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模仿遊戲》:同性戀科學家阿蘭圖靈短暫卻傳奇的一生

2020-12-20 小fan的光影日記

阿蘭·圖靈,英國數學家、邏輯學家,他畢業於著名的劍橋大學國王學院,被稱為計算機科學之父,人工智慧之父。

但是他還有一個特別的身份,他還是一個同性戀,並因此而被當時的英國政府定罪,接受了毫無人性的化學閹割治療。

在當時,同性戀是不合法的,被人們認為是病態的和有罪的,即使到了今天,依然有很多人對同性戀抱有非議,不能平等對待。

圖靈無法忍受痛苦的化學治療,在接受治療一年後選擇自殺。人們在他的屍體旁發現了一個被咬了一口的,塗滿了氰化物的蘋果。他選擇了童話般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

圖靈的死是一個悲劇。到最後,人們似乎只記住了他是個同性戀者,犯猥褻罪的人。然而,被汙名掩蓋下的他,還是一個偉大的科學家,一個二戰英雄。

毫不誇張地說,他用自己的方式爭取到了二戰的勝利。就像電影中所說:世人們會認為這場戰爭發生在無數士兵們衝鋒的地方,而在我(圖靈)看來,戰爭只發生在六個人身上,在一間小小的密碼破譯室。

二戰伊始,圖靈響應政府號召,參與了對德軍的恩格瑪密碼的破譯工作。

恩格瑪密碼是德軍發明的一種特殊信息傳遞方式,通過恩格瑪機對戰爭信息進行特殊加密,從而保證信息的安全性。盟軍一直千方百計想要破譯這種密碼,對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德軍每天都會更新設置,所以對恩格瑪密碼的破譯必須在一天內完成,第二天一切都必須推倒重來。

圖靈在剛加入密碼破譯小組時,和組內成員的關係並不好,他不善交際,總是會不經意間刺痛他人。

在破譯的初期階段,進度緩慢,因為完全靠人工解碼,往往一整天都毫無收穫,偶爾破譯一句話,似乎都值得慶賀,於是圖靈嘲諷道:這沒什麼好慶賀的,瞎子朝靶子開一整天的槍,也總會中個幾回。

圖靈根本不屑於使用人力破解密碼,他通過自己的努力獲得了邱吉爾的授權,成為小組的組長,開始著手製造破譯機器,這臺專門用於對付恩格瑪機的機器最終成型了,它被圖靈命名為克裡斯託佛。

這部機器,可能也是人類最早的計算機雛形,很快被證明有效。這意味著只要將破譯的信息傳遞給對應英國部隊,可以瞬間拯救無數盟軍士兵的生命,而圖靈也將聞名於世。

但是為了確保盟軍的最終勝利,他們不能貿然採取反常的行動,否則可能就會被德軍察覺,從而不再敢使用恩格瑪密碼。

英國政府決定分析所有德軍的攻擊行動,只避開致命的攻擊,並徐圖勝利。這就要求圖靈必須保密,對於他所做的成就完全緘口不言,圖靈答應了。

他們焚燒了所有研究資料

二戰結束,圖靈成了那個無人知曉的幕後英雄,在同性戀的罵名中死去。

2013年,英國女王向圖靈頒發了皇家赦免。

有時候,正是普通人所不能設想之人,成就了不能設想之事

相關焦點

  • 從圖靈到人工智慧
    《模仿遊戲》無疑是我最近看過和體驗過的電影之一。這部電影用三條時間線描繪了計算機之父艾倫·圖靈傳奇而悲傷的一生。這部電影的傑作之一不是它的壯麗。這位導演試圖把二戰硝煙瀰漫全世界的情景拍成一部不到兩個小時的短片。他選擇了一個小而精確的視角來講述這個故事。
  • 《模仿遊戲》:圖靈說了,就讓天下人負我
    電影《模仿遊戲》裡,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保留了夏洛克式的柔軟黑髮,這一次,他演二戰時期的數學家阿蘭·圖靈。God,康伯巴奇演起神經質來真是無比出色。雖然有點地方顫抖得太過用力,超過了數學家真實生活中的古怪程度,但總體來講,他體現出了木訥、遊移,以及放大的內心情感。
  • 《模仿遊戲》偉大一生背後有著常人難以理解的悲痛
    相比於《美麗心靈》,兩部劇都是個人傳記,我個人更喜歡這個《模仿遊戲》。模仿遊戲的故事情節,不僅有個人對學術上的貢獻,而且聯繫到當時戰爭的背景,把電影高度上升到了一個層次,將電影的真實性,藝術性,普及性,通過人物的生平及貢獻展示的具有十分的崇高性。
  • 奧斯卡電影《模仿遊戲》: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精彩影評
    導讀:昨天有關 30 部推薦電影的文章(最後時刻,實際發出去時精簡為15部,標題有錯,表示歉意)發出去之後,有朋友留言,怎麼沒有工程師最值得看的今年奧斯卡得了最佳改編劇本獎的《模仿遊戲》啊。類型: 劇情 / 傳記 / 戰爭製片國家/地區: 英國 / 美國語言: 英語 / 德語上映日期: 2014-11-14(英國) / 2014-12-25(美國)片長: 114分鐘又名: 模擬遊戲 / 解碼遊戲豆瓣評分:8.5《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
  • 大片 《模仿遊戲》:奧斯卡獲獎影片長這樣
    如今,繼《贖罪》、《國王的演講》之後,又一部奧斯卡影片——《模仿遊戲》進軍國內市場。而它是否也難逃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命運?先讓我們來看看奧斯卡熱門影片長什麼樣,再作論斷吧!影片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擔任男主角圖靈。他完美的演繹了一位渾身是戲的傳奇天才,在影片中他經歷了圖靈孤僻古怪的少年時代,遭受質疑、阻撓、背叛,慘遭非人待遇,以及他特殊的愛情故事。
  • 《模仿遊戲》初識圖靈
    電腦設計者、二戰德軍密碼破譯者圖靈的傳奇故事。電影分三條線來講述圖靈的故事。一條線是圖靈少年時,主要描述了他那時的孤僻,以及他與好友克里斯多福的友情,或者說愛情。另一條線是圖靈被徵召至國家密碼破譯中心,和未婚妻瓊、好友休等人,一起利用圖靈設計出來的計算機破譯德軍密碼,期間,圖靈甚至以極高的政治眼光提出選擇性對待被破譯出的密碼的想法,他的戰略思維果然不簡單。
  • 《模仿遊戲》:奧斯卡獲獎影片長這樣 【明日上映 】
    如今,繼《贖罪》、《國王的演講》之後,又一部奧斯卡影片——《模仿遊戲》進軍國內市場。而它是否也難逃在中國「水土不服」的命運?先讓我們來看看奧斯卡熱門影片長什麼樣,再作論斷吧!影片由「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擔任男主角圖靈。他完美的演繹了一位渾身是戲的傳奇天才,在影片中他經歷了圖靈孤僻古怪的少年時代,遭受質疑、阻撓、背叛,慘遭非人待遇,以及他特殊的愛情故事。
  • 《模仿遊戲》豆瓣9.0評分:戰爭英雄的隕落,是一個國家的悲哀
    這種就是雄性激素偏低,《模仿遊戲》中的阿蘭·圖靈周圍全是男孩子,按常理來說雄性激素應該旺才對。可是,我們仔細觀察劇情內容會發現《模仿遊戲》中的英國不僅只是學校分男子和女子學校,在工作之中對男女一起工作也有所避諱。自然,阿蘭·圖靈因為克里斯多福的幫助和理解,愛上了他。
  • 《斯託克》馬修-古迪加盟圖靈新片《模仿遊戲》
    馬修-古迪  搜狐娛樂訊 美國華納兄弟電影公司出品的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傳記片《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今日敲定了男二號的扮演者——曾在《斯託克》中貢獻精彩演出的馬修-古迪,將加盟這部電影,扮演艾倫-圖靈的同伴——密碼破譯者休-亞歷山大(Hugh Alexander)。
  • 《模仿遊戲》是膚淺的模仿,但它讓圖靈成為動詞
    蒙克曾編過文集《偉大的哲學家》,他挑了從蘇格拉底、柏拉圖開始的十二位哲學家,其中有馬克思、羅素、維根斯坦等,但沒有康德,最後一位,出乎意料地,竟然是圖靈。他請當代專家分別為這十二位寫傳記兼評論,蒙克自己寫了羅素,而圖靈這一篇就出自霍奇思之手。  大片《模仿遊戲》(Imitation Game)號稱也取材於霍奇思這本書。片子拍得咋樣暫放一邊,先挑錯。
  • 《模仿遊戲》曝創意海報 燒腦劇情考驗數學功底
    《模仿遊戲》機器概念海報  搜狐娛樂訊 奧斯卡劇情片《模仿遊戲》今日曝光了一款名為「不朽圖靈」製作特輯和「人與機器」創意海報;眾主創出鏡全面解讀了圖靈反常規的傳奇人生和他無與倫比的成就所代表的重大意義,令人深深地崇敬和同情
  • 被迫害的圖靈的一生
    艾倫·圖靈傳》,每一次都被他充滿傳奇的人生震撼到了,當然,還有那狗血淋漓的感情生活…感謝圖靈!這個上帝不是別人,正是阿蘭·圖靈。他在布雷契萊園領導著一個200多位密碼專家的隊伍,在他的帶領下,這個隊伍成功破解了「謎」的秘密。於是,大名鼎鼎的「沙漠之狐」隆美爾和「元首」希特勒之間的絕密情報,就這樣源源不斷被圖靈破譯之後,再交給英軍的傳奇人物蒙哥馬利。
  • 《模仿遊戲》把一個天才拍得如此瓊瑤,真的好嗎?
    》中飾演圖靈作為「卷福」Benedict Cumberbatch的腦殘粉,筆者在電影《模仿遊戲》網上片源早就出了的情況下,硬是忍著不看,總算是等到了它在國內院線公映的這一天。當然,電影還是挺好看的,卡司強大,畫風精美,節奏流暢,情感細膩,既有英倫風格,又很「政治正確」,和同為韋恩斯坦全力打造的《國王的演講》頗為相似。話說,這兩部電影還真是「一脈相承」:《模仿遊戲》片頭圖靈走進Bletchley Park的畫面,就伴隨著《國王的演講》結尾處喬治六世宣戰演講的畫外音。有評論指出影片出現了一些史實錯誤。
  • 奔跑的圖靈
  • 《模仿遊戲》致敬
    我更傾向於把這部電影看作是圖靈的紀錄片 電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艾倫 圖靈 天才 二戰破譯密碼 同性戀 計算機 這些詞語和他有關 劍橋大學國王學院教授 當時他才28歲 23歲就發表了著名理論 在二戰中做出了絕大的貢獻 拯救了數億人民 這不是人民的功臣 人民的英雄嗎?
  • 影節▍第39屆多倫多電影節閉幕 卷福《模仿遊戲》獲獎
    卷福」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主演的傳記片《模仿遊戲》(The Imitation Game)摘得了這一獎項。多倫多電影節向來被電影人視為衝擊奧斯卡的敲門磚,譬如曾經在多倫多獲獎的《美國麗人》、《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烏雲背後的幸福線》以及去年的《為奴十二年》最終都在奧斯卡上折桂。
  • 《模仿遊戲》| 為世界最強的機器冠上你的名字,就是我愛你的方式
    《模仿遊戲》,主演本尼迪克特·康伯巴奇,如果你對這個名字不太熟悉,他還有個更耳熟能詳的外號:卷福。這不算是卷福演員生涯的巔峰,但也差不太多了。2014年,《神探夏洛克》第三季上映,而後沉浸三年後才推出續集。在這三年的沉澱裡,卷福先後拍了《模仿遊戲》、《霍比特人3》、《神探夏洛克》的電影。哦對了,還有16年,掀開漫威終局之戰序幕的《奇異博士》。
  • 《模仿遊戲》最後的五分鐘震撼整部電影。
    大數據真的太恐怖了,我剛跟朋友聊了《電力之戰》,愛奇藝便給我推薦了《模仿遊戲》。故事以二戰為背景,講述了以艾倫圖靈為首的一群科學家力求破解德國「英格瑪」,而創作出計算機原型的故事。電影以三個時間段穿梭交替進行,展示了三個時代、三種不同性格的圖靈:少年的圖靈內向、聰穎、被霸凌,卻擁有和他惺惺相惜的人;青年的圖靈自信、才華橫溢,期望利用自己的才能為國效力;中年的圖靈卻孤僻,落魄不堪,把自己鎖在房子裡與機器相伴。
  • 《模仿遊戲》:獲奧斯卡,豆瓣評分8.6超越了97% 同性片!
    《模仿遊戲》:獲奧斯卡,豆瓣評分8.6超越了97% 同性片!《模仿遊戲》講述了「計算機科學之父」艾倫·圖靈的傳奇人生,故事主要聚焦於圖靈協助盟軍破譯德國密碼系統「英格瑪」,從而扭轉二戰戰局的經歷。 電影裡有著厚重歷史背景的人物故事,破解Enigma的傳奇被精彩呈現。
  • 電影推薦:六部電影告訴你傳奇背後的故事
    《模仿遊戲》:計算機科學家之父——艾倫·麥席森·圖靈圖靈的一生簡直就是一個傳奇,破解德國著名密碼系統Enigma加速了二戰結束的進程,提出的圖靈機模型,奠定了現代計算機邏輯工作方式的基礎。不過作為一位傳奇、一位天才,他的一生也是短暫、可悲的,在那個同性戀還被認為是精神病的年代,圖靈因同性戀取向被定罪,不得不接受化學閹割,在41歲那年吃下了含有氰化物的蘋果中毒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