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樂夏第一季的讓觀眾找回美好,那第二季就是狗尾續貂

2020-09-07 hongkongfilm

看完本周《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的真的失望,徹頭徹尾。

第一季真誠,心無雜念,恰到好處的剪輯,觀影舒適,每一期都有不造作的感人時刻。

第二季的前幾集讓人隱隱不安,但因為還是樂隊展示環節,不到拉胯的程度,只是擔心說參賽樂隊裡有一些微妙的元素,後來發現有鵝廠的地方就有黑箱和劇本的陰謀論。

我並不覺得樂夏應該全是搖滾,但「適合這個舞臺」的對象其實應該更好地控制。有幾組不一定不好,但是他們一開始表演我就覺得自己換臺了,不是進了中國好聲音就是進了b站宅舞區。固然應該鼓勵多樣化,鼓勵風格獨特的展示,但是你們只是一個建立在情懷和燥的訴求上的綜藝,不是世界大舞臺也不是春晚現場,能不能清醒一點看清楚自己的定位?

最新這期野孩子變相退賽簡直就是一場尷尬的鬧劇。煽情也坳不回來。

野孩子變相退賽,不管是歌單真的low還是找了「矯情的老藝術家」來,都是節目組的問題。人老藝術家沒當場回家已經是給了面子,大家心裡都明白這就是搞砸了。中二核的仨人也知道自己躺贏得被群嘲,想退卻又被架在高處尷尷尬尬。後期整幾個別的組硬凹成感人的比賽醍醐味,是想騙誰呢?

大家喜歡的樂隊新歌沒個影卻開始接起了廣告,不是誰都可以像新褲子有膨脹的資本。參賽組裡有幾個明顯是打情懷牌的、帶著功利心來的,最後都是沒落到好,尷尬的離開。

第一季的時候,觀眾們看到痛仰和刺蝟開頭的簡介視頻就能深刻感受到他們樂隊的靈魂。看著樂隊的夏天總給人一種特別激動的感覺,就好像那也曾是我們的青春。而且臺上也沒有大肆渲染煽情,有一種不卑不亢,四兩撥千斤的感覺。

第二季,也有喜歡的,五條人、白皮書、康姆士第一場的那首歌大部分人依然很喜歡。但是當每個樂隊在臺上說半天樂隊的故事,都沒有進到心裡。

如果說第一季是意外的讓觀眾找回遺忘的美好,那第二季就是一場拙劣的狗尾續貂。

現在純靠個位數樂隊留下的好感讓我習慣性繼續追,如果再這樣下去,同樣的時間還不如拿去看五條人的live錄像。

相關焦點

  • 網友都說這期《樂夏》不如那期《樂夏》,它們差在哪裡?
    網友都說這期《樂夏》不如那期《樂夏》,它們差在哪裡?第二季「樂夏」順利地開啟了,這次來的樂隊比第一期要豐富的多,不但有新樂隊,還有像《後海大鯊魚》等老樂隊,現在第一段的二十支樂隊排名已經出來,可總體感覺有點缺什麼?
  • 第二季《樂夏》開播同時!也淘汰了像我們這樣的業餘的聽眾
    第一季的《樂夏》是一個新節目,節目組上下以及參賽樂隊都不知道這個節目播出後效果如何。所以我們會看到第一季的一些參賽樂隊打心底好像也不是很樂意參加一樣,包括第二季的個別隊伍,其實第一季都邀約過,但節目組也都是被拒絕。這其實也可以理解,可能搖滾跟綜藝本就是不搭的。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樂夏第一季
    之前只看了新褲子的部分,現在第二季出了,更新的太慢😂,打算完整看一遍第一季.排位賽壓軸新褲子😍🥰🤪🤙,刺蝟💪🤙🥰、盤尼西林、旅行團. 馬馬嘟嘟騎、人間惆悵客、雨夜曼徹斯特、莫欺少年窮. 歐,我快猝死了🥱2020.7.31凌晨4:28看到前三季.
  • 為什麼《樂夏2》不如《樂夏1》好看?
    樂夏1起碼在微博上是經常上熱搜的,樂夏2不知道是不是預算原因,是很少看到熱搜的,除了有一陣五條人上了熱搜。第二樂隊沒有跟上。必須說馬東功力沒得說,大張偉絕對是令人意外的存在,第一季邀請大張偉做綜藝咖真的沒有錯。這是一個活得特別透徹明白的一個人,講話其實非常非常到位,我覺得我以後如果要上綜藝節目,一定要反覆看大張偉的綜藝技巧。
  • 為何說《樂隊的夏天》第一季是音樂,第二季是綜藝?
    再看第二季的樂隊。其實從去年的擬邀名單中看,還是延續著第一季的思路。要有經典但是不出圈的樂隊,要有頂流出圈樂隊,要有技術型樂隊,各種風格都要有。但是到今年三四月份流出的名單可以看出,很多出圈了的樂隊反而消失了。再到節目播出,就我個人對身邊不追搖滾樂的人的小調查,這季能算得上頂流的只有後鯊。
  • 對不起,這季《樂夏》真不行
    但和第一季從7.6到8.8低開高走的評分不同,承載了大量粉絲期待的《樂夏2》沒能接住《樂夏1》傳來的這一棒。但它是《樂夏》,第一季的高起點自然會讓觀眾對第二季提高期待。有了上一季的成功經驗,《樂夏2》的資金預算更充足了,舞美、燈光效果都比第一季好。但很明顯,這一季《樂夏》沒有那麼好看了。
  • 周迅沒能拯救《樂夏2》,差評率25%,復活賽制再次惹人厭
    ,簡稱《樂夏2》,這部綜藝可以說是千萬千呼萬喚始出來。第二季只有2萬多人。評論數第一季超過3萬多條,而第二季只有5千多條。還有網友評論說,看這檔節目就是為了看音樂和現場,對十八線樂隊背後的故事不感興趣。第二季確實是增加了很多背後故事。其實真的有故事也不錯,但問題是有些故事真的是硬編出來的。關鍵東西都差不多,都是一些樂隊分分合合的事情,沒什麼新鮮感。還有的網友居然說,《樂夏2》中有假唱。當然網友說的不一定對,畢竟沒啥確鑿證據,但出現這樣的爭議,就已經說明很多問題。
  • 《爸爸去哪兒》第二季跟第一季比,忠實觀眾有話說
    如果說第一季是爸爸與孩子的親子旅行,增進父子情誼,那第二季就是看爸爸們如何在逆境中成長。(好悲壯……第二季爸爸們一把辛酸淚)第二季設置的很多高難度環節其實都是在「折磨」爸爸們,孩子們只是在一旁當觀眾,參與度不高。
  • 寒武紀網劇第二季會開拍播出嗎 寒武紀第一季大結局分析
    ­  超級網劇《寒武紀》自播出後就引發了網友追捧,不過很多人對於《寒武紀》第一季的結局卻看不懂,那麼《寒武紀》第一季的結局到底講述了什麼樣的劇情呢?《寒武紀》還有沒有第二季呢?據說目前第二季的劇本寫的就是差不多了,導演,製片都在準備,就連編劇姐姐都這麼說了,那就是了,並且編劇姐姐說這個也是精彩的,這個我非常相信,第一季也好看,劇情也飽滿,不玩什麼其他電視劇的套路,就差邀請人了。
  • 《樂隊的夏天 第一季》再看樂夏,說點屁話
    樂夏第一季,我算是知道了一個道理。說hot5而不是top5,就證明勝出的是最熱門的五隻樂隊,而不是最強的五隻樂隊。那結果——海龜和九連應該是政審不能過。海龜有宗教,九連有首《夜遊神》正片不能播,歌詞也被改旅行團應該算是製作上最好的樂隊吧,但是現場觀眾可能get不到mr嗚呼和click15兩個技術流樂隊會淘汰一個也是情理之中面孔和痛仰那顯然痛仰會更被大眾接受剩下的就是最熱門的hot5獲勝了:代表中年996的新褲子,中青年996的刺蝟,老炮痛仰,年輕一代15和盤尼我自己最喜歡的三支是旺福,mrmiss和果味。
  • 五條人換歌氣炸《樂夏》導演組,但節目「半失控」才有意思
    李楠楠說,大家一直做節目,實際想做的就是希望給世界帶來多一點點快樂,「如果《樂夏》能讓觀眾覺得好笑中又有一些溫暖和可回味的東西,那我們就很欣慰了。」 關鍵詞:樂隊選擇 想來的樂隊一下多了起來,沒有難談的樂隊
  • 五條人換歌氣炸《樂夏》導演組,但節目「半失控」才有意思
    李楠楠說,大家一直做節目,實際想做的就是希望給世界帶來多一點點快樂,「如果《樂夏》能讓觀眾覺得好笑中又有一些溫暖和可回味的東西,那我們就很欣慰了。」「這幾周節目播出後,一些用戶反饋覺得《樂夏2》與第一季相比,面貌有不同,看到了很多意外的年輕樂隊,不僅音樂表現好,現場還透著一股生猛的勁兒,這讓我們挺開心的,第二季有給到觀眾新的刺激。」據李楠楠介紹,《樂夏2》和第一季在樂隊的選擇標準上,大的考量是一致的,比如成熟的作品、現場的實力、人物的特色和魅力等。
  • 樂夏第二季收官,五條人獲得第二名
    追了一個季度的樂隊的夏天第二季終於迎來完結篇。至此愛樂隊的小夥伴們專屬的周六晚間快樂也結束了……但是好音樂一直不會結束,好樂隊也會一直都在的!最後一場hot5的角逐每支樂隊的表演都意外鬆弛,與前面密集的賽程相比之下更多的是享受舞臺。
  • 《樂夏2》擁抱「失控」:五條人臨場換歌,水木年華首場淘汰
    《樂夏》做到第二季,延續自第一季的思路是,所謂的「小眾」並不是樂隊的意願,還是要提供更多渠道讓他們跟觀眾溝通。在此之外,牟頔的新感受是,音樂無關標籤,它就是一種很直接的情感連接,當下聽到它的那一刻你是喜歡還是不喜歡,這都是很直接很真實的感受,也是很難預測的。在米未涉足樂隊題材之前,樂隊類綜藝在國內還沒有成功案例。
  • 為什麼這部劇第二季不如第一季,卻還是一部好劇?
    今天的BGM我已經循環了一個多月了~《踩過界》(內地叫《盲俠大律師》)第二季終於登場了!
  • 像撈五條人一樣撈《樂夏》吧
    最後決賽這一期,樂夏終於找回了之前的感覺,但太晚了。第二季樂夏,確實沒什麼記憶點,感覺比第一季下降了很多——對音樂和音樂人的東西少了,對娛樂化的東西多了,而且二者關係沒有像第一季處理得那麼好,我覺得這是欄目定位的方向和對每一期的定位的偏離導致的。但平心而論,我還是期待能有第三季,這樣的節目可以多做一些,給樂隊一些曝光機會,表達樂隊的真性情,讓優秀樂隊可以賺到錢。
  • 《樂夏2》在爭議中收官,音樂綜藝IP的「不破不立」
    也正因為有了節目組的寬容,觀眾們才有機會看到:第一季中桀驁不馴、非常real的彭磊、子健、Ricky、小樂,還有直接把獎盃送給現場觀眾的樂隊痛仰;第二季首輪競演前臨時換歌的五條人,還有「你可以找到更好的工作」的「農村拓哉」仁科……和《樂夏》較為成熟的IP相比,優酷出品的《一起樂隊吧》(2019)、芒果TV和江蘇衛視網臺同播《我們的樂隊》(2020),以及升級為「樂團版」的
  • 第一季神作第二季沒落,這些動畫只看第一季就夠了
    這部其實並不是第二季不好,而是第一季實在是太過於完美了。你要是不看《THE BIG O》第一季的話,你可能永遠都不知道動畫單元劇的故事居然能夠如此優秀如此出色。第一季那陰沉灰暗的整體色調,賽璐珞手繪動畫特有的質感還有線條描繪在上面的細膩筆觸,略帶感傷的爵士風配樂,藝術電影般的鏡頭運用,精巧的人物對白,漫不經心的冷幽默,簡直就是熱衷於懷舊的浪漫主義者們理想中的作品。2.
  • 韓網熱帖對比《秘密森林》第一季VS第二季!還會有第三季嗎?
    對此的回答自然也不盡相同,但是比起讓人整晚按觀看下一集按鈕的第一季,第二季在引發人們對接下來發生的事情的好奇這一方面表現得多少有點弱,這應該就是事實吧。 2 1, 2 .
  • 《全能偵探社 第二季》並不如第一季的第二季
    在我的心目中,第二季確實是一部不錯的劇集。但單純從劇集素質來講,我認為第一季是勝過第二季的。 在我的心目中,第二季確實是一部不錯的劇集。但單純從劇集素質來講,我認為第一季是勝過第二季的。一,兩位人口失蹤部警員的死亡第一位老警員,之於當時的突然死亡,是絕妙的安排,是給觀眾相當程度的衝擊。如果他不死亡,他的搭檔就不會歇斯底裡。就不會在劇情最末,危機時刻,給觀眾添堵。更不會在成功洗白之後又被繼位的憨批亂槍打死,讓觀眾對憨批心生畏懼與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