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京日和》日和.東京

2020-10-20 小秋
    為什麼想看《東京日和》?翻看「我想看」豆列,發現2007年4月15日,我註冊豆瓣那一天,就把這部電影列為第一部「想看」。而第一部「看過」,是日本電影《情書》,備註是「永遠的最愛」。這兩部電影最大的共同點就是她——中山美穗。
 <圖片1> <圖片2>
    《東京日和》裡中山美穗飾演的陽子可愛而又有些神經質。27歲的她(那時比我還小,愛瑪⊙﹏⊙)表演收放自如,令人信服。把林中的大石頭當成鋼琴,還煞有介事彈起土耳其進行曲;一路踢著電車上的啤酒瓶回家,還認真地告別道"罐太郎,祝你幸福「;累了就躺在小船上沉睡,整個世界仿佛為之靜止。

    電影本身改編於一位攝影家的同名散文隨筆集。攝影師叫荒木經惟,1940年生於東京,31歲和小他七歲的靑木陽子結婚,並開始攝影工作。1971年荒木自費出版了以新婚旅行為題材的成名作《感傷的旅程》,這本冊子也成為他攝影的宣言書。荒木在自序中說,「《感傷的旅行》是我的愛,也是我作為攝影師的決心。我拍攝自己的新婚旅行,所以是真實的攝影」。電影裡的一幕經典,陽子躺在湖心安靜睡去,就是來自這本攝影集第80號作品。

    可能因為是攝影家改編的緣故,電影很多鏡頭就是一張照片。劇中的島津拿著相機,記錄陽子的點點滴滴,拍攝地鐵上的平民百姓、柳川的老奶奶、街頭的海報、讀書的年輕人......荒木曾說「我在日常的淡淡地走過去的順序中感覺到什麼」。可以說,荒木的鏡頭除了攝下愛妻陽子了之外,還對準誰都不會留意的地方,那些生活中的稀鬆平常場面。電影中能感受到日常的瑣碎、安靜和秩序,也能透過攝影師的鏡頭,看到陽子美麗的身影背後,是一番飽含深情的注視。

   陽子( Yoko,1947-1990.1.27)的美麗過早凋零,43歲死於子宮癌。陽子彌留之際荒木又出版攝影集《冬之旅》,相紙上留下的是兩隻緊握的手。陽子逝世七年之後,《東京日和》上映,荒木經惟是電影的編劇,也可以說電影中最感人的一幕。

    「真正的荒木站在竹中直人的身後,微微笑著看著飾演陽子的演員一路奔跑。 等劇中的陽子跑過來,他卻一轉身離開了。 」 雖然只有短短幾秒鐘,但足以道盡一切。

    老實說,電影本身稍顯鬆散,前半小時甚至有點悶,好在後面節奏明快起來,逐漸被陽子的可愛和島津的深情打動。《東京日和》的內核是「愛」,這番愛意出自攝影師對亡妻的懷念,所以電影散發著淡淡的憂傷,但又哀而不怨。

    杜拉斯在《情人》中曾寫道「 愛之於我, 不是肌膚之親, 不是一蔬一飯, 它是一種不死的欲望, 是疲憊生活中的英雄夢想」。可是,我卻感動於這疲憊生活中的「愛」,動容於肌膚之親和一蔬一飯。荒木和陽子和全天下的夫妻一樣,面對生活的瑣碎,還不時拌嘴(拌嘴的場景在電影中數次出現)。看似已歸於平淡,但每一次靜默的晚飯、無聲的散步中,包含了無盡的愛意。這種夫妻間的綿綿愛意,在電影《飛屋環遊記》、《愛在午夜降臨時》、《紐約,我愛你》都有類似的呈現。

    「多想,愛
     等到骨頭變白
     讓手和手
     到白蒙蒙的雨中去旅行
     讓手握著手
     靜靜地變成骨骸」
                              
   
    

    

相關焦點

  • 《東京日和》愛的啟蒙
    被《秒速五釐米》、《你的名字》誤導過後,我以為日本愛情都靠吼……《東京日和》是平靜的,甚至寧靜的。我覺得沒有意外的影片就是好電影,你該知道我說的意外是什麼。長達兩小時,幾乎只有兩個人的戲份,竹中直人儘量把其它的影響弱化了,只留下島津與陽子。而且沒有親吻,沒有做愛,沒有曖昧的鏡頭,兩小時內,只有生活,平淡的愛與綿長的歡喜。僅是生活就足夠了,何況還是婚後的愛情,太難得了。
  • 《東京日和》甜蜜如初,相濡以沫
    《東京日和》,是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紀念亡妻青木陽子的一本寫真文集,東京日和是日本的一個節氣,春暖花開的季節,陽光無處不在的流淌。也許這是荒木為了紀念陽子燦爛笑容,也許是為了紀念陽子在東京日和裡快樂的身影,也許是為了給遠在天國的陽子做人間祈禱。荒木大學攝影系畢業後曾在著名的日本電通廣告公司擔任攝影師,當他決意離開成為一名自由攝影師時,帶走了電通看板美女青木陽子。
  • 《東京日和》:真愛的最高可能性
    這麼個人兒,看上去和深情之類的字眼沾不上邊,但就是他的故事,被拍成了一部感人肺腑的愛情片《東京日和》。1971年,荒木經惟認識了日本電通公司的職員青木陽子。他們不久結婚,荒木以他們浪漫的蜜月之旅為主題,拍出一部攝影集,引起轟動。由此,荒木也進入了著名攝影家的行列。1989年,陽子在雜誌上連載隨筆,記錄她和荒木的日常生活,取名《東京日和》。但只寫了三期,就患癌症去世。
  • 《東京日和》不思量,自難忘
    如果你不了解荒木經惟與亡妻荒木陽子的故事,如果你也沒有看過有關二人生活的影集,那部這部電影對你來說就太難了,你不知道情感的發端,也不知道那些鏡頭、畫面、配樂的意義,那些故事背後的故事,看完後難免會不快,因此,建議看之前可以先翻看「愛的陽臺」,當然必不可少的,還有「東京日和」。
  • 電影集 | 《東京日和》
    電影背景音樂《東京日和》,由大貫妙子創作。
  • 《東京日和》很愛時光村落裡的陽子
    看了第三遍的電影《東京晴朗》,更準確的名字是《東京日和》。「日和」是日本的一個節氣,名字源於日本攝影大師荒木經惟的一本散文隨筆,散文以超現實的手法概略了他一生的事跡。在荒木最落魄的情況下,陽子每天出去做事,維持著他們的家,也使得荒木能夠每天安心出去攝影。後來,荒木經惟成為日本最具國際知名度的新銳攝影的先驅,有了一幫自稱「荒木經惟部落」的追隨者。
  • 觀影│《東京日和》:一首美麗哀愁的悼亡詩
    提起中山美惠很多人會想起巖井俊二的《情書》裡的女主角今天要講的是她主演的另一部電影《東京日和》男主角名叫島津巳喜男是一名攝影師他和妻子陽子住在東京的一所房子裡過著簡單、寧靜的生活1971年7月7日,荒木經惟與電通公司公認的美女陽子結婚稍後,他自費出版了以新婚旅行為題材的《感傷的旅程》在序言裡宣告了「私寫真」概念的誕生《感傷的旅程》第80號作品就是
  • 荒木經惟:我會用我的鏡頭親吻你 | 東京日和
    當我們看到這個老頑童與他的妻子合著的《東京日和》時,真的很難將裡面的主角與荒木經惟聯繫在一起,那是一種充滿新鮮奇詭的靈秀與平靜。《東京日和》三期過後,陽子患病離世。陽子的隨筆,荒木經惟的追憶,如今看來,如同夫妻二人繁華落盡見真情的隔空心語,一次平行時空裡的旅行。1.
  • 老錢推薦:時光不能阻擋的感動和眷戀──電影《東京日和》
    「不燒送神火,不讓你離去
  • 東京日和——一個荒誕怪異男人的愛情
    1980-1985年是東京風俗業最有活力和想像力的黃金時期。 在那時,已經小有名氣的荒木用他那猥褻和色情的攝影作品,向人們展現了那段五光十色花樣百出的風月文化。他作為攝影師不光是旁觀者,更是那種不堪生活的參與者。在影集《東京幸運洞》中荒木頻繁出鏡,肆無忌憚的放浪形骸。所有人都認為荒木是一個浪蕩不羈的風流藝術家。
  • 《東京日和》7月7日
    終於看了《東京日和》。每個場景都可以作為一幅靜物畫單獨存在。知道中山美穗是從《沉睡的森林》開始,有兩個畫面記得最清楚:一個是她在下班的路上經過一家小店鋪,總會買上一聽啤酒。在門口,一手支腰,一邊看遠處的風景,一邊慢慢將它喝完。另一個,是她去家鄉尋找出身之謎,在田野邊瞭望,穿著棗紅色開衫,底下是及膝的裙子。
  • 《東京日和》讓她不朽的不是那些照片,而是消逝的生活
    《東京日和》的電影和書,是一種互文關係:誰都不是誰的附庸,而是彼此的見證者。竹中直人號稱是「站著讀完這本書,然後哭了」的超級粉絲,可喜的是他沒有無聊到直接將原書的照片和文字電影化。他拍出了一個不一樣的故事,那裡面有不一樣的荒木經惟和荒木陽子——更尖銳,更陰暗,同時,也更明朗。相當於陳述平靜生活下的暗流,電影一一交待陽子有異於常人的生活細節,甚而展現出其將男童女妝的怪癖。
  • 《東京日和》這麼近,那麼遠
    一早就知道這是說荒木經惟和他妻子陽子的電影。前年在上海看了荒木的展覽「感傷之旅」,看了很多他拍的陽子。然後又看了荒木的紀錄片《迷色》。因為字幕翻譯問題,直到昨天才看《東京日和》。紀錄片《迷色》就像個色情片,女性生殖器飛來飛去,荒木對著鏡頭眉飛色舞,一股精子的味道,荒木對著鏡頭興奮說他和他大部分的拍攝模特xxoo,有一段,荒木,朋友和一個少女模特一起喝酒,荒木很驚訝的對模特說,我居然沒有搞過你,太奇怪了。
  • 《東京日和》不說歲月
    如果要承認對什麼徹底無能為力,我暫時只能想到失眠和噪音。其他不願意承認或者不願意放棄努力的就再說吧,今天可以自大一會兒。我好像會周期性的陷入失眠和用咖啡驅趕困意的惡性循環,這個時候半夜常常因為各種莫名其妙的原因醒來。但有個好處是,可以享受那段完全無所事事的時間,你的理智不再會提醒你現在該幹什麼。看了《東京日和》,從大二開始就想看了。
  • 《東京日和》:女人有病,還是男人有病?
    《東京日和》,一部悶騷得近乎憋悶的電影,被俺費時三天零存整取式的看完鳥。       一個男人,回憶故去的妻子,用一本寫真集和片段文字記錄一些舊日時光中的感受,名曰《東京日和》。之後這部作品被拍成電影。這個男人是在日本以情色寫真攝影出名的荒木經惟,妻子是患有憂鬱症的洋子。導演兼男豬腳是竹中直人。
  • 《東京日和》太衝何急
    翻翻舊帳,找出這部東京日和。交響情人夢裡好色的大師老頭子,早年自導自演的荒木經惟與妻子的最後時光的故事。有著諸多小秘密與怪癖的陽子,是放浪不羈島津桑珍愛的妻子。吵了次架,陽子就消失三天,向會社撒謊。跟隔壁的小正太關係很好,是他的歐巴醬,卻總是想把他扮成個女孩兒。與島津桑去散步發現一塊鋼琴樣的大石頭,高興地在雨裡彈起土耳其進行曲。
  • 《東京日和》或許純愛並不在乎形式
        愛情片向來不是我的「菜」,《東京日和》卻是個意外。    無意間看到《東京日和》男主角原型,荒木經惟在《傷感的旅程》中對妻子說的話:「風從身邊吹過的時候,我看著你哭了。陽子,別人都以為我們是最好的夫妻。其實,我只是想知道,你和我一起是不是真的開心。」我是為了這兩句話而看的《東京日和》。
  • 《東京日和》想念
    東京日和的節奏很慢,前半段很無法理解陽子的神經質,夫妻之間的對話也讓人莫名其妙,但看到倆人在雨中路邊的一塊巨石上彈奏《土耳其進行曲》甚至跳起舞來,我深信這兩人是深愛彼此的,也是是太過喜愛而更加害怕面對問題吧,每一對夫妻間又何嘗不是如此,我經常不解釋原因地莫名生氣應該也讓我老公很無解吧,就像片中的島津在陽子為叫錯別人名字而懊惱生氣時,島津說,又有誰在意呢。可是自己就是在意啊。
  • 《東京日和》鵝黃色的憂傷
        在一本關於攝影的雜誌上看到了《東京日和》的名字。很想知道畫面到底有多唯美,在一個陽光明媚的下午,我打開了這部電影。在陽子暖暖的笑容身後,我看到了壓抑和不安。這麼多人對這部電影情有獨鍾,我想,也可能是因為我們都曾體會過這份無所適從的不安吧。    我形容這是一部有鵝黃色氣質的電影。
  • 《東京日和》這是真正的愛,永不消逝
    在開篇島津和陽子壓抑得近乎沒有出路的爭吵中,我不能想像,在這部影片的結尾時候能看見如此快樂奔跑的陽子和笑得如此陽光的島津。同樣,面對島津這個男人對於陽子如此深沉和純粹的愛情,我也不能想像,現實生活中的島津就是那個以叛逆和異類而著稱的荒木惟經。《東京日和》是一部被定位為藝術片的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