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質疑張一山版《鹿鼎記》的觀眾很多,質疑的同時也讓這部翻拍劇成為熱門話題之一,每播出一集都能夠得到觀眾的討論,對於製作方來講這樣的熱度反倒有利於達成製作前的收視目標。
而在質疑該版本《鹿鼎記》的觀眾中,甚至有不少沒有看過的觀眾無腦跟風黑,一時間讓成為「攻擊」張一山演技成為主流聲音,這種盲從的方式顯然不對,與其無腦黑,不妨靜下心來看過幾集內容後有理有據地進行批評。
導致張一山版《鹿鼎記》遭受這麼多質疑的原因還有一個,那就是觀眾對韋小寶的故事已經耳熟能詳,該IP已經被翻拍了7部,對比過往作品產生的差距也是觀眾質疑張一山的原因之一。
不妨從7部作品的評分進行分析,逐一剖析張一山版《鹿鼎記》的不足之處。
陳小春版《鹿鼎記》
陳小春所飾演的韋小寶可以稱為經典,無論是在觀眾心中留下的印象還是市場口碑,陳小春版韋小寶都算是幾個不同版本角色中的佼佼者。
從演技方面出發,陳小春完美將韋小寶身上的市井痞氣表演出來,既貼合原著人物形象,也能夠讓觀眾通過角色表演感受到人物魅力,通俗點來講就是陳小春將韋小寶「演活了」。
8.9的評分就是對陳小春演技的最大肯定,該版本《鹿鼎記》也成為觀眾甄別後續作品質量的標準,顯然從結果來看,目前並沒有哪一版本的《鹿鼎記》能夠超越陳小春版,沒有哪一位演員對韋小寶的塑造能夠超越陳小春。
周星馳版《鹿鼎記》
就評分和觀眾口碑來看,周星馳所飾演的韋小寶和陳小春平分秋色,各有各的特點,同時也各有各的觀眾粉絲。
不同的是,和周星馳所塑造的其他角色相同,周星馳版韋小寶在接受稱讚的同時也遭到部分觀眾的質疑,有觀眾認為周星馳的表現太過表面化,韋小寶的塑造中卻能夠看到其他角色的影子。
周星馳的表演風格本就特別,無釐頭式的表演方式確實並非所有觀眾都能接受,所以在韋小寶的塑造上出現如此評價並不會讓觀眾覺得意外。
和周星馳表演有異曲同工之妙的版本還有張衛健版韋小寶。
梁朝偉版《鹿鼎記》
梁朝偉的演技自然毋庸置疑,不過就韋小寶這個角色的塑造上,梁朝偉的知名度和陳小春、周星馳相比還是有一些差距。
其實不難理解,梁朝偉更加適合一些情感豐富的角色,尤其是通過眼神、特寫鏡頭進行演繹的角色,韋小寶這個角色的氣場本身就和梁朝偉有些不搭,無法演繹出其神韻觀眾也能夠理解。
從一方面來講,梁朝偉版韋小寶可以成為分水嶺,在此之後的演員塑造很難得到市場肯定。
韓棟版《鹿鼎記》
韓棟版《鹿鼎記》的市場熱度最低,一是因為該作品參演藝人的咖位不高,另外一點就是黃曉明版本給觀眾帶來的陰影依然存在,觀眾對於翻拍劇本就處於抵制的態度,自然對韓棟版《鹿鼎記》的關注不夠高。
韓棟版《鹿鼎記》的不足更多體現在劇情發展方面,節奏拖沓、人物關係進行平緩等等問題,都是該版《鹿鼎記》未得到市場肯定的根本原因。
即便如此,韓棟版《鹿鼎記》的評分還是要比黃曉明版本高,從此也能夠看出觀眾對於黃曉明所塑造韋小寶的一種不認可。
黃曉明版《鹿鼎記》
「油膩」這個對於演技的形容詞,用在黃曉明版韋小寶身上同樣不為過。
在張一山之前,黃曉明版韋小寶遭受著來自觀眾最多的打擊,對於年輕觀眾來講,該版本《鹿鼎記》是他們最熟悉的一版,只是當對比過前幾個經典版本之後,恐怕沒有幾位觀眾會選擇繼續觀看黃曉明版《鹿鼎記》。
如今黃曉明已經不再是唯一遭受觀眾質疑的韋小寶飾演者,甚至有觀眾表示在看過張一山的表演之後,選擇「原諒」黃曉明。
張一山版《鹿鼎記》
張一山版《鹿鼎記》無需多言,跌破3.0的評分足以證明市場以及觀眾對此次翻拍的失望。
目前張一山版《鹿鼎記》評分只有2.7分,在開播之前,主流媒體對於張一山演技的宣傳,對於該作品演員陣容的吹捧,如今來看都成為觀眾質疑該作品的「火藥」,當作品關注度達到一定高度,作品質量無法得到認可的時候,恐怕只會遭受更多的質疑。
張一山版《鹿鼎記》究竟哪裡不好看呢?
其實每部作品劇情相同,觀眾的質疑點更多是集中在演員的演技上,觀眾給張一山版《鹿鼎記》評分低的原因很簡單同樣很一致,那就是張一山所飾演的韋小寶不是觀眾心目中的形象。
作為劇中的最重要角色,如果無法演到觀眾內心,這部作品又怎麼會得到認可呢?
對於張一山來講,未來還有足夠長的路需要走,韋小寶不會是他的「終點」,至於如何走出自己的心魔,如何在韋小寶之後重新得到觀眾的肯定,是張一山以及其背後團隊需要考慮的問題。
文/希希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