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網承德1月5日訊(記者 田伯興 實習記者 石崢)「我的理想就是在我的有生之年,能讓金杖子村的面貌煥然一新!」
2011年1月1日,記者來到了位於承德市平泉縣郭杖子鄉金杖子村,見到「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候選人金旭東的時候,金旭東如是說。
金旭東書記。 石崢 攝
第一印象金書記很「摳門兒」
記者趕到金杖子村時,已經是中午12點多了,金書記還在村委會的辦公室裡和某設計規劃公司商量金杖子村今後建設發展的規劃事宜。
這家規劃公司前期已經對金杖子規劃工作進行了調查研究,他們對整個工程的報價幾萬元,對於金杖子這樣發展很快的村集體來說肯定拿的出來,但也不是一筆不小數目。這時金書記提起了金杖子村的快速發展,「金杖子的的規劃建設,可能會成為很多單位的榜樣,你們幫我們做規劃,我們可以幫你們在平泉的86個中心村做宣傳,擴大你們的影響力和業務範圍。這次合作可能利潤會低一點,但是從長遠考慮,算總帳卻是合適的,我也代表金杖子村的人民感謝你們。」
後又幾經商討,設計公司的人終於和金書記「妥協」了,誠懇的表示:「我們了解金書記的為人,人品相當好、做工作也好、都是一心想著村民、為村民謀福利,現在把未來都想到了,也非常想交金書記這個朋友。所以從業務上來說還是要多合作,雖然要考慮現在的回報低一些,但也要想到公司長遠的發展,在合作上要一步一步的來。既然金書記是為老百姓辦事,規劃公司也應該仗義……」
最後設計公司將當初定的價格下浮30%多,終於拿下了這個「摳門兒」的金書記。由於金書記的「摳門兒」,為金杖子村節省了一大筆設計費用。事後金書記對記者說,「一個村和一個家庭一樣,就得精打細算,能省的就要省,該花的錢也不能吝嗇,否則會就成了守財奴,反而會壞了大事」。
低調做人高調做事
在和金書記交談過程中,他經常掛在嘴邊上的一句話就是,自己的文化知識水平低,很多工作都是大家一起做的,自己真的是不敢接受表揚和榮譽。但一個好漢三個幫,在金書記的周圍團結著一批能幹能闖很有能力的人,這些人在自己的範圍內兢兢業業的做著自己的工作。記者認為,金書記能把那些優秀的人,各有所長的人團結在他的周圍,大家齊心協力的為村裡辦事,這才是金書記對金杖子最大的貢獻。這也是金杖子村能夠快速發展的根本原因。
金書記說:「平泉一直都是貧困縣,在貧困縣中金杖子村所在的這條溝又是貧困山區,也是革命老區,但是我們不能破罐子破摔。作為農村,尤其是市場經濟條件下的農村,市場需要啥我們就搞啥。原來村子裡全是資源型的企業,可是資源不可再生越採越少。對於一個村來說,2000多村民都去開發資源去是不可能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就要發展「多條腿」走路。按照市場的需求,把村民的團結在一起,村民具備什麼條件我們就結合全村開發什麼,搞循環經濟。」
2006年,通過友好協商,金書記勸退了當年來村裡投資合建金茂礦業公司的楊姓唐山老闆。那時鐵礦的效益還不錯,勸退了之後,金書記完全可以自己投資,買斷其他所有的股份,這個鐵礦就成了金書記個人的了,整個資產就都是他自己的了!很多村民當時覺得金書記這下可真的成了大老闆了,不可能再作這個工資不高,費心不少的書記了!
但是之後的情況讓全村的百姓都是大吃一驚,金書記非但沒有吃獨食,反而是積極的引導村民入股,把企業變成股份制,全村700多戶人427戶入了股。入股率達60%以上。原來他自己佔40%的股份,村民入完股,他只剩下20%股份了。現在入股的村民,年年分紅,沒有入股的可以到企業上班掙錢。金書記說,「自己生在金杖子,長在金杖子,自己現在就可以『退休』享受生活,但是看到一起長大的兄弟姐妹還在為改變生活而奔波,心裡過不去,同時人過留名、雁過留聲,希望自己將來面對後人時,能夠很自豪的說為改變金杖子村的面貌自己盡到了微薄之力」。所有的人都富裕了,才是金書記真正的理想所在!
他很大方重金學藝
平泉縣的食用菌全國聞名,無論是氣候還是土壤,都具有著得天獨厚的條件。可是在金杖子村,前些年的食用菌栽培卻是一直沒有發展起來。一些想通過食用菌種植髮家致富的農戶,最終不但沒有掙到錢,反而虧了本錢,大家覺得在金杖子可能真的不適合發展食用菌的種植,弄得大家心灰意冷,誰也不想再碰食用菌了。
金書記通過大量的調查走訪之後,發現金杖子村的自然條件一樣適合種植食用菌,老是賠錢的真正原因是村民的技術問題。為轉變村民的「老經驗」,加快香菇園區產業化進程,村兩委採取了幾項措施:集體出資不惜重金用年薪6萬元,挖來平泉當地農民「土專家」。有多年實踐經驗的「土專家」手把手的教村民,村民聽得懂、學得會,再貴的學費花的都值;通過工業帶動農業,為食用菌創業者免去三年土地租賃費用,並為生產戶協調信用貸款;加強對創業者技能培訓,組織外出參觀實習;為園區解決水電等基礎設施,並為生產戶協調各種原料,極大的調動起村民進行食用菌生產的積極性。
實踐證明,村委會的決策是正確的。去年有8戶村民已經試水成功,用一年時間已經完全掌握了食用菌的各環節技術,並且取得了不錯的經濟效益,年底又有一些村民即將加入到食用菌的種植隊伍,進一步擴大了規模效益。
金杖子村規劃了1000畝地香菇園區,總投資2000萬元,將帶動200餘人就業,人均年收入超過8000元。產品直接供應京津市場,把規模效應最大化。
發展新產業,培育新農民,構建城鄉統籌發展。在金書記的帶領下金杖子村與承德鴻泰鑫電子有限公司已籤訂長期合作協議,投資300萬元建設起承德金順達汽車配件製造有限公司。該企業能夠解決400多名村民就業問題,為金杖子村事業發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汽車配件新建廠房。 石崢 攝
村裡人人爭先進
金書記說:「1999年剛剛上任的時候,老百姓對村委會都是怨聲載道,當時召開個黨員會只有5個人來參加。」後來經過多次召開黨員、群眾代表會議,金書記挨家挨戶的走訪群眾,認真細緻的做工作。同時鄉裡也派來了工作人員,村裡成立了清查小組,歷經3個多月,1993年以後的村、組兩級帳目全部清理,及時清繳了侵佔公款2萬餘元,建立健全了村組財務管理制度。村財務清楚了,幹群關係和諧了,群眾明白了,心順了。百姓的凝聚力漸漸顯露。
金書記說:「只要是金杖子村的黨員,就必須要有黨員的樣子,就必須要起到帶頭作用,要勇挑重擔、遵紀守法。」通過黨員帶頭,使社會面貌和社會風氣發生明顯的變化,在全村已形成了黨員幹部勇於創業、村民積極向上爭先發展的良好氛圍。
現在,金杖子村黨總支下轄四個黨支部,有黨員81名,入黨積極分子66名,已成為一隻強有力的幹事創業的黨員隊伍。
幹群素質提升已成為村經濟發展的動力源。村班子成為學習型黨組織,事業型黨組織,服務型黨組織,讓群眾真正感受到黨組織的溫暖,體現來了村班子戰鬥堡壘和堅強領導集體的作用。
村民家中掛規劃圖
金杖子村新民居是2009年全省第一批新民居建設示範村。新民居一期工程佔地70畝,總投資2438萬元,建築面積22619平方米。經過一年的布努力,該工程已完工。按照一戶一宅,兩戶一幢,一套兩層,獨立成院的連排方式。
在新民居村民家中一幅金杖子村的規劃圖,讓記者深深地感受到了在金杖子村的人人都在關心自己的事情。
讓人羨慕的新民居。 陳豔華 攝
村民家中掛的規劃圖。 石崢 攝
「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候選人
在金書記的帶領下,依託新民居建設,立足區位和資源優勢,金杖子村積極打造「三橫六縱」道路建設、「三園三區」的基礎產業建設(三園為耳口中心公園、農業觀光生態採摘園、承德保衛戰烈士陵園;三區為工業產業區、農業科技示範區、休閒觀光旅遊區)。通過實施「三橫六縱」、「三園三區」建設,推進了工農商貿一體化進程。農民合作醫療參保費由村裡統一報銷,村裡為孩子建幼兒園,為老人建高標準五保家園。全村實現了街道全部硬化、亮化、綠化,成為承德市有名的文明生態村、國家級生態村。他本人被評為河北省優秀村黨組織書記,承德市「一好雙強」黨組織書記、市級勞動模範,連續五年被縣委評為優秀黨支部書記。
在由中國農村雜誌社、農民日報、CCTV-7等全國有影響力的媒體舉辦的「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官方網站的投票中,金旭東獲得20餘萬網民投票支持,得票數位居前三。2011年元旦後,評選組委會將在人民大會堂隆重召開「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年度新聞人物揭曉儀式」,與中國農業年度十大新聞同時發布。
長城網還將對「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評選活動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