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祖紀妍
(作者祖紀妍,「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戲劇導演,北京大學電影學碩士;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手機客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註明出處。)
這是一部欲揚先抑的電影。作為導演的吳中天,最拿得出手的除了顏值,恐怕就是這份敢於「欲揚先抑」的自信了。《天亮之前》前三分之二,都是在拖沓的漏洞百出中挨過去的,但只要你熬過了前一個小時,沒有中途憤而離場的話,導演就會在最後給你準備一份大驚喜——他真的把一個從一開始就不可信、不真實、不靠譜的故事編圓了!妓女楊子姍變身為純情筆友,愛上恩人的老公,終於在自己得絕症後成功上位,這樣的結尾化解了影片前半部分的N多「大坑」,但前提是你得相信富豪太太在住院的時候與自殺妓女鄰床並且在醫生的配合下獻血成功。來,壯士,幹了這碗熱狗血!
最開始我對這部電影還是有一些期待值的。天亮之前的時間緊迫感,加上賭徒遭遇妓女的邊緣人物設定,再加上郭富城和楊子姍兩個非常有看點的演員,本以為至少也能到山寨版《墮落天使》或是《旺角卡門》的水準。事實證明,我想多了。《天亮之前》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告訴我們,今年夏天最聖母的電影真的不是《大魚·海棠》。
有多少爛片都是在打著「愛情」的旗號,肆無忌憚的「毀三觀」。不是在這個時代拍關於情懷的電影太難,而是這個時代的電影人對於情懷的理解太淺。情懷不應該是溺愛,愛情不應該是縱容。郭富城飾演的高野,是一個屢教不改的「骨灰級賭徒」,當富二代時賭,結婚生子後賭,繼承家業後賭,把家業敗光了之後接著賭……這樣一個既脆弱又無能且人生沒有任何主題的男人為什麼值得他身邊所有的女人「飛蛾撲火」?先是有一個從不放棄他的老婆無私地愛著他,然後是有一個不離不棄的情人無私地追隨他,最後還有一個被他拋棄和遺忘多年的女兒無私地原諒和接納他。拜託,編劇大哥醒醒吧,都什麼時代了,女人早就不是男人的私有財產了好嗎?這種春秋美夢你自己在沒人的時候做做無可厚非,寫成劇本坑廣大無辜觀眾的錢可就是你的不對了。這樣的一坨牛糞上,竟然要插上三朵鮮花?《天亮之前》簡直堪稱女性主義重點批判的反面教材!
《天亮之前》不但在性別關係上三觀不正,對「賭」的描述也有「教唆」之嫌。高野是一個不思悔改的賭徒,不但輸光了祖上的家產,還要搭上老婆和女兒的性命。在被黑幫逼債的危急時刻,他能想到的辦法竟然還是用賭博籌錢,更可怕的是還有一個瘋婆子陪著他一起賭,為他加油打氣。而最後,他竟然贏了!一個被賭博吞噬了生活價值的人,最後竟然通過賭博贏回了做人的尊嚴?親愛的編劇導演,你們這樣做真的不怕教壞小朋友嗎?
《天亮之前》以大牌的卡司、精良的製作、給力的宣發向我們傳遞了一個相當危險的信號——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把一個故事編圓成了電影的首要目標。為一個看起來很有可能賺錢的空洞概念,主創團隊生拉硬拽地攢情節、編段子、講笑話,但也許從策劃伊始到成片殺青,都沒有一個創作人員會問自己「我到底想要表達什麼」。
主創團隊對電影內容沒有表達欲,就很難會對主人公產生自我投射,主人公的行動動機就會顯得越發牽強,例如在看《天亮之前》的過程中,我就對裡面「妓女秀演技」的段落感到費解,這段戲除了把楊子姍本來就很尷尬的演技顯得更加尷尬外,在劇情和效果上好像並沒有任何意義啊。後來查了點八卦,知道導演吳中天早在去年年底就與楊子姍公布了婚訊,我突然豁然開朗,原來這部電影就是人家小兩口的結婚禮物啊。好吧,那我就要由衷奉勸不明真相的吃瓜群眾,既然是人家的結婚禮物,咱們也犯不上花自己的錢替別人買單。
歡迎關注荔枝銳評(lizhirp)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