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誕姐
本文由|帝呱呱星球(diguaguaxingqiu)
授權發布
小傢伙背著書包,騎著車,一路上跟我說說笑笑的,在幼兒園門口嗖的一下就進去了,頭也沒回。 看到小班的孩子在門口哭的稀裡譁啦,媽媽焦急又心疼的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讓我一下子想起2年前,小胖入園的狀態。 小胖是2歲8個月的時候入園的,在他入園之前的那個夏天,我基本上買來了所有大家推薦的跟幼兒園相關的繪本,給他做心理建設,並且在家裡玩遊戲,模擬幼兒園可能出現的場景。 我以為前期這麼豐富的準備會讓小胖相對順利的入園,但是天不遂人願。 別的小孩可能只有幾天,或者幾周的分離焦慮,在小胖這裡居然斷斷續續長達一個學期。 前一個月每天早上送到幼兒園門口抱著我的胳膊哭的撕心裂肺,不得不讓老師把他拽進教室; 後來哭的沒有那麼厲害了,但是仍然會可憐兮兮的哭著說不想去,中間會有那麼幾天沒哭沒鬧的進去,正當老母親覺得終於熬過來的時候,下周他又開始哭鬧著不想上幼兒園了。 因為他的這種反覆,像我這種很少記錄他生活情況的人,都開了一個word,記錄他每天的狀態,給大家截幾段當時的文字。 這天早上都是一睜眼就問我媽媽是要去幼兒園了嗎?我說是的,他一下就哇哇哭起來,說不想去上幼兒園,我問他為什麼不想去,他哭著說就是不想去唄。 我跟他講《魔法親親》,跟他講《媽媽一定來接你》,都不能讓他開心起來,就是一個勁的說不要去幼兒園。在家裡,一會兒說沒看完書,一會說媽媽我想聊一聊,走在路上,說走不動路了,想各種辦法拖延時間,到了學校門口,哇哇的哭起來,還一個勁的說「我想哭一會,有人啊怎麼辦「,我說我們進去找個沒人的地方哭一下吧! 到了教室門口,哭的更厲害了,緊緊的抱著我的脖子就是不下來,一直叫媽媽陪我進去吧。 這天好了很多。出門沒有哭,到教室門口了有點想哭,但還是很配合的牽著老師的手進去了。 這幾天送到幼兒園的時候都是一邊哭一邊使勁拽著我的袖子,需要主班老師強行把他抱進去。我狠心讓老師把他抱進去是因為與其在外面哭的嗓子都啞了,不如送進去一下就不哭了,然後就開始玩。而且我觀察每天接他的時候他都比較開心,所以應該並不是不喜歡幼兒園,而是不喜歡和我分開的那一瞬間。 第七周(1008-1012,柳暗花明,媳婦熬成婆的一周) 今天早上起床問我要去上幼兒園嗎,我說要去的。他很自然的說那念五本書再去吧。我說好的沒問題。念完五本書了我說去幼兒園吧,他騎上平衡車說走吧。到了小區裡,他轉過頭來對我說,媽媽你看,我今天都沒有哭。我說是啊,你的表現簡直太棒了。 第二天早上起來,仍然哭,一直說不想在幼兒園睡覺。我說那今天不再幼兒園睡覺了好嗎? 結果到幼兒園門口說我忍不住了,我說你想哭就哭一會吧,媽媽抱著你。 大家看這幾段記錄,會發現,他的分離焦慮是有反覆的。有一陣子沒事了,一陣子又開始哭鬧。 可以想像這種反覆讓我內心有多崩潰!就像一個人在黑暗中苦苦探索,好不容易看到光亮,結果閃現一下又熄滅了。 當時問遍朋友們,想看看有沒有孩子是跟小胖一樣的,結果別人做的所有入園前準備我都做過(讀繪本,玩模擬遊戲、熟悉幼兒園情況等等),各種安撫孩子的招數我也都試過,但人家的孩子,在一周左右就不再有分離焦慮了,這簡直不能更刺激了。 難道是幼兒園老師虐待他?同學欺負他?通過多方了解排除這種可能性後我更加百思不得其解。 不過,小胖分離焦慮的這一個學期,我雖然也有擔心,有各種胡思亂想,但是始終告訴自己,不要著急,不要把自己的緊張情緒傳遞給他。 我不是沒有想過衝他發脾氣,為啥別的孩子都可以好好進教室,你非不行?但轉念一想,發脾氣根本不能解決問題。 看繪本、玩遊戲、上過渡班,只是增強對陌生環境的適應力。 而親子分離帶來的焦慮,是沒法演練、不能提前被消除的,它只能通過真正的分離來解決。 不管準備工作做得多好,有分離,就會有焦慮。尤其對於小胖這樣慢熱性格的孩子來說,他們對環境更加敏感,所以對這類孩子來講意味著更大的壓力。 媽媽離開孩子,讓孩子和一個陌生人待在一起,然後再回到孩子身邊。根據孩子的反應,可以把孩子分成三種依戀類型:安全型、矛盾型、迴避型。 安全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的時候會哭鬧,媽媽回來後,會主動尋求接觸和安慰,並且能夠比較快的平靜下來繼續玩玩具; 矛盾型的孩子,在媽媽回來後會表現出強烈的怒氣和攻擊性行為; 迴避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的時候,沒有緊張或者憂慮,在媽媽回來時,也表現出忽視和躲避。 需不需要擔心孩子,不是看孩子哭不哭,而是看他見到父母之後的反應。 接小胖放學時,他都是蹦蹦跳跳開開心心跑到我面前的,那說明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子依附關係是健康的,其實就無需過多擔心。 如果我生活在高壓狀態下,我最期待的是什麼?是來自家人的怒吼還是來自家人的接納與理解? 以己度人,那我接納小胖或許就是在獨自面對陌生環境這方面比別的孩子更加脆弱,我願意陪著他一起經歷這段難熬的時光。 我不希望他壓制自己的情緒,曾經一度他哭的時候被小區保安看到,保安就會說「太脆弱了不像一個男子漢」,他就會憋著讓自己不哭出來。 「如果你很難過,那就哭出來,哭不代表你不是男子漢,大人也會哭,大男人也會哭,哭是表達情緒的方式,不用壓抑自己」。 「每個人適應的時間不一樣,你只是需要久一點的時間,況且,每個人都有脆弱的時候,關鍵是最後敢於面對問題解決問題。上幼兒園是沒法逃避的事情,那我們哭完了還得想想怎麼在幼兒園過得開心才行。」 「你只是還沒有適應這個新的環境,但我們可以慢慢的接受這個挑戰。你有任何需要的時候爸爸媽媽都在,都會聽,都會和你一起想辦法。」 「媽媽發現你已經非常接受幼兒園了,因為每次我去接你的時候觀察你玩的很開心,但是早上還是習慣性的說不想去幼兒園,是一種對媽媽的撒嬌,希望媽媽哄哄你,抱抱你,這個我特別理解。媽媽非常熱愛工作,但是每天早上要去上班的時候也會對爸爸哼哼說不想去上班,但等真正開始工作的時候就特別享受工作。」 「你昨天哭了半個小時,今天只哭了20分鐘,已經很厲害了。」 「你昨天進去都沒和媽媽拜拜,今天和媽媽拜拜了,你已經很努力的在接受挑戰了。」 因為小胖從曾經怯生生躲著陌生人的孩子,變成了跟陌生人交談落落大方的孩子,他對陌生和未知的世界也越來越敞開,也很像一個男子漢勇於接受挑戰。 今天這篇文章,就是單純的給類似小胖這樣孩子的家長,吃一個定心丸:有可能,你的孩子會經歷一個漫長的分離焦慮,這會讓你迷茫困惑,甚至懷疑孩子,懷疑自己。 好在「接納與引導」有神奇的魔力,把成長的問題不要過度擴大,交給成長去解決之後,你也會像我一樣,在1年之後感慨:原來,曾經如此困惑我的都不是問題。來源:帝呱呱星球(diguaguaxingqiu)雞娃時代的少數派,孩子內驅力的調度者。致力於推廣「未來教育」、分享優質教育資源。誕姐:順義媽媽,家有男娃一枚,中國政法大學碩士,投資人,原知名律師事務所律師。原文標題《面對分離,那個哭天搶地抱著我胳膊不放的孩子,現在怎麼樣了?》轉載已獲授權。要想養孩子越來越省心,最重要的是要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後臺回復關鍵字:【好習慣】,就可以獲得我們為大家準備的科學引導孩子好習慣養成的小故事音頻,經常放給孩子聽,能潛移默化的讓孩子養成良好習慣。
想讓孩子學好英語,請重視英語語感的建立,因為這是直接影響到孩子對英語學習興趣的關鍵,而3-7歲的孩子正是培養英語語感的最佳時期。所以在這個年齡段,一定要給孩子做好英語語感啟蒙!後臺回復關鍵字【英語】給大家分享一份特別適合3-7歲孩子的英語語感啟蒙視頻資料。
孩子愛磨蹭拖拉、情緒脾氣無法控制、專注力差?給大家分享一套古典潛腦音樂,能讓孩子心靈逐漸寧靜下來,不再心浮氣躁,做事、學習……都會專注,專注力提高了,孩子的心智也會得到合理成長。後臺回復關鍵字【古典】免費獲取!
很多寶媽在後臺諮詢關於小兒推拿的問題,所以我們為大家準備了一套零基礎小兒推拿視頻教程!包含30種小兒常見疾病的推拿療法。後臺回復關鍵字【推拿】即可免費獲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