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話故事中,凡人是如何修道成仙的?看看《列仙傳》裡的仙人就知道了!

2021-03-05 道教修真堂


      縱觀歷史我們不難發現,不管是古代也好,現代也罷,人類一直追求的終極目標就是「成仙」,或者說想要得到長生的法門。就連千古帝王秦始皇也不能免俗,當時他就多次派遣方士下海尋求仙藥,只可惜最終的結局卻比較悲慘。而成仙似乎成了我們人類一個美好的奢望的罷了。

      那麼凡人到底如何才能修仙呢?,本期我們就來簡單的為大家介紹一下神話傳說中,幾種可以成仙的法門,學會一種即可得道。

古代有首詩說「三十三天天重天,白雲上面有神仙,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 

道教是一個神仙崇拜的宗教,在道教的神仙譜系裡,有一個龐大的神仙體系,既有先天之炁所化的先天之神,也有來自民間普通凡人得道飛升而成的仙人。

作為普通凡人的道士們,他們希望通過各種修行方式,最終可以證道成真,以達仙界。

道教認為修道成仙有很多種方式,而神仙傳記《列仙傳》則是向我們展示了凡人成仙的多種方式。

     在我們國家的道家文化中,煉丹一直佔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煉丹一般可以分為修煉內丹和外丹兩種。首先第一種是服食丹藥成仙,這是一種最常見的方式,早在道教誕生之前,古人們就學會煉製各種丹藥,以求長生不老。道教將在丹爐裡利用草藥和礦物煉製的丹藥服食之術稱為外丹術,與之對應的內丹術修煉則要高級一些,則是以人體自身為鼎爐,服食草藥為引,修煉自身的精神,以此來達到內煉成丹長生修行的目的。點擊諮詢道家三元丹法:開啟修鍊金丹大道,本期教學以網絡教學為主,授課採用視頻教學+課主題群交流輔導模式諮詢請加微信:zhujiaoxuexilaoshi 報名老師)其實在神話故事中,太上老君就是煉製外丹的高手,他煉製的丹藥不僅能起到延年益壽的功效,甚至還有起死回生之能。《列仙傳》中有許多位神仙就是通過服食丹藥成仙的。

方回是上古堯舜時期的一位隱士,他擅長養生之術,他會煉製雲母粉為食,並且還將煉製的丹藥分給周圍的病人服用。堯帝聽聞方回懂得神仙方術,就請他在五柞山中煉製雲母。後來方回被歹人劫持到密室中,要挾他授之道法,方回化身而去,用自己的名字封印住了密室,並且將一粒泥丸塗在門上,門就永遠打不開。到了夏啟末年,方回化作仙人飛升而去。

商湯時期,一位做了三十餘年木正官職的人叫做仇生,在當地他是一位奇人,隨著年齡增長反而越發健壯。人們都共同尊奉他為老師,仇生常年以松脂為食,並且在屍鄉的北山上,自己開鑿了一個石室居住修行。到周武王時期,武王親自去石室拜訪,求問養生之術,並對他加以奉祀。

除了這兩位,《列仙傳》還記載了許多仙人以服食丹藥成仙的,楚國陸通,服用橐廬木的果實和蕪菁籽成仙;象林人桂父,常年服食桂花和葵花,並用龜腦與它們配製成桂丸,制一千粒用桂十斤;魏國故地人修羊公,在華陰山的石室中修行,靠服食黃精成仙;泰山人崔文子,常年煉製以黃精散藥和硃砂丹為主的丹藥……


戰國初從事尋找通仙之途的方士們主要是到海上三神山等處去尋找長生不老之藥,到了大約西漢時,便有人用人工的方法來合藥。所用的原料以金石為主,所成的產品多稱為金丹、金液。西漢末東漢初已經在社會上流傳著許多丹書,如《太清金液神氣精》、《黃帝九鼎丹經》等,說明當時煉丹的理論與技術都已相當發達。不過合丹藥需要很大的投入,同時,因為多用金石為原料,不少原料和生成物是有毒的,煉丹家用自己和別人的身體做了大量的服丹的試驗,結果發現其副作用很大,所以在唐代煉丹術達到高潮之後,人們也同時發現了它的弊端,到了北宋以後,敢於服丹的人越來越少,其法走向衰落。

與煉丹術同時發展的還有以鉛、鐵等*金屬煉成藥金、藥銀等「貴金屬」的黃白術即鍊金術,不過合成的金銀只在外觀和某些屬性與金銀相似,而不是真的金銀。金丹黃白術最後都走向了衰落,但它們是人類企求人工控制物質變化、從事實驗化學研究的先驅,在人類的文明史上佔有重要一頁。在唐代和唐代以前,金丹術是修仙術中最佔重頭的部分。南北朝時期出現了不少煉丹者,但沒出現成仙的丹藥,反而出現了火藥。但是有後世人說外丹可以成仙,只是不是所有人都行,是需要有仙命和能力的。

除了服用丹藥,《列仙傳》的神仙還有通過鍊氣化虛而成仙的。殷朝時期的大夫彭祖,據傳說他歷經夏朝直到殷朝末年,活了八百餘歲。彭祖善於運氣內修等養生之術,他常年在歷陽山的一處仙室閉關修行,在室門之外常年有兩隻老虎侍奉左右,人們在祭祀彭祖時,總能在仙室外看到老虎的腳印,後來這兩隻虎隨著彭祖一起升仙了。

周朝大夫尹喜,是一名西關的令守,他擅長神仙方術,常服天地間精華之氣。一次他看見天有異象,東方有紫氣而生,知道有真人出現,才知道是老子騎青牛經過。老子見尹喜與眾不同,頗有道根,便授之五千言流傳於世。

神仙家很早就將服氣、鍊氣作為修仙的基本手段,即使服食金丹,也常將之與鍊氣結合起來。戰國時著名文學家屈原寫下《遠遊》,其中就提到服氣的法門。後來在道教中服氣的道術有很大的發展,包括服煉外氣、存思、守一、胎息等等紛紜多姿的功法。不過功法雖多,在道教中這些服氣方法都是作為修仙的主要的或者配合輔助的方法被採用,後來傳到社會上,成為一般老百姓都能鍛鍊的身功法,那是後話了。與服氣相關的另一類方法是導引和按摩,它們也是被當成汲引氣血、吐故納新的鍊氣法門引入仙術的。

   內丹術是在服氣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東漢末,魏伯陽寫下《周易參同契》一書,將金丹術與內煉結合起來,但其學說當時影響不大。到了隋唐時,金丹服食的弊病越來被人所認識,所以道門中便有人轉而重視開拓體內固有的資源精、氣、神以煉成長生不老之軀。這種方法稱為內丹術。之所以有內丹之稱,是相對於傳統的以體外的金石為原料的金術而言。內丹術的許多理論、術語都取自傳統的金丹術,但其立足點實大不相同,所以特稱為「內」,而將原來的金丹術稱為外丹。兩種丹法都常以金丹、大丹、金液還丹為稱,一部丹書是講內丹還是外丹,要具體看其中講煉丹過程和功法時以什麼為原料(丹書中常稱大藥)。從唐歷宋,內丹術漸漸代替原有的外丹術,成為修仙術中的主流。

內丹修仙的方法是最流行的一種,我們看到的神話劇中也大部分都是以內丹修仙的,其內丹的修煉方法便是不斷地吸收能量,隨著時間的增長,讓體內的元氣無限增加,元氣越多,就證明你修煉的層次越來越接近「仙」了。而且當你修煉到一定地步時能達到一種天人合一的效果,並且你的體內能感覺見來自天地萬物間的無限變化,能操控萬物。

這大概算是流傳最廣的一種修仙之法了。修道之人一般分為兩種,一種自然就是天資比較出眾的,在各種資源的輔助之下,其境界一般會得到一個飛一般的增長。而第二種就是散修,一般都是一些資質比較一般,但是肯踏實修煉的,也是可以自行修道。

不過這種類型的礙於天資有限,想要獲得成就自然也是十分的困難。不過不管是哪種類型,既然選擇了修道,想要真正叩響仙門,卻是萬中無一,所以在修煉起來就需要心無旁騖,更別說什麼兒女情長了,所以這種方法是比較折磨人的。

      其實啊說白了,這內丹修煉成仙就是以身體為爐,精神為藥,氣為火候而成的。在我國古籍《周易參同契》中就記載了內丹的修煉方法,在道教中的全真派常駐和北方就是以主修內丹而聞名天下的,在道教中內丹修煉有四個階段:築基、煉精化氣、鍊氣化神、煉神還虛。

《周易參同契》

第三種就是尋求天地間的至寶。傳說中,盤古開天闢地之後,一身的精華都化為了山嶽。其中就蘊含了種種的天地至寶,往往都富有十分逆天的功效,比如西遊記中的人參果,以及王母種植的蟠桃等等,都可以算是天地間的至寶,若是能尋到這些至寶,也能達到「成仙」的目的。只可惜這種辦法,難就難在天地至寶太過稀少,機緣十分的難覓。

第四是「修真」,修真派是陳攖寧說的梁海濱,而修真派主要是以劍仙派,提到劍仙一定有人想到「仙劍」吧,沒錯,其實就是以劍中氣吸天地之氣達到成仙的效果。但是自古以修真劍氣成仙這方法的有點太過於玄奧,且姑妄言之,姑妄聽之。

第五是為人舉行各種宗教儀式、法術,以積累功德,最後到達仙人的境界、 道教素來擅場於舉行各類法術為民眾和社會消災祈福,這類法術又都形成了具有很強針對性但又具有許多共同特徵的儀式,道門中稱科儀、科範、儀範,其中以齋法和醮法為主要表現形式,所以一般齋醮聯稱,泛指各類儀式。這些儀式是溝通人神的主要途徑,道門中認為,施行的結果是為民眾排難,同時又是為自己積功,虔誠行之,久則成道。

宋元之際的鄭所南在《太極祭煉內法》(為亡靈超度的儀式之一,其要在憑法師的功力和法術的神奇功能,使亡靈經過水火的洗滌、冶煉,達到形神俱妙與道合真,升上天堂)中說:「(能自信篤、用心專)始則積功,終則成道」。又說:「其於能始終深心行此祭煉內法者,願護是人永無災難,願學神仙者速成神仙,一一終當超行於至道也。」鄭所南所說的速成神仙、成道,都是說主持科儀為民解憂對行道者本身也具有深刻影響,最終能使之成功自己的宗教理想,躋身於神仙之林。

或是在人間建功立業而又不忘根本,功成身退之後,也能成仙,或死後封神。大凡歷朝祀典中進入道教神譜的,如關帝、都天大帝(張巡)、嶽元帥(嶽飛)等,都是這一類功德成神者。

應當指出,道教的修仙途徑雖然有上述種種分別,但在實際的修仙活動中,卻是諸法共修,相互配合的。同時,不論從事哪一類修仙秘術,行之者都必須立心行道積德,不斷檢束身心,使本心淨明,雜念盡去,而且行善於世嚴格說來,前面提到的幾種基本的修仙方法,屬於「術」的範圍,而這裡說的行道積德則是其道德上的要求,兩者相互配合,才能修成大道。

除此以外,《列仙傳》記載還有一些凡人則是在機緣巧合之下由異人相助或經過神仙點化而成仙的。南郡縣有位單名叫父的人,他居住在山谷裡,這裡的環境極佳,山林清幽,並且還有清澈的山泉。有位神仙經常到他家借宿,這位仙人教他怎樣煉炒瓜子,並將瓜子與桂附子、芷草的果實一起儲藏,然後二人一起食用。就這樣過了二十多年,父就能夠飛行,並且會上山入水。

黃帝時期的寧封子,是一位世代從事制陶之事的官吏。有位異人來拜訪他,替他燒陶窯的火,神奇的是能夠冒出五色煙。後來這位神人將這個方法教給了寧封子,寧封子把柴火聚集在一起來燒自己,身體能隨五色煙升降。人們觀看燒剩的灰燼,還可見到封子的骸骨。當時人們便一起把封子的骸骨葬在寧北山中,因此後人稱他為寧封子。

《列仙傳》還介紹了其他神仙的成仙方式,這些是凡人對於神仙世界的一種嚮往和渴望。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羽化,也就是民間常說的羽化登仙,意思就是說成仙的時候,身體會變得輕飄飄的,仿佛要離開塵世間一般,而修煉方法也沒流傳下來。

修仙是一個由平常的人變為超乎異常的仙真的過程。根據道教固有的形神觀,修仙必然對自身的形體與精神同樣地關注,因此道士們長期探尋的成仙之途都是沿著「形神俱妙,與道合真」的方向。不過歷代道教徒所側重的修仙之途不一,所嘗試過的具體方法更是難計其數。

   以上這些個方法只在古籍中見過一些記載,具體的修習方法卻不得而知。我們也只能根據書中所描敘的神話故事傳說隨便猜想罷了。

本平臺原創文章,轉載須註明,來源:道教修真堂,侵權必究。

非原創文章圖文源於網絡公開內容,僅為公益分享、交流、參考之用!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請客觀思考、不盲從,不排斥!文章僅為作者觀點。圖/文/音頻版權歸原作者及網站所有!本平臺對文章內容保持中立!如涉及版權問題請留言聯繫,我們將及時妥善處理!

相關焦點

  • 三生三世:凡人可以成仙,那為何夜華不讓素素成仙?原來是這緣故
    看了三生三世很多遍,劇裡有很多的CP,最愛的就是成玉和連宋這一對了。成玉雖然只是管理瑤池的小仙子,但她卻從來沒有畏懼過那位仙人,在諸神面前,不驕不躁,她和連宋之間就好像一對冤家路窄,一天到晚打打鬧鬧十分開心。
  • 神話:三人吃了長生藥,易小川死得最晚,老崔為什麼知道配方?
    不知道到了今天,還有幾人記得昔日封神的巨著《神話》?有當年的當紅小生胡歌、白冰等人主演的穿越古裝玄幻電視劇。當年清韻君可是蹲在電視前等待播放的哦!王祖弟子這個崔文子的來歷可不簡單,他是真正的仙人王子喬的弟子!王子喬在之前的文章有寫!王子喬是大周時期周靈王的兒子姬晉,後來跟隨嵩山仙人浮丘生一同修道!最後駕鶴飛升成仙!而崔文子就是這位仙人的弟子,而且根據列仙傳記載:崔文子者,泰山人也。學仙於王子喬。
  • 道教認為成仙有這五種方式,你都知道哪幾種?
    從古至今,人們對神話傳說中的神仙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些仙人不但可以神遊四海,最重要的是可以長生不老。上至帝王將相,下到平民百姓,都希望能像那些神仙一樣長生久視,正所謂「求道者多如牛毛,得道者鳳毛麟角」,古往今來,真正能得道成仙的修行者可謂是少之又少,更不要說普通凡人了。那麼道教記載的修仙之法都有哪些呢?本期就簡單為大家介紹其中的幾種。
  • 葛洪把仙分為天仙、地仙和屍解仙,哪一種仙人更高級?
    葛洪在《抱樸子》裡把仙分為三等:天仙、地仙和屍解仙,並在《神仙傳》裡拿歷史名人舉了例子。所謂天仙就是白日飛升的仙人。如淮南王劉安,得八公指點,吃了仙丹不光自己白日飛升,連雞犬也一起走了。所謂地仙是在人間長生不老。地仙如墨子,經過神仙指點,長生不老,避居深山,漢武帝的時候有人見到他,才五十多歲。
  • 原來「神」和「仙」是不同的
    八仙過海是民間耳熟能詳的神話故事,八仙分別為鐵拐李、漢鍾離、張果老、藍採和、何仙姑、呂洞賓、韓湘子和曹國舅。傳說八仙在趕赴西王母的蟠桃盛宴結束後返回蓬萊仙島,八位仙人相約使用各自的法寶在東海暢遊,這些法寶分別是:葫蘆、團扇、寶劍、蓮花、花籃、漁鼓、橫笛及玉板。
  • 《凡人修仙之仙界篇》凡人之於天道,何以為仙?
    凡人修仙傳主要分為兩部分或者說三部分,人界篇和靈界篇,還有現在的仙界篇,最後韓天尊韓立歷經飛升之劫,飛升仙界成為了仙人,可謂是皆大歡喜。雖然沒有像一些小說一般,飛升之後成為底層的挖坑工人,可是卻又沒有什麼不同,如忘語書中所寫,「又有誰會想到,歷經了人界和靈界的苦修,本以為功德圓滿的飛升成就真仙,卻只是另一條修仙之路的開始?」。凡人修仙,這個仙,是超然物外,超脫天道的嗎?
  • 神話故事中的「八仙」,有些在歷史上確有其人,你知道是誰嗎?
    比如老子,被道教尊為「太上老君」,莊子,是「南華真人」,又如關羽,在歷代王朝都被封神,諸如此類神話人物,實際上在歷史上都是有原型的,有句老話說「神仙本是凡人做,只怕凡人心不堅」,一個凡人,只要你道德品質高尚,對家國百姓有貢獻,得到人們的敬重,就會成為神。拿八仙來說,其中有真實的歷史原型,也有純虛構的人物形象。
  • 《凡人修仙傳》和《仙逆》究竟哪個更勝一籌?哪個才是仙俠之王
    順為凡,逆則仙,只在心中一念間……修真,到底是修的什麼?不如相忘於江湖《凡人修仙傳》簡介凡人修仙傳是忘語所撰的一部仙俠小說,連載於起點中文網。小說講述了一個普通的山村窮小子,偶然之下,跨入到一個江湖小門派,成了一名記名弟子。雖然資質平庸,但依靠自身努力和合理算計修煉成仙。
  • 「八仙過海」的8位神仙,成仙前都是幹什麼?成仙后品及如何呢?
    這八位成仙前的身世是怎樣的?而成仙后他們的品級又有多高呢?不如一起來聊聊。對於中國的神話體系,很難找到一本系統介紹的書,我們所了解的神仙,基本上都是從「兩遊記一演義」裡來的。這「兩遊記」自然是《東遊記》和《西遊記》,而「演義」自然就是《封神演義》了。一般把神仙分為五種,即: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不過咱們今天換一種分發,按照他們的來歷來分,看看八仙屬於哪一種。
  • 耶穌升天的模式,在我國古代被道士不屑,稱是成仙之下品的屍解仙
    當然在中國的神話體系中,凡人修道成仙或神的有很多。而在外國很多神話體系中,神就是神,人就是人,彼此有著不可逾越的鴻溝。不過也是有例外的,比如基督教的耶穌,便是由死復生,升天成為信仰的。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的去了解耶穌飛升的細節,就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假如將其對照中國古代修仙傳說來看,耶穌的飛升像極了中國古代屍解仙的傳說,那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麼關聯呢?本質是否是相同的呢?
  • 凡人修仙傳-無限仙充卡
    凡人修仙傳-無限仙充卡遊戲類型:仙俠遊戲大小:4.82MB遊戲介紹《凡人修仙傳(無限仙充卡
  • 第三代與第三命:凡人可以成仙
    兩個天宮許多人都說成玉是凡人造的神仙,仙境裡有句俗語說凡人不能成仙。事實上成玉的第二個確實是個凡人,她的第一個生命是在佛陀寶座下的昌邑女神。後來,為了幫助桑籍,少信元神在惡魔塔被救出。這樣,成玉就必須成為不朽的。凡人也可以成為不朽之人。
  •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會有這些特徵!
    家貧,常在山中燒炭,忽遇仙人云:「汝骨相合仙。」乃以一卷素書與之,令以淨器盛之,置高處,兼教青服石腦法。青遂以淨器盛書,置高處,便聞左右常有十數人侍之。每載炭出,此神便為引船,他人但見船自行。後斷谷入小霍山去。這個故事中的仙人也直截了當地說出仙人教授嚴青的原因:「骨相合仙」。
  •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都有這幾個特徵!
    二、宿有善緣 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緣修道的。學道修道,是很難得的事情,需要有很深的善緣,才能有機會聽聞正法。《玉皇宥罪錫福寶懺》云:「願道根深重,夙有善緣。」所以《北鬥經》也說:「如是真君名號,不可得聞。凡有見聞,能持念者,皆道心深重,宿有善緣。」那麼如何才能培育這樣的善緣呢?
  • 6部女主修仙文《我不成仙》她持劍縱橫,無數仙人在她劍下喪命
    《我不成仙》作者:時鏡——縱你成仙,也逃不出我這一劍。她持劍縱橫,無數仙人在她劍下喪命。於是,好事者多名之曰:仙見愁。仙見愁仙見愁,仙人見了也發愁。「仙見愁」是個女人,是這浩浩三千界唯一一個不想成仙的修仙人。簡評:前夫為斬斷塵緣,竟殺妻證道,見愁從墳墓中復活,只為斬盡舊怨,雪盡舊恨。過仙路,通天島,十九洲,殺紅小界,極域戰場,十方閻羅……步步行來,終有一日,她將凌於十九洲絕頂,俯瞰眾生芸芸。仙?仙若斷情絕欲,她誓不成仙。
  • 命中注定要修道的人,有這些特徵!
    那麼如何才能培育這樣的善緣呢?經文中這樣告訴我們:「或先世廣讀經論,講說教化,勸獎童蒙,令知善道。或先世種植果林,道邊立井,造作舟梁,濟度一切。或先世大設義田,施衣及食,饑寒病苦,蟲魚鳥獸,一切貧窮,皆令飽足。或先世建立義堂,愍念寒熱,施漿及火,救助行旅,使得安居。
  • 五本百看不厭的經典網絡小說,《凡人修仙傳》獨領風騷,精彩依舊
    今天我要給大家推薦五本百看不厭的經典仙俠小說,體會成仙的快感。一:《凡人修仙傳》忘語著作為一部經典仙俠小說,《凡人修仙傳》的地位可以說是無人質疑了。在這部小說中沒有無腦的戰鬥,沒有莫名其妙的劇情,一切都顯得那麼真實有趣。
  • 記載中八仙分別都屬於什麼層次的仙人?
    在神話故事中的八仙地位忽高忽低,參加過王母娘娘的蟠桃會,成為座上賓,但是反過來看在神話傳說中確實極少提到,沒有什麼太過驚人的舉動,有的神話故事中描寫成了法力低的小神仙,有的神話故事中是世外高人,我們都知道,在道教中有著神仙的分類,那麼八仙屬於什麼級別的神仙呢?地位是高還是低呢?我們挨個來看。
  • 《列仙傳》記述了70多位神仙的成仙過程,以下5位你知道幾個?
    《列仙傳》是中國第一部系統敘述神仙的傳記,據說是西漢史學家劉向所著,主要記述了上古及春秋戰國之間的70多位神仙的成仙過程,開創了神仙傳記的先河,建構了一個較完整的神仙譜系,今天我們將講到其中的五位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