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人民公安報
□本報記者 曾芳洲 通訊員 歐陽德蓉 晏中軼
案件回放▲▲▲
加「客戶」,商家陷入投資騙局
不久前,在江西省贛州市開洗車店的袁女士接到了一個陌生男子的電話,稱其愛人要去店裡貼車膜,想添加了解具體行情。雙方互加後,「客人」遲遲未上門,可該號卻經常在朋友圈裡曬出自己的情感故事和高品質的生活照片,還時不時發布一些高額回報的投資信息。一張張「暴富」的截圖,讓袁女士心動不已。隨後,她主動聯繫「客人」,並在其誘導下將錢投進所謂的投資平臺。待發現不能提現時,袁女士已經被騙17819元,隨即向警方報案。
接到報警後,江西省贛州市公安局章貢分局立即展開調查,很快在轄區一寫字樓內抓獲3名涉嫌電信網絡詐騙的犯罪嫌疑人。
案情分析▲▲▲
步步為營,「釣魚」詐騙套路多
此類案件屬於典型的「釣魚盤」詐騙。在本案中,騙子以購物為幌子聯繫商戶,麻痺其防範意識,再利用商戶的獵奇心理,在朋友圈裡發布所謂的情感故事,通過塑造楚楚可憐美女角色,以吸引商戶持續關注其朋友圈,接著編造美女通過投資理財成功逆襲「渣男」的故事,引誘商戶上鉤詢問發財致富方法,進而將賭博、投資詐騙連結拋出行騙。這一過程中,騙子看似沒有主動行騙,實則步步為營,讓被害人自主「進坑」,導致很多被害人直到上當受騙後還執迷不悟、無法接受事實。
民警支招▲▲▲
社交平臺勿輕信,投資理財須謹慎
郭辛(江西省贛州市公安局章貢分局民警):
在日常生活中,違法分子潛伏在各類社交平臺,把自己包裝成讓人容易輕信的各種角色,比如客戶、租戶、促銷商家等。他們通過添加好友,在朋友圈發布各種獲取高利的虛假廣告,吸引人主動上鉤。對於這些所謂的「陌生好友」,一定要提高警惕!本案中,該犯罪團夥就是通過軟體將某APP中的商戶信息導出,隨後逐一聯繫商戶,並以向對方購買產品為由,讓對方添加指定號。當每個號加滿200個好友後,便通過在朋友圈發布編造的情感故事、營造高品質生活的內容吸引「圈內人」注意,後續再散布一些賭博、投資的詐騙平臺連結,並製造在該平臺投資有高額回報的假象吸引「好友」在詐騙平臺投資,待到被害人發現被騙時,已經損失慘重。
作者/來源:閻良區人民檢察院
內容如有不妥,請點擊頭像-私信聯繫小編修改或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