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到開學季,就是父母們開始「戰鬥」的時候,送孩子上學的父母就變成了孩子的敵人一樣,早上早起起來上學,孩子磨磨蹭蹭地,說什麼都不願意,等到了學校還沒進教室門口,孩子就哭著喊著不願意去,我們家孩子來到了教室門口,這時候就需要跟老師們打「配合」了。一個老師跟孩子講話吸引注意力,哪個老師給孩子拿玩具或者零食,父母則要瞅準時間「開溜」。
這時機要是沒瞅準,走的時候被孩子發現追上來,又是一頓忙活,父母送孩子上學累,老師幫忙打配合,開學季更像是孩子的下雨季,每個孩子都眼淚汪汪的哭著鬧著不願意去,就算在家裡面溝通了很多遍,做好了很多準備,但是等到真的上學的時候,變成了「難捨難分」的膠著狀態。
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是父母的當務之急,但是剛看著孩子哭著上氣不接下氣,還固執地拉著父母的衣角的時候,沒有幾個父母能夠做到絕對的理性,回應的過分冷冰冰,會讓孩子容易缺乏安全感,但是如果心軟了孩子就會越來越黏著父母難以獨立,這是一個兩難的問題,但是也並不是沒有解決方法。
為什麼孩子會對去幼兒園有那麼強的牴觸心理?
1.可能是分離焦慮在「作怪」
分離焦慮是指嬰幼兒因與親人分離而引起的焦慮、不安、或不愉快的情緒反應,又稱離別焦慮。
約翰·鮑爾比(JohnBowlby)通過觀察把嬰兒的分離焦慮分為三個階段:
反抗階段——一直哭鬧,想要父母在身邊;失望階段——斷斷續續的哭泣,動作減少,表情遲緩;超脫階段——開始接受外人的照顧,逐漸恢復正常的活動,如吃東西,玩玩具,但是看見母親時又會出現悲傷的表情。許多孩子在去上幼兒園的時候,察覺到父母不在自己身邊,下意識會出現慌亂的舉動,加上孩子的認知普遍未成熟,會認為父母不在身邊,那就是消失了,這時候就會變得很緊張,還會很害怕,沒有安全感。
甚至有的孩子在看不到父母的時候,會認為自己被拋棄了,自己處於一種孤立無援的狀態,就會讓孩子感覺到絕望,也會讓他們感覺到焦慮,而出現這樣子的情況都跟孩子的分離焦慮有關。
有些家長會認為孩子不願意上幼兒園或者是看不見自己的時候會哭鬧,是一種懦弱的行為,其實恰恰不是這樣,分離焦慮的出現是一種正常的情況,孩子只是不知道如何去處理這樣子的焦慮,所以才會採取一些情緒波動比較大的行為。
北京師範大學陳幗眉教授指出:幼兒在家的生活習慣與作息制度以及幼兒獨立的生活能力,也影響幼兒的分離焦慮。
2.可能是孩子不習慣集體生活
幼兒從家庭邁入幼兒園,環境有了巨大的改變,也被稱為「心理斷乳期」。
幼兒園可以算是孩子第一次正式參與集體生活的地方,也是孩子第一次在沒有父母陪伴,開始學著去接觸陌生人的「冒險」。
許多幼兒園每天都會有一個清晰的課程計劃,讓孩子們去遵守課堂規則,這時候孩子可能會因為在集體當中自己不像在家裡那樣可以時刻受到關注而感到失落,並且還需要去照顧他人的感受,不能夠自己想要幹什麼就能夠幹什麼,說可能孩子在家裡的時候想吃零食就吃零食,想睡覺就可以睡覺,但是在幼兒園他們需要遵守規則,睡覺時間是固定的,上廁所還要跟老師打報告,以上的這些狀況可能會讓孩子覺得難以適應,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孩子會牴觸上幼兒園的原因。
家長要如何幫助孩子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呢?
1.提前做好孩子上幼兒園的準備
科恩這位非常出名的「育兒爸爸」的孩子,在上幼兒園的時候也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但是他發現了一些有用的方法,比如說,在孩子快要上幼兒園之前,可以提前養好孩子的作息習慣,孩子習慣吃飯的時間以及睡午覺的時間,培養他們的時間意識,不過分寵溺孩子,也不隨便破壞規則,這樣也可以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對於孩子之後在幼兒園的學習是有很大幫助。
2.照顧孩子的情緒,幫助他們渡過這個特殊的階段
上幼兒園在父母們看來可能是一件特別小的事情,但對於孩子來說已經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了,這個時候照顧孩子的情緒是父母們需要做到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在上幼兒園之前,父母們可以先跟孩子溝通,讓孩子了解到上學是一件有必要的事情,同時他也能夠帶來很多好處,可以認識很多新朋友,讓孩子對上幼兒園這件事情產生憧憬,也可以有效地減少孩子,因為分離而出現的分離焦慮。
除了孩子的上學需要父母們多上心之外,孩子放學的時候也很重要,父母們可以跟孩子承諾好接他的時間,要準時的出現,讓孩子了解到父母對於這件事情的重視,這種承諾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感,他們也會對放學這件事情有所期待,會更願意去配合老師的學習課程。
3.增加孩子對幼兒園的正面印象。
其實也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不喜歡去幼兒園,有些孩子第1天去幼兒園可能還會哭,但是第2天就完全適應了,孩子的性格不同,他們所出現的狀態也不一樣,但是父母們可以通過增加對幼兒園的正面印象,來讓孩子喜歡幼兒園,對幼兒園感興趣。
建立正面印象這件事可以早一點就開始進去做,父母們可以藉助榜樣的力量,在日常生活中,多去誇一誇已經上幼兒園的孩子,比如說,「好勇敢,上學不覺得害怕」,「好厲害,可以那麼快適應幼兒園」。
讓孩子去關注那些已經上學的哥哥姐姐,讓他對上學這件事情產生興趣,除此之外,父母們也需要去培養培養孩子獨處、社交的能力。可以多帶孩子去戶外活動,認識新朋友,培養孩子的自信,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去到一個新的環境時,能夠更加的自如自在,和人交往也會更加落落大方。可以很好地解決孩子初到新環境,不敢社交、容易害怕的問題。