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我看過最好的戰爭片

2020-09-14 飛雪66568

 《八佰》觀後感

最近剛看完一部熱播電影《八佰》。這是一部以戰爭為主題的,催人淚下的感人電影。

這部電影一開始,百姓們隔岸觀火,好像他們離戰爭很遠,其實,只有一條河。這條河不僅隔開了戰爭,更是將國人們連在一起的一條心,也硬生生的隔開了。那些看客們對戰爭漠不關心,人們變得麻木不仁。

那邊是天堂,那這邊便是地獄。

在河對面,殘酷的戰鬥開始了。有些戰士英勇無比,面對敵人毫不退縮,甘願充當人肉炸彈;但是有些戰士們在面臨死亡的威脅時,也會感到害怕,會想要逃跑。一群大男人們在一起時,會互相開玩笑,也會一起看著對面的美女兩眼發直。明知結局只有死路一條,卻還是不放棄理想,拼盡全力共同守護著一個倉庫,守護著他們的理想與家園。

「國人皆如此,倭寇何敢」

電影中有許多個性鮮明的人物,我印象深刻的有三個人:卑微中帶著猥瑣,猥瑣中帶著怯懦,怯懦中帶著算計的老算盤,他選擇了偷渡過河,選擇了自己的小家;膽小好色的老鐵,最終也克服了自己怯懦的性格,成長為一名真正的戰士;還有羊拐,看似油滑,其實重情重義。而老鐵和羊拐選擇了守護自己的理想,保衛國家。

《八佰》不僅是一部電影,更表達了大家對祖國的愛,對戰士們的尊重和敬佩。

《八佰》,值得一看!

相關焦點

  • 《八佰》:年度最好哭的戰爭片?還是歷史虛無主義?
    《八佰》院線上映那會,列表首頁就出現了很嚴重的兩極分化。一群人說,這是今年看過的最好哭的戰爭片;另一群人說,《八佰》根本沒有尊重歷史,完全是歷史虛無正義。最近,《八佰》上線網絡平臺,隨著越來越多的人觀看了這部影片,關於影片的爭議再次成為熱點,那麼,《八佰》應該如何被看待?
  • 《八佰》:華誼的年會攢出了一部國內最好的戰爭片
    命運多舛的《八佰》成了疫情後第一部熱映的新片,影片取材於真實的抗日歷史,是淞滬會戰的最後一仗,11月1日謝晉元奉命撒出四行倉庫後,淞滬會戰結束,上海淪陷。 影片的上映也是一波三折,今天我們不聊此戰的背景和意義,就來聊聊電影本身。
  • 《八佰》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
    《八佰》出乎我的預料,它真的是一部最不像戰爭片的戰爭片電影。為什麼這麼說呢?雖然它是虛擬的人物,卻是真實的事件。一般我們的導演拍戰爭片,都是拍有勝利意義的且正向積極的戰爭片,讓我們觀眾看得熱血沸騰的同時,嘴裡還操著粗話——「打他娘的小日本」。那種感覺,用一個字來形容便是——爽。怎麼能不爽呢?從視覺到感覺,爽得裡外通透。看的時候爽,看過之後想起來還是爽,然後將這份爽的感覺講述與他人,就變成了N倍爽。
  • 十三年前的這部電影,是比《八佰》更真實的國產戰爭片
    今年暑期檔一部《八佰》橫空出世,讓很多人討論起誰是最好的戰爭片? 我說它是最好的國產戰爭片,大家沒意見吧! 最近戰爭片《八佰》大火,許多人去影院打卡看片,影院也漸漸復甦,這部電影的上映拯救電影院,同時也引起了大家的諸多討論。
  • 國產十佳戰爭片《八佰》無緣上榜,你看過幾部?
    4、《大決戰之遼瀋戰役》;至少是最好的戰爭片之一吧。本身解放戰爭就是很宏大的,只要能拍出十分之一,都能稱之為佳片。對於這種根正苗紅的片子或者書,現在是越來越喜歡了,因為我相信我D是充滿自信的,肯定會實事求是的敘事,整個歷史階段,就是一部宏大的史詩。一定要堅持四個自信,呈現事實即可,林biao就出現了,不用藏著掖著。但是現在的電影真的是這不能拍那不能拍,拍出的都是一堆……還歪曲歷史,說的就是《八佰》。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多麼好的題材的,被現在的導演和演員糟蹋了。
  • 《八佰》之前,《1917》是最好的戰爭片
    電影的受眾情緒反饋到製片公司那裡,投資也自然少了很多,尤其是耗費巨資只許成功不許失敗的戰爭片。《1917》保持了英語片的最後尊嚴,雖然在最佳影片輸給了韓國電影《寄生蟲》,只是拿了最佳攝影和最佳視覺效果,但還是質量上乘的戰爭片。
  • 影院恢復營業後,終於迎來重量級,這是我看過最好的國產戰爭片
    作為一部國產戰爭片,《八佰》 幾乎做到了最好。但瑕不掩瑜,它仍是我目前看過的最好的國產戰爭片。《八佰》給我的觀感是:特別的好看,又好看的很特別。它不同於我們以往看到的任何一部抗日影片,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八佰》中幾個特別的點。
  • 《八佰》中阮經天的戲份全部被刪,但仍是迄今最好的國產戰爭片
    (本文有輕度劇透,如介意,請先收藏)《八佰》原定去年7月上映,因為某些原因,一直拖到今年8月。電影中有一句臺詞:戰爭的背後就是政治。其實在中國,電影的背後也是政治。《八佰》是為了避諱什麼,不可說,也不敢說。
  • 《八佰》一部讓不輕易動情的你也會淚流不止的戰爭片
    《八佰》在最開始就引起了極大的爭議,上映?改檔!最終又被選為疫情之後影院重新開放後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新上映影片,這些事實的種種都引起了很多人的關注。就在昨日8月14日網上突然就爆出,電影《八佰》在全國多地開啟第一輪提前點映,《八佰》實時票房已超過1000萬元。
  • 30億不是夢,《八佰》為中國戰爭片逆天改命
    如今,向30億進軍的《八佰》無疑打破了這種怪圈。同樣由管虎執導,旗開得勝的《八佰》能否分給《金剛川》一點票房運氣?三大題材與兩大流變在《八佰》之前,最近上映的戰爭片應該是2019年的《打過長江去》《解放·終局營救》《八子》,但票房都沒有突破5000萬。
  • 30億不是夢,《八佰》為中國戰爭片逆天改命
    作為影院復工後的第一部商業大片,《八佰》這把火燒得夠旺。這也意味著,在中國電影票房的第一梯隊裡,終於有了真正意義上的戰爭片。事實上,《戰狼2》和《紅海行動》都是建立在大國想像基礎上的軍事動作片,和傳統意義上的戰爭片還是有很大區別的。抗日劇一度是國產電視劇經久不衰的一大類型,琳琅滿目,泥沙俱下。長期以來,抗戰題材的高曝光度、低美譽度,使其很難在市場中突圍。
  • 《八佰》票房持續走高,觀眾:國內最好的戰爭片!
    截至2020年9月22日,《八佰》仍以總票房29.13億的成績拿下本年度全球票房總冠軍,這是華語電影首次問鼎全球票房總冠軍,也是本年度單憑地區票房紀錄就拿下全球票房冠軍的影片。可以說,不論是散點式的人物群像,還是身騎白馬的趙子龍,《八佰》在類型敘事中又帶了點管虎反類型的倔強。
  • 不是《八佰》,管虎最好的戰爭片,依然是黃渤主演的這一部
    管虎的《八佰》是現如今討論最熱烈的電影,一方面因為電影之前被「回爐重造」的風波,另一方面也是因為電影本身的質量。管虎喜歡拍小人物,他在《八佰無論哪個國家拍的什麼形式的戰爭片,表現戰爭的殘酷,讓人遠離戰爭才是其最永恆不變的主題,《鬥牛》中雖然沒有什麼戰爭場面,但是通過牛二的視角,見證村民屍橫遍野的場面帶來的視覺衝擊真的比《八佰》中任何一個血肉模糊的特寫都更有震撼力,而且《鬥牛》通過小人物的視角,來展現戰爭給人民帶來的災難,沒有英雄主義,沒有階級立場,甚至也沒有多少正邪之分
  • 《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和《八佰》,選擇愛情片還是戰爭片
    在電影《八佰》轟轟烈烈地上映五天之後,趕在七夕節(8月25日)上映的《我在時間盡頭等你》以目前1.9億的票房橫甩《八佰》。戰爭片厚積薄發硬橋硬馬儘管《八佰》上映後爭議不斷,但該片的話題性從另一個側面印證了它的上座率。
  • 看完《八佰》,不僅是一部戰爭片,你的感覺如何?
    去年八佰的預告片出了以後,就一直很期待這部戰爭片。抗日神劇看多了,一直希望中國可以真正有正視歷史的抗日電影,我在看之前的感覺還是以為這只是一部刺激的槍戰片,艱難的打日本軍隊的電影,會為我國出一口惡氣!八佰最近才有上映的消息
  • 看完《八佰》,我又刷了這5部經典戰爭片
    《八佰》的出現,毫無疑問是國產影院的救市之作。 拋開關於影片的諸多爭議,至少在「戰爭片」這個類型定義上是達成共識的。影片在戰爭場面的拍攝上,可以稱得上是近10年國產戰爭片最佳,而這部分的出彩,攝影師曹鬱功不可沒。
  • 管虎導演執導的電影《八佰》,難得一見的高質量戰爭片
    電影《八佰》正在熱映中。這部電影根據真實歷史事件改編而成,是由管虎執導,王千源、姜武、張譯等演員領銜主演。不過隨著疫情的好轉,各大影院已經開始陸續營業了,最終《八佰》選擇在今年8月21日上映。《八佰》是一部歌頌英雄的電影,也是一部在殘酷戰爭中展現人性的電影,不僅僅是熱血和催淚那麼簡單
  • 《八佰》|華語戰爭片的一面旗
    最近國內院線最火的電影莫過於《八佰》了,我也趁著休假的時候去看了這部電影,不得不說,作為華誼兄弟的救命稻草,《八佰》不負眾望,無論是電影的完成度還是拍攝手法,都超過了國內戰爭片的平均水平,也收穫了良好的口碑。
  • 看完《八佰》失眠,中國戰爭片上臺階!吳京哭了好幾回:我要學習
    看完這部電影,強烈感受到整個電影團隊的精益求精,可以說,拍「八百壯士」,這部電影已經做到目前的最好!電影有多好,一個人說了不算,一定是大家都覺得好。如今的中國觀眾越來越懂欣賞好電影,豆瓣8.3的高開分,目前已有超1萬人打分,各種五星好評刷屏,就是《八佰》交出的第一份成績單。
  • 《八佰》首波觀影感受:不完美,但已做到國產戰爭片的極致
    昨晚《八佰》開啟了第一輪點映,藝綻君看完後發現一位豆瓣網友的評價,覺得很符合我的感受:不是《八佰》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但是是當下華語電影能做到的最好的樣子。昨晚陳思誠在首映禮上說,《八佰》是一部一定得去電影院看的電影,只有這樣才能知道什麼叫「電影」二字。他的評價沒錯,從各方面看,這部電影都可以視為華語戰爭片的新標杆,非常值得在大銀幕上欣賞,也只有這樣才能看出管虎及全體工作人員的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