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中國古典文化有些了解的朋友多少能夠知道《周易》這本書,很多朋友之所以熟悉這本書,是奔著「算命」這個「字眼」來了。因為在我們認知裡,古代很多厲害人物,他們便是學習《周易》,然後多麼厲害,多麼不得了,仿佛他們掌握了《周易》就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事實如何呢?以我個人觀點來看,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一個人若是真能把《周易》搞明白,那麼通過對「陰陽」進行分析,知曉世間萬物一切運動的生克變化,知曉「陰中有陽,陽中有陰」的概念,知曉事物間存在的因果關聯,若是這些事情都能夠知曉,那麼此人便明了這世間的「道」繼而沒有什麼問題可以困住他,那掌握自己的「命運」還不是非常輕鬆的一件事情。當然吹牛是在這麼吹的,到底有沒有人能夠達到這樣的狀態,現實生活中我反正是沒見著,但古代經典裡倒是有這樣的人物,比如「老子」、「孔子」、「莊子」、「釋迦牟尼」、「耶穌」等等人物,他們都各自重塑了價值體系,在前人的基礎上進行總和,對周邊事物各個細節進行了反覆分析,尋找去其中關鍵且合理的點,把之總結出來,為後人留下了一筆碩大的「財富」。
那麼中國古典的學問,比如《周易》,這其中的思想又能給如今的我們怎麼指導性的建議呢?首先關於《周易》的介紹,感興趣的自行去百科,不詳細介紹。在我看來,如今這個時代,物質上的發展非常迅速,但也到了「瓶頸」,從一些人的文章中看到的,仔細想想也確實,因為現在採用的方法是西方那一套「方法論」,對事物進行「分」那麼總有一天是無法在「分」的,那個方法是一條路走到底,但看看中國的「方法論」,我們老祖宗的思維是「分」與「合」,這兩者相互結合在一起,彼此間互相影響,互幫互助,這樣一來那個源頭活水一直存在,也才能一直探索,一直研究,從「物質」這個角度發現世間「真相」。
試想一下如果不是明清時期實行「海禁」導致信息無法流通,貿易無法完成,遏制了中國內部對「物質」上的探索,如今這個時代又將是怎樣時代。也許我們將用「陰陽」、「五行」、「八卦」的概念對先進的科技進行命名,我們在宏觀世界中的探索以及在微觀世界內的探索將有屬於自己的那套認知方法。對整個世界乃至整個宇宙,我們會用「陰陽」的概念進行定義,這樣在物質上的探索,不再出現「極端化」,所遇到的問題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法,因為「道」生出萬物,但這些方案又能共同維持這件事的發展,從而體現出另外一種「科技文明」。
若是這樣的想法真成立,那我們所面臨的諸多問題都將得到更好地解決。比如社會階級的問題,比如貧富差距的問題,比如教育上的問題,比如人民思想開化的問題,比如「人心」內部的問題等等,這些問題是每個時代都面臨著的問題,也是一代代人所要經歷的「命運」,在「娑婆」世界中,我們需要通過「物質資源」來維持這具「肉身」的成長,在此過程中探索出「自我」存在的價值,讓靈魂得以升華。
所謂「神秘學」是我們對「未知事件」的嚮往,現在的科技文明若是放到二百年前,對他們而言,我們便是「神秘」的。現在任何一項科技若是 放到遠古時期,我們便是「神」,所謂「神秘」是對「未知」的敬畏,但依舊去探索,發現,直至「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