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將聚焦於南韓被多數影迷認識的類型片導演做介紹,拋磚引玉簡單描述5 位南韓導演,希望讓新手影迷認識、資深影迷回味南韓類型片的風採。
今年南韓電影在國際上的表現可說是聲勢浩大、可圈可點,尤其是所謂的類型片──2月中,南韓憑藉《寄生上流》一舉打破奧斯卡近百年歷史的紀錄,成為首部「非英語片」拿下最佳影片的電影,當然,最佳國際電影(前身為最佳外語片)也是囊中物,奉俊昊更拿了最佳導演、劇本獎,《寄生上流》在奧斯卡拿下四大獎項,可說是該屆的大贏家,南韓電影之名也響徹洛杉磯的杜比劇院。(《寄生上流》的奪獎之旅:奉俊昊如何以非英語電影破奧斯卡紀錄?)
除了徵服美洲的奧斯卡之外,另一位南韓名導洪常秀於3月1日在遙遠歐洲的柏林影展,以新作《逃亡的女人》拿下最佳導演獎,這兩個世界級的影壇大獎隔不到一個月,皆收入南韓底下,可謂雙喜臨門。奧斯卡的娛樂性、柏林的藝術性,都再再證明了南韓電影的多元性,走到世界影壇中都能自成一家,發散光芒。
接著3 月中,歐美肺炎疫情爆發,連帶讓諸多產業停滯,影視產業受到的衝擊當然不在話下,美國當地許多商業大片因疫情無法上映,如《花木蘭》、《玩命關頭9》、《黑寡婦》,甚至是克裡斯多夫諾蘭吵得沸沸揚揚的《天能》也不斷延期的狀況下,全世界仰賴好萊塢電影工業的票房急速暴跌,萎靡不振,電影產業可說是全面進入寒冬。
然而,在疫情不斷波動的情況下時序走入暑期檔,好萊塢仍舊缺席,而理當是票房旺季之時,是靠著南韓類型片── 延尚昊執導的《屍速列車:感染半島》跳出來拯救電影院票房。(《屍速列車:感染半島》:以活屍探問人性,在黑暗中尋找救贖之光)
單從今年為例,南韓電影可說引領風騷,其實南韓的導演們也早就在國際影壇上闖出名號,除了上文提及的導演之外,林權澤、李滄東、樸贊鬱、金基德、林常樹這些名家在號稱歐洲三大影展的坎城、柏林、威尼斯的豐功偉業也不勝枚舉,各自類型不同,也有不同口味的影迷擁戴。本文將聚焦於南韓被多數影迷認識的「類型片」導演做介紹,拋磚引玉簡單描述5 位南韓導演,希望讓新手影迷認識、資深影迷回味南韓類型片的風採。
出生於1969年,畢業於延世大學社會學系,也在社會系培養出對社會的敏銳觀察度。縱看奉俊昊的作品,都能發現他在奇幻、科幻的類型架構底下,挖掘出國族間、人與人的緊繃關係,如《駭人怪物》針砭了美國和南韓在戰爭後的關係,兩國的糾纏關係也在《寄生上流》中續存。而奉俊昊真正大放異彩的電影,是他在2003年執導的第二部劇情長片《殺人回憶》,此片在南韓大鐘獎(與青龍獎、百想藝術大賞並稱南韓三大電視電影獎)奪下重要的大獎如最佳影片、導演和男主角,基本上奠定了奉俊昊的名氣。
接下來奉俊昊繼續交出《駭人怪物》、《非常母親》等口碑極佳的作品,但奉俊昊導演生涯的真正轉捩點,出現在2013年的《末日列車》 ──這是奉俊昊首度執掌美國好萊塢資金規模的作品,與克裡斯伊凡、蒂妲絲雲頓、艾德哈裡斯、奧塔薇亞史班森等歐美觀眾熟悉的臉孔合作,雖然此作品背後的製作人是現在惡名昭彰的哈維溫斯坦,但不可否認的是,《末日列車》的確將奉俊昊送進好萊塢,而後才被Netflix相中,拍出《玉子》。
2017 年的《玉子》持續和蒂妲絲雲頓合作,且加入了傑克葛倫霍,當年Netflix 尚未與坎城影展關係僵化,此作品也成功進入坎城影展的主競賽單元。雖然最終空手而歸,但不能否認的是,奉俊昊在《末日列車》、《玉子》這兩部美國風格底下的取經之旅,最終成功內化成自身底蘊,才有了接下來的《寄生上流》。
關於《寄生上流》的評論與豐功偉業也不再贅述,但倘若回顧今年奧斯卡獎季歷程,奉俊昊真的深受北美喜愛,從得獎、媒體、上節目的表現也都謙卑有禮並極具幽默感,奉俊昊的《寄生上流》寫下自己的影史新頁,未來提及奧斯卡,註定有這段歷史。從坎城金棕櫚一路到奧斯卡最佳影片的驚奇之旅,奉俊昊以階級、貧窮、家庭的普世命題,擄獲全世界熱愛電影的人的心,奉俊昊也替南韓寫下歷史新頁。
出生於1963年,畢業於韓國大學哲學系,據傳樸贊鬱受到美國驚悚片大導希區考克的《迷魂記》啟發,而後開始嘗試撰寫劇本,進而在片場當助導。樸贊鬱在1992年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劇情長片《月亮是太陽做的夢》,但真正讓樸贊鬱被看見的,要到千禧年問世的《共同警備區域》,此作品由宋康昊、李英愛、李秉憲領銜,入圍第51屆柏林影展主競賽單元,甚至也獲得大鐘獎的最佳影片,此時的樸贊鬱也算是破繭而出,才有了接下來輝煌的導演生涯。
《共同警備區域》之後,樸贊鬱以開啟復仇之路, 2002年的《我要復仇》、2003年的《原罪犯》和2005年的《親切的金子》,這三部作品被稱之為復仇三部曲,真正讓樸贊鬱名震世界影壇。拆開這三部曲,談綁架、談掠奪、談失去、談貧富、談記憶、談束縛、談贖罪,樸贊鬱毫筆揮灑仇恨,但卻以愛的執念貫串,往往在深不見底的黑暗當中,提煉出人性的可貴之處,幽暗且令人動容。樸贊鬱更賦予動作場面詩意的境界,內化成樸贊鬱獨樹一幟的暴力美學,而《原罪犯》中的長廊對打戲,其水平運鏡也早已成為影史經典場面之一。
倘若要數影展榮耀,樸贊鬱也以《原罪犯》斬獲坎城評審團大獎,當時為南韓影史上在坎城的最大獎(去年被《寄生上流》的金棕櫚打破)而後美國名導史派克李甚至翻拍了《原罪犯》,可見歐美影壇對於《原罪犯》的評價甚高,美國與南韓的電影交流也因為這些類型片導演日趨頻繁。
除了《原罪犯》之外,樸贊鬱在2009年也以《蝙蝠:血色情慾》獲得坎城評審團獎,2016年更以《俠女的誘惑》打進坎城影展主競賽單元,2017年更擔任坎城影展主競賽的評審席之一,樸贊鬱在歐美的影史地位,也早已深植人心。
每每看樸贊鬱的作品,猶如飲瓊漿玉露,第一口滑順無比,接著生猛帶勁,而後回味無窮,提到南韓類型片導演,樸贊鬱肯定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