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觀點#
《琅琊榜》之優秀,不僅在於好人們各個思路清晰,或帥或萌,或忠或勇,連壞人也壞得邏輯自洽,智商爆棚,款款各不同。
譽王和太子站在一起,我就不信你能客觀。一個,是狼猿閒爬,一個,是美玉無暇。
稍微有點審美的人,都會立刻愛上譽王。即便他的臉比從前微腫,眼睛越發吊梢,嘴唇也嫌薄。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老去的孔立夫還是比殘損版的爾豪好看許多。
譽王不但長得漂亮,凹造型也很足,一代賢王的範兒全天候擺著,久假成真。人情世故也很懂,看到皇帝身邊的大小人立刻發紅包。連身邊的謀士都是是美人,逼格略高。
而且對梅長蘇也非常禮賢下士啊,動不動袖子一掄行大禮,求賢若瞌睡,導致很長一段時間,群眾都被譽王所迷惑了,覺得他應該心想事成。
但是。看著看著就不對勁了,你平時和太子爭,我能理解,大家都是一樣的人,你還不如我,憑什麼以後你當皇帝我當親王沒準還被幹掉。
自古庸太子與賢親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可是,一個尷尬的事實是……你只裝賢。
私炮坊案件,秦般若一手策劃,譽王首肯。
他還面色沉鬱地仟悔了一下,一百多條人命,在他看來,只是搞死政敵的籌碼。
梅長蘇叫他毒蛇,言侯爺說譽王只是裝樣,他們好聰明呀。
皇帝老譽王像他,他也忒自戀。不就是譽王長得帥,故意給自己臉上貼金。
譽王才不像他爹,他做人做事,姿態大於內涵,看似聰明,實則挺糊塗。
比如,霓凰被越貴妃和太子設圈套那回,霓凰真正感激的人,是拼死救她的靖王,是背後籌謀的梅長蘇,但不會是撿現成便宜的譽王。
可你瞧著,他不過被皇帝誇了幾句,賞了明珠,就驕傲得快瘋了,智商呢?邏輯呢?
據說原著裡,譽王的戲份只到被降成雙珠親王,是黃維德自己覺得不過癮,寫了五十多頁論文求加戲。
加戲之後的譽王,邏輯上略顯生硬,結局卻更悲劇,使人物性格豐滿,像我這樣聖母心泛濫的人,徹底不能討厭他了。
梁帝之所以上位,是一個偶然事件,發生過兵變。他有林燮和言侯相幫,有玲瓏公主和她的滑族助攻,天時地利。
但名不正則言不順。他上位後內心也是惶恐,殺林燮,平滑族,言侯裝求仙問道才躲過一劫,背叛者對背叛最敏感,梁帝對兒子,對大臣,都存在忌諱。
而譽王他媽是滑族公主,這就是他的原罪。
他爹明面上安慰自己:是這個女人太貪心,內心 卻對她的兒子,也就是譽王,格外親厚。只是親厚裡還夾雜著防備。
譽王是不懂的,億以他一會覺得自己有機會當皇帝,一會兒又覺得被老爹打壓得莫名其妙。
最後的造反,更像是一種宣洩,一種被騙後的反彈。他說,我做得最痛快的一件事就是發兵九安山了。
舉兵失敗,譽王被關在籠子裡,他對皇帝說,我是大棋子生下來的小棋子嗎?
譽王一邊痛哭,一邊嘶吼,困獸之狀,一生心血成空。
命運悲劇,性格悲劇,在此碰撞。
本來他是破罐子破摔,但得知王妃懷孕,他為人夫為人父責任心猛然崛起。
以自殺的方式,取得皇帝最後的憐憫,保全她母子。這一舉動,又換回至少90分的印象分。
END
今日話題:《琅琊榜》裡,你最喜歡哪個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