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通訊員侯呈志 記者劉增璇 實習生容依盈)「以前我們住的村子周圍都是雜草,把土地流轉給人家做花木生意以後,環境越來越好,山清水秀,我們自己看著都感覺很幸福。」興寧區三塘鎮圍村村村民農錦標道出了當地村民的心聲。
走進興寧區十裡花卉長廊,映入眼帘的是一派奼紫嫣紅的景象,各種花卉爭奇鬥豔,清香遠溢。近年來,興寧區發揮「十裡花卉長廊」(核心)示範區優勢,致力打造「生態·宜居興寧」的旅遊品牌,培育發展花卉生產+旅遊觀光產業,實現沿線村莊舊貌變新顏,村民收入芝麻開花,讓這裡的好風景帶來好「錢」景。
興寧區三塘鎮林科院至三塘九曲灣道路約13.2公裡的主幹道上,遍布著300多家花卉苗木企業,一路鮮花爛漫,「十裡花卉長廊」由此得名。這裡有廣西最大的花卉苗木集散市場,一年四季鮮花盛開,因為靠近市區,被大家稱為穿插在城市裡的都市田園。每到周末,這裡成為遊客爭相前往打卡的網紅地。
如今,十裡花卉長廊核心示範區已經擴大到了2萬多畝,培育和種植的花卉苗木超過1000個品種,有300多家苗木企業入駐。三塘鎮圍村村有536戶1887人,其中入駐圍村村的苗木企業就有五六十家,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實現了增收,還能在家門口就業。
「現在土地租給老闆了,一年就等著收租了,一年有1萬元左右。」三塘鎮圍村村那井坡村民農毅一臉幸福地說。村民農井亮也說:「我們把土地流轉之後,每一年的人均收入有1萬多元,比以前提高很多。我們還可以去他們那裡務工,每天少的話也有100多元,多的話三四百元都有。」村民農錦標以前只能在家養雞、養鴨,種植甘蔗、豆角,每年收入1.5萬元左右,現在每年所得租金十分可觀,每年有五六萬元。
三塘鎮圍村村村委主任楊仕繁介紹說,土地流轉成了村民的第一大收入,村民在家門口實現了就業,每天都有兩三百元收入。圍村地多人少,土地流轉以每畝3000元的價格租給企業後,村民既是收租人,又是務工者,村裡環境美了,村民錢袋子也鼓了。
興寧區十裡花卉長廊沿線還有各種休閒觀光項目,如賞花、拍照、垂釣、踢球,還可以泡溫泉、開展商務活動。「我們這個十裡花卉長廊是集花卉生產、旅遊、遊玩、項目拓展、商務活動於一體的農旅項目。這裡適合開展單位的拓展活動,也適合開展社會團體活動,還可以舉辦各種聚會。」三塘鎮黨委宣傳委員羅偉龍介紹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