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壇現場
紅網時刻長沙12月21日訊(通訊員 喻玲 葉正芳)新基建背景下,如何實現橋梁與建築結構的智能、互聯、開放、共享?12月19日上午,第一屆土木工程湖湘論壇在長沙拉開帷幕,吸引了來自海內外的橋梁與建築結構方面的9位院士、400多位土木工程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齊聚星城,共同交流探討橋梁與建築結構綠色化與智能化領域的前沿熱點。
開幕式上,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聶建國教授,湖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左清,長沙理工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曹一家先後致辭。在聶建國院士看來,著力建構安全、便捷、高效、綠色、可持續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基礎設施建設之路是廣大土木工程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奮鬥目標,這也與本屆論壇主題高度契合。他呼籲,年輕學者的科技創新必須「頂天」和「立地」相結合,既瞄準世界土木科技前沿,又解決工程問題。
左清指出,湖南正處於發展的重要戰略機遇期,迫切需要科技引領、創新驅動,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將視野投向湖南,為湖南省開放崛起匯聚更多優勢資源。
論壇持續兩天,共有4場院士報告,23個特邀報告,47個分論壇報告。本次活動由長沙理工大學、湖南大學、中南大學、IABMAS中國團組、湖南省公路學會共同主辦,旨在積極踐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構建系統完備、高效實用、智能綠色、安全可靠的現代化基礎設施建設體系」,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湖南提出的「三高四新」重要指示,抓住「新基建」「智能製造」新興優勢產業鏈建設,走出一條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區域協調、共建共享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