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時隆科多坑了圖裡琛,圖裡琛是如何反擊的

2020-12-20 小崔讀書說事

導讀: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其實是隆科多被圖裡琛給坑慘了,隆科多從位極人臣的上書房大臣變為了階下囚,還差點被弘時派的人用土袋壓死。反觀圖裡琛什麼事也沒有,依舊深得雍正信任不說,順便還坑了弘時一把,還獲得了下一代主子弘曆的信任。

裝傻充愣是圖裡琛立足的根本和慣用伎倆,該糊塗的時候圖裡琛絕不精明,該精明的時候他決不含糊,只要皇帝讓圖裡琛參與的事,那麼被調查的那個人絕對沒有好下場,比如廢太子胤礽,八爺胤禩,雍正的兒子,山西巡撫諾敏,雍正的兒子弘時,還有我們要說的隆科多。

八爺黨一夥聯合隆科多以及關外的旗主王爺搞八王議政時,朝堂氣氛很緊張,雍正讓圖裡琛調兩棚御林軍來,圖裡琛面有難色的道:「奴才失職,奴才有罪,御林軍讓隆科多帶著步軍統領衙門的人換防了!」雍正問隆科多人呢?然後,隆科多就傲嬌的走來了,並且還用舅舅的身份管教起雍正來了,此時已經宣告隆科多要玩完了,連一點餘地都沒給自己留,豈不知他完全就是被別人擺布的棋子而已。

圖裡琛的身份除了侍衛領班以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身份,「粘杆處」管帶,這個身份圖裡琛在山西辦諾敏一案時就亮明了。「粘杆處」是幹什麼的?那可是雍正的特務機構,是雍正手裡的王牌機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官方檔案中,就曾記載過這麼一檔子事,完全可以說明粘杆處的厲害。

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有個叫王雲錦的官員,在一次下朝後覺得無聊,於是就約了幾個朋友在家中玩當時非常時興的葉子牌。玩了幾圈後,突然發現牌少了一張,大家翻遍整個房間都沒找到這張牌落在何處,只好不歡而散。第二天,王雲錦上早朝,雍正特意問他昨天散朝後做了什麼,他如實回答。雍正對他的表現很滿意,說他細事不欺君,不愧為狀元郎,然後隨手從袖中掏出一張牌丟在他面前。王雲錦一看,正是他昨天丟的那一張,嚇得魂飛魄散。

這種事雍正都能詳細的知道,何況八爺黨搞八王議政這樣的大事呢,圖裡琛作為粘杆處的管帶豈能不知?那麼,他為什麼裝作害怕的樣子呢?這是因為,這件事完全是雍正和十三爺以及圖裡琛合演的一齣戲,這齣戲的目的就是把八爺黨隱藏的力量完全引出來,好一網打盡。雍正曾經對十三爺說過:是膿包早晚要擠掉,說的就是八爺一夥。所以說,圖裡琛只是假裝被隆科多坑了,其實,真正被坑的人是隆科多,這主要是隆科多這個人的僥倖和賭徒心理反而害了自己。

一、隆科多本來位極人臣,但卻一步錯步步錯,僥倖和賭徒心理反而害自己落了個悽慘下場

隆科多本來是康熙的託孤大臣,他如果能像另一位託孤大臣張廷玉一樣安分守己,小心辦事結局肯定會不錯的,但隆科多始終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這是他好賭的心理在作怪。

其實,隆科多這個託孤大臣的身份還是靠賭得來的,當然了,這是他六叔佟國維的運作換來的,起初隆科多落魄到了賣康熙御賜寶刀的境地,後來經過佟國維一步步運作,讓隆科多燒四爺和十三爺的冷灶,佟國維犧牲了自己的地位換來了隆科多的崛起,佟國維的目的是保住佟氏一門的地位,事實證明這一步賭對了,送死鷹事件結束以後,康熙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了於是就想到了託孤,因為此時兒子們奪嫡的態勢已經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在這之前,八爺和四爺都找過隆科多,因為隆科多是九門提督,而佟國維給了隆科多最後一番指導,這種關鍵時刻千萬別站隊,皇上讓你保誰你就保誰。果然,過了沒多久,康熙讓張廷玉召來隆科多,先是給了隆科多一份死詔,說他黨附八阿哥胤禩,著即賜死。隆科多懵逼了,康熙問他有沒有什麼可辯之處。隆科多哭著做了一番辯解。

接著康熙又給了他一份晉升詔書,他一躍成了上書房大臣,成了最關鍵的人物。這一生一死徹底把隆科多搞懵了。隆科多的賭徒心理其實是效仿他六叔佟國維的,只可惜他這個豬隊友沒有佟國維那樣縝密的心思和高深的謀略。

其實,在康熙駕崩當晚,十三爺沒來之前,有個細節值得注意,康熙駕崩之後,阿哥們吵的不可開交,張廷玉說有遺詔,讓隆科多去取遺詔來當場宣讀,可是直到十三阿哥胤祥從豐臺大營趕來,隆科多才適時的捧來了遺詔,也就是說隆科多從這個時候就開始賭了,他在選擇觀望,如果八爺黨的人帶人來暢春園,那麼他肯定不會拿出遺詔,他一看十三爺來了,就知道四爺的位置穩了,所以適時的捧出了遺詔,並且還端出架子威脅了八爺九爺十爺一番,說你們三個不想做大清的臣子了嗎?這就是看到情況穩定以後向雍正表忠心。

雍正登基以後辦的幾件大事都遇到了阻力和麻煩,這其中都有隆科多的身影,而隆科多扮演的角色都是絆腳石。首先是雍正元年的科舉考試,出現了洩漏試題一事,而試題是弘時洩漏的,但隆科多也參與了進來,他收了幾個考生的錢,並承諾這些考生會被取中,眾所周知雍正是最厭惡此類事情的,事發後張廷玉的弟弟張廷璐做了替罪羔羊,隆科多暫時奪過一劫,但他背後的這些小動作卻被八爺拿了把柄。

其次是諾敏一案,諾敏虛報成績,雍正封諾敏為「天下第一巡撫」,後來被田文鏡查出了諾敏弄虛作假,雍正狠狠的被打臉,而這個諾敏正是隆科多推薦的人,隆科多之所以推薦諾敏是因為他收了好處,諾敏被查出來以後,隆科多雖說沒有受到處罰,但雍正對他已經有所疏遠了,此時隆科多內心有些惶恐。

最後,就是隆科多跟著八爺一夥鬧八王議政,這也是八爺的最後一搏,也是八爺跟雍正鬧的最兇的一次。隆科多的賭徒心理此時促使他要賭一賭了,因為他發現雍正對他已經越來越疏遠了,不再信任他,而八爺這次聯合了一大幫人,並且背後還有雍正的兒子弘時,隆科多認為有很大的勝算,所以站在了八爺這邊。

隆科多這次也不含糊,居然在朝堂上教訓起了雍正,拿出託孤大臣和舅舅的身份來對雍正指手畫腳,可惜他忽略了一個關鍵人物,病入膏肓的十三爺,而且,雍正和圖裡琛的對話完全是在演戲,目的就是讓八爺亮出全部底牌,然後徹底擠掉這個膿包。而他隆科多隻不過是個被八爺和雍正利用的棋子罷了。

當十三爺被抬進店內以後,隆科多還抱著僥倖的心裡想溜,豈不知,他早被圖裡琛給盯上了,圖裡琛前面裝了半天弱,到了關鍵時刻絕不手軟,而隆科多從位極人臣直接成了階下囚,弘時怕他走漏消息,每天讓人用土袋壓他,隆科多此時的樣子連狗都不如。

隆科多為何會幫著八爺鬧八王議政呢?首先,是因為八爺拿著他的把柄逼他就範,起因還是當時佟國維自己保八爺,然後讓隆科多暗中追隨四爺。佟國維和隆科多之間籤了一個秘密協定,雍正登基以後,隆科多怕這個協議洩漏出去,於是用慢性毒藥害死了佟國維,但他沒找到那份協議,這份協議被九爺給得到了。還有就是考題洩漏一事,八爺也揪住了他的小辮子。八爺做終極一搏之時,拿出了這些東西要挾隆科多,隆科多冒出了一身冷汗之後答應了,他只好跟著八爺搏一搏。

其次,就是隆科多好賭的習慣,他又想學他六叔佟國維的那一招,熱灶冷灶一起燒,因為八爺這次聯合的勢力很強大,有八爺九爺十爺,還有關外的旗主王爺,再上隆科多自己,最重要的是還有一個弘時,這讓隆科多覺得勝算很大,如果成功了他又是功臣了,所以他給自己找了個很好的藉口:我保的是三爺弘時!

豈不知他們這幫人是零時湊起來的烏合之眾,都有自己的小心思,而且他們千算萬算卻沒有考慮到雍正和十三爺早有準備,就等著他們上當,然後把他們這些膿包一起徹底擠掉,他美其名曰保的是弘時,而事發之後弘時第一個就收拾的是他,差點被弘時幹掉,幸虧是圖裡琛保告給了雍正才保住了他的小命。

二、圖裡琛是人精一般的存在,只有他坑別人的份,圖裡琛坑隆科多不止一次

在《雍正王朝》中,圖裡琛的精明屬於頂級存在,首先,他始終明白自己的位置,自己該忠於誰。其次,由於他經常待著皇帝身邊,所以,對帝王的心思和處事方式他是最了解的,這使他能隨時能想好對策保全自身。最後,他能在適合的時間站好隊列。

裝傻充愣審時度勢的是圖裡琛的看家本領,從一下幾件事就可以看出圖裡琛的本領。第一件事就是「肖國興事件」,八爺以康熙的名義忽悠肖國興供出了刑部宰白鴨一案的幕後主使太子胤礽,並且八爺保證肖國興會沒事,八爺跑到康熙那裡假仁假義的邀功。事後,康熙為了不讓事情洩漏出去,讓圖裡琛把肖國興秘密的送到盛京將軍那裡關押,這時肖國興才知道上了八爺的當,所以,他一路上不斷的叫屈。

圖裡琛押送完肖國興回來以後,康熙問了一路上的情況,圖裡琛如實的回答了肖國興說的話,康熙此時才知道原來八爺在搗鬼,於是,康熙罵道:其心可誅,其心可誅!可見康熙有多生氣。這句話是罵八爺的,而圖裡琛明知道康熙說的是八爺,還裝傻充愣的說道: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康熙罵道:誰讓你殺肖國興!通過這件事圖裡琛知道八爺已經失去了聖心,他押寶也不會押八爺這邊了。

第二件事就是康熙撞破太子胤礽和鄭春華姦情的時候,當德楞泰對康熙說:皇上你別去了吧!這時候我們可以看到圖裡琛背過身去方便呢。而德楞泰挨了康熙一個大耳光和一頓罵,圖裡琛卻通過假裝尿急躲過了,當德楞泰叫他的時候,他還假裝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德楞泰叫他別裝了快來辦差吧。圖裡琛這才「傻頭傻腦」的走過來辦差了,一出手直接就乾死了太監何柱兒,然後對康熙說:奴才失手了,一不小心何柱兒就死了。連著裝傻充愣也是沒誰了,首先把自己摘乾淨再說。

第三件事情就是當弘曆問雍正弘時的下落的時候,雍正讓弘曆不要管了,這時候後圖裡琛的小眼神給了弘曆答案:他的意思就是你哥已經被你爸弄死了,別問了!我們可以看到弘曆秒懂了圖裡琛的意思,圖裡琛一舉兩得,贏得了下一代主子弘曆的信任。

圖裡琛坑隆科多也不是一次了,第一次被坑就是雍正派圖裡琛去山西一探諾敏案的究竟,因為諾敏是隆科多保舉的,所以圖裡琛出發之前,隆科多以上書房大臣的身份把圖裡琛召了過去,隆科多對圖裡琛說的意思大概就是讓圖裡琛矇混過關,不要查出任何東西,美其名曰不傷皇上的體面,其實是為了自保,圖裡琛憨憨的一笑點頭稱是,反手見了雍正就把隆科多給賣了,而且雍正知道明確的知道隆科多找了他,這說明雍正的耳目極廣,八王議政這種大事不可能逃過雍正的耳目。

接著就是八王議政一事,與其說是八爺一夥逼宮,不如說是雍正演的一場戲請君入甕。雍正曾經對十三爺說過:是膿包遲早要擠掉!當八爺一夥開始運作的時候,其實雍正通過粘杆處的人察覺到了,所以,他把弘曆派了出去,因為弘曆是他默定的繼位人,雍正對十三爺說:我不想讓弘曆摻和進來!雍正這麼做就是為了替弘曆掃清障礙。

剛開始在朝堂上鬧八王議政的時候,都是其他人首先發難,八爺自始至終沒有表態靜靜的在聽著,當雍正讓圖裡琛調兩棚御林軍的時候,圖裡琛愁眉苦臉的說道:奴才有罪,奴才失職!御林軍被隆科多大人換防了!這時候可以看到八爺很得意,暗暗笑了,然後隆科多出來以託孤大臣和舅舅的身份教訓起雍正了。雍正說了那句:你們真以為這樣就能逼朕就範嗎?然後,八爺就跳了出來,進行了最後的發難,中途張廷玉配合表演了一把。

接著十三爺來了,戲該收場了,該表演的人都表演完了,該暴露的都暴露了,然後八爺一夥被一網打盡。隆科多的下場就慘了,他想溜結果圖裡琛早就派人盯上了他,他從位極人臣變成了階下囚。

寫在最後

圖裡琛是假裝被坑慘,實際上整件事情被坑的最慘的人就是隆科多自己,他本來是託孤大臣,雍正的舅舅,如果能像張廷玉一樣一心為雍正出力,下場就不至於那麼慘。究其原因,還是他的僥倖心理和賭徒心理在作怪,他們有佟國維的手段,小心思卻比佟國維多,八爺和弘時正是利用了他這一點拉他下水。雍正本想收拾八爺一夥,結果隆科多成了陪襯的棋子,最後成了棄子。而圖裡琛不但什麼事沒有,又取得了下一代主子弘曆的信任。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時除了老十三,雍正就沒有殺手鐧了嗎?
    在劇中「八王議政」的劇情可謂是全劇的高潮之一,是相當的精彩,可以說是劇中以雍正為首的正義勢力和以老八為首的反動勢力的終極一戰。最後在雍正落入下風的危急時刻,病入膏肓的老十三是出其不意的力挽狂瀾,使正義最終戰勝了邪惡。八王議政這個劇情,在當今網絡流傳的可以說很是廣泛,也是觀眾最為熟悉的雍正王朝電視劇片段之一,最早宋安之就是因為這樣的精彩片段,而去看得雍正王朝電視劇。
  • 圖裡琛:小人物的生存智慧
    《雍正王朝》開始於康熙46年。這個時候,身邊的人稱呼圖裡琛,已經需要在後面加上「大人」兩個字。
  • 雍正王朝: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而他又是如何進行「反擊」的?
    《雍正王朝》中的圖裡琛,絕對是「戲精」一般的存在,看似憨厚的外表下,卻是隱藏了極高的情商與智商。特別他那句經典的「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直接「套」出了康熙對於八阿哥胤禩的真實看法,將一手「假痴不癲」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
  • 《雍正王朝》裡的「圖裡琛」,是什麼官職?相當於現在的啥職位?
    作為一部歷史題材的大作,二月河老師的三部曲《康熙王朝》、《雍正王朝》和《王朝乾隆》真的是大氣恢宏,其中在這三部劇系列之中小編最喜歡的還是《雍正王朝
  • 《雍正王朝》中,圖裡琛是如何知道八阿哥奪嫡沒戲的?
    圖裡琛在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是以一個五大三粗,膀大腰圓的侍衛統領形象出現,單看這個人物的外形絕對就像是猛張飛這類人,是個大老粗的形象,其實仔細品味整部電視劇,圖裡琛絕對是外形最具迷惑的人物,五大三粗的外形之下,卻有著一顆七竅玲瓏的心,使得圖裡琛歷仕康熙、雍正兩代帝王都深得信任,在官場上屹立不倒。
  • 《雍正王朝》中,圖裡琛為什麼提前就獲知八阿哥奪嫡沒戲的?
    (楊角風談雍正王朝第8期)雍正王朝最精彩的片段莫過於九子奪嫡了,那麼整場爭奪的過程中,誰最早知道八阿哥奪嫡無望呢?
  • 《雍正王朝》中的「侍衛領班」圖裡琛,到底屬於什麼級別的官職
    作為歷史題材的巔峰之作,《雍正王朝》最大可能的真實還原了康熙朝晚期的「九子奪嫡」事件和雍正皇帝「以勤先天下」的執政生涯。除了朝堂爭鬥、權謀心術的精彩演繹外,《雍正王朝》對於清朝的官職、爵位、職能部門乃至地方權力機構都有著極為細緻、真實的展現。當然,《雍正王朝》之所以能成為經典,和諸多表演藝術家登峰造極的演繹絕對分不開,這部劇中甚至不存在主角和配角的差別,只有出場時間之分。御前侍衛領班——圖裡琛,就是這樣一個原本為配角,卻生生地演繹成了重要人物的角色。
  • 《雍正王朝》圖裡琛就是一個心機男,就是一部職場教科書
    《雍正王朝》中的心機男圖裡琛,就是一個大內侍衛總管。他外表呆傻老實,其實內心精明機巧,連續為康熙、雍正辦了許多棘手難辦的隱秘之事,毅力三朝而不倒,實在是職場教科書一般的存在!在木蘭圍場時,康熙夜遊散步到鹿苑。圖裡琛跟康熙帝同時發現太子胤礽跟鄭春華搞點婚外戀劈腿事件,圖裡琛舉手投足之間三次表現了出精明:一,藉機尿遁。圖裡琛和德楞泰都對太子劈腿事件心知肚明,但誰都不肯說出來。眼見已經紙包不住火,圖裡琛先裝撒尿,故意離開康熙很遠。他的意思就是這個事我不知道,與我無關。
  • 《雍正王朝》中,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後是如何反制裁隆科多的?
    圖裡琛能夠成為康熙和雍正兩朝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可見其不一般!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皇帝登基都會用自己的人,尤其是身邊親近之人。雍正並沒有這麼做,老子身邊的人接著用,圖裡琛就是其中一個!圖裡琛很早就是雍正的人以雍正的心機怎麼可能輕易相信一個人?除非是自己的人!圖裡琛和李德全都曾是康熙身邊的貼心人,雍正並沒有換掉他們,這一點足以說明這兩人很早就是雍正的人了!不然實在想不出雍正繼續用他們的理由!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逼宮為何會失敗?其實雍正帝早已插入了臥底!
    結合昨天的文章,還有一篇:《雍正王朝中隱藏最深的投機者:看似憨厚的「雙重身份」圖裡琛!》
  • 《雍正王朝》中, 圖裡琛是如何明白八阿哥奪嫡沒戲的?
    押寶押得這樣準,圖裡琛就憑這點就將那些看起來精明、自以為將他人玩弄於股掌之間的謀臣們甩了一整條街。有網友甚至將他的智謀和佟國維,張廷玉放在一起。在雍正帝殺掉自己的兒子弘時的時候,是圖裡琛將雍正背回宮中,他一路走一路落淚。自己忠心的主子殺了親生兒子,並且陷入了如此痛苦的心境之中,圖裡琛多少會有些心疼主子的吧。
  • 雍正王朝:笑到最後的聰明人,圖裡琛:奴才失手,他死了
    《雍正王朝》中的聰明人很多,鄔思道、張廷玉、佟國維等等,但有一個人經常被大家忽略他就是皇帝身邊的帶刀侍衛圖裡琛,如果給劇中的聰明人排個名次,圖裡琛絕對能排在前列,他可是唯一一個活到最後侍奉了三朝皇帝的人之一,雖然圖裡琛外表看起來五大三粗但是為人處世小心謹慎,一直都是皇帝身邊的紅人,
  • 雍正王朝:打架打不過怎麼辦?圖裡琛告訴我們:氣勢上絕對不能輸
    這裡,有一個較為明顯的疑問:圖裡琛,一個御前侍衛領班,一個對藩庫清理一竅不通的武夫,為何會被雍正皇帝委以如此重任?我們先來看下雍正皇帝對圖裡琛的臨行安排:「你去了以後不要表態,只要把實情弄清楚,即刻向朕稟告!」也就是說,雍正皇帝只需要要一個保持中立態度的「旁觀者」,需要弄清楚田文鏡和諾敏到底誰在欺君!
  • 《雍正王朝》中,為什麼圖裡琛在山西諾敏處故意暴露自己是粘杆處管帶?
    總部位置就是在雍正的親王府,並且定為"龍潛禁地",這些人每天跟隨在雍正的左右,是雍正親信中的親信,朝廷官員對這些人是相當的忌憚,已到談及色變的地步。雍正為什麼信任圖裡琛圖裡琛在康熙的時候就深得信任,雍正繼位後基本上之前康熙身邊的人都沒換掉,尤其是李德全和圖裡琛,說明兩人在康熙的時候就已經成為雍正的人,不然實在想不出雍正繼續用他們的理由。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時,老八一黨為什麼沒有提前將老十三控制住?
    今天宋安之來分析分析雍正王朝電視劇中的八王議政劇情。當然分析之外,再來說說電視劇中的bug,畢竟再經典的電視劇,再貼近現實,以還是有著不合理的bug存在的。這個具體分析劇情就是八王議政時,老八一黨為什麼沒有將老十三提前控制住,使其可以離開北京,順利到達京城外的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健營,從而奪回了二營的兵權呢?
  • 圖裡琛的從龍秘術,康熙信任,雍正倚重,乾隆厚待
    《雍正王朝》中的圖裡琛,就是這樣一個人物。他長相一般,為人低調,做事隱秘,以至於很多人都對他缺乏認知,忽略了他的存在。而實際上,圖裡琛絕對是個厲害角色,他在皇帝身邊的重要性,不次於張廷玉和李德全,以至於從康熙到乾隆,換了三任皇帝,圖裡琛的聖眷都沒有衰。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最後如果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康熙駕崩時,八爺黨一伙人就是因為一起行動,沒有留一個人在外面呼應,導致豐臺大營的兵權被老十三奪去。等老九反應過來的時候,為時已晚,被雍正一鍋端了。並且,真正擁有優勢的,不是隆科多,而是雍正和圖裡琛。因為隆科多雖然控制了暢春園的外圍,但是澹寧居裡面的防務還是由圖裡琛的大內侍衛負責的。如果雍正跟老八真的翻臉了,翻到要動刀子的地步。上面的圖片也看到了,老八、老九、老十還有隆科多,都在大殿內。只要雍正一個旨意,圖裡琛立馬就可以拿下。用刀架著隆科多的脖子,外面的步軍統領衙門的兵敢跟大內侍衛造次?
  • 雍正王朝:為何圖裡琛說出粘杆處的身份後,原本囂張的諾敏很慌?
    一、雍正為什麼派圖裡琛去山西調查諾敏一案呢康熙晚年吏治敗壞,國庫空虛,雍正登基以後想要刷新吏治,首先就要清理戶部欠款一事,雍正要求各省兩年以內清理完戶部欠款,哪個省先清理完畢,那麼這一省的巡撫將被封為天下第一巡撫。
  • 精明莫過於圖裡琛,簡直是職場經典教科書,教你如何飛黃騰達
    在《雍正王朝》之中,有一個五大三粗的漢子憑藉著他高明的職場技巧成功吸引了千萬人的眼球,他就是圖裡琛,屹立三朝而不倒的御前帶刀侍衛。圖裡琛第一次展現他的精明,就是在康熙皇帝熱河圍獵,發現太子和鄭春華的姦情之時。
  • 雍正王朝:圖裡琛被雍正派去救弘曆,他對雍正說:奴才明白!到底明白...
    所雍正開始覺得弘時不單純,而後來雍正怎麼知道弘時要暗殺弘曆的呢?問題就在於隆科多身上了,這一點圖裡琛早就看出來了。 圖裡琛看似憨厚樸實,但卻是極富心計,皇帝的一個眼神,一句話他都揣摩的很到位,圖裡琛對皇帝是忠心耿耿,而且他的應辯能力異常強大,早在康熙朝時,就表現的淋淋盡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