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冤!Oncotarget風波是國人過河拆橋?歧視中國?六大原因深度解析

2021-02-19 小張聊科研

粉絲投稿,觀點與本平臺無關

一個曾經腫瘤學期刊的後起之秀,編委中不乏諾獎得主及美國科學院院士,目前仍然超過5分的JCR一區雜誌突然被wos無理由剔除,奇怪程度前所未有。

雖然這一消息還未官方宣布,這一決定卻可能讓國內上千名PhD無法畢業,其中的深層次原因令人浮想聯翩。

今天為大家揭露Oncotarget風波的六大原因!

上回我們平臺說到經過Oncotarget(簡稱OT)主編Blagosklonny近一周的溝通,目前事情已經出現較大轉機,Medline重新收錄,OT出版社旗下另一牛刊Aging也保留在了SCI。

OT主編Blagosklonny

而之前的爆料人小A博士,早在12月就已經聯繫主編提醒wos不更新的事情,也得到了主編Blagosklonny的一些「訴苦」。結合OT主編的郵件以及國內網絡論壇上的一些其他信息,我們將對Oncotarget被剔除原因作出深度解析。

我們應該明確,WOS旗下的SCI是個商業機構,另一個索引系統Medline也是,也就是說利益問題是很重要滴,上次Medline被踢也就過了半年時間吧?

我們看看Medline的入選和踢出規則是什麼?被Medline剔除的雜誌,再入選至少需要四年時間,結果呢?

Medline踢了半年,又收回來了,而且以前漏錄的還給補上了,這其中為啥踢?為啥能收回來,大家可以自己猜一猜了。

前日我們的推送已經告訴大家,主編Blagosklonny回復小A說,WOS給了主編5條理由,雖然主編並未告訴我們細節,但結合以前雜誌被踢的經驗,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


第一種原因:歧視中國科研

可能還真像主編說的,中國人文章發太多了才是WOS本次下手的原因。我們查閱了另一個5分檔次的「神刊」Cell Physiology and Biochemistry(以下簡稱CPB)(CPB說:管我啥事兒啊),這雜誌目前影響因子5.1,自引率43%,國人發文比例據稱!達到80%-90%,儼然一本英文版的中文核心期刊。

但人家CPB比較低調,文章量還比較小,也許WOS沒有關注到它!

等等!這個理由好像有點奇怪,為啥中國人文章發多要被踢!這難道是傳說中的Racism?小編不禁聯想到了常春藤名校歧視亞裔的事件,的確文章發多了質量難免降低,但Oncotarget被踢給的理由居然是中國人發文章發多了!

結合昨日發酵出的SCI母公司科睿唯安把澳門當做「國家」事件,難道WOS真的是針對中國?真的像OT主編說的那樣,是political的原因?不過大家可能已經知道了,科睿唯安反應好迅速,馬上改正了,如下!

大家加油,Oncotarget 也搶救一下

我們在昨天說過,Oncotarget在10月份還被WOS列為「Rising Stars」期刊,也就是冉冉升起的期刊,然而!意外的是,在11月WOS就開始玩起了停更的把戲,而1月份更是爆出要將OT踢出SCI。

而在近日OT雜誌社與WOS的聯繫中,主編Blagosklonny更是給我們透露了一個震碎三觀的信息!

主編Blagosklonny問:「WOS大兄弟,你剛誇我們一頓,就要踢我們,說好的我們是Rising Stars呢?」

你猜WOS咋回!三觀震碎!

WOS說:「你們是不錯!就是中國人文章太多!!!!!!」

WOS明顯的地域歧視,抵制它!

此為另一個爆料人小B所提供,可見Blagosklonny非常憤怒,打字語法錯誤都很多。

不過此信息來源於主編Blagosklonny本人,可能有一定預設立場,本公眾號僅呈現所得到的事實,不代表任何立場。

第二種原因:莫須有的審稿問題?

我們猜測WOS給的理由之一有可能是審稿問題,我們都知道,大半年前Tumor Biology曾經報導出大規模同行審稿造假問題,而後其馬上被WOS旗下的SCI所踢出。

Oncotarget並沒有大規模審稿造假問題爆出,OT雜誌雖然投稿時有推薦審稿人環節,也有作者聲稱,自己的稿件送到了推薦的「熟人」手裡。但起碼在一年前,丁香園及其他論壇更多作者反應,自己投OT的文章送到了很認真的審稿人手裡,外審意見多達5-6頁,有的「完全不講理」,要修回幾個月,補幾個實驗才能改好。小A早在去年12月與主編的溝通中(當時WOS風波並未發生),主編就向他告知了OT的審稿流程。

可見,OT的確會將文章發至推薦的審稿人手裡,但是,同樣會選擇Pubmed上的獨立審稿人做評定,而且如果推薦審稿人給的意見好到離譜,反而會被認為是「misconduct(行為失當)」。所以,OT的推薦審稿人制度即使會送到熟人手中,但編輯也並非會採納,從制度上說並不是原罪。

不過說到熟人審稿問題,那鼻祖自然是我們的所謂「自然子刊」Scientific Reports(簡稱SR)了,其之前由於經常創造新的賺錢手段,被人詬病「吃相難看」。如曾經的交錢快審制度,而作為OA期刊的先導者之一,SR雜誌則早在5年前就有中國學者爆料其審稿問題,將近五年過後,SR文章數量擴增近20倍,其審稿是不是越來越嚴格呢?留給你們一道思考題。

SR的快審制度

 

早有人看穿SR

不過話說回來,Tumor Biology的造假問題是實錘中的戰鬥機,SR前幾個月也被爆出重大抄襲醜聞,而由於雜誌社拒不撤稿,導致其編輯部十餘名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編委集體辭職

SR還曾在一篇非醫學類文章因為政治原因要求作者刪除中國國界南海「九段線」,一度引起中國作者巨大反感。

而OT則比較悲慘,出版社和主編直到10天前才直到被wos除名這件事,即使懷疑審稿問題,整個過程也並沒有委託出版社進行任何調查,所以審稿問題並不是這次風波的主要因素。

第三種原因:命中率問題

Oncotarget雖然命中率較高,但有網友經過投稿號推算及最終發表文章數量的計算,接收率在50%-60%之間。而近四年前就有網友計算過,Plos One當時的接收率已經高達58.8%。而當年的OT可是有名的腫瘤學雜誌的後起之秀,甚至一度被認為有望比肩腫瘤學界超級牛刊Ann Oncol(IF=11.86)。

雖然日後墮落,但如此對比,Plos One當年似乎也是過於幸運,居然沒被盯上。

第四種原因:自引率問題

從某論壇上我們得知,Oncotarget的自引率為25%,距離50%的水平相距較遠,即使去掉全部自引,影響因子仍然有3.8分之多。

而我們上面提到的另一個5分檔次的「神刊」CPB又要閃亮登場了,其自引率高達43%,無限接近50%的紅線,但仍然是SCI。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OT雖然現在啥文章都收,但其90%的文章都是腫瘤學。要知道,腫瘤學是醫學研究絕對的領頭羊,OT上很多文章的方法雖然在本領域已不再流行,放到一些非腫瘤學科的牛刊上,也能讓人看得眼花繚亂,筆者幫同學做的差異表達火山圖被JAMA眼科子刊的審稿人稱為Cell水平,狂汗。

腫瘤學本身研究者極多,發文量巨大,加之OT收文覆蓋內容廣,自引率25%其實並不過分。

而小編又在國內某論壇上隨機選取了幾個專科雜誌,發現即使一些期刊選擇面較多的專科,仍然有不少分數並不高的期刊的自引率在20%上下徘徊,而且有的雜誌在專科期刊中發文量巨大,但SCI的帽子仍然穩穩戴著,說明自引率也不是主要問題。

WOS給出的理由雖然扯淡,但是重點是,為什麼OT會突然被盯上?為什麼這次的新聞如此猝不及防?我們繼續深挖。


第五種原因:國人過河拆橋?

在國內某著名投稿論壇上,一名顯示職務為助理研究員的網友曾經在中過一篇OT之後,開始瘋狂向WOS投訴OT,並鼓動其他人一起寫投訴信,同時,也有其他網友在中過一篇OT之後,每日佔據該論壇版面,怒噴雜誌缺點,應該封殺。

由此可見,國人的過河拆橋,發了該雜誌之後就開始投訴的行為也有可能是一個導火索。

科研畢竟是自己的事情,為了畢業也好,晉升也罷,獲得醫院或高校獎勵也行。

我們只要不違反原則去造假,一稿多投,即使雜誌稍水一點,文章收的多一點,恐怕我們也沒有任何資格去站在道德制高點上評判別人的勞動成果,每個人有自己的路,有自己的想法,也有自己的苦衷,因為雜誌一時的風波而對數以萬計的中國作者,對數以千計等待畢業審核的PhD冷嘲熱諷,都不是一個有良好教養的人應該有的行為。

而那些走完自己的路卻讓別人無路可走的過河拆橋的同胞們,更是讓人所不齒。

第六種原因:商業競爭

同時,另一大可能的原因是商業競爭,根據另一封去年12月的郵件顯示,Oncotarget在3年多以前(2014年仍為月刊,影響力較高)就在網上收到了很多謾罵,因為OT為OA期刊,獨立於一些出版商之外直接面向讀者,難以從中收取利益,而此次風波,據說是WOS的editorial team決定的,editorial team是大出版商的代表組成的。在OA成為趨勢的今天,OT的崛起,發文量驟增勢必會影響大出版商的巨大利益,他們之間是否有利益糾葛我們也不得而知。而現在那些著名OA期刊,SR背靠自然出版集團,Plos出版社後臺極硬,Medicine歷史悠久。不拿OT開刀拿誰開呢?試想,如果OT的背後是Elsevier或Springer或NPG等巨頭,我們可以肯定,這個風波根本沒有出現的可能。

至少目前來看,OT的絕大部分文章水平也能達到3分的水平,何況根據WOS 2017年的結果,OT雜誌還是高引用文章數量前1%的期刊呢?

編後語:

5天後,每月更新的新一期SCI名單就又要出爐了,我們不妨樂觀一點,現在雜誌社還有希望扳回一局,即使這次沒有,也許會像Medline那樣,幾個月後重新收錄又是一條好漢呢?相信如果這次OT能挺過來,正如主編所承諾的那樣,回到從前,回到那個曾經的腫瘤學界「後起之秀」,Yes, we will.

 

前期回顧:

爆料:據說SCIE已放棄Oncotarget

反轉:Oncotarget又回Medline,高層親承與WOS展開談判

SCI東家稱澳門是「國家」,Oncotarget風波或針對中國

 

長按二維碼識別關注「小張聊科研」。

關注後獲取《科研修煉手冊》1、2、3、4、5 

相關焦點

  • 外蒙古國人不理解為何內蒙古人更熱愛中國?其實原因很簡單
    清朝時期,蒙古國和中國是一個整體,後來因為種種原因,蒙古國最終獨立,並與中國的感情日益淡薄,因為教育理念不同,蒙古國認為中國古人建造長城是為了提防北方遊牧民族,即現在的蒙古國人
  • 大張偉慘遭花兒樂隊除名,過河拆橋的花兒樂隊該何去何從?
    花兒樂隊可是中國第一個成立的未成年搖滾樂隊但是該樂隊在百度百科中把大張偉去掉了,在22年當中花兒樂隊被人們所熟知可是與大張偉密不可分的,就這樣把大張偉拋棄是不是過河拆橋無疑了。大張偉是可是花兒樂隊的招牌,要知道,好多樂隊失去主唱都一路走下坡路,水木年華就是前車之鑑,不知道失去大張偉的花兒樂隊該何去何從?
  • 一個中國廣告引發的種族歧視風波 誰是真正的歧視者?
    近日,一則中國俏比牌洗衣液廣告在網上引起廣泛討論。有外媒稱其為史上種族歧視最嚴重的廣告。
  • 時尚雜誌推薦的中國模特「小眼睛」被指歧視,是網友太玻璃心嗎?
    一方面既為這個女孩子遭到這麼多同胞的相貌羞辱而感到不忿;但另一方面,西方社會對於東亞族裔包括體貌特徵在內的刻板印象又確實是一個久遠的話題,用一個「玻璃心」就試圖概括這種敏感還是太簡單粗暴了。全文2050字,閱讀約需4分鐘 ▲陳迪說:反歧視當然應該,但為何要用審美霸權傷害自己的同胞?
  • 「過河拆橋」典故主角並非是「過河拆橋」的那種小人
    「過河拆橋」是比喻自私狹隘的人,自個兒達到目的了,就將曾經幫助過自己的人一腳踢開。這是人們碰到見利忘義、忘恩負義、做事投機取巧,慣於溜須拍馬、遇事不擔當、推諉扯皮的小人就會想到的諷剌成語。這個成語典故出自《元史》,但其主角並非是「過河拆橋」的那種小人,是被元順帝玩弄權術誣陷的,而這個典故的起因與科舉考試有關。
  • 被指性別歧視和醜化中國人,「大陰陽師」J.K.羅琳又翻車了!
    她先被網友怒批歧視跨性別群體,又被網友扒出來醜化中國人。「哈利波特之母」被外國網友群起而攻之,羅琳屢屢回應卻被網友指認「大陰陽師」,魔幻的一幕正在她自己身上上演。近日的風波,還得從一條轉推說起。這一輪的輿論風波起源於6月7日,J.K.羅琳(J.K. Rowling)轉發了一篇《為來「來月經者」創造更加平等的後新冠世界》的文章。
  • 礦泉水女留學生成了「竇娥冤」!國人:怪只怪她不是天生異種
    國人紛紛指責這個女留學生,別以為在國外喝了幾年洋墨水就趾高氣揚!可惜近日,國人對這個女留學生又同情起來,還說她是「竇娥冤」。因為我們看到了無比奇葩的一幕,只能哀嘆:要求礦泉水沒有罪,不是真洋人才是原罪,怪只怪她不是天生異種!
  • 愛因斯坦日記對中國評價,國人為何憤怒?
    就比如說,他對當時的中國人的評價極為負面,字裡行間裡無一不透露出了「歧視」、「鄙視」的意味。在這位偉大的科學家眼中,中國人總體上就是「麻木、骯髒、遲鈍、無知」。那麼他到底是怎麼說的呢?01、歧視中國女性愛因斯坦對當時中國女性的歧視之詞極盡侮辱。他看著走在大街上形形色色的中國人,經過自己的主觀判斷,便覺得中國婦女的女性生理特徵不明顯,就跟男人差不多。
  • 巴方不但不感恩,反而「過河拆橋」,中國直接斷電「懲罰」
    而且巴西想要保證電力供應,也想建一座核電站,但因為缺乏技術,所以找了中國。巴西和中國的關係一直都很好,所以當巴西發現中國時,我們也非常高興地答應了。起先我國還承諾巴西將實現電費免費使用3年,畢竟中國和巴西都是金磚國家,本身就是可以通過合作發展形成良性循環的。在幫助巴西建造核電站的3年裡,中國也讓它免費使用,已經很仁義了,但巴西似乎並不感激,反而過河拆橋。
  • 媒體:防彈少年團在中國「中彈」,不冤!
    【防彈少年團在中國「中彈」,不冤!】這兩天,韓國男子組合防彈少年團(BTS)因爭議性言論,遭中國網友集體抵制。據媒體報導,事發於美國非營利組織「韓國社交協會」上周的頒獎晚會,BTS在獲獎感言中提及韓戰,表示「會永遠銘記兩國(韓美)共同經歷的苦難歷史」。此外,還有網友曝光防彈少年團成員曾在採訪中把臺灣誤認為是一個「國家」。
  • 「過河拆橋」——外交部發言人用這個成語形容誰?
    7月11日,發言人不點名批評了朝鮮半島核問題上幾種不地道的做法:如果中方在努力滅火,有人卻在澆油;如果中方在不折不扣地執行安理會決議,有人卻在侵犯中國正當合法權益;如果中方在為推進半島無核化進程積極開展工作,有人卻尋找藉口,損害中國安全利益,中方努力怎麼能達到預期效果?局勢怎麼能緩和?半島核問題還怎麼能解決?
  • 性別歧視,階級劃分,MAMA騷操作一波又一波;金請夏確診新冠後被罵,一批女團陷入感染風波
    細數今年MAMA的騷操作,真可謂把性別歧視和階級制度體現的淋漓盡致。從出席陣容來看,男團13組,女團僅有5組,有粉絲直接指出Mnet如此操作背後的原因「MAMA就是這樣喜歡人氣,最重視海外人氣,所以到場一半都是男團。」
  • 中國遊客在外國被群毆,歧視中國人,有點怒了
    這個熱搜,一經爆出就引來瘋狂吐槽#中國顧客巴黎購物遭圍毆#@瘦了30斤很開心: 哪國人都有有禮貌的,哪國人都有人渣……別以為外國人素質就高到哪裡。很多國家的犯罪率也是高到不行的。外國的月亮真的沒有比較圓。@Hysmmzbmy: 太噁心了,確實在世界各國都有歧視我們華人的行為,我們既要反省自己(懂得守規矩,但這個案例不是我們華人的錯)更要明白他們也就是那種自以為是的人種。
  • 世界六大蒸餾酒,中國白酒排第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喜歡喝?
    世界六大蒸餾酒,中國白酒排第六,為什麼只有中國人喜歡喝?人類的發展從來都離不開酒,根據一些考古記載,最早的酒出現於6000年前,歷史十分久遠。酒不是中國特有的產物,全世界的人們都會釀酒,而且釀酒的工藝本質上都沒有差別。
  • 退黨是過河拆橋?郭臺銘發言人被這記者惹火了
    臺灣鴻海集團創辦人郭臺銘12日正式退出國民黨,12日下午由其發言人、永齡基金會副執行長蔡沁瑜前往臺北市黨部完成退黨手續,在退黨前短暫的受訪,有一媒體記者一再追問國民黨開特例讓郭能參加初選,退黨是否過河拆橋?蔡沁瑜罕見動怒,轉過頭怒瞪著記者連問5次為何是過河拆橋?強調郭臺銘對國民黨沒有任何一分虧欠,最後掉頭轉身,不再接受提問。
  • 【語言文化】Discrimination談一談歧視
    這對男人也太不公平了吧!這說明我們還沒有擺脫歧視。只要我們還在說女權,還在講女士優先,還在慶祝婦女節,那麼男女就不平等,女人就會忍受生活中各種點點滴滴的歧視。 法語和英語「歧視」一詞的拼寫是一樣的——Discrimination,內涵也一樣。有趣的是「Discrimination」的含義和中文「歧視」並不完全相同,這其中的微妙很值得人咀嚼。
  • 唯一在美國好萊塢出名的中國女明星,白靈,卻沒有一個國人喜歡
    就算是你成了美、歐人又怎麼樣,該歧視還是歧視。就像這次美黑鬧一樣,華裔 一聲不吭,註定要被主流排斥+歧視。最起碼會得到國人讚美和追捧。但這個女明星卻是口碑崩裂的最厲害,被國人罵的最多的一個,一提起她的名字,大多數人都是嗤之以鼻!她叫白靈,一個地地道道的四川人,後來又變成了美國人,從清純美女到放蕩的女明星,從天府之國到好萊塢,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招致這麼多人的罵聲!
  • 京東與六大知名廚具集團籤署深度戰略合作協議
    近日, 2017美國芝加哥國際家庭用品博覽會上,京東與World Kitchen、膳魔師、SEB GROUP、PMI、美亞、Newell六大知名廚具集團籤署了
  • 中國新說唱2:劉聰賽後正式透露刪改,是心有不甘還是過河拆橋?
    這種現象在本季《中國新說唱》中特別嚴重,而其中最具爭議性的應該是被一些觀眾封為「無冕之王」的劉聰。無論是實力、人氣、熱度、作品都具有角逐冠軍的資格,卻最終止步八強。連總決賽的投票環節,劉聰都沒有出現。而導演胖虎還特意說明了劉聰和西奧中途離場,所以把投票名額換成了王浩軒和新秀。
  • 黑人真的反對種族歧視?實際上他們只是反對自己被歧視
    ,記得我之前寫反對種族歧視黑人的文章被不少人嘲諷,很大原因就是因為視頻中黑人的作為。 我反對種族歧視並不是支持這種垃圾人,而是我認為種族歧視本身是不應該被提倡的行為。而通過這個視頻中的黑人,我們甚至可以看出為什麼黑人在全球的反種族歧視運動屢戰屢敗甚至逐漸妖魔化? 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大部分黑人本身的價值觀就是割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