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海報新聞見習記者 劉炎 呂康麗 通訊員 王玲玉 東營報導
11月21日下午,第一屆中國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會議在利津縣召開。
第一屆中國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會議召開
大會現場
中國肉類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偉出席會議並講話。中國肉類協會牛人俱樂部分會會長馬廣勝主持會議。中國肉類協會副秘書長趙祖東,縣委副書記、縣長張曉彬,副縣長陳建軍,市縣有關部門負責同志,高校和科研院所專家、相關企業代表出席會議。
中國肉類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陳偉講話
陳偉在講話時指出,中國是世界第一大肉類生產和消費國,羊肉產量在中國整體肉類產業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位置。鹽窩鎮黃河口灘羊產業園的建設,以規模化、標準化養殖基地為核心,引進培育上下遊產業項目,實現「育、養、屠、銷」的一體化發展模式,值得推廣和肯定。尤其是「十四五」期間,在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背景下,打造完整的產供銷一體化產業鏈,推動一二三產有機融合,是未來中國肉羊產業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行業趨勢。
陳偉強調,在疫情的深刻影響下,人們的生活習慣、消費習慣、消費方式和態度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轉變,既帶來了一系列挑戰,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機遇,如何適應後疫情時代背景下中國肉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需要我們全行業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攜手探索新的發展路徑。相信在各方的鼎力支持、大力幫助和共同參與下,此次肉羊產業的知識盛會,一定會為中國肉羊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探索出新的路徑,帶來新的機遇,實現新的發展。
鹽窩鎮黨委書記張向陽講話
鹽窩鎮黨委書記張向陽在會上就黃河口灘羊產業園合作項目作了推介發言。他說,肉羊養殖是鹽窩鎮農業支柱產業,歷經30多年的發展,當地居民探索出了肉羊育肥這一發展模式,複製於鹽窩、推廣於全國。自去年開始,鹽窩鎮圍繞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建設了總投資28.6億元的黃河口灘羊產業園,引進建設了16萬噸畜禽飼料加工、50萬噸生物有機肥生產等12個肉羊產業鏈上下遊項目,僅僅一年多的時間,就建成了全國單體規模最大的肉羊標準化養殖園區,打造出了百億級產業集群,展現了鹽窩速度、鹽窩水平、鹽窩模式。目前全鎮肉羊養殖年存欄量140萬隻、出欄量300萬隻,養殖規模穩居山東首位、全國前列;全鎮從事肉羊養殖、購銷、運輸、屠宰加工和獸藥、飼料經營的群眾達到1.8萬人,產值超過45億元。鹽窩鎮先後被授予「中國肉羊育肥基地」、「山東省特色產業鎮」、「山東肉羊產業第一鎮」等榮譽稱號。
張向陽表示,下一步,鹽窩鎮將深入貫徹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暢通國內大循環、促進國內國際雙循環的發展路徑,按照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要求,堅持「延鏈、補鏈、強鏈」的目標定位,不斷加強與肉羊產業鏈上下遊企業交流合作,努力在母羊繁育、肉羊養殖、飼料加工、疫病防控、資源利用、屠宰加工等方面創新突破,推進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
會上,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生態草牧業工程實驗室主任景海春,北京大學新一代信息技術研究院協同創新中心主任鄭大春,中國肉類協會牛人俱樂部分會執行會長遊忠壽,中國肉羊(黃河口灘羊)雲商交易平臺技術總監文朝輝分別發言,就更好推動黃河口灘羊和中國肉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出了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