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名寶爸,三十而立的年紀,並沒有做出一番引以為傲的事業,卻在養娃、練娃、被娃練的路上看到了不一樣的自己。
從第一次聽到胎心開始,我和寶媽做了一個非常艱難的決定——和垃圾食品說再見,擁抱所謂的「輕奢膳食」。遙想當年,凌晨一點多的燒烤攤,滋滋冒油的羊肉大串配上雪花啤酒,嘌呤爆表也無所畏懼;曾經年少,烤肉自助限時發揮,五塊牛排一直是至今無法超越的戰績。俱往矣,為了控制寶媽孕期體重,同時給即將到來的寶寶做好表率,從小養成均衡膳食的好習慣,我們兩人開始了清淡飲食。清晨從第一杯巨難喝的蔬菜汁開始,喝完一杯默默想起了伍佰,因為喝完這杯每天還有三杯。
我想說,一旦踏上養生這條路,你會發現,所有的建議食譜除了清淡之外,並沒有很便宜。比起燒烤冷麵麻辣燙,青菜瓜果雜糧粥的價格也和房價一樣,不是用來吃的,而是用來炒的。高端的食材真的不需要複雜的烹飪,比如牛油果,一把勺子就足夠了,好不好吃不知道,吃不飽是認真的。
時至今日,娃已經可以蹣跚學步,而我的體重並沒有隨著十幾個月清粥小菜而有所動搖,所以奉勸期望單單依靠飲食減肥的孩紙們,丟掉幻想,不要慫,餓著餓著就瘦了。
常言道,十月懷胎一朝分娩。在漫長的280天的孕育過程裡,偉大的寶媽們克服著一個個艱難的時刻。而對於沒有產前陪護假的寶爸們,除了朝九晚五的上班,其實在陪寶寶成長的初期並沒有體現出過多的參與度。
既然參與時長嚴重不足,那參與的質量一定要提到頂配,不然在未來的歲月裡,寶寶成長中和別人家孩子的差距,這個鍋寶爸們你是逃不掉的,畢竟媽媽們可是全勤獎持有者。於是,我早已習慣了在陪同孕檢的日子裡看到各種大排面的寶爸陪護服務。基本上每次躋身於醫院寶爸寄存處,都是一場男人之間實力的較量,以及對寶媽關照度的秀場。有隨身攜帶45℃保溫杯,背負誇張行軍包的肌肉猛男,即使只是聽個胎心,這一身的裝備在現場做一頓愛心大餐我都不會懷疑。有全程輪椅推送服務的暖心先生,寶媽從下車到問診全程不需要辛苦一步,關鍵是檢查的間隙,還能暫時佔用片刻,打的一手好團戰。我只好默默地掏出一本厚厚的《科學程序育兒法》,從上次折角的那一頁開始,坦然地接納所有欽佩的目光。
可能很多寶爸都會有同樣的經歷,在寶寶出生的第一個夜晚,會時不時抵近檢查寶寶的呼吸聲是否持續有力。記得娃出生的前三晚,加起來我就只睡了6個小時,一邊守著寶媽的心率監控,一邊就是數著娃的呼吸。寂靜的深夜,突然覺得自己的失眠症第一次有了積極的用武之地。
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睡眠間隔和時長也在不斷地變換,唯一不變的就是半夜響徹天際的哭聲。曾經樓上有一家人,總在深夜搞辯論,報給物業都撲滅不了他們慷慨激昂的表演。自從有了娃這款失眠神器,徹夜隨機時段全功率輸出,振聾發聵絕對是不能全面概括他對進食的渴望,頗有穿透性的音色能招來保安關懷我們都不會懷疑。那段時間,十分感謝左鄰右舍的理解和忍耐,同時也治好了樓上那家人的「午夜詠嘆」。時至今日,再也沒聽到樓上半點聲音,想必孟母三遷的故事給了他們尋找好睡眠的靈感。
育兒這個件事,並不像種地一樣,勤加澆水施肥就能得到預想的收穫。有時候你會發現,傾注心血和時間澆灌的祖國的花朵,並沒有對著你開放,有慈祥的爺爺和要啥給啥的奶奶就夠了。十個月大的孩子,站都站不穩的年紀,狡黠的小眼神裡早已看透了如何在眾多家庭成員中遠交近攻、縱橫捭闔的技巧。爸爸的功能在他的眼裡一如既往地被定義為各種雲備胎,只有在缺衣少食的情況下才會主動和你套近乎。
於是,育兒書中的各種技能的培養,在實際操作中就是跟在寶寶屁股後面滿地收拾玩具。長牙的時候,寶爸要充當起人肉磨牙棒,冷不丁地被咬上一口,除了鼓勵自家的娃,還不能表現出不滿,被差評的後果就是哭到媽媽閃現,嗯,爸爸我只想做個好人。讀繪本的時候,他就開始在你面前假裝睡覺,哄睡的時候他就精神抖擻扒著護欄慢搖。其實寶爸的帶娃要求向來不高——活著就行。現在才明白,活著指的也許並不是娃,而是望子成龍的寶爸。所以奉勸各位,還是要給孩子一個輕鬆快樂的童年,也是放過自己最簡單的方法。畢竟走過半生,養娃的是你,帶孫子/孫女 and/or 二胎孫子/孫女的也是你,這個號沒練好不要緊,歸來你還是那個練號的少年。
看過一個短視頻,三歲的女孩扯著爸爸的褲子求抱抱,爸爸說,「你都三歲了,應該自己走路了」。女孩嘟著嘴回答道,「爸爸你現在再不多抱抱我,以後等我長大了,你想抱也抱不動了」。這段童言童語,不經意間道出了一個殘酷的現實。初為人父,總希望孩子能夠快快長大,懂事孝順又聽話。可是除去上學前的這段時光,你能和那個越來越自主的孩子陪伴嬉戲的時光真的屈指可數。與其讓這段珍貴的時光如流水般匆匆流逝,倒不如用心去陪伴,讓時間慢下來。
文字:卡卡
編輯:八爺
排版:0047
校對:卡卡
宣傳:趙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