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醫大附一院為無精症患者成功實施顯微取精術

2020-12-24 雲南網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23日,記者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一院)獲悉,該院泌尿外二科近日與昆明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實施了女方取卵並與患有非梗阻性無精子症愛人同步舉行顯微取精術。通過單精子卵泡內注射技術,成功獲得11個受精卵,已獲得優質囊胚6枚。

昆醫大附一院泌尿外二科主任付立傑告訴記者,男性患者木明(化名)為36歲,患有非梗阻性無精子症,多次精液檢查未發現精子,睪丸穿刺活檢提示生精功能障礙,未見成熟精子。其妻李秀花(化名)32歲,夫妻倆來自雲南省麗江市。

患者夫婦於今年9月在昆明市婦幼保健院生殖醫學中心就診,為了讓患者夫婦不留遺憾,有機會孕育自己真正的有血緣關係的孩子,市婦幼保健院醫生建議患者到昆醫附一院嘗試顯微取精術,如果取不到精子,則只能使用雲南省精子庫精液標本實施供精試管嬰兒技術。

為了獲得最佳的手術效果,最佳時機應在取卵當時按時完成取精手術。為此,該院泌尿外二科與昆明市婦幼生殖中心進行制定了詳細預案,經過1個多月的準備,為患者實施了顯微取精手術。

付立傑介紹,取精首先要找到精子,在放大16倍的顯微鏡下,從患者左側睪丸內取出6處曲細精管飽滿的組織現場交給胚胎實驗室人員進行檢測,均未見精子。由於患者右側睪丸在外院已經做過睪丸穿刺活檢未見精子,再次嘗試取到精子的可能性很小。

最終,在手術麻醉科的支持下,主刀醫生切開患者右側睪丸組織,切取三塊組織送檢,終於發現少許精子,這一重大發現揭示非梗阻性無精子症並非真正的無精子存在,也將改變該患者的家庭命運。

隨後實驗室工作人員把標本帶回胚胎實驗室做進一步處理。同時,患者妻子也於當日上午獲得15枚成熟卵子。通過卵胞漿內單精子注射技術,成功獲得11枚受精卵,其中6枚培養為優質囊胚。

記者了解到,因女方條件暫不適合胚胎移植,將6枚優質囊胚冷凍保存,擇日進行胚胎移植。

相關焦點

  • 昆醫大附一院有了3D「透視眼」 為患者精準實施肝臟手術
    雲南網訊(記者 彭錫)12月2日,一臺滿載現代科技手段的「5G+MR」精準肝切除手術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下稱:昆醫大附一院)進行直播。「5G+MR」精準肝切除手術在昆醫大附一院直播 醫院供圖  該院肝膽外科主任羅丁介紹,患者為51歲,患有肝內多發膽管囊腫。
  • 四川省人民醫院實施「睪丸同步顯微取精術」 已成功形成胚胎
    四川新聞網成都12月21日訊(記者 李丹)近日,四川省人民醫院輔助生殖醫學中心又順利為一名無精子症患者成功實施睪丸同步顯微取精術,並在體外與女方卵子成功形成胚胎。  據悉,該患者22歲,臨床診斷為非梗阻性無精子症。
  • 雲南首例混合現實技術(MR)應用於肝臟手術在昆醫大附一院成功實施
    新華網發(供圖)    12月2日,一臺滿載現代科技手段的「5G+MR」精準肝切除手術直播在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一院」)亮相。這是雲南首次將5G網絡與混合現實技術(MR)相結合而進行的精準肝臟手術,其全過程還通過5G技術在昭通市人民醫院直播。
  • 四川省人民醫院實施睪丸同步顯微取精術,精卵在體外結合成功形成胚胎
    四川在線記者 石小宏近日,四川省人民醫院輔助生殖醫學中心順利為一名無精子症患者成功實施睪丸同步顯微取精術,並在體外與女方卵子成功形成胚胎。據悉,該患者22歲,臨床診斷為非梗阻性無精子症。最後,患者來到四川省人民醫院輔助生殖醫學中心。經主診醫生四川省人民醫院竇科主任醫師仔細評估,該患者非梗阻性無精子症確診,結合病史、體格檢查以及各項檢查結果進行分析,認為通過睪丸顯微取精術找到精子的可能性較大。綜合夫妻的身體情況以及患者和家屬生育意願,竇科主任醫師提議採用睪丸「同步顯微取精」。
  • 昆醫大附一院採用複合技術成功救治一心血管急危重症患者
    昆醫大附一院供圖中新網昆明4月16日電 (記者 胡遠航)記者16日從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昆醫大附一院)獲悉,該院近日打破內科、外科和醫技學科壁壘,採用經皮導管主動脈瓣置換和腹主動脈腔內修復術一站式手術加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TAVR-EVAR+PCI),使一名患有重度主動脈瓣狹窄合併急性冠脈症候群及腹主動脈瘤伴血栓形成的患者轉危為安。
  • 一次就診多學科轉診 昆醫大附一院脂肪肝MDT正式啟動
    11月18日,由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一院」)老年消化科牽頭,影像科、內分泌科、病理科、營養科、核醫學科等相關科室共同參與的脂肪肝MDT(意為多學科綜合治療模式,即由多學科專家圍繞某一病例進行討論,在綜合各學科意見的基礎上為病人制定出最優化、最合理的治療方案)啟動儀式舉辦。今後,患有脂肪肝的患者可在昆醫大附一院享有「一次就診多學科轉診」的就醫便利。
  • 昆醫大附一院「互聯...
    3月7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以下簡稱「昆醫大附一院」)攜手中國移動雲南公司,正式開通「網際網路醫院」,將傳統醫療手段與移動網際網路技術結合,實現了在線看診、在線續方和預約檢查。面對患者的疑慮和需求,昆明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網際網路醫院可為大家提供線上服務。「網際網路醫院」有何特點?
  • 哈醫大一院為龍江房顫患者帶來福音
    2月8日,哈醫大一院房顫中心完成首例左心耳封堵術,大大降低了患者腦卒中發生的風險。手術邀請國內知名專家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黃鶴主任現場指導,經過心內七病房梁兆光主任團隊密切合作,手術取得成功。接受手術的患者是一位72歲的大爺,幾天前突發急性腦梗,在當地醫院搶救後發現有房顫症狀,家人又慕名找到哈醫大一院心內七病房梁兆光主任尋求救治,經梁主任團隊檢查發現,患者有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且綜合各項檢查建議做左心耳封堵術預防腦卒中的發生。
  • 昆醫大附一院為970克新生兒施行心臟手術
    本報訊(記者 陳鑫龍) 近日,昆醫大附一院心臟外科成功為一名出生31天、體重僅970克的新生嬰兒實施動脈結紮心臟外科手術,手術僅用時22分鐘。8月13日,42歲的李麗(化名)因「疤痕子宮,妊娠合併風溼性心臟病,心功能Ⅱ級」進行了剖宮產。其女嬰在該院產科出生時胎齡28+4周,出生體重970克。
  • 哈醫大一院:門診需預約,住院患者及陪護家屬需核酸檢測
    15日,記者從哈醫大一院獲悉,為準確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的防控策略,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保證有序復工復產,根據有關文件要求及醫院實際情況,哈醫大一院制訂了《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就診須知》及《哈醫大一院疫情期間患者住院須知》。
  • 昆醫大附一院心臟外科為「巴掌嬰兒」架起生命之橋
    掌上春城訊9月14日,昆醫大附一院心臟外科成功為一名出生一個月零一天、體重僅970克的袖珍新生嬰兒實施動脈結紮心臟外科手術。手術從上午10點22分開始到10點44分鐘宣布手術成功僅用時22分鐘。據了解,國內還沒有單病種新生兒體重1000克以下動脈結紮手術用時22分鐘的報導事例。
  • 顯微取精助他成就「爸業」
    進一步檢查了染色體核型、Y染色體微缺失、性激素項目等,最終專家診斷小劉為:克氏症候群。這是什麼疾病?小劉一臉懵,汪李虎主任醫師給他解釋:「克氏症候群」是染色體數目異常導致的一種疾病,患者第二性徵發育異常,比如男性乳房發育,鬍鬚及陰毛稀少,睪丸小。無精子及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睪酮低下。這也是為什麼小劉妻子一直沒有懷孕的原因。
  • 顯微取精讓克氏症候群患者生育成為可能
    這種情況就要注意了,他有可能患有一種名叫「克氏症候群」的疾病顯微取精—讓克氏症候群患者也能成就「爸」業近日,患者小陳傳來了一個好消息,他激動地告訴醫生,他的妻子懷孕了。經全面檢查評估後,科室討論目前最佳治療方案為顯微鏡下睪丸切開取精術。2019年12月30日,在醫生充分告知手術風險後,小陳決定接受手術治療。在時長2個多小時的手術中,蕭雲備主治醫師在顯微鏡下幾乎找遍睪丸的每處角落,終於找到一處較飽滿的精曲小管送檢。幸運的是,生殖中心實驗室傳來捷報,可見精子!進行了體外受精後成功獲得了4個優良胚胎。
  • 94歲老人腎臟內長「鹿角」 哈醫大一院多學科協作挽救患者生命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近日,哈醫大一院泌尿外科三病房修有成教授團隊成功為94歲的腎半鹿角結石女性患者,完成微創碎石取石手術,成功解除泌尿系感染與梗阻,避免危及生命的全身炎性反應症候群進一步發展,挽救患者生命。
  • 河北醫大一院:把大樓陽光最好的地方留給康復患者
    河北醫大一院供圖人民網石家莊12月21日電 窗外寒風襲人,河北醫科大學第一醫院(以下簡稱「河北醫大一院」)新建醫技病房綜合樓的康復大廳內卻「陽光明媚、暖意融融」。12月19日,河北省健康教育與康復學會康復專委會中西醫結合康復技術論壇暨新大樓治療部(治療康復大廳)啟用儀式舉行。來自省內各地市的近百名康復專家和醫護人員出席活動。
  • 探訪|河北醫大一院:以愛補「心」,點亮生命之光
    河北醫大一院供圖■一支熱心公益的團隊——深入全省156個縣(市、區),為23萬多名兒童進行了免費心臟健康檢查還記得2004年成功分離的邯鄲永年連體女嬰寶寶、貝貝嗎?離開條件更好的醫院,來到河北醫大一院,王軍說,「他們最吸引我的一點就是先心病愛心救助公益活動,可以更好地發揮我的價值。」2005年3月15日王軍來到醫院,當年就做了580臺手術,手術成功率達99%。越來越多的先心病患者慕名來到河北醫大一院。
  • 讓駝背患者挺胸做人的溫醫大附二院教授走了
    讓駝背患者挺胸做人的名醫走了!全國顯微外科界知名的「手足顯微外科論壇」宣布停止學術活動10天,以悼念這位我國著名的脊柱外科專家、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獲得者。  池永龍教授追悼會定於5月4日在溫州市殯儀館舉行。
  • 東北地區首家負壓心臟導管室落戶哈醫大一院 啟動13小時成功挽救5...
    東北網健康頻道消息(通訊員 徐旭)11月17日11時30分,東北地區首家負壓心臟導管室正式落戶哈醫大一院。據悉,負壓導管室的落成能夠使急性心梗患者在確診後第一時間進入心臟導管室完成急診手術,而無需等待核酸檢測結果,為患者贏得黃金搶救時間。
  • 醫大一院兩個月手術治療36歲以下患者12人...
    >(以下簡稱:醫大一院)胸外科兩名年輕癌症患者的患病經歷,引起關注。8月19日,瀋陽晚報、沈報全媒體記者從醫大一院胸外科了解到,近倆月,胸外科手術診治了36歲以下肺癌患者12人,這個數據令人心痛。女孩陪護患癌母親 入院查出肺癌19歲女孩小張剛上大學一年級,3個月前母親因患癌症,準備在醫大一院胃腸外科住院治療。
  • 結婚5年沒孩子,一檢查原是「無精男」,顯微取精幫他圓上父親夢
    (典型克氏症候群患者的染色體報告)顯微取精,隨心所願小劉心情很複雜,為何我會得這種奇怪的病?那以後沒孩子,家庭還保得住嗎?醫生看懂了小劉的心思,解釋道: 「克氏症候群」是染色體數目異常導致的一種疾病,患者通常身材高大( 與父母相比) ,第二性徵發育異常,體徵女性化,男性乳房發育,鬍鬚及陰毛稀少,睪丸小,發育不良,無精子及血清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睪酮低下;但通過睪丸顯微取精術,有約50%機率找到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