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生活著萬千形態的生物,他們在生活過程中看似並無關聯,實則處於一個交織糾纏的複雜生物鏈中。他們之間既存在共生、合作關係,又存在鬥爭、捕食關係,紛繁複雜的關係網每天都在發生變化,天敵捕食與合作生存的交織交融實現了大自然的動態平衡。而有這樣一種生物號稱「在整個生態鏈中沒有天敵」,你聽說過它的大名嗎?那就是海底大長腿——海蜘蛛。
從它的名字便可以推測出它與一般蜘蛛的形態相類似,但是實際上它是一種生活在海洋的節肢動物,其種族淵源較為久遠,而且在各大海洋中都可以覓得它們的蹤影,可以稱得上海洋生物中的「元老」。之所以稱它大長腿,是因為在外形體態上它除了嘴巴之外都是腿,在簡單的器官組成之下它的生活方式相應的也大多依賴於它的大長腿。
例如它的消化系統以及繁殖系統都長在腿上,在海蜘蛛需要進食的時候,它腿部的吻管便開始工作,在吻管的頂端呈三角形的開口裝,而鋒利的口器則針對食物進行「大刀闊斧」的加工,深入其中吸出它們的汁液來達到進食的目的,而海蜘蛛選擇的進食對象也大多是基本不會移動的動物,比如珊瑚和海綿類行動緩慢的海洋類生物。
不僅僅是進食,就連生物繁衍後代的重要任務海蜘蛛也可以用腿完成。在它的腿部分別有步足和生殖孔,以此來區別雄雌性的海蜘蛛,在繁殖過程中,雄性海蜘蛛則會與產卵的雌性海蜘蛛緊貼在一起,通過授精後將受精卵結成球塊放在自己的抱卵肢上,從而進行下一步的孵化工作,所以直到幼體孵化出來之前,雄性的抱卵肢上會一直攜帶受精卵。等到幼體真正孵化成功,它則會離開雄性海蜘蛛進入到海水中開始自己的獨立生活。
而在生存環境方面,海蜘蛛的生活方式則更顯得特立獨行。它們大多居住在深海,在如此惡劣的環境之下生物幾乎難以存活,換句話說海蜘蛛在這裡難逢敵手,幾乎沒有能夠捕食它們的天敵,而深海裡具備的高溶解氧濃度也使得海蜘蛛的新陳代謝速度變慢,由此它們漸漸演變成了超大形體的結構。例如在極地海洋領域科學家們曾經發現過腿長高達25釐米的巨型海蜘蛛,這創下了海蜘蛛形體大小的記錄之最。在不同海域的實驗研究中,科學家亦發現極地區域的海蜘蛛普遍要比其他海域的海蜘蛛形體要大,由此科學家將其稱為「極化巨大症」。
但是擁有這種大長腿的巨型海蜘蛛並沒有充分發揮長腿優勢,它們在日常行走方面依然是磕磕絆絆、笨拙緩慢,這也就可以解釋上文中為何它只選擇一些海葵、珊瑚之類的海洋生物作為進食對象。而對於它本身來講,全身都是大長腿的構造使得它不會成為其他生物眼中的美味佳餚,沒有能吃的部位可能也是它能夠存活這麼久的一個主要原因。
海蜘蛛用實際生存方式來證明了「只要成為一個完完全全的廢物,那麼就沒有人能夠利用你」這個道理。它逍遙的存活了4.5億年,每天快快樂樂地進行簡單進食和運動,與世無爭、無欲無求,同時也無需擔心自己會隨時沒命,因為根本沒有其它動物願意去吃它。就連站在生物鏈頂端的人類在長時間的實驗研究中也沒有發現任何利用它的價值,所以只要足夠一無是處,你就可以從寒武紀活到現在、活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