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說了那麼久的漢語,其實都是「日語」!

2020-12-24 千秋日語網校

有些詞語我們一直在說,但其實它們最開始是日語單詞。

比如說我們熟悉的「森女」,「社畜」和「御宅」。

森女來自於日語表達「森ガール」,社畜是直接借用了日語中的「社畜(しゃちく)」,御宅則起源於日本的「お宅(オタク)」。

雖然原本是日語,但因為日本和我們一樣使用漢字,當這些新詞在日本誕生之後,隨著日本動漫,遊戲等在中國的影響力增強,伴隨著網絡文化的潮流,越來越多的日本詞彙被中國人熟知並使用。

淘寶上大量的服裝被打上「森女」的標籤。

辛苦的上班族會自嘲「社畜」。

戀愛中男性和女性也被分為「草食系」和」肉食系」,「御宅」在中國更是由此延伸出了「死宅」,「宅男」,「宅女」等詞彙。

像這樣日本詞彙席捲中國的現象,其實不是在因網絡和動漫被連接在一起的中日的現代社會所獨有。

「文化,文明,法律,思想,哲學,化學,資本,階級,理性,物理,美術,經濟,金融,憲法,權利,義務,文學,主觀,客觀......」。這些從我們開始接受教育起就接觸到的詞彙,也都是日本人提出。

還有,「人民,共和國,社會主義,共產主義......」這些詞也是來自日本。

據調查,現代中國與社會科學相關的詞彙有60%-70%都是來自日語。

為什麼會這樣呢?

在清朝末期的中國,負責將西洋的概念漢語化的主要是士大夫這樣的上流知識階層,而當時在日本主要是由中流實務階層來負責。

對於日本的中流實務階層來說,漢詩文不僅是一種風雅的愛好,更是在現實社會中為了工作而產生的教養。

因此在江戶末期的日本,不僅是下級武士,甚至連地痞頭子和農民也會學習漢文。

在當時的漢字文化圈中,孕育了高漢文素養中流實務階層的日本,也是最早取得現代化成功的原因之一。

比如說,在「telephone」一詞傳到亞洲時,中國將它音譯為了「德律風」,相比之下日本的「電話」更簡單合適,於是我們就採用並延用至今。

像這樣,「手續」,「取消」,「場合」等詞也進入了中文體系。

在導入日本人創造的新漢語時,孫中山,魯迅,梁啓超等著名人士也表示了贊同。

20世紀80年代以後,因為日本社會的發展較快,受到日本各方面影響的中國在吸取日本文化的同時,也接納了大量日本語言。

比如說,中國的「照片」與日本的「寫真」意思相同,但近年來「寫真」一詞在中國也能通用了。

還有原本在中國不存在的,比如「居酒屋」,「刺身」,「烏冬」,「壽司」等與日本料理相關的詞語,在日本料理在中國的影響擴大後,也成為了中國人日常生活中的常用詞。

而伴隨網絡的發展來到中國的像開頭提到的「超~~」(とても~~),「中二病」,「萌」等年輕人用語也開始生根發芽。

另一方面,隨著近年來中國的國際影響力的增強,開始了漢語詞的「反向流動」。日本現在使用的「特區」一詞二十多年前就已經在中國出現。

日本演員八千草薰的隨筆《まあまあふうふう。》是來自中文的」馬馬虎虎」。

餃子,麻婆豆腐,青椒肉絲,小籠包等名稱也因中國美食的魅力在日本變得耳熟能詳。

日本的漢字到底是來自中國,他們的語系中源於中國的詞彙遠遠比中國從日本學習的要多得多。

前面提到的近代化過程中產生的詞彙很多也是從中國「出口」到日本,再由他們借鑑改良後再重新在中國「內銷」。

中國和日本都在不斷引進其他國家的詞彙,因漢字被聯繫在一起的兩個國家,在相互學習和借鑑中不斷豐富語庫,發展自身的文化。

像之前介紹的「偽中國語」那樣,全世界能產生如此奇妙的化學反應的也只有中日兩國了吧。

相關焦點

  • 聯合國開會中國說漢語,日本:我想說日語,網友:不,你不想
    聯合國開會中國說漢語,日本:我想說日語,網友:不,你不想 說起聯合國大家都不陌生,幾乎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聯合國雖以國命名,但實際上它只是國際組織,負責維護國際和平與安全、協調各國之間的關係、解決國際間經濟、社會和文化等問題。
  • 日語、韓語、越南語……哪種語言最像漢語?
    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種語言和漢語有什麼關係?其實,從語系上來說,這三種語言並不是屬於漢藏語系。日語屬於日本-琉球語系,韓語屬於孤立語系(尚未有定論),而越南語則屬於南亞語系。但是,眾所周知,日語、韓語、越南語,這三門語言曾經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了漢語的影響,它們的語言層次都和漢語有一定的聯繫。
  • 【和製漢語】你以為你在講國語,其實你講的是…
    「……」先生被配飯君的魔術驚呆了,好久才緩過來,「你整天感覺自己萌萌噠,知道『萌』是什麼意思嗎?」我:「萌當然就是可愛的意思啦~」先生搖搖頭,「你知道『萌』為什麼是可愛嗎?」配飯君愣了一下,說了這麼久「萌萌噠」,只是印象地覺得是個在網絡上流傳開的詞,但從來沒想過「萌」這個字究竟是怎麼演變出可愛的意思。
  • 日語的起源:漢語在日語起源、發展過程中的影響
    古代朝鮮、古代越南、古代日本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和中國一樣使用著漢字。雖然現在朝鮮、韓國、越南等國已經取消了漢字,但是在日語裡面依舊留存了大量的漢字,可以說沒有漢字就沒有今天的日語。「書」的意思,「新聞」鼻音「報紙」與中國的漢文相同文字的日語大家都知道的語言口語和書寫,書寫是古代日本的文言文,與漢語特別是文言是一樣的在大和奈良時代的古事記日本書紀風土記等早期日本文學作品中也大量使用了漢字古事記的序文幾乎都是用漢字寫的,正文部分採用了和漢折中的寫法「天地政黨成立之後的首次發言時
  • 求求你,學了日語也請好好說中文!
    其實如果本著讓更多的人可以了解日本文化的初衷來使用這些詞彙,那麼真的應該儘量少用一些日制詞彙,多用一些漢語原生的詞彙來降低溝通門檻,或許這樣會改善一些人們對日本文化的看法。卡哇依(諧音):日語可愛的, かわいい/kawaii 日本人平時非常喜歡說的一個詞,有很多客套的含義。8.幼馴染(おさななじみ/osananajime) :日語詞彙 等同於漢語的青梅竹馬9.誒都(諧音/えっと):日語語氣助詞意思大概就是 嗯..啊..這樣..10.
  • 英語,日語和漢語,哪個最難學,你覺得呢?
    一直有在學英語和日語,突發奇想,漢語,英語和日語,哪個最難呢? 搜了下資料,竟然發現老外覺得漢語最難學。 一門語言其實無非就包括這些方面,聽說讀寫,但是漢語對外國人來說,這四個都非易事,漢語有四個聲調,這對於很多國家的學生來說就很難,因為他們的母語習慣決定了他們很難去控制好聲調,
  • 日語和漢語的歷史淵源,真是一言難盡
    事實上,正如那句「青山一道同雲雨,明月何曾是兩鄉」,歷史上,博大精深的漢語著實幫助了日語文化的形成;而如今,我們常說的「佛系」「小確幸」,又是從日本傳過來的新興詞。漢語與日語的互相借鑑,從來沒有停止過。
  • 為什麼中國研發的二次元手遊都是日語配音?漢語配音反倒成少數?
    大家好,這裡是毛半仙說遊戲。現如今手遊市場可以說越來越大了,而中國的手遊遊戲廠商是世界上技術最強數量最多的,所以每年都有大量的手遊上市,而這些手遊中二次元風格的手遊佔比還挺大的。但是在這些中國研發的二次元手遊中,幾乎每款遊戲都是日語配音,漢語配音的反倒成為了少數,半仙玩過的二次元手遊也就崩壞系列有漢語了。很多人感到奇怪,這些遊戲不都是中國廠商中國程式設計師做出來的麼?風格是日式二次元就算了,怎麼連配音都試日語,這是在給日本做文化輸出麼?關於為什麼二次元手遊日語配音多,半仙就為大家解釋一下。首先是手遊廠商很難找到合格的漢語配音演員。
  • 日語是世界最難學的幾種語言,中國人:這和漢語有什麼區別嗎?
    大家都知道日本這些年一直都很致力於提高自己的國際影響力,而近段時間經常做的一件事就是推廣日語。甚至有很多的日本人都想要讓日語成為世界通用語言之一,只不過很可惜失敗了,失敗的理由是很多人覺得日語非常難學。
  • 聯合國確定了通用語言名單,日語落選了,漢語入選了!
    當今世界基本各國都有自己的語言,有的語言使用得很普遍,有的語言使用人數則很少,為了能夠讓大家更好交流,以及保證各項工作的安排,聯合國確定了幾種通用語言分別是漢語、英語、法語、俄語、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日本人看到這份名單急了,日本現在科技這麼發達,為什麼日語沒能入選?
  • 聯合國六大工作語言:漢語在列,為何沒有德語和日語?
    漢語是世界上母語人數最多的語言,超過15億人以漢語為母語或第二語言,在東亞和東南亞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 值得注意的是,英語是以英式用法和牛津拼寫為準,而不是美式;而漢語在1971年以後正式以簡體中文為準。
  • 日語來源於漢語?別搞錯了,它們是兩種語言,那為何日文卻源於古代...
    下面,我們從語言文字上來談談日語漢語、日文中文的關係。儘管日語同漢語有差異,但日文同中文卻有極高的相似度。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有人說中國和日本是「同文同種」的兩個國家。實際上,這個觀點並沒錯,只是很多人在看到這句話的時候,都會習慣性的將日語視為漢語的衍生品,如此大錯特錯了。
  • 日語聽著像江浙方言?其實日語不難學......
    並不是你走火入魔了,而是中國某些方言與日語真的有驚人相似。這裡,就要說到日語與漢語的淵源了,有相像的地方也很正常。走近一聽才發現是寧波話,虧她自己還是寧波人呢哈哈哈哈●也覺得整體江浙話都很像誒~反正我爸爸說跟我學兩句日語的時候,他在日語底下標中文,好多音普通話裡都沒有,我爸就用家鄉話標音,居然都能對上,感覺還是湖州上海比較像,也是軟軟的感覺。
  • 福原愛尚且說漢語,張本為何拒絕講漢語?原因或是這些
    我們都知道,日本女將福原愛能說一口流利的漢語,她多次用漢語和我們的選手交流,但是明明會講漢語的張本智和在接受採訪時,他不僅將脫口而出的漢語改為日語,還要讓旁邊的翻譯逐字逐句把漢語翻譯給他,張本這一做法確實令人難以理解。那麼,張本智和到底為何要拒絕講漢語呢?原因或是以下這些。
  • 日語裡的這些漢字意思跟漢語相差原來這麼大
    今天跟在日本留學的同學聊天,聊到了日語裡的漢字。我問他日語裡的漢字的意思是不是跟漢語一樣呢。結果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因為我記得中學的時候讀過一篇英語閱讀理解,大概意思是說一個不懂日文的女士去日本旅遊。到餐廳吃飯的時候不知道怎麼說日語,就在紙上寫上「面」,日本的服務員就懂了。
  •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
    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現在就告訴你,其實原因並不難猜!日語中有漢字充分說明日語是藉助漢語才完善了其體系的,也就是日語的發音系統是獨立的,而文字系統是以漢字為藍本改造而成的。一、日語中為什麼會有漢字相對於漢字而言,日本文字的歷史要短很多。
  • 日語漢字源自古漢語的異同和其發展的優缺點
    日本人之前只有語言沒有文字,所以要造日語的文字的時候,是直接拿了中國的漢字來用,當然有一些為了表示這是日語,也做了一些改動,所以大家今天看的一些日本的文字跟中國的繁體字是不一樣的。日本人在用中國的漢字的時候,很多漢字的意思也是直接拿過去用的。大家可以從中體會到古代中國和日本的那種深刻的文化交流,從學習日語當中也可以複習我們古代的文言文。
  • 憑啥漢語被列為全球通用語言日語卻落選?光是這三點,它就沒資格
    歸根到底,還是漢語太過複雜:發音難在四聲、一詞多義、意義多重……許多外國人都想學習漢語,最後都敗下陣下來,美國《時代周刊》就曾對漢語給出高度評價:「如果你想領先別人,就學漢語吧!」漢語如此厲害,聯合國自然會給予相對的匹配地位!
  • 日語好學嗎? 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久保輝幸為大家解開日語的秘密。 說到學日語的動機,對日語感興趣啦,就是想學日語啦,每個人各不相同。我讀大學時,要通過全部科目必須學習很多英語外的語言,所以我學了漢語、韓語和德語。之所以選漢語和韓語,很大原因是看起來很簡單。 那麼日語到底簡單嗎?在此介紹一下我的看法。我不是語言學的專家,有些用詞未見得學術,望大家參考。
  • 日語好學嗎?給還在猶豫學不學日語的你
    浙江工商大學東方語言文化學院副教授久保輝幸為大家解開日語的秘密。說到學日語的動機,對日語感興趣啦,就是想學日語啦,每個人各不相同。我讀大學時,要通過全部科目必須學習很多英語外的語言,所以我學了漢語、韓語和德語。之所以選漢語和韓語,很大原因是看起來很簡單。那麼日語到底簡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