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公眾號「首席娛樂官」
最近爽妹子的新劇《美人私房菜》慘遭浙江衛視「腰斬」,原來該劇自12月4日開播以來,收視率持續走低,最新一集收視率僅0.1%,創下浙江衛視近50年收視率新低。消息傳出一時激起千層浪。
其實,近年來電視劇被「腰斬」司空見慣,《新天龍八部》《新烏龍山剿匪記》《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等多部劇先後「腰斬」。
湖南衛視曾為了挽回持續走低的收視率,一個月間腰斬三部大劇。從這個層面來講,《美人私房菜》不會是一個終止符。
「腰斬」背後是衛視與製作公司的對賭,其背後有更大的利益角逐。下面筆者為大家解密電視臺如何化身「劊子手」對電視劇「腰斬殺」,電視劇幕後的影視公司與衛視又是如何相愛相殺?被「腰斬」的電視劇是否意味著一敗塗地,是否還有絕地逢生的機會?
電視劇被花樣「腰斬」,一線衛視成「劊子手」
「腰斬」做古代刑法來說,是用重斧從腰部將犯人砍作兩截,現特指電視劇在播出過程中被攔腰砍斷,中途停播。雖然同樣免不了「死」的事實,但「死法」不盡相同,「腰斬」也有不同的形式,筆者為您揭秘花樣「腰斬」方式。
臨時下線:電視劇尚未播完,被電視臺緊急叫停,此後不再播出。
2011年《青春期撞上更年期》上星後收視大熱,火速推出的續集《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也備受期待。
2013年,由馬伊琍、杜淳主演的電視劇《青春期撞上更年期2》於3月6日在北京衛視、東方衛視和天津衛視首播,播出以來該劇收視率持續低迷,3月14日該劇被北京衛視「腰斬」,取而代之的是由林永健、寧靜主演的《畢有財》。
2013年5月10日,由張翰、江鎧同等主演的青春勵志劇《等待綻放》在深圳衛視播出。這部劇開播當晚收視僅為0.275,全國排名在第17位,而且後勁不足,收視率越來越低。
5月17日,深圳衛視官方微博發布公告稱電視劇《等待綻放》暫停播出,之後此劇再未播出。
更改檔期:電視劇被移出最佳檔期,多由黃金檔改為其他非黃金時段。
2010年由金南珠領銜主演的韓劇《逆轉女王》,在韓國本土創下不俗的收視成績。2012年湖南衛視將該劇引入,試圖緩解此前因《太平公主秘史》收視低迷的現狀,湖南衛視對該劇寄予厚望,將《逆轉女王》放在金鷹獨播劇場。
不過,《逆轉女王》依然沒能力挽狂瀾,反而創下湖南衛視0.496的年度最低平均收視率。湖南衛視只好將《逆轉女王》劈成兩半,17—31集移出黃金檔期,改到下午時段的偶像劇場播出。
刪改修剪:通過重新剪輯將電視劇的原有劇集進行刪改壓縮,使整體容量變小。
由胡靜、陳楚河、劉松仁、翁虹等人主演的民國大劇《笑紅顏》於2012年4月23日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播出。
這部被視為救場之作的電視劇沒有掃除收視陰霾,在競爭激烈的4月份,排名大多是同時段第六、第七,收視率未能破1,收視份額未能破3,之後湖南衛視將原本33集的劇集進行壓縮精簡為26集,為於正的電視劇《賞金獵人》騰出檔期。
到底有多少電視劇因為收視慘澹而被攔腰斬斷呢?以下為筆者整理的部分「腰斬」劇:
在以上被「腰斬」的多部電視劇中,除因為廣電總局出於對題材的限制,要求播主旋律劇的要求,《衛子夫》不得以壓縮、《新活佛濟公》被迫改檔外,其他劇無一例外不是因為收視率低難逃被「腰斬」的命運。
雖然大多數電視劇打著「大投入、大製作、強卡司」的旗號,但導致這些劇走向被「腰斬」厄運大多是劇集自身原因,「劇情雷人,製作粗糙、剪輯混亂、情節小兒科」是這些劇集的通病。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被腰斬的電視劇播放平臺多為省級一線電視臺,那麼是何原因讓一線衛視甘做「劊子手」,被「腰斬」電視劇的製片方又該何去何從呢?
製片方、電視臺的對賭協議,相愛相殺為哪般?
我們都知道「唯收視論」是電視臺一條不成文的規矩,最核心的問題在於「收視論」與廣告收益直接掛鈎。
對於電視臺來說,收視率過低導致電視臺原有的招商或者廣告收益的預期受到極大的影響,顯然中途「腰斬」是最簡單便捷的方法,不僅滿足了電視臺對收視率的「欲望」,更讓背後的「金主」廣告商們滿意。
電視臺出於規避風險的考慮,在購片過程中需要與製作公司籤訂購片協議。對此,筆者特意諮詢了盈科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王軍律師,王律師告訴記者,「電視臺與影視公司一般情況下會籤署購片協議,協議中有明確的約定,如果收視率過低,比如低於1%或者低於0.5%,電視臺有權利停播或者是改版播出,我覺得從商業合同角度來說是可以這樣執行的,但是如果說沒有這樣的約定的話,我認為電視臺也有涉嫌違約之嫌。」
此外據筆者了解,影視公司在與製片公司籤訂的購片協議中包含付款的結算模式,一般情況下是三三四模式,即預付30%,正式播出支付30%,播完後付清尾款。如果收視率過低,可能會導致雙方結算價款發生變化。
王軍律師解釋道:「(電視臺)通常不會一次性付清,有一些合同籤署會先付一部分定金,然後在交母帶的時候補第二筆,在節目播出完之後補第三筆,通常至少會有三筆費用。在這種情形下至少50%甚至更高比例的尾款要在節目播出完之後進行結算。如果腰斬停播,勢必後面製作方該拿到的收益就拿不到了。特別是一線電視臺買到的往往是衛視獨播或者首播權,因此開價很高,而能否拿到這筆錢對於影視公司實現營收,或者面臨多大的虧損至關重要。」
是救命稻草還是壓死駱駝的巨石,「腰斬」背後的行業反思錄
為了響應廣電總局要求,2015起國內實行「一劇兩星」政策。所謂「一劇兩星」,簡單來說就是,一部電視劇,每晚在黃金時段聯播的衛視綜合頻道不得超過兩家。
一劇兩星帶來的好處是「多播多消化」,讓更多好劇跟大家見面。同時電視臺也面臨選劇的壓力,在電視臺競爭白熱化之際,在選劇時必然更加慎重,稍有走眼,就會讓對手佔據先機。
此外,來自內部的壓力也讓電視臺「亞歷山大」,北京電視臺影視劇中心主任助理於金偉曾透露,電視臺方面確實面臨完成收視率、收視份額和收視排名的巨大壓力,「一部劇動輒幾千萬元的投資,如果沒選好,整個電視臺包括廣告商全部都會斥責」。內外夾擊讓電視臺只能出此下策——「腰斬」收視率低的電視劇。
回看那些被「腰斬」的電視劇,這些劇中不乏「大製作、大投入、強卡司陣容」,究其原因不過是內容不過關,劇情雷人,製作粗糙,邏輯混亂的電視劇首當其衝。
從《美人私房菜》的撤檔不難看出,小生、花旦不是萬能靈藥,內容質量才至關重要,正午陽光今年來的崛起不過是最好的證明。
其製作的《琅琊榜》《偽裝者》除胡歌外沒有大明星、大陣容,但播出以來收視、口碑俱佳,不少如王凱、靳東、王鷗等小明星也跟著水漲船高,所以想要遠離「腰斬」,內容過關才是王道。
不過,「腰斬」這種形式對製片方、觀眾,或者是對於明星來說的話是否妥當是需要行業要反思的。畢竟,一部電視劇可能關係到一家製作公司的資金周轉,「腰斬」對製作公司很不負責。
此外,隨著收視群體的細分,越來越多的觀眾有自己的收視偏好,「腰斬」對正在收看劇集的觀眾來說未免不是一種傷害。
儘管對於明星來說,其大部分的收益來源於片酬,很多一線明星在影片拍攝前後全款就拿到了,從金錢角度來說電視劇「腰斬」對明星的影響不大。
不過,「腰斬」對明星未免不是一種情感傷害,自己主演的電視劇被「腰斬」不免引起非議。
此前湖南衛視播出的華策版《天龍八部》由於電視劇排期等問題中途被「腰斬」,華策影視公司宣傳負責人胡芳直言:「這個做法對我們的劇、還有演員真的傷害很大。你想想,首播時外界對劇情的種種非議,後來播都沒播完整,很多好看的東西就被剪掉了。」
雖然有些電視劇慘遭「腰斬」,也未必標誌著這部電視劇被「宣判死刑」。隨著現在網絡視頻平臺的介入,不少資源流向視頻網站,以《美人私房菜》為例,雖然在浙江衛視即將被下線,這部劇如今依然出現在多家視頻網站的首頁。
除了向視頻網絡平臺尋找生路,「腰斬殺」的電視劇也可以向二級電視臺尋求新出路,為省級臺、省會臺向下遊的城市電視臺供片,這未免不是一種新出路。
無論如何,筆者認為一部電視劇被「腰斬」,明星、製片方、衛視三方終不能「獨善其身」,如何將風險降到最低,還需要從源頭入手。
製片方在前期劇組籌備期間,在編劇、主演、攝製、服化道等方面面面兼顧;明星也應該嚴把劇本關,多磨練演技;電視臺在購片過程中可以組織專業「閱片團」,對劇集評審打分等。在三方的協同作用下,或許有效緩解被「腰斬」的困境,筆者對此寄予美好厚望。
商務合作:qu1200(微信號)
郵箱:qumx@cc-smart.com
聯繫電話:010-8576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