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曾於裡
(作者曾於裡,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青年文化評論人;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手機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繡春刀II》基本已經預定了2017年華語十佳電影的一席之位了。它在業內贏得了如潮好評,在普通觀眾那裡也獲得了不錯的口碑。無論是武打設計、攝影、畫面,《繡春刀II》都非常精彩,也被評論得足夠多了。但就一部優秀乃至傑出的電影而言,它折服觀眾的往往不僅僅是這些「技法」層面的東西,更關鍵的是,電影必須能夠給觀眾傳達出一種獨特、深刻、能夠從電影穿透到現實的價值觀。就如同期上映的動畫片《大護法》,不少影評人認為它是中國動畫電影的成熟之作,就在於該片終於在輸出價值觀了。在這個意義上,《繡春刀II》絕對可以與《大護法》相媲美。
《繡春刀II》講述的晚明天啟年間的故事。天啟五年,東林黨被閹黨壓制,魏忠賢一家獨大,並開啟了風聲鶴唳的極權統治。電影通過錦衣衛和東廠的心狠手辣、為所欲為,反映了這個時代的萬馬齊喑、民不聊生。錦衣衛隨身攜帶無常簿,記下他們聽到的非議朝廷的每句話,非議者動輒被收押處死;當有人說不知道將東林逆黨北齋的畫送給了誰,香客都是好人時,錦衣衛這樣寫「淨海和尚說收了東林逆黨畫的人都是好人」,將秘密政治的黑白顛倒和因言獲罪展現得淋漓盡致……
活在這樣的世道,就像活在修羅場。修羅場也是《繡春刀II》的副題名,這是佛家語,惡神修羅畢生以戰鬥為目標,修羅場指的是他們之間的死鬥坑,人們通常用此來形容慘烈的戰場。主創者的意圖頗為明顯,他們想要展現和追問的是,在這樣一個慘澹的世道中,被拋擲到其中的一群人,他們是怎樣選擇的。
我們可以將他們分為這麼幾類:
第一類,黨派之爭、相互傾軋,比如東林黨人對於魏忠賢的撻伐,固然有正義之需求,卻也夾雜著黨派的分野;
第二類,為虎作倀、助紂為虐,以獲得自保或進階為既得利益階層,比如魏忠賢的黨翼和他無數的「乾兒子」;
第三類,臥薪嘗膽、蓄勢待發,以期一舉消滅閹黨,但為了這一「大義」,他們也不擇手段,泯滅了情義、節氣,比如影片中的朱由檢。
第四類,就是情義和正義的堅守者,「義」是他們為人處世的底線,並且不因世道的改變而改變。雷佳音飾演的南鎮撫司錦衣衛裴綸,張震飾演的北鎮撫司錦衣衛沈煉,都屬於此類。
《繡春刀II》是以沈煉為主人公展開故事的。起初沈煉也沒什麼抱負,他更接近於第二類人,老老實實當差,奉命行事,有著極權時代普遍的「平庸之惡」。但北齋、裴綸的出現激起了他內心中的並未泯滅的情義和正義。北齋問他:這樣的世道你還沒活夠嗎?他在一個弱女子身上看到為了正義的犧牲精神。裴綸恨恨地對他說:被他「殺死」的凌雲鎧是他唯一的朋友。凌雲鎧其實也是他沈煉的朋友,但他卻沒有為兄弟兩肋插刀、哪怕說一句話的勇氣。
與惡龍纏鬥過久,自身亦成為惡龍;凝視深淵過久,深淵將回以凝視。歷史上不少統治者總愛打出「大義」的旗號,然而,「大義」一旦沒有了情義和正義的底子,那它不過是罪惡的幌子。沈煉等人的反抗,戳破了這「大義」的虛妄。
因此,即便是在慘無人道的修羅場裡,我們竟然還能看到理想主義的旗幟飄揚。「情與義,值千金;刀山去,地獄去;有何憾、為知心」,他們願意為了兄弟、愛人和情義,而捨棄那條更好走的榮華富貴之路,他們同仇敵愾、視死如歸,拼到最後只為讓自己有一個不同的活法,讓這世道漸漸有一些不一樣。這樣悲愴的理想主義氣息,讓我們堅信再糟糕的世道,終究會被雨打風吹去。
而歷史無疑是最好的證明,大明早已成為過去,沒有正義的世道也終將是下一個大明。
歡迎關注荔枝銳評(lizhirp)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