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大家真的誤會康熙了,其實康熙在收心姚啟聖的時候說過這樣一句話:朕有兩件東西不送人,一個人是嬪妃,一個是朕讀過的書!
這句話本來是康熙用於收心姚啟聖的策略,但是深思熟慮後發現此話用在自己的兒子胤褆身上卻也是恰到好處,不接受否認。
首先替康熙翻案漂白下,不是佔為己有,而是被拱手相送,或者說是「投懷送抱」
為什麼這麼說呢?
俗話說得好,普天之下莫非王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被收復的地方,連寸土都是康熙的,更何況是人呢?
葛爾丹為了拓展自己的疆土,在草原上四處掠殺,碦爾碦王臨終前將康熙冊封的金冊拿給寶日龍梅,讓她活著突圍,去找救兵,但是讓寶日龍梅沒有想到的是金冊內自己的父親早已將自己「貢獻」給康熙做妃子,儘管如此,相信寶日龍梅也已經猜到一二,為了自己死去的父親和哥哥,以及自己的部族子民,犧牲自己的愛和幸福也是值得的,換個角度來說,如果康熙接納了自己,也不是一件壞事,多少女人夢寐以求的想成為皇帝的女人。
既然寶日龍梅是碦爾碦王送給康熙的「禮物」,自然是康熙的東西,就算康熙不要,也是康熙的,這個沒有錯吧。
在寶日龍梅見到康熙後看到康熙情非所願,她哭訴情願給康熙當下人,也要康熙收下她,相信此時的寶日龍梅肯定偷看過了金冊的內容,她願意犧牲自己,換取家族的基業,一定要報仇。
幸運的是她和康熙有著同一個仇人,但是機智的康熙當然明白寶日龍梅此時非要投懷送抱的原因,她是想通過康熙的力量來達成自己的目的,但是在情感上康熙不喜歡被人利用,這樣會勾起他不幸的回憶,但是康熙也沒有旨意拒絕,口頭回絕並沒有實際意義,此時的寶日龍梅處於備胎狀態。
寶日龍梅伺此後便和蘇麻喇姑相依為命。
康熙在剿滅葛爾丹之後的喜悅中和寶日龍梅發生了雲雨,大阿哥親眼目睹了這一場景,心中五味雜陳。
自從寶日龍梅跟隨蘇麻喇姑之後心態一步步從量變逐漸升級為質變,從開始想利用康熙變為對他的仰慕和崇拜。
康熙三次遠徵葛爾丹寶日龍梅全程陪護,體貼入微,或許是日久生情,加上對她的憐憫之情,康熙翻了她的牌子。
自寶日龍梅被大皇子胤褆救下後,她對胤褆更多的或許是感激之情,加上精明幹練的她知道唯有康熙可以真正幫她奪回她所失去的一切,所以在寶日龍梅的內心深處對胤褆的情感僅僅處於好感的前言,後期對康熙的愛慕是對其深入了解後的愛意。
所以康熙對寶日龍梅所做的一切都不能說是佔有,而是順其自然。
我是歷史中簡堂追溯傳奇,一家汽車公司的失效分析師,喜歡的朋友歡迎關注吐槽。
有關汽車,日語,英語,自考等方面的知識也可以互相交流,感謝您的閱讀。
文/歷史中簡堂追溯歷史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