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山的邊城秀芽茶葉產自哪?叮叮叮叮,小編給您來解秘啦~茶在,我們在,我們說過,每一處茶園,都是喜歡茶的人心靈的後花園
到過無數的茶山、茶園,秀山縣峨溶鎮皇茗苑茶業有限公司基地茶園是我們見過的無數塊茶園中最具獨特的一處,來時正處於採摘期的茶芽,呈嫩黃色或金黃色甚至鵝黃色,這是一個一望無際呈現色彩斑斕的世界。
它猶在綠中,但又不是綠,與相間茶園的綠樹成明顯的色差,午後的陽光傾瀉在山澗的茶園裡。
一行行沁人魂魄的黃綠令人目不暇接,由近而遠,環顧極目處的四周,一行行的嫩黃色成波浪,由近而遠或由遠而近波濤翻湧。
滿目的黃綠,這是怎樣一個世界啊?文字的描繪有些蒼白,眼睛看不過來了,用心靈、拿相機作360°全景不停拍攝,任意的取景都是一幅幅極美的圖片。
我們錯過了當旺的採茶季,在那一片色彩斑斕的茶山裡,如果再布上動態的漫山遍野採茶女採茶的場面,那會是怎樣的一種震撼場景呢?
依然有人在採茶,三三兩兩,構不成大景,亦是一幅好看的春山茶事小景。
皇茗苑公司的茶山,還處於原生態的基地模式中,沒有遊步道,沒有造景的涼亭,沒有刻意間種的景觀樹,巍巍一座茶山,便自成景觀。
邊城秀芽的自然資源太富有了,富有得將如此美麗的一片片茶園成為秘境,或許是「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皇茗苑公司產業的強勢,忙碌而幸福地忘情於第一產業的豐收而無暇顧及三產的融合。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秀山的茶旅融合還僅僅停留在茶人問茶的原始發展階段,品牌茶企只是將工廠變成了賣茶的體驗點,真正將茶園變景觀的茶旅還沒有提上議事日程,但總體的產業依然處於產品經營向品牌經營過渡階段,與大旅遊背景下的三產融合的茶旅仍有很大的距離。
秀山的茶產業,採摘只一季(半個多月),一月在茶廠,營銷幾個月,全年的文章應該要做在茶旅融合的茶園裡。
只要這裡成風氣,人來多了,再偏僻的茶園自然會成為景區。不是所有的茶園都能成為景區,但峨溶是可以的。
擁有天時、地利、人和,當茶園不可能進一步擴大時,位處茶類寶塔尖的邊城秀芽,該是考慮做精做細產業、規劃產業轉型升級、拓寬產業鏈,從產品、品牌營銷轉向文化經營轉變的時候了。
「一片葉子,富了一方百姓」,富裕了的秀山人、峨溶百姓,那些綠水青山下的家園,那邊城秀芽亦可作為秀山城市名片與文化靈魂的茶葉,一切不是物質層面的,一切皆可以成為精神的豐碑!
安兮!吉祥!這是一個福地,這麼喜歡茶,又怎能放過朝聖的茶季呢?不妨把這條信息分享,讓大家一起來點亮秀山茶文化!
拍攝地點:皇茗苑·峨溶基地
圖片來源:王克練、盧勝鋒
【後記·攝影者簡介】
王克練男、62歲、中共黨員、中攝協會員,秀山縣攝協副主席。2008年開始學習攝影,配備一臺尼康D850像機. 善長於人文記實拍攝。本人有良好的藝術修養,和審美眼光,為人正直,思想端正,思想活躍,善於溝通,有較好的團隊意識,踏實做事,為人誠信,有高度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