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創新如何「頂天」和「立地」?院士專家探討橋梁與建築前沿熱點

2020-12-22 紅網

論壇現場

紅網時刻長沙12月21日訊(通訊員 喻玲 葉正芳)新基建背景下,如何實現橋梁與建築結構的智能、互聯、開放、共享?12月19日上午,第一屆土木工程湖湘論壇在長沙拉開帷幕,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橋梁與建築結構方面的9位院士、400多位土木工程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齊聚星城,共同交流探討橋梁與建築結構綠色化與智能化領域的前沿熱點。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聶建國教授,湖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左清,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曹一家先後致辭。在聶建國院士看來,著力建構安全、便捷、高效、綠色、可持續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設施建設之路是廣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奮鬥目標,這也與本屆論壇主題高度契合。他呼籲,年輕學者的科技創新必須「頂天」和「立地」相結合,既瞄準世界土木科技前沿,又解決工程問題。

左清指出,湖南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迫切需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將視野投向湖南,為湖南省開放崛起匯聚更多優勢資源。

論壇持續兩天,共有4場院士報告,23個特邀報告,47個分論壇報告。本次活動由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IABMAS中國團組、湖南省公路學會共同主辦,旨在積極踐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提出的「三高四新」重要指示,抓住「新基建」「智能製造」新興優勢產業鏈建設,走出一條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區域協調、共建共享的路子。

相關焦點

  • 「橋星」雲集武漢論劍橋隧前沿技術創新 未來橋梁這模樣
    橋梁隧道與結構工程創新發展高端論壇在漢舉行,陳政清、丁烈雲、鄭健龍、李建成、鈕新強、馮夏庭、秦順全等14位兩院院士,高宗餘、徐恭義、易倫雄、張敏4位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以及全國高校教授及橋梁設計施工企業等400多位橋隧領域專家聚首武漢,聚焦、展望橋隧前沿技術創新,掀起一場橋隧技術「頭腦風暴」。共謀新發展,圓夢中國橋。主辦該論壇的中鐵大橋勘測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今年迎來創立70周年。
  • 技術創新課程_2020年技術創新課程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2019(第八屆)國際橋梁與隧道技術大會」將於5月16-17日在上海隆重召開,屆時將匯聚18位國內外知名院士,45+橋隧領域高質量主旨報告,40+主流媒體,800+專業參會代表,針對當前擬在建重大工程以及國際前沿趨勢及熱門話題,從規劃建設與工程技術等角度展開深入探討。  藉此誠邀業界專家代表積極參加,共襄盛會!
  • 如何促進醫療創新發展?這場雲集諸多專家學者的峰會進行探討
    此次峰會雲集多領域專家學者,並同步開展創新醫藥、醫療器械、醫療服務三大主題路演,旨在發現前沿醫療創新項目,促進資本和項目深度對接會,為醫療健康項目和頂級資本搭建橋梁紐帶。「第二屆健康中國思南峰會」圓桌論壇之一。
  • 2019粵港澳大灣區智慧建築創新發展高峰論壇暨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音視頻科技分會成立大會隆重舉辦
    在這樣的發展背景下,中國演藝設備技術協會決定在深圳成立音視頻科技分會,適應「智能+」的大趨勢,通過整合行業前沿力量,為我們在座的設計師們的創新理念提供更加專業的技術支撐,以更好地發揮行業組織服務科技創新和智慧轉型發展的作用,同時也將更好地推動雙方的深入合作,為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提供技術保障。
  • 哈醫大楊寶峰院士,擔任「全球工程 前沿項目組」組長
    生活報訊 (記者呂曉豔) 記者從哈爾濱醫科大學獲悉,18日上午,中國工程院《全球工程前沿2020》報告在京發布,該報告項目組組長由哈醫大楊寶峰院士擔任。此項目是由眾多院士、專家學者經過一年努力共同完成的,內容先進。
  • 300餘位專家學者齊聚武漢,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
    12月5日,全國首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國際論壇在漢開幕。來自美國、澳大利亞、新加坡等國家的300餘位糧食行業知名專家學者、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齊聚武漢這座「英雄的城市」,共商糧食安全與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大計。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舉行呂西林院士工作室籤約暨揭牌儀式!
    她表示,呂西林院士作為我校傑出校友,一直以來關心著母校發展,建立呂西林院士工作室對提高我校學科建設水平、培養高層次人才、推進開放辦學、擴大社會影響力具有重要意義。希望以此為契機,不斷拓寬合作範圍,創新合作模式,推動我校土木工程學科不斷邁向國際前沿。
  • 院士專家雲集!大灣區科技大會深圳開幕
    大會發布了《粵港澳大灣區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藍皮書(2020)》,這是粵港澳大灣區首部有關創新產業的專題藍皮書,全書通過對人工智慧產業收集大量數據和實際案例進行分析做出全景式解讀和縱深化研究。大會還邀請到包括中國科學院院士俞大鵬在內的多位院士專家學者、產業領袖,通過院士主題報告、產業高峰對話、灣區前瞻對話等進行智慧碰撞。  這次大會為期兩天。
  • 寓樂世界榮獲「2020中國科技創新先進單位」及「領軍人物」榮譽稱號
    此次論壇中,北京寓樂世界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及寓樂世界總裁劉斌立先生分別被授予「2020中國科技創新先進單位」和「2020中國科技創新領軍人物」榮譽稱號。樊代明院士在論壇上作視頻報告出席論壇的各行業院士專家、科技工作者、企業家圍繞「深化新一輪全面創新改革試驗,培育科技創新體系新格局新優勢」主題,就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深化科技體制改革、改善科技創新生態、激發創新創造活力、優化科技資源配置、推動重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弘揚科學家精神、企業科技創新發展以及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等熱點交流探討
  • 中國科學院第二屆臨床研究前沿會議在渝召開
    12月24日,中國科學院第二屆臨床研究前沿會議在渝召開。來自中國科學院近20個研究所的專家學者齊聚重慶,圍繞中科院如何發揮醫學科技創新國家隊作用,推動臨床研究更好地服務中國百姓、助力健康中國建設等主題,開展相關學術交流研討。
  • 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 近20位國內外院士、科學家共話抗擊疫情
    在今年抗擊疫情的大背景下,官洲國際生物論壇所探討的話題更具針對性。圍繞「科技創新引領健康未來」主題,與會者分享了提升公共衛生能力的辦法,築牢遏制疫情蔓延的防火牆,同時共話生物醫藥與健康科技產業發展前沿,繪就廣州生物產業發展藍圖。 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社會經濟產生重要影響,攜手共同應對挑戰是參會嘉賓的共識。
  •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劉加平院士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
    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11月24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建築設計研究總院院長、西部綠色建築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劉加平教授榮獲「全國先進工作者」稱號。陝西省赴京領獎代表合影(一排右五為劉加平院士)劉加平院士劉加平,1956年11月生於陝西省大荔縣,男,漢族,工學博士,綠色建築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我校建築設計研究總院院長、西部綠色建築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兼任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中國建築學會建築物理分會理事長。
  • 讓農民富起來: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共同探索數字農業創新...
    來源:金融界網站12月18日,2020(首屆)數字農業50人論壇在雲南昆明舉行,30位農業院士專家與阿里巴巴數字團隊共同探索未來數字農業的創新思路和創新方法,金融界直擊數農創新前沿動態。本屆論壇的主題是:利用農業高新技術和數位化技術「讓農民富起來」。「現代農業是多元產業融合、多功能拓展。怎麼做到?要靠科技創新,要靠全社會協同。」中國工程院院士陳劍平在致辭中表示,科學家與阿里要努力解決技術關、市場關、效益關,做價值的整合者、放大者和共享者。
  • 九大領域一百八十四項全球工程前沿發布
    據項目組長、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寶峰介紹,這份報告承載著來自高校、科研院所、企業、行業協會等百餘家機構的上千名院士和專家的辛勞,圍繞機械與運載工程、信息與電子工程、化工冶金與材料工程、能源與礦業工程、土木水利與建築工程,以及輕紡工程、農業、醫藥衛生、工程管理9個領域,遴選出年度工程研究前沿93項和工程開發前沿91項。
  • 同濟大學聯合主辦首屆全國智能建造學術大會,用人工智慧賦能建築...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工程大學王景全院士,上海自主智能無人系統科學中心何積豐院士,大會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首席專家、同濟大學教授肖緒文院士,華中科技大學丁烈雲院士,同濟大學副校長吳志強院士,北京科技大學嶽清瑞院士
  • 鄭皆連院士:從橋梁大國到橋梁強國,刷新世界紀錄-虎嗅網
    中國的拱橋建設,原來都是有支架的,鄭皆連的技術創新,使拱橋實現了無支架建設——不打支架,而採用吊裝懸拼,斜拉扣掛施工,在空中無支架合攏。這使拱橋的跨徑得以不斷拉大,實現現代化建設水平。鄭皆連說,「橋梁是中國的一張科技名片,而拱橋恰恰是在橋梁中可能首先從大國變為強國的一個突破口。」
  • 2020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開幕 近20位國內外院士、科學家出席生物島...
    鍾南山、裴鋼、徐濤等近20位國內外院士、科學家出席論壇,1000多位高層領導、專家學者、企業領袖、創新人才齊聚廣州國際生物島,圍繞「科技創新引領健康未來」主題共話生物醫藥與健康科技   鍾南山表示,希望通過官洲國際生物論壇這個平臺,建立聯繫和合作機制,把基礎研究、研究轉化以及臨床應用更緊密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比較好的有機體。
  • 企業投融資、智慧財產權保護中有哪些前沿課題?行業專家不同維度來研討
    見圳客戶端·深圳新聞網2020年12月19日訊(記者 陳婕)12月18日,黃河法律服務集團植根深圳周年慶典暨企業投融資與智慧財產權法律實務研討會在深圳舉辦,圍繞投融資、智慧財產權保護所涉前沿課題和法律實務,進行交流探討。
  • 雙創周:從2019科技創新創業高峰論壇觸摸未來
    屆時,來自全國各地的商界大咖、科研專家、政府代表等600餘人共聚一堂,探討新形勢下,全球創新創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進一步提升我國創新創業的科技內涵,從而充分發揮科技創新在雙創升級中的核心引領作用,並將發布相關成果與數據報告。
  • 院士專家雲集武川,共促院企合作發展——首屆中國·武義工業科技...
    在180名院士專家、領導和企業代表的見證下,武義縣人民政府和上海第二工業大學籤訂了共建上海第二工業大學武義「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協議,此舉標誌著我縣引進的首個新型研發機構正式落地。帥朝暉在致辭中說,多年來,武義縣大力實施「科創興縣」戰略,先後建立了18家高校院所技術轉移工作站,研發費用佔GDP比重連續兩年居金華市首位,成為全國創新百強縣、最具發展潛力百強縣,在推動創新驅動發展中更加堅定、更加渴望擁抱科技創新。希望通過工科會的舉辦,武義企業家們能積極把握機遇,認真對接資源,謀求創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