頑主是一種京味兒文化,不過未必是不學無術!關注私信:zk520j7
關於老北京四大兇宅的說法各異,究竟是哪四大兇宅?
一、西單小石虎胡同33號
老北京的胡同多,趣味和講頭可大。這西單小石虎胡同33號在清時是宗學府,《紅樓夢》作者曹雪芹到西山著書之前曾在這裡當「鄰曲」。紅學大家周汝昌說:「院裡的一株棗樹,應該『見過』曹雪芹的。」周老說的這棵古棗樹,今天仍矗立在北院內,它高10米,幹周長2.8米,迄今已有600多年的樹齡,被稱為「京都古棗第一株」。
小說家曹雪芹曾先在同一胡同內馬齊家任教,遇見郭敏、郭城二兄弟結成詩社,與二人交往甚厚,詩歌唱和之外,還靠二人的不時接濟。後來,曹家屢逢劇變,曹雪芹離開蒜市口,曾遷居到此。曹雪芹就在這裡寫下了《石頭記》,據當地久居的大爺說,在這裡住的人,時間長了都會在夜裡聽年輕女人幽怨的吟詩聲,還有錚錚地絲竹弦歌之聲……
二、傳說中的石虎胡同七號的松坡圖書館
松坡圖書館是由討過袁世凱的雲南蔡鍔將軍之名命名,主館曾設在北海快雪堂,梁啓超任館長。此地在明代是常州會館,據傳是後來又成了吳三桂的住宅。陳圓圓的芳魂幾百年來都在這條幽深的胡同升空遊弋、飄蕩,只差沒說「還我命來」……
三、是二龍坑的鄭王府
一位古姓大媽說,她祖上是滿族人,老人講他們祖先就是鄭王府的包衣家奴,百年間,王府周圍三人多高的旋風常常得見,奇怪的是,十步之外就根本無風……
四、是傳說中的虎坊橋湖廣會館
清代,湖廣會館是大名鼎鼎,光緒年間,這個所在一時風雲際會,在此處下榻清談飲茶聽戲的才子、達人多為名動朝野之輩。此處鬧鬼之說由來已久,非譚復生(嗣同)公歿後方有。百姓曰,此處建會館之前為一片墳塋,南方人稱之為亂葬崗子,後民國初年有佛山大商人楊弘業斥資建義莊,僱一面如非洲獅的麻風病老頭兒看管義莊,這老頭兒長得跟外星人下凡似的,待老人在此居住之後,亂葬崗子原來的夜夜鬼哭和磷磷鬼火漸漸少了。
直至老人無疾而終,因為其曾患麻風,面目駭人,從無百姓趕上前搭訕,老人的身份也永遠成了迷。自老人死後,厲鬼重生,有行止不端或者不孝人家常見牆外無端扔來些石頭瓦礫,並傳來訇罵聲,開門卻杳無一人。從此,好長一段時間,虎坊橋一帶,即便單身男子,亦不敢夤夜出行。
想每天都收到聯盟的精彩內容嗎?
1、請點擊頂部「京城頑主聯盟」關注
2、請長按下面的二維碼識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