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中的乾坤鼎:金丹是如何煉成的?

2020-12-27 抱雪齋讀易筆記

上回說到,《周易》是一部丹經。

既然是丹經,自然是講煉丹的。

煉丹,自然是需要鼎的。

巧的是,《周易》之中,正有這麼一個鼎:

第五十卦,《鼎》卦。

一、大衍之數

我們說過,《周易》的作者排卦序,每一個卦所在的位置都是極有深意的。

正如排在第五十五卦的《豐》卦,正有著河圖十數的寓意,排在第五十卦的《鼎》卦,同樣也有著術數上的深刻含義。

在《繫辭》中,五十五被稱為「天地之數」,五十則被稱作「大衍之數」。

「大衍之數五十」《繫辭》

五十這個數字為什麼被稱為「大衍之數」?歷來說法很多。

孔穎達在《周易正義》中引述京房的說法:「五十者,謂十日,十二辰,二十八宿也,凡五十。」認為五十這個數字是十天幹加上十二地支再加上二十八宿的總和。

《漢書》說:「元始有象,一也,春秋,二也,三統,三也,四時,四也,合而為十,成五體,以五乘十,大衍之數也。」認為大衍之數是五和十相乘所得。

東漢經學家馬融則說:「《易》有太極,謂北辰也,太極生兩儀,兩儀生日月,日月生四時,四時生五行,五行生十二月,十二月生二十四氣,北辰居不動,其餘四十九轉運而用也。」認為五十是太極、兩儀、日月、四時、五行、十二月和二十四氣的總和。

荀爽則說:「卦分六交,六八四十八,加乾坤二用,凡五十。」

《周易集解》則引崔憬說:「艮為少陽,其數三;坎為中陽,其數五;震為長陽,其數七;乾為老陽,其數九:兌為少陰,其數二;離為中陰,其數十;巽為長陰,其數八;坤為老陰,其數六。八卦之數總有五十。」認為五十是八卦配數的總和。

朱熹《周易本義》則云:「大衍之數五十,蓋以河圖中宮,天五乘地十而得之。

我們認為,從《周易》作者把《鼎》卦排在第五十位的角度看,朱熹和《漢書》的說法應該比較切合作者的本意:「大衍之數」就是由河圖中宮的數字五和十相乘得來。

為什麼這麼說呢,且看下文分析:

二、三足兩耳之鼎

古人煉丹,習慣用「鼎」。「鼎」所包含的數字很妙:

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說文》

鼎的三足兩耳,恰好是「參天兩地」之數。

「昔者聖人之作《易》也,幽贊於神明而生蓍,參天兩地而倚數,觀變於陰陽而立卦,發揮於剛柔而生爻,和順於道德而理於義,窮理盡性以至於命」《說卦》

三為奇數,二為偶數,《繫辭》中,把河圖上所有的奇數稱為「天」數,所有的偶數稱為「地」數,故曰「參天兩地」。

參天兩地之鼎

奇數為陽,屬天;偶數為陰,屬地。三和二這兩個天地之數之和,恰恰是河圖中央的數字「五」。

巧的是,數字五,同樣也是洛書九宮圖上居於中宮的數字。

五居中宮

更巧的是,我們在解析坤卦的第五爻「黃常」時還說過,五是五帝之中黃帝的數字,五行居中。

更更巧的是,傳說中的黃帝得到了一個「和五味之寶器」——寶鼎,然後就在一個叫「鼎」湖的地方乘龍飛仙了。

「黃帝獲寶鼎,迎日推筴。」《史記·五帝本紀》

這些巧合,實際上都是古人以「鼎」喻「五」的證據。

在術數中,五就是中正之數。

巧的是,鼎的古文與「貞」字相同,「貞」,正是中正之意!!

三、《周易》中煉爻的乾坤鼎

煉丹是需要藥物的。

古代的丹家方士們,將《周易》的六十四卦中的三百八十四爻,形象地稱為一斤「藥物」

為什麼叫一斤呢?因為先秦古制之中,一斤是十六兩,一兩為二十四銖,因此實際上一斤的重量就是三百八十四銖,恰好與《周易》的三百八十四爻完全一樣!

所以,《周易參同契》中就說:「二八合一斤,易道正不傾」,把《周易》的三百八十四爻比作一斤煉丹用的藥物。

所謂「二八」,就是我們在上一篇中說到的「上弦兌亦八,下弦艮亦八」:組成《鹹》卦的艮卦和兌卦,恰好各是半斤八兩重量,所以叫做「二八合一斤」。

巧的是,丹家們將卦象中的陰陽爻視為藥物,而我們說過,「爻」字實際上是兩個「五」字組成的「二五之數」,象徵的正是陰陽二氣在天地之間交午!

紫陽真人有詩云:

藥重一斤須二八,調停火候託陰陽。《悟真篇》

可見古代的方士們用來煉丹的不是真的藥物,而是天地間的陰陽之氣。同理,那煉製丹藥的火爐也不在身外,而就是在人身之中。

紫陽真人又有詩云:

先把乾坤為鼎器,次搏烏兔藥來烹。既驅二物歸黃道,爭得金丹不解生?

詩中以乾坤為鼎,烏兔(日月)為藥,比喻的就是陰陽之物,皆在「五」這個鼎中烹煉。所謂「黃道」,就是黃帝之黃,五行中央之色,故黃道實際上是「中」的隱喻。

巧的是,我們說過,《屯》卦中「乘馬班如」的房宿四星,就象是天之黃道上的巨大華表,是古代方士們用以「建侯」立「中」的。

更巧的是,我們說過,《屯》的上卦「中」爻也就是第「五」爻,恰恰就是那穿過天駟四星之間的「黃道」。(詳見《周易》天文密碼系列)

更更巧的是,我們還說過,《屯》卦中那「乘馬班如」的房宿,既是背出了「河圖」的龍馬!更是蘊藏了洛書的「明堂」!而河圖與洛書,其「中」的數字,都是「五」!

更更更巧的是,《屯》卦在《周易參同契》中,被視為煉丹之時「活子時」的火候!

更更更更巧的是,《屯》卦(六爻陰陽全反)的變卦,就是丹家們煉丹用的《鼎》卦!!!!

真的有這麼巧嗎?欲知後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本文為「也說《周易參同契》系列第十」

相關焦點

  • 煉成金丹的七種功象
    天丹即神丹,也稱金丹、靈丹。天者丹中極品,神者妙用無方,金者堅固不朽,靈者變化無窮。  從古至今修丹者多如牛毛,真正聚金丹、證大道者確如麟角。縱觀丹道修煉史,不少丹道名家、大家剛過花甲即撒手而去者甚多,達中壽成就(80歲)者就不錯了,中年損命者亦不乏其人。原因固然很多,內丹的「品牌」及層次不高恐怕是重要原因,亦即達「人丹」、「地丹」、層次者多,登「金丹」、「靈丹」境界者少。
  • 民間故事:書生遇到世外高人,煉成九轉金丹,十天之後死無全屍
    明朝末年,有個書生名叫顏茂猷,他是福建漳州人氏,在天啟年間考中了進士。顏茂猷在公務之餘,喜歡遊覽名山大川,尋仙訪道,希望可以遇到高人指點,修成長生不老的境界。有一次顏茂猷在武夷山遊玩,遇到了一個世外高人。
  • 金丹速成辨謬
    什麼是金丹?這是一個看似簡單,而事實上卻又極為複雜的問題。今天,人們對於金丹的認識,大多模模糊糊。煉丹者一方面不下苦功鑽研,懵懂求學,人云亦云;一方面迷信、懶惰,異想天開。居然痴望金丹從天而降。這些都無疑阻礙著金丹之學的健康發展。所以破除迷信,實事求是,乃金丹大道的當務之急。
  • 周壯文集——太乙功與金丹大道
    《悟真篇》曰:「學仙雖是學天仙,惟有金丹最的端。」       何謂金丹?金丹之「金」,為內丹術術語,指先天氣。劉悟元曰:「蓋道心具有真知之情,屬金,其氣至剛至大,充塞天地,萬物難屈,故謂金氣。此氣異名多端,曰金華,曰水中金,曰真鉛,曰先天氣。」(《參同契直指箋注》)薛道光說:「惟真一之氣,聖人以法煉之,結成一粒如黍米,號曰金丹。」上陽子曰:「金丹乃陰陽之祖氣。」可見,金丹就是先天真一之氣的結晶。
  • 《西遊記》:莫把金丹作等閒
    柳存仁的觀點儘管有爭議,沒有爭議的是,《西遊記》引用、化用和自己創作的詩文中與道教內丹心性學有關的竟達二百餘首,數量實在是非常的驚人,此處不能一一引用,這樣密切的關係怎麼卻被胡適、魯迅的幾句話就可以「大事化了,小事化無」呢?那麼,這些詩詞在《西遊記》中究竟派什麼用場?是故弄玄虛還是在告訴一個驚天秘密:西天取經的目的不是面見如來,而是煉成內丹!
  • 上古五大先天至寶,每一件都威力無窮,乾坤鼎墊底,盤古幡排第二
    上古五大先天至寶,每一件都威力無窮,乾坤鼎墊底,盤古幡排第二,你知道幾個第五:乾坤鼎昔日鴻蒙初開,創世青蓮孕育盤古(
  • 《金丹大道》修煉秘訣:
    為先天生太極中有一點,靜極動陰及陽兩儀抱園。天未開地未劈渾沌黑暗,按卦爻在坤坤六陰純全。按周天在十度月把亥建,按太陰在三十月晦之天。按時刻在亥時人定不見,按節序在立冬小雪連綿,冬至是夕陽下陰陽兩點,小字是大山寶生地生天。雪是陰裡住了山寶難現,要陰極方生陽理所當然。修行人端身坐回光照面,吸虛無一口氣下降丹田。
  • 《周易參同契》的丹道易學
    (《周易參同契通真義序》)那麼,天體之結構如何呢?魏伯陽提出了"牝牡四卦,以為橐龠"的宇宙論。《參同契》云:乾坤者,易之門戶,眾卦之父母。坎離匡廓,運轂正軸,牝牡四卦,以為橐龠。(上篇)彭曉疏解曰:"太易、太虛、太初之前,雖含虛至妙,則未見兆萌;太始、太素、太極之際,因有混成,乃混沌也。中有真一之精,為天地之始,為萬物之母。
  • 隱藏在《周易》中的丹道秘密:一陽來復
    這裡的「虞氏」指的是三國時代的經學家虞翻,漢魏《易經》古注多已亡佚,只有隻言片語保存了下來,其中虞翻《周易注》留存的內容相對較多,幸而清代學者張惠言在《周易虞氏義》中已將虞注一一摘出成書,貽惠後人。其實《周易虞氏義》中大部分內容正是摘自李道平所疏解的、唐李鼎祚編纂的《周易集解》,張惠言在自序中已經言明。
  • 金丹大道其實是尖端科學?
    如何採呢?包括有採有還,有一套心法…… 如此練下去,不斷出現正子時,不斷採藥,反覆出現正子時,不斷採藥,反覆地採,反覆地練,最後在下丹田慢慢結成了一顆真正的「金丹」了。(金丹不是實物,而是精氣神凝聚的能量體)待金丹採足了,才能運轉丹道周天。何時算是金丹採足了?必須採到馬陰藏相,陽光三現。所謂馬陰藏相,是指男性生殖器收縮變小,猶如孩童一樣,這是精氣內斂,精已煉化為氣的現象。
  • 【金丹派南宗簡介】
    上述傳法譜系中之五人,被後世道士尊為南五祖。海南玉蟾宮屬於道教金丹派南宗,我們來認識下道教金丹派。道教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形成了許多組織派別。其概括起來主要有兩個:一個叫做「符籙派」,一個叫做「金丹派」。道教金丹派是一個重要流派,它以煉丹為基本的修道方式,這裡的「丹」有外丹和內丹之分。外丹是通過鉛、汞等自然礦物質的提煉製作而成的丹藥,我們常說的「靈丹妙藥」就與這個外丹道教有著密切關係。
  • 無生奶奶 降鸞詩 第二部97、無影山前賣金丹(關於「拜佛童子、尋佛問道、圓明居士」這個人)
    奶奶無生 慈訓《賣金丹》之一【下文讀法:前二字,中二字,後三字。】金丹金丹誰來買,無影山前來叫賣,叫賣無人來應答,只得嘆息世人迷,打個宣傳有來看。做個實驗人瞧瞧,看看想想在等待,看看他人買不買,你看一會我也看,看來看去搖頭來。有個頑童來問道,敢問金丹如何賣,老祖說聲聽我講,這個金丹用金換,世人一聽都說笑。
  • 破解《周易》:如何讀懂《周易》—《易經》和《易傳》
    《周易》分為《經》和《傳》兩大部分。《經》乃卜筮之書,大約成文於殷商之際,是上古丞史文化的遺存;《經》乃戰國中後期作品,為自成體系的哲學著作,反應新興封建階級的世界觀。一般來講《傳》是對《經》的註解。一、《易經》1、卦象:卦象是周易的基本符號,《周易》六十四卦對應六十四個不同的卦象,每個卦象均由「六爻」組成,從下往上數。
  • 史書記載此人精通《周易》,能預知未來,如何做到的?
    (《雙溪類稿》卷26)那麼,他是如何做到這一點的呢?《周易》真的是一本佔筮之書嗎?不妨細細讀來。邵雍像一、物理性命之學《宋史》記載,邵雍師從李之才,學習《周易》的同時,傳承了河圖洛書和伏羲先天圖中的故圖皆自中起,萬化萬事生乎心也」「先天之學,心也;後天之學,跡也。」——《皇極經世》也就是說,邵雍從《周易》中所領悟到的,是「心學」。
  • 第3295章 吞服九竅金丹
    一旁等待良久的天影老祖急忙上前問道:「沈浪徒兒,你感覺如何?得到傳承造化了嗎?」    沈浪深吸一口氣,將藏於神魂內的九竅金丹取了出來,掌心中浮現。    「師尊,這枚金丹名為「九竅金丹」,是我從拜仙圖中所得。」    沈浪坦然說道。
  • 神話故事中,凡人是如何修道成仙的?看看《列仙傳》裡的仙人就知道了!
    那麼凡人到底如何才能修仙呢?,本期我們就來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神話傳說中,幾種可以成仙的法門,學會一種即可得道。與煉丹術同時發展的還有以鉛、鐵等*金屬煉成藥金、藥銀等「貴金屬」的黃白術即鍊金術,不過合成的金銀只在外觀和某些屬性與金銀相似,而不是真的金銀。金丹黃白術最後都走向了衰落,但它們是人類企求人工控制物質變化、從事實驗化學研究的先驅,在人類的文明史上佔有重要一頁。在唐代和唐代以前,金丹術是修仙術中最佔重頭的部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不少煉丹者,但沒出現成仙的丹藥,反而出現了火藥。
  • 《邱祖懺悔文》中暗含的金丹大道
    風水學中八十一步量天尺(又稱紫白飛星)中,中宮起步回歸正位最初就是落在北方坎宮的,因天一生水為一切的開始。第一步飛星落在正北,第二步為西南,三步為震,四為巽,五為中,六為乾,七為兌,八為艮,九為離。玄空飛星中宮飛乾,依次飛旋也就是這個道理。所以九星的飛伏代表北鬥七星與左輔右弼輪流值班及使氣場運轉的運動規律,同時又是人和萬物遵循七星順度運行的道理所在。
  • 《金丹真傳》注釋
    《真傳》原傳於孫教鸞,教鸞得異人安先生之傳,在其子汝忠、汝孝的襄助下,實修效果昭然若揭,而汝忠、汝孝也因此而得教鸞之嫡傳,遂著成《金丹真傳》一書,羽翼聖經,垂示萬代,受到丹家的重視。然者,餘有所不能已於言者,敢為述之:《金丹真傳》非所謂「三家龍虎相見、金鼎火符」之道也,張說謝著,俱是依師傳誤讀《金丹真傳》之要旨也!餘於張說謝著,不及作辯(因為我所謂的龍虎三家相見的丹法,代表者非《金丹真傳》一書,而是劉永年、翁葆光、若一子、龍眉子一系,另是一回事,姑不具論。)
  •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怎麼結一品金丹 結一品金丹小心得分享
    導 讀 《了不起的修仙模擬器》中的一品金丹是金丹期最強的金丹,而結一品金丹是需要一些技巧的,但是很多玩家都不太了解應該怎麼結一品金丹,今天小編就給大家帶來玩家「長相思花落雨」分享的結一品金丹小心得,一起來看看...
  • 朱陵洞天青霞蔣真人金丹口訣
    朱陵洞天青霞蔣真人金丹口訣夫男子一身四大皆屬陰,惟先天一炁屬陽。此炁不是吹噓呼吸,亦非形影氣象可見,故悟真先生雲「以為可見者不可用,用者不可見」也。此炁未受形之先,在父母胎中,先受此炁,然後生二腎,次生兩眼,因此生肝、生脾、生心、生九竅、生四肢,而後人象具足。此炁只在兩腎之間,名為玄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