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叫舊貌換新顏——記平泉市桲欏樹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金旭東

2021-01-09 承德新聞網站

  桲欏樹社區位於平泉市東南部,屬於革命老區,是河北省面積最大、人口最多的農村社區。近年來,這個昔日貧窮落後的深山區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口集聚、產業興旺、生活富裕,實現了就地城鎮化。這一切都離不開在村幹部這個平凡的崗位上一幹就是二十年的桲欏樹社區黨委書記、主任金旭東。

  1999年,36歲的金旭東回到家鄉,被選為金杖子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

  上任之初,金旭東接手的是個爛攤子,原村兩委班子幾乎處於癱瘓狀態,村裡矛盾突出,幹群關係緊張,群眾生活窮困,村集體還背負著127萬元的外債。金旭東曾感嘆:「難啊!雖然我被選為村支書了,可當時連召開個黨員會、組長會都沒幾個人參加,大家對這個村如何發展都已失去了信心。」

  「開弓沒有回頭箭,黨員和群眾信任咱,咱拼命也要幹好,不信金杖子村舊貌換不了新顏。」這就是金旭東的個性。經過走訪黨員群眾,他把下面反映最強烈的村、組財務問題作為突破口,多次召開黨員、老區群眾代表會議,並請示鄉政府選派工作人員與村成立了清財小組,協助清理村級財務,並建立健全了村組財務管理制度。村財務清楚了,幹部群眾的心裡怨氣消除了,幹群關係變得和諧了。

  村集體127萬元的債務是村民關注的焦點,更是壓在金旭東身上沉重的包袱。他多次與信用社、銀行協商,爭取到還款最低的優惠政策。村兩委班子制定了詳細的還款計劃,將村裡50畝松山作抵押償還了58萬元債務,其餘債務村裡按照償還計劃3年全部還清,從而徹底甩掉了包袱,激發起黨員幹部群眾創業發展的信心與決心。

  桲欏樹社區位於深山區,33個自然村中有19個分布在深山區,孩子上學難、老人就醫難。針對上述情況,黨員幹部通過討論決定搞搬遷,但由於210萬元徵地費沒有著落,導致遲遲不能開工。在這關鍵時刻,金旭東首先發揮老區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提出了幹部帶頭籌措借款墊付這筆急需資金的決定,他自己首先借款70萬元。在他的帶動下,僅用了10天時間就湊夠了徵地款。截至2017年底,該村建設了三期新民居,使19個偏僻自然村中237戶村民從深山區遷入了新民居,過上了像城裡人一樣舒適乾淨的日子。

  在老區扶貧攻堅工作中,該社區有345戶貧困戶要在2020年全部脫貧,步入小康。金旭東充分地認識到,老區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在支部。他首先成立社區土地股份合作社黨支部,在產業中發揮黨員的引領作用。組織兩委班子及部分返鄉青年到山東壽光、張家口崇禮及本市榆樹林子等地進行參觀學習,使大家開闊了視野,增強了通過產業增收致富的信心。

  為了發展設施蔬菜產業,流轉土地600畝,建設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200棟,通過預算需要資金2600萬元。金旭東一面跑扶貧部門爭取支持,一面協商建築商墊付,同時動員社區黨員幹部帶頭借貸款800萬元。經過一年的努力,建設起總投資3100萬元,水、電、路配套設施齊全的高標準設施蔬菜產業園區。他將這些大棚通過一戶一棚或一戶多棚的承包方式承包給有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安排沒有經營能力的貧困戶到園區打工,經營大棚的貧困戶每年收入在4—5萬元,走上了脫貧奔小康的致富路。

  金旭東注重鼓勵青年黨員和青年骨幹創新創業,在青年黨員中樹立「創造一番事業,帶動一方百姓」的理念,引導青年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帶頭搞產業。41名青年黨員進園區發展設施菜、食用菌和林果產業,吸納230名青壯年就地轉移進園區、當工人、掙薪金,走上致富路,使深山區的鄉村充滿生機和活力。

  隨著中心村人口的逐步增加,社區急需建設一所寄宿制小學,需要建設資金1200萬元,而社區本身拿不出這筆錢。金旭東通過做家裡人的思想工作,將家裡十幾年的積蓄湊了100萬元,與愛人一起到縣教體局,捐獻給教育作為建設資金,終於促使桲欏樹社區中心小學建設項目落地,建起了平泉農村最大的小學——桲欏樹中心小學。學校佔地面積36畝,總投資1250萬元,現已成為辦學理念先進、師資力量雄厚、教學設施完善、生活條件優越、環境優美的教學基地。

  為了滿足村民的生活需要,使村民休閒娛樂、強身健體,金旭東通過爭得省財政廳中心村建設項目,建起佔地26畝、總投資340萬元、承德唯一的農村文化中心公園。爭得平泉市文化旅遊局的支持,建設起佔地面積12畝、投資320萬元、全市第一家農村足球場。爭得市發改局的重視,建設起高標準的公立幼兒園,在平泉市民政局的關心下,建起了投資1250萬元、設計188個床位的老年公寓。基礎配套設施不斷完善,使老區新型社區成為這條60裡山川人們嚮往的美麗家園。

  為使社區街道乾淨清潔、環境優美,金旭東積極推進社區的美化、亮化、綠化工程,建起垃圾填埋廠、汙水處理廠,購置垃圾運輸車、灑水車,組建衛生保潔隊,實現了水泥路面戶戶通、大小街道有路燈。目前,該社區實現了老人進敬老院、兒童進幼兒園,寄宿制小學享受到優質教育,百姓到超市購到稱心如意的商品,晚間可到中心廣場參加跳舞、扭秧歌等文娛活動。

  近年來,桲欏樹社區先後被評為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全國文明村、全國百佳美麗鄉村、河北省老區建設先進村。金旭東也被推選為第十屆全國農村基層幹部十大新聞人物、河北省人大代表、中共承德市黨代表、中共平泉市委委員,獲得了河北省勞動模範、河北省優秀共產黨員等殊榮。楊海平

相關焦點

  • 致富路上帶頭人——記河北平泉縣桲欏樹社區黨委書記金旭東
    4月11日,在平泉縣桲欏樹鎮桲欏樹社區,社區黨委書記金旭東正在北山上指揮著挖掘機平整山地,籌劃了一冬的項目開始紛紛破土動工了。「北山2000畝富硒蘋果園已經動工,村東千畝食用菌園區開始發菌,村中心新民居二期工程馬上招標……」站在山坡上談起社區今年發展,金旭東眉目間寫滿了憧憬。 今天的桲欏樹社區人均純收入已達到8137元,集體收入280萬元,昔日貧瘠落後的山村已變身美麗富饒的社區。
  • 河北平泉市桲欏樹農村社區建設紀實:「兩區同建」改變鄉村生活
    桲欏樹社區居民在線束工廠上班。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宋美倩攝桲欏樹社區居民在採摘大棚草莓。近日,記者從「塞外山城」河北省承德市驅車向東北行進150多公裡,來到燕山最深處的平泉市桲欏樹社區。在這深山峽谷之中,一座規模不小的現代化城鎮讓人眼前一亮,這裡馬路平直寬闊,樓房鱗次櫛比,果樹漫山遍野。據介紹,這是河北省建立最早、人口最多、配套設施最完善的農村社區——平泉市桲欏樹社區。
  • 金旭東的小康夢
    本報走基層小分隊發自平泉縣———    □本報記者 高振發 王峻峰 郭 猛    平泉縣桲欏樹社區是以金杖子村為中心,6個行政村整體合併建起的農村社區,社區總面積58平方公裡,2723戶、11326人,是我省目前最大的農村社區。
  • 走基層小分隊發自平泉縣———金旭東的小康夢
    河北日報記者 高振發 王峻峰 郭 猛平泉縣桲欏樹社區是以金杖子村為中心,6個行政村整體合併建起的農村社區,社區總面積58平方公裡,2723戶、11326人,是我省目前最大的農村社區。12月1日,記者走進村民金輝東的別墅式新民居,他的愛人正在二樓客廳裡繡十字繡——— 「金陵十二釵」。「快坐下歇會兒!」
  • 金旭東:多為群眾著想辦事 才會贏得真心支持
    1999年村黨組織換屆時,沒有一人敢接這個「爛攤子」。當時我37歲,靠在外打拼攢下了近百萬元的家產,但我總覺得自家富了,鄉親們還在過苦日子,心裡不是滋味,便毅然決然地參加了選舉,並成功當選,挑起了帶領大家致富的重擔。    剛上任時,召開大會沒人來、調解糾紛沒人服、走訪群眾沒人理,還因集體欠債被起訴,隔三岔五被傳喚。
  • 《風雪漁樵記》《銅雀臺》將「舊貌換新顏」(圖)
    《銅雀臺》  將「舊貌換新顏」《銅雀臺》劇照。這幾天,紅樓團的《風雪漁樵記》正在做最後聯排,男女合演團的《銅雀臺》則已進行了首次彩排。春節過後,兩臺大戲就將先後上演。巧的是,兩臺戲都是「舊貌換新顏」的新編劇,主演分別是兩個團的團長章瑞虹和方亞芬。兩臺大戲也意圖展現上海越劇院中生代藝術家的創作及其藝術能量。
  • 【我們這五年】監管支隊舊貌換新顏
    舊貌換新顏—監管支隊「十三五」工作總結2016—20202017年7月26日,貴陽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陳小剛和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副局長劉毅到三00特殊病(愛滋病)監區調研指導工作。2017年9月27日,監管支隊召開「全市公安監管工作會議落實情況推進會」。市局黨委委員、副局長李樂啟出席會議並作重要講話。
  • 高新區(江海區)推動10個老舊社區「舊貌換新顏」仁美社區改造紮實...
    江門日報訊 (記者/張葉青) 近日,記者來到江南街道仁美社區,社區1—9號居民樓都被綠網包裹,施工隊正在拆除居民樓間的臨建、違建雜物,並對牆面進行粉刷。
  • 舊貌換新顏 闊步走向幸福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2018年拍攝的韓懷清全家福(一排從左至右:兒媳康志芳 韓懷清 兒子韓耀高)(資料圖)荔園堡村舊貌換新顏這些年國家扶持政策多支持革命老區發展建設南梁紅色大景區實施精準扶貧、鄉村振興「荔園堡發展遇上了好時候,
  • 舊貌換新顏,茶山這條老街簡直太亮眼!
    舊貌換新顏,茶山這條老街簡直太亮眼!△茶山「舊街」是茶山人對茶山圩社區的稱謂,主要包括彩虹路、愛國路、健康路、衛生路等多條街道然而,由於多年未進行修繕茶山舊街路面破損陳舊、樓宇立面破舊、近年來茶山鎮大力開展人居環境整治改善城市基礎設施讓茶山「舊街」不斷煥新顏群眾幸福感不斷提升
  • 黃葛古道舊貌換新顏
    古道上新增加的觀景步道。 遊客在畫有曾經老街舊貌的壁畫前拍照。
  • ...記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山街寺右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呂豔虹
    編者按  近日,全國婦聯宣傳部、民政部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司聯合開展「致敬了不起的她·城鄉社區抗疫巾幗先鋒」發布活動,介紹了10名「城鄉社區抗疫巾幗先鋒」先進事跡。本報記者 陳麗英 通訊員 何蜜 林應棣  疫情當下,南粵大地上湧現了許許多多的模範先鋒和感人事跡,廣東省廣州市越秀區東山街寺右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呂豔虹就是這些最美逆行者中的一員。
  • 村莊舊貌換新顏 風景美「錢」景寬
    近年來,興寧區發揮「十裡花卉長廊」(核心)示範區優勢,致力打造「生態·宜居興寧」的旅遊品牌,培育發展花卉生產+旅遊觀光產業,實現沿線村莊舊貌變新顏,村民收入芝麻開花,讓這裡的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興寧區三塘鎮林科院至三塘九曲灣道路約13.2公裡的主幹道上,遍布著300多家花卉苗木企業,一路鮮花爛漫,「十裡花卉長廊」由此得名。
  • 小家和大家——記濟南高新區未來城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靜
    (節選)」2020年9月,濟南高新區未來城社區居民張興明在小區散步,偶然捕捉到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陳靜忙碌的背影。回到家後,張興明感慨萬千,提筆寫下了散文詩《一個感人的背影》。陳靜告訴記者,這幾年,社區黨委聯繫片區企業黨支部,在社區管理、困難群眾幫扶等方面做了很多實事。以優仕科技為例,這家企業承擔了兩戶困難群眾的救助工作。四年來,除了過年過節的走訪慰問,優仕科技黨支部每月向兩戶困難家庭各支付500元救助金,改善了困難群眾的生活,讓他們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
  • 許茂孝:數十年堅守,讓大山裡的岱北村舊貌換新顏
    10多年的堅守 讓深山裡的岱北村舊貌換新顏——記淄博市「朱彥夫式優秀兵支書」、淄博市博山區源泉鎮岱北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 許茂孝魯網7月30日訊(記者 陳珊珊 通訊員 王明華)他是一名退伍不褪色的優秀退役軍人,充分發揮一名共產黨員的模範帶頭作用,展現出一名優秀退役軍人的絢麗風採
  • 官牌夾社區創新「721」共管工作法,三個小區舊貌換新顏 2864戶全部...
    經開區濱興街道官牌夾社區倡導的「721」創文創衛共管工作法,讓70%的問題用物業服務手段解決、20%的問題用樓棟單元長監管手段解決、10%的問題用社區配合執法手段解決,變被動管理為主動服務,末端執法為源頭治理。
  • 文明花開香滿園 鄉村舊貌換新顏
    馬佳 攝     姚麗麗 大連新聞傳媒集團記者徐舉    莊河市堅持加強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推動形成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思想觀念、精神面貌、文明風尚、行為規範,不斷提升人民群眾思想覺悟、道德水準、文明素養和全社會文明程度,文明花開香滿園,鄉村舊貌換新顏。
  • 青島市市北區:老樓舊貌換新顏 提高居民幸福感
    前不久,青島市市北區鎮江路街道的幾處老舊樓院已經完成了外牆加裝保溫層等工作,舊貌換新顏,不僅為美化了轄區環境,讓居民們更真實感受到冬天的「溫暖」,提高居民的幸福感。家住市北區北仲路57號的王阿姨已經在這裡生活了30多年,由於老樓建成時間長,許多硬體設施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老化。
  • 黨建引領 迎難而上——福建龍巖新羅區創新推進社區治理
    小區黨支部書記許梅說,「現在大家心情舒暢了,自發組成葫蘆絲樂團、龍津藝術團等文藝團體,在小區『大家樂』舞臺上輪番演出。」就在半年前,這個安置了3個城中村村民的小區卻是「終歲不聞絲竹聲」。由於物業管理長期缺失,小區成了開放式的停車場、垃圾場和菜市場,居民苦不堪言。2020年8月,西湖園小區黨支部成立,納入原隸屬於3個村的黨員和在職黨員50多人,支部書記兼任業委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