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雲集電商扶貧結碩果

2020-12-25 和訊

近日,國家公布了一條振奮人心的消息:經過8年精準扶貧、5年脫貧攻堅戰,中國脫貧攻堅戰取得重大勝利,960多萬民眾完成易地扶貧搬遷、832個貧困縣全部摘帽、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

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國已如期完成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消除了絕對貧困和區域性整體貧困,近1億貧困人口實現脫貧,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勝利。

在扶貧過程中,作為一支特殊的力量,電商扮演著其重要的角色。2016年10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扶貧辦聯合印發《網絡扶貧行動計劃》,「農村電商工程」被列為五大工程之一。

其中,總部位於杭州的會員電商平臺雲集(NASDAQ:YJ)憑藉其自身積累,走出了一條基於平臺優勢的特色電商扶貧道路。

育品:打擦亮農產品(000061,股吧)品牌

今年9月18日,在杭州舉辦的2020第二屆中國農村電商峰會,雲集旗下的鄉村產品策劃和運營服務商「星探桔」首次官宣,引起了在場人士的廣泛關注。

與傳統對接「產銷」的消費扶貧方式不同,星探桔通過運用一套數位化的新品牌打造和運營方法,將農產品品牌化,承擔起助力中國鄉村興旺的社會責任。

今年11月,雲集組織帶貨主播(右)在江西贛州為當地農產品帶貨。

「農村產業興旺的主要矛盾,是新消費和老產品之間的矛盾。」星探桔創始合伙人、雲集高級副總裁張鐵成表示:「過去幾年,為了農產品產銷對接,我們跑遍了中國100多個縣。但通常是今年解決了問題,明年又出現了同樣的問題。於是,我們得出結論:農村產業要振興,必須要讓農產品的產品形態、內容創造等方面與新消費市場接軌。」

以長白山(603099,股吧)野山參為例,儘管它是「東北三寶」之首,但是近兩年人參產業一直處於銷售低谷狀態。傳統人參的使用方法多為「泡酒、燉雞湯」,並不符合年輕人的高頻消費需求。2019年,星探桔給「人參銷售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題思路——把人參磨成粉,和高頻消費品牛奶結合。在雲集產品開發工程師的幫助下,吉林通化開發出了一款高頻的人參飲品——人參奶。該產品在長白山滑雪場一經銷售,便獲得了消費者的青睞。

星探桔不僅創造好產品,還將產品與文化、消費場景結合,更好地促進銷售。 「我們為人參奶想了一個slogan,『一杯人參奶,元氣自然來』,還有一句是『來長白山,吃溫泉蛋、喝人參奶』。可以想像一下,在長白山那種相對比較冷的環境中,喝了一杯含有人參的熱熱的奶,那個感覺肯定非常好。」張鐵成說。

張鐵成進一步表示,作為一個電商平臺,雲集不僅是一個銷售渠道,更具有洞悉消費者需求的優勢。星探桔的特色農產品團隊會依據數據,從消費者需求出發,聚焦核心產業,幫助優質農產品產地開發創新配方、設計包裝,以及幫助他們在雲集和其他渠道,最終達到打造「網紅」產品的效果。

人參奶不是孤例,它只是雲集扶持地域特色農產品品牌,推動農產品上行的一個案例。

早在2017年5月,雲集就聯合浙江大學農業品牌研究中心等推出了「百縣千品」項目。該項目計劃,三年內,依託雲集的供應鏈優勢,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培育孵化100個地理標誌農產品品牌。

據悉,自「百縣千品」推出以來,雲集成功地打造了一系列地理標誌產區的特色農產品,其中包括吉林延邊蘋果梨、甘肅民勤沙漠蜜瓜、四川通江洋姜、四川涼山醜蘋果、廣西小臺芒、天目山小香薯等眾多來自大江南北的農特產品。截至目前,雲集「百縣千品」項目已為24個省份打造了100款農產品,覆蓋82個縣域,銷售各類農產品超過5258萬斤,銷售額達3.4億元,惠農人數超233萬。

育人:授「新農人」以漁

如果說,以「星探桔」、「百縣千品」為代表的「育品」助力農產品打響地域特色品牌,推動農產品走向線上零售新通路屬於「授人以魚」,那麼,雲集通過「鄉村振興新農人培育計劃」等多措並舉培育新農人,則進一步實現「授人以漁」。

今年8月14日,雲集首個電商助農服務中心在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掛牌。未來,該中心將通過為黔東南地區的新農人提供培訓等方式,幫助黔東南的農產品進行創新,更高效地走向全國市場。

今年8月,雲集黔東南電商助農服務中心掛牌。

「黎平縣的產品種類良多,都是好東西。但是因為生產難、儲存難、運輸難、銷售難,好東西一直賣不出去,賣不出好價格。」在揭牌儀式上,黎平縣人民政府副縣長周國江表達了對助農中心認可:「在助農中心的幫助下,通過農產品創新,打破原有障礙,我們貴州黔東南商品才能源源不斷銷售出去。讓農民有個好收入,消費者有好體驗,這樣子才能讓我們走得更遠」。

「這次雲集能在黎平設立助農中心,對黎平的意義非常重大。」雲集黔東南電商助農服務中心項目實施負責人吳川平表示,「據我所知,當地涉及農產品的企業幾乎都需要拓展線上渠道,而這其中約90%的企業還沒有機會接觸任何線上平臺,依舊專注於線下銷售。所以希望通過助農服務中心可以幫助當地更多企業和個體商戶,開闊銷售思路,拓展銷售渠道。」

據了解,助農中心未來學員的招募會由黎平縣政府與助農服務中心協作進行,不設立任何門檻,當地任何有需要的人都可以成為學員。同時,助農服務中心會基於學員的個體差異,針對不同認知階段的學員設立不同級別的培訓內容,以便他們更快地掌握信息。

助農中心計劃,每個月開展一次培訓課程,且培訓課程分三個級別——初級、中級和高級。「初級」階段針對的是完全不了解線上運營的學員;「中級」階段針對的是了解線上運營但是運營有困難的學員;「高級」階段則是針對了解線上運營且具備較好運營能力,但是缺乏渠道資源的學員。

值得注意的是,吳川平本人也是雲集「鄉村振興新農人培育計劃」的學員。她在「新農人」培訓中獲得新知,又將這些知識「反哺」當地。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在推出「百縣千品」近一年後的2018年3月,雲集又聯合浙江大學全球農商研究院、浙江大學管理學院推出了「鄉村振興新農人培育計劃」。

該項目計劃用3年時間,培育1000名新農人,打造100個鄉村振興「新農人」扶持樣本,旨在培養一批農村致富帶頭人,讓更多的扶貧產品插上電商的翅膀。雲集作為該計劃的首要戰略合作夥伴,撥出1億元扶持,用於推進該項目以及對新農人的創業扶持。

兩年多來,「鄉村振興新農人培育計劃」已經完成七期培訓,共培育了近600名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前七期學員共精準助農24.8萬戶(含建檔立卡貧困戶9.1萬戶),助農增收9365元/年·人。一些優秀的「新農人」所種植的優質農產品,還在雲集上創造了較好的銷售業績,實現「新農人」、雲集平臺和終端用戶的多方共贏。

可以說,從「育品」到「育人」,會員電商平臺雲集做到授人以魚更授人以漁,讓貧困地區的好產品走得出大山,土地留得住鄉愁也留得住人才,實現貧困地區經濟社會的可持續良性發展。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騰小漁: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你欣賞的人,恰巧也是別人欣賞的人,TA就是「他來了」要採訪的人。「老師的軟體技術讓我佩服,老師的「開車技術」讓我放心,老師的顏值魅力讓我折服。」——騰小漁學員騰小漁是虎課知名C4D講師,在他的手下,創造出無數不同材質、不同觸感的三維物體。
  • 授人以魚, 不如授人以漁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這是記者觀摩臺灣花藝名師朱永安授課的深切感受。相比於冗長的教學講解,朱永安更重視實踐練習,「只有親自動手插制,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作品是個人能力的真實反映,技法、要點、細節處理等方面的不足都會在作品中暴露出來。在檢查學員作品時,朱永安會一一點評,並對不足之處加以修正、點撥,若是集中出現的問題,就會對該知識點重新梳理,以加深學員的理解與記憶。
  • 王震: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為喜德「輸血」「農行力量」
    截至2019年底,喜德縣已完成108個貧困村退出,累計脫貧12646戶53090人,剩餘28個貧困村、4047戶17134人各項脫貧攻堅任務也將在2020年底全面完成。2019年7月,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贏脫貧攻堅戰決策部署,建立農業銀行東西部幹部人才結對幫扶工作機制,「農行人」王震從浙江舟山來到遙遠的四川喜德助力脫貧攻堅。
  • 【援醫故事】林帆:技術開路 授人以漁
    「哪裡需要我,我就去哪裡」去年9月,為響應廣東省委組織部和衛計委在新時期的「智力扶貧計劃」,作為一名老黨員,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醫學博士、博士研究生導師、肝膽外科主任醫師林帆教授遠赴「省尾國角」掛職饒平縣人民醫院副院長。
  • 遇見好老師:好老師既要授人以「魚」,更要授人以「漁」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以下是訪談內容:環球網:據有關數據表明,2020年稅務師報考人數達64萬+,平均參考率約50.31%,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報考稅務師並通過列表格或思維導圖等方式梳理內容,讓考生記得更清楚準確;關於做不對題,許多考生對政策很清楚,但一做題又發現完全不會了,說明考生對題目方向及角度不太熟悉,在平時需要加強訓練。老師會找出一些典型的例題,來強化考生對知識點的把握,並幫助考生找到題目陷阱。通過全面學習以及掌握解題技巧,考生便可順利通過考試。
  • 「德陽」廣漢新聯會會員向興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向興林,男,廣漢市新聯會會員,廣漢市規模最大、人數最多的社會公益組織「匯智義工」的發起人,先後被評為「出彩廣漢人」、四川省「雷鋒式優秀志願者」,2020年5月獲得第23屆「四川青年五四獎章」。2008年汶川大地震後,向興林看到身邊很多人投身救災志願服務中,深切感受到了志願服務的號召力,立志要重拾特警本色,繼續貢獻自己的力量救死扶傷。2009年7月,向興林和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一起創建了廣漢市第一支民間志願者服務團隊——「匯智義工」,並以此為名開展志願服務活動。
  • 從「授人以魚」到「授人以智」 這門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線上線下教學,拓展學習的寬度和深度 《創業基礎》(社會創業)之所以能夠獲得國家級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大獎,更重要的是它創新了教學模式。從前,大部分課程都是在線下課程,一間教室,容納幾十名學生,更多想學習、了解相關知識的學生,如果沒有「搶到課」,很難有機會進行系統性學習。
  • 「授漁計劃·平安成長」項目資助200名襄陽困境學子
    中國青年網北京4月4日電(記者 劉尚君)4日上午,「授漁計劃·平安成長」項目學生見面會暨助學金捐贈儀式在湖北襄陽技師學院舉行。  「授漁計劃·平安成長」項目學校授牌儀式和助學金捐贈儀式舉行。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找吉他譜全攻略
    再後來,本萌妹發現儘管吧規明確地寫著禁止求譜貼,仍然有許多人前赴後繼的求譜,然後被無情地刪帖。所以花了很多時間思考,為什麼求譜貼始終屢禁不止。也許有些人單純的因為懶,不願意在茫茫譜海中尋找自己想要的譜子,而是想等著有人把自己想要的譜子送到手邊。這類人我們稱之為伸手黨。然而更多被成為伸手黨的人,只是不知道用什麼方法,從哪個地方找到自己想要的,高質量的譜子。
  • 授漁計劃·平安成長「圓您一個夢想」系列活動襄陽行 800名困境...
    」的指示精神,打好精準扶貧攻堅戰。教育扶貧是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引導青少年健康成長的有效途經。本次活動中,授漁計劃聯合北京襄陽企業商會,號召北京襄陽籍的企業家和襄陽當地的企業家共同為襄陽地區的困境學生捐贈善款,一對一資助困境學生。  據悉,授漁計劃秉承「授人以漁,從『心』開始」的宗旨,用公益幫助貧困孩子接受公平教育,資助適齡孤兒、留守兒童、貧困家庭學生擺脫貧困,實現人生夢想。
  • 為了村民長遠致富鄖陽區提出「授人魚不如授人漁」
    安陽鎮大峪村「大峪香米」在鄖陽區、安陽鎮兩級領導們的關心下提出「授人魚不如授人漁」的農村致富長遠思路。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90後小夥捐油條店幫男童治病
    任曉猛說,在媒體的關注下,他們的油條生意越來越紅火,而他們也要回饋社會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如何幫助這個白血病患兒呢?任曉猛先是通過水滴籌捐款,緊接著又聯繫到了白血病患兒的父親張文保,了解到小男孩的骨髓移植手術需要二三十萬。「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我跟家裡人商量,要不然先把這個(油條)店先交給小男孩的家裡人。」
  • 馬催村 | 魚漁兼授、智志雙扶
    (原標題:範金娜:女書記紮根山村四年多,「魚漁兼授、智志雙扶」)  清泉小河,清澈見底,匯入水塘。塘底是河沙面,河沙底會有自然泉水冒出,一年四季保持水的流動性。在陽江市陽春市圭崗鎮馬催村,隨處可見這樣的魚塘。  養魚是馬催村每家每戶的特色養殖傳統,也是村民們的重要生計來源。
  • 魚灣夜校,授人以漁
    11月17日,魚灣夜校舉行抖音拍攝帶貨培訓。 張晨牧 攝人民網清遠11月19日電(張晨牧)「我們決心創辦夜校,初衷就是扶智、扶技。」廣州無線電集團駐英德市東華鎮魚灣村第一書記高建輝說。東華鎮魚灣村是革命老區,也是英德78個省定貧困村之一,有貧困戶123戶共325人。對口幫扶單位廣州無線電集團創新扶貧思路,開設夜校,全力打造「技能+學歷+就業(再就業)」平臺。阿部是魚灣夜校的受益者之一。通過在夜校的學習,已經33歲的他進入廣東科貿職業學院,成為一名全日制大專生,就讀茶藝與茶葉營銷專業。得知夜校舉行抖音培訓,剛好在家的阿部也前來聽講。
  •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靠譜的培訓機構要這樣選
    1、線下面授非常重要,很多同學一定會有疑問了,線上的課程那麼多,為什麼還偏挑線下的課程做這麼多麻煩的事情呢,孩子快醒醒吧,並不是線上的課程不行,而是你的自制力不行啊。你敢保證學習期間不碰手機不打遊戲,做到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嗎?我想大部分人都不能吧,學習本身就是一個反人性的事情,做到專注真的很難,當然你自制力很強的話也可以試試網課。
  • 爭奪計程車市場,黎明背後:如何「授人以漁」?
    原標題:爭奪計程車市場,黎明背後:如何「授人以漁」?計程車市場波瀾頻起。12月8日,「T3出行優行出租」在南通投入運營,這是T3出行「超級計程車」巡網一體化解決方案在全國的首次落地。而早在2018年,嘀嗒出行就將目光投向了巡遊車網約化,並在2019年年中升級為「三化工程」,即「網約化」,「數字智能化」和「線上線下一體化」,以更全面地賦能巡遊計程車。出行領域主要玩家的悉數到場,意味著計程車數位化有巨大空間和想像力,也從側面反映出,這個行業還存在著太多的痛點,才給了新玩家們進場的機會和空隙。
  • 「溫暖工程·授漁計劃」愛普電力關愛睏境老人行動在湖北襄陽舉行
    授漁計劃秘書長高繼輝當即與西趙湖村村長商議,由「授漁計劃」攜手愛心企業資助孩子高中三年期間的生活費9000元,每年3000元,協調北京愛普電力公司和村裡幫助餘開福老人翻蓋新房,多方面為老人提供幫助。該行動由中國社會福利基金會授漁計劃、湖北省中華職業教育社、襄陽市委統戰部、授漁計劃公益促進中心聯合北京愛普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共同開展,為西趙湖村的282位老人送去每人500元的敬老金和食用油。據「授漁計劃」工作人員介紹,關愛睏境老人的行動已連續開展了四年,捐贈善款超過100萬元。
  • 網盤資源寶庫,授你以魚更授你以漁!(下)
    這是一個資源寶庫,授你以魚更授你以漁!s/1TaF8UNkdrFTH02NU8cppKQ鳥瞰地球(國英雙語)全6集.BBC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mw2egi7aMpG1YGmD8BnIBw密碼:dp33生活科技大解密 連結:https://pan.baidu.com/s/1aQi08VpBfcGa0t3REXAp_Q密碼:lkz0人世間
  • 授人以漁 長沙學院厚樸傳媒工作室語言扶貧走新路
    擁有瀟湘詩會詩歌義工、資深主持人、語言藝術家、播音專業老師、語言扶貧志願者等多個身份的榮斌老師和他的團隊,深感「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的厚重分量,2016年以來,團隊延伸社會服務,用自建的國家級一流線上課程在線上和線下開展語言扶貧,湖南、新疆、福建、江西、貴州、甘肅等地的貧困地區地數十萬人受益。
  • 繁忙的蘋果生產線,幫扶「小種子」結出累累碩果
    繁忙的蘋果生產線,幫扶「小種子」結出累累碩果金羊網  作者:林曦 楊奇  2020-12-24 在這裡的蘋果廠,記者看到工人們在流水線上忙碌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