「如果我否認這件事帶來的某些後果曾令我後悔的話,那就太假了。但對於最初的決定呢?不,我不後悔。」原來,原因之一是萬德維爾德實際上不是「獨自反抗者」。連他在內,關塔那摩有七個官員都因為相似的道德疑慮而被開除、投訴或主動辭職。最早一例是一位名叫史蒂芬·亞伯拉罕的美軍預備役官員最終提出了宣誓書。他負責的案件是「布邁丁訴布希案」,這個案子上訴到了最高法院,最終關塔那摩的犯人獲得了人身保護權。萬德維爾德告訴我他被開除後,有一些事情變得好多了,他認為這不僅歸功於說出心聲的官員們共同的影響,也歸功於外部聲援他們的組織施加的壓力。他說:「如今的相關部門已經比它們剛開始時要公平很多了。他們對強迫證詞的使用加以限制,賦予被告人更多的權利,對一些罪行進行了重新定義。我不會蠢到說這都歸功於我,不僅我的反抗起了一些作用,那些民權組織、美國公民自由協會、憲法權利中心都起到了作用。」

之所以說他們起到了作用,是因為儘管這些組織的成員的目標相對比較局限,但是他們的良心之舉卻有疊加增強的效應。誰會知道以色列第一個拒絕到佔領地區執行任務的士兵是否僅僅是不想讓雙手沾染血汙而已,但事實是,自他提出拒絕後的幾十年裡,又有幾百名應徵入伍的士兵做了同樣的事。顯然,1938年保羅·格魯寧格違反法律的時候,他的目的不是要敦促瑞士重新審視它的過去並且進行某種集體靈魂探索,但正是他堅持原則、拒絕服從的這一舉動觸發了後面的事情。梭羅堅稱他「並沒有決心致力於根除一切罪行,即便是最大的罪行」。但是,他寫的那篇關於為什麼他不願意交稅的文章最終激勵了很多秉著良心的異見者們堅持了正義,其中就包括小馬丁·路德·金,他在學生時期讀到了這篇文章,深受梭羅的影響。(路德·金在他的自傳中寫道:「我堅信,不與惡人合作的道德義務和與好人合作的道德義務同等重要。傳達這一觀念的人裡面沒人比亨利·戴維·梭羅更有激情和說服力。他的文章和個人智慧讓我們得以傳承富有創造性的抗議。」)

***

既然正如法庭有時判定的,良心「不過是一種個人道德準則」,個人無視其他聲音來遵從它,那麼為什麼會發生上述的這種連鎖反應呢?部分原因正如哲學家麥可·沃爾澤所說,這種說法並不絕對正確。良心這個詞指的是「對於善惡的普世理解」,這套準則並非脫胎於與世隔絕的狀態,而是脫胎於與他人的互動和在組織、部門、政黨、工會、職業機構、部隊中的參與。沃爾澤寫道:「個人的決定和這些決定所基於的道德準則之間是存在區別的。決定可能最終是我們獨自做出的,但是道德準則當然是我們共享的。」

在每一個社會,都存在不認同大部分其他公民認同的道德準則的反叛者和破壞者——不論權威人物希望他們相信什麼,他們都嗤之以鼻,並以此為樂。本書所討論的反抗者不是這一類人。他們的問題不是輕易地不理會他們所身處的社會或組織的價值和理想,而是認為這些價值和理想不可動搖。對保羅·格魯寧格而言,不可動搖的理想是他認為所有瑞士公民應該和他一樣珍惜歡迎陌生人的傳統。對亞歷山大·耶夫蒂奇而言,這種理想是從他母親那裡繼承下來的且在「手足情深,團結統一」裡呼籲的寬容精神。對於阿夫納·維施尼策而言,它是相信以色列軍隊真的是「世界上最具道德的軍隊」。對於萊拉而言,它是她認為她的每一位同行都應該履行進行盡職調查的義務。一個更加世故的犬儒主義者可能會斷言他們相信這些事情簡直太天真了。但是,如果他們更加世故一些的話,就不會那麼堅守他們認為具有指引作用的原則了,也不會在看到那些原則被人妥協或無視以後感到那麼失望了。

戴勞·萬德維爾德告訴我:「我從一個真心相信這些理想的人,變為了一個感到真的受到欺騙的人。」與我遇到的其他拒絕從眾者一樣,正是因為他親眼目睹自己深信的理想遭到玷汙,而且同樣重要的是,他想要施展道德想像力的願望成了他工作的阻礙,才促使他做了他做的事。亞當·斯密認為,這種能力是人類普遍具有的,他的觀點沒錯:對我們因為保持沉默或者服從權力而可能傷害到的人感到同情,並不需要特別的天資或聖潔的美德。

然而,不理會道德想像的傾向同樣普遍——人們往往會使自己遠離自身行為造成的後果,依靠某種意識形態來將其正當化,把我們造成的傷害的責任推卸給處於指揮鏈上級或下級的人。在一個不講人情的巨大力量統治的世界裡,因果之間的聯繫越來越不緊密,當個人陷入需要妥協的情況,幾乎都會這樣推卸責任,不僅僅是因為困境非常極端,也許更是因為他們只是凡人。指責那些當有悖良知的事情發生在眼前卻沒能鼓起勇氣的阿布格萊布監獄的士兵或「二戰」中服從命令的人很容易。然而難得多的是,承認甚至意識到,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多麼習慣於通過把有悖良心的非正義事件歸咎於體制、境遇或者上級來避免做出讓我們不舒服的選擇,或者我們多麼不習慣於問一問,我們的被動和默許可能在縱容有悖良心的事以我們的名義進行上扮演著什麼角色。

 ***

從假裝虔誠地給在盧安達等地「對抗罪惡」的人頒發獎章,或者像《時代周刊》那樣表彰揭發美國存在的假帳現象的告發者來判斷,我們生活的世界把克服被動視為光榮的事。然而在現實中,我們都知道這麼做風險大,而且很危險,因為人們在義務和良心的界線該如何劃定的問題上很難達成統一。世界上大多數地方,早在幾個世紀以前就明令禁止的虐待違背良心嗎?那些在布希執政期間誹謗一些質疑警方刑訊逼供的異見者的人認為沒有。耍小聰明騙取老百姓積蓄的人喪失了良心嗎?華爾街上就是這麼做的,而且從中獲利的交易者們認為沒有。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前的那段時間裡,他們從來沒有停下來道過歉。(金融危機爆發後,政客們也沒有要求他們道歉,反而開始削弱或者逃避對金融行業的監管。)那偷別人的土地有悖良知嗎?西岸地區把搶奪土地視為落實上帝計劃的猶太人認為沒有。即便是確實認為這些事有悖良知的人看到士兵、公職人員或者他們的同事在這些事情上抱著不肯妥協的立場也會感到緊張。如果我們也認為一些明目張胆的惡行正在發生,那是不是應該抱以相似的立場?我們真的想要被人提醒我們已經做了什麼妥協了嗎?

不可避免的是,展現道德的勇氣會導致不一致,並讓很多人感到不舒服——也許從來沒有想到過會說不的、信得最深的人會感到最難受。蘇珊·桑塔格寫道:「對我們所有人而言,因為對忠誠的看法不同而打破層級、招惹反對和責難、冒犯大多數人是很難的。」她說得沒錯,沒人覺得這樣做容易。但是一生都在努力讓自己接受絕大多數人價值觀的服從者會比有想法一致的同伴陪伴在身邊、習慣了站在社會邊緣的異見者感到更難。戴勞·萬德維爾德告訴我,他最怕的不是失去工作,而是背叛那些曾經為了共同的價值觀和信念,同他並肩作戰甚至戰死的同伴。也正是這些價值觀和信念促使他在關塔那摩案件中「保持異見」。「我內心鬥爭最大的一個力量源泉是,是否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我正失信於我的戰友們—特別是那些犧牲的戰友。」他說,「我讓他們失望了嗎?從最壞的意義來說,我是不是站到了敵人的那一邊?」

事實證明,這種擔憂是沒必要的。讓萬德維爾德大感欣慰的是,他的部隊裡沒有一個士兵質疑他的忠心。他告訴我許多人寫信給他說:「戴勞,我們不了解這件事,但是我們了解你—如果你有任何需要,給我打電話。」他說:「他們了解我,我們的戰友情永遠不會散。」就算他們的情誼受損,我感到萬德維爾德仍不會後悔他所做的事,因為他成功地避免了背叛一個他知道自己無法逃避其判斷的人:他自己。報導他故事的報紙跟我一樣,不可避免地把讀者的注意力引向他所遭受的來自軍方的報復。然而,它們沒有提及他所收穫的無法量化的東西,這些收穫讓他在談論自己的經歷時,聲音裡時常流露出感激之情,也讓他以前的一些同事感到羨慕。他告訴我:「我去關塔那摩的時候是身負使命的。我達成的使命也許是自我救贖。」

相關連結:

最黑暗的時刻,常常是黎明即將到來之際

 ▼

《美麗靈魂:黑暗中的反抗者》

[美]埃亞勒·普雷斯(Eyal Press) 著

劉靜雯 譯

三輝圖書/中信出版集團 

ISBN : 978-7-5086-7260-1

定價: 45.00元

已上架

  ▼

在世俗認可的觀念與看似堅實的制度面前,「說不」是一件極需理智的頭腦和道德勇氣的事情。在本書中,記者埃亞勒·普雷斯以多年的觀察、採訪入手,以神經科學、組織行為學和道德心理學的前沿實驗成果為輔助,講述並分析了四個普通人如何為「正義」發聲的故事。

從「二戰」前庇護猶太難民的瑞士移民局警官,到巴爾幹種族屠殺中拯救異族難民的塞爾維亞人;從違抗軍令為巴勒斯坦受難者提供援助的以色列士兵,到華爾街揭露客戶存款黑幕的分析員——在一個個看似簡單的舉動背後,他們打破偏見,捍衛良知,凸顯出平凡靈魂中亦有抵抗「平庸之惡」的巨大力量。

編輯 | 蟹小謝

相關焦點

  • 愛始於《終身美麗》,聽靈魂在傑作中冒險
    愛情始於《終身美麗》,聽靈魂在傑作中冒險。信者得愛,鄭秀文與許志安,分分合合,一步一步愛。之前網友還對這對眷侶二十多年的情分十分感動,聲稱是他們讓人相信了愛情!可在兩人結婚不到6年的時間,許志安被爆出出軌傳聞,十分打臉,網友都表示心疼鄭秀文。
  • 黑暗中的靈魂有罪,但真正的罪人是製造黑暗者
    為了找份工作,他們做假學歷,滿口謊言,甚至不擇手段地去陷害別人。電影中,媒體將此定性為隨機殺人事件,但作為上帝視角的觀眾知道,這並不是無緣無故發生的。在歷史和現實中,這種事情時刻都在發生。忽然想起了雨果的一句話:「黑暗中的靈魂有罪,但真正的罪人是製造黑暗者。」說完了下層人,再來說說上層人。電影裡對樸家人最多的評價就是單純、善良、好騙。事實真的如此嗎?
  • 黑暗精靈的靈魂中被刻下了一個神秘的標記
    黑暗精靈的靈魂中被刻下了一個神秘的標記,正是這個標記吸引著色虐的注視。「這是享樂教派的印記!高等精靈中也出現了享樂教派腐化!」萊恩馬上就聯想到了享樂教派,這個信仰色孽的教派才會留下這種標記。這說明對奧莉卡施以毒手的高等精靈也是個色孽崇拜者。
  • 漫讀電臺丨黑暗中的「靈魂」唱者
    《二泉映月》是他在中國傳統音樂的基礎上嘔心瀝血創作出來的千古絕唱,是他感情的真實流露,更是我國傳統音樂體現的一種「靈魂」的歌唱。阿炳(1893年8月17日—1950年12月4日),原名華彥鈞,出生於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
  • 薩滿之旅 | 有關靈魂/黑暗/附身(中)
    在現實中,驅除附體實際上是無痛的,會讓人感覺如釋重負,不再感覺沉重。6. 你只有在注意靈魂或惡魔時、關注它們時或想到它們時才會被附身。如果你不注意它們,你就不會惹上它們。這是錯的。這就好像是說,如果你和某個染上愛滋病的人發生關係,只要你不注意他們,你就不會被傳染。
  • 《DNF》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怎麼得 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獲得...
    2020年已到來,DNF國服即將迎來100版本,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是DNF100版本新推出的一種材料,不少玩家都想知道具體怎麼得,下面... DNF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怎麼得?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獲取攻略。
  • 趣談遊戲:《黑暗靈魂3》遊戲測評!
    有時你會覺得自己像個倖存者,在看似美麗的房間裡緩緩前行,手中的盾牌就像是一封道歉信。有時,你會覺得自己像一個微小但可怕的食肉動物,在巨人和龍的猛衝中潛入水中,攻擊腳踝和腹部。這兩種風格在長達60-70小時的冒險中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當然,你可以通過適當地調整角色的屬性來調整重點。但是一個重要的缺點是黑暗靈魂3缺乏自己的聲音。
  • 《DNF》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轉換器怎麼玩 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
    這是DNF100級上線的新功能,小編這裡帶來了DNF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轉換器玩法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 DNF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轉換器玩法攻略 DNF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轉換器有什麼用?怎麼獲得?
  • 冷知識:黑暗收割能從英雄靈魂中收割靈魂嗎?
    ①:劍姬用海克斯腰帶可以打到敵方英雄靠近牆角的破綻看過鍋鍋以前文章的同學一定知道劍姬的破綻可以用任意有方向性的傷害來觸發,例如大亂鬥中的雪球,冰槍,破敗的主動效果都可以。其中海克斯科技腰帶更勝一籌,如果使用得當,腰帶一次可以打掉打掉敵方英雄2-3個破綻。其實不光如此,利用腰帶還可以打出難以用平a打到靠近牆角的破綻。
  • 《DNF》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有什麼用 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用處...
    導 讀 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是DNF100版本新推出材料,目前已經在體驗服時裝。
  • 《DNF》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轉換器怎麼玩 黑暗靈魂轉換器玩法攻略
    這是DNF100級上線的新功能,小編這裡帶來了DNF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轉換器玩法攻略,一起來看看吧! DNF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轉換器玩法攻略 ... DNF暴力搜捕團的黑暗靈魂轉換器有什麼用?怎麼獲得?
  • 《DNF》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怎麼獲得 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獲取...
    導 讀 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是DNF100版本新材料之一,目前該材料只是實裝體驗服,所以很多人並不知道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掉落點
  • 薩滿之旅 | 有關靈魂/黑暗/附身(上)
    這世界上沒有惡魔或黑暗力量、靈魂、天使或神。唯一存在是地球上的生命。這是錯的。在地球生命的實體維度之外,還有著非實體的存在,其中有黑暗方,有光明方。那些目光無法看透生命實體維度的人實際上都會被困在意識層面上。他們的意識被困在實體維度中。這就好像他只能看到生命的一小部分,進而認為這一小部分就是存在的一切。
  • 地心探奇 黑暗中與靈魂的對話
    黑暗和喪失方向感是絕大多數人從未體驗過的。要怎樣克服自身對未認知世界的恐懼、感官在黑暗未知中所產生的種種不安?探洞正是這樣一種極具挑戰性的心理對抗運動,它的魅力就在於你永遠不知道下一步會看見什麼,能滿足你無限的想像,不斷探索的欲望和好奇心。今晚21:40《發現新廣西》攝製組深入地心,會有怎樣的發現呢?      我國的洞穴探險有著豐富而獨特的資源。
  • 信心365 丨 高貴靈魂從不與黑暗講和
    他們行事,受高貴之靈魂驅策;他們為人,以清醒之良知為標尺;他們言說,憑真理之光明矢言。這些惟是高舉基督十字架之人生命最為本質的品格。與之相反,則是卑賤的人。一個卑賤的人從無自己獨立思考,亦無法形成自己獨立思想的人,他們為了短暫現世的自私之利,不惜把靈魂出賣給彼列,從而換取充滿罪惡味道的好處;他們為了看似成功的欺世之名,不惜把良知交付給黑暗,從而竊取充滿地獄色彩的利潤。
  • 《DNF》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在哪爆 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掉落出處
    導 讀 DNF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哪裡爆?這次新版本將會帶來不少稀有材料,比如暴戾搜捕團的黑暗靈魂。
  • DNF暴戾搜蒲團的黑暗靈魂作用介紹 黑暗靈魂有價值嗎
    DNF暴戾搜蒲團的黑暗靈魂這個道具有什麼用處嗎?那麼一起來看看吧。
  • 讓黑暗的中有趣靈魂相遇!
    開了燈/眼前的模樣/關了燈/全都一個樣上個情人節我們玩了直播(不好意思你們沒活捉到我)這個白色情人節我們晚一點不一樣的關上燈讓我們的靈魂在黑暗中相遇關上燈是否全都一個樣讓我們共同見證黑暗深處的故事。同樣的節日,不同的故事每一次夜幕降臨我們都期待而他們,大學生來了的KOL攜鮮肉美女關上燈,在這個白色情人節與你們一起探索黑暗中的靈魂當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時
  • 日本成人暗黑動漫: 在黑暗的黃暴中,我看見了美麗的花兒
    再黑暗的黃暴也能開出美麗的花兒電影:《獸兵衛忍風帖劇場版》,1993關鍵詞:瘟疫、血鬥、斷肢、黃暴美肉體的美麗、人性的美麗,與一切邪惡和黑暗形成巨大反差。一個殘缺的悲劇,講了整整一個半小時,灑不完的血漿,直至片尾曲才將血腥氣味柔化。
  • 【心理分析】《紅書》中的靈魂(下)
    靈魂對他的回應則是向他顯示出,通過輕視她,他輕視了與內在世界有關的一切。如果不能與內在世界相連,人就會喪失與生命的情感連接。在通往其內在旅程的路上,榮格在《塞古都斯》一書中說道:「我愛美好者的美麗、精神富足者的精神、強壯者的力量;我嘲笑愚蠢者的愚蠢、輕視弱者的弱點、中庸者的中庸,厭惡惡劣者的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